順豐對於大多數人可以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很多人都收過順豐快遞,甚至見過順豐的豪車、飛機,在寄快遞時第一個想起的也會是順豐。但是很多人卻都不了解順豐的發家史,更不知道順豐背後的男人——王衛。
新浪財經消息,《2020胡潤百富榜》10月20日發布,50歲的順豐王衛由去年的第12位躋身第4位。10月26日的福布斯全球實時富豪榜顯示,王衛排名位於李嘉誠之上,兩人身家相差約35億美元,這意味著,王衛身家已超越地產大亨李嘉誠,成為香港新首富。
隨著王衛的「新王登基」,其頗為神秘的創業故事,再度成為大眾談資。不過,在多家媒體的報導中,王衛則是「窮小子」逆襲的典範,並因勤勞致富而備受稱讚。
實際上,王衛的成功離不開他的父親。上世紀90年代初,王衛成立順豐之時,正是拿著父親給他的10萬啟動資金才開始大展宏圖。要知道,那時不少人還拿著100元左右的工資,而上海、北京的房價不過千把塊一平。
出身不俗的「窮小子」
借父親10萬起家,搶EMS生意被稱「水貨佬」
1971年,王衛出生在上海一個條件優越的家庭,父親是空軍俄語翻譯,母親則是江西一所大學的老師。7歲時,王衛跟隨家人遷往香港,直到高中畢業後,無心學習的他跑到廣東順德一個叔叔的手下,做起印染小工學手藝。
20世紀90年代初,春風拂過南方的土地,香港數萬家製造工廠向內地轉移,其中一半多落戶在距離較近的珠三角地區,這就使得香港與珠三角的信件往來變得頻繁。不過,由於兩地分屬不同關稅區,郵寄需要兩三天時間。「急件明天要,報關一星期,那誰能等得起?」一位與王衛同期創業的老闆直言。
於是,對兩地較為熟悉的王衛,利用這一優勢,開始在廣東和香港為朋友捎帶信件與貨物。如果你當時生活在那裡,就可以看見一個20多歲的年輕小夥,騎著後座上綁著一大堆包裹的摩託車,在大街小巷間穿行。後來,朋友開始在稍東西時,順帶著將紅包一併塞給他,這便成了王衛的一份「兼職」。
當然,這份稍東西的差事,帶給王衛的不只是收入,還讓他看到商機。
久而久之,託王衛送包裹的朋友越來越多,朋友們也不好意思每次都讓王衛免費幫忙,於是常常給他塞些紅包。原本只是出於對朋友的信義之舉,王衛卻從中看到了商機。
他想:既然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需求,能不能成立一家小公司,專門做運送業務呢?
王衛將這個想法告訴了自己的父親,得到了父親的肯定和支持。於是,王衛從父親那裡借了10萬元資金,租了一間三十多平方的小店面,與幾個朋友合作,成立了一家專送快件的小公司,於1993年3月26日,在廣東省順德市註冊成立了順豐公司。
創業初期時,公司只有6個人。王衛在太子蘭街租下一間幾十平米的店面,當作在香港的站點,用來接貨與派貨。伴隨著大陸經濟的騰飛,香港與內地的貿易商往絡繹不絕。王衛的生意十分火爆,每年賺幾百萬元十分輕鬆,這也讓幾人幹勁十足。
王衛和夥伴們一樣,肩背大旅行包,手裡拖著行李箱,一趟趟地來往於深港兩地。由於他們起步早,又採取了低價策略,在與同行的競爭中搶佔了先機,公司迅速壯大,王衛也因此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當時搶了EMS不少生意,別人70一件貨,順豐收40,錢好賺得很」,一位順豐前高管曾在採訪時表態,王衛的策略就是「割價搶灘」,用低於市場30%的價格攬貨,吸引大批中小商家,擴大影響力。實際上,番禺到香港和澳門的快船,也是王衛重點關注的業務路線,這也是其「水貨佬」稱號的來源。
曾讓國企吃「閉門羹」
50萬隻為和他吃一頓飯,傳因收權遭黑社會追殺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王衛開始覺得力不從心。
1996年,順豐以順德為起點,採用合作和代理的方式,將觸角延伸至廣東各地及省外,每建一個站點就註冊新公司,歸當地加盟商所有,並提出差異化經營,這使順豐的擴張速度近乎瘋狂,幾年就將珠三角快遞市場抓在手中。
到1997年,王衛掌控的順豐包攬了內地與香港間的絕大部分快遞。當時,前往香港的公路上,十輛快件貨運卡車中,有七個都印有順豐的標誌,強大的順豐甚至讓國企吃起「閉門羹」。
這一年正值香港回歸,中鐵快運代表前往廣東,與當地海關商討,希望借鐵路開通香港和廣東的快遞業務,沒想到遭到對方婉拒,「順豐早已壟斷整個業務,即便開了這條線也拿不到足夠的貨源,賠錢。」
有趣的是,就在2018年,由中鐵快運與順豐控股屬下的泰森控股,共同組建的中鐵順豐國際快運有限公司成立,中鐵快運佔股55%,順豐則持股45%。這意味著,昔日「敵人」正式「聯姻」,同時也證明資本市場沒有永遠的敵人。
當時的王衛表現得十分低調,外界甚至連他的長相都比較模糊。有這樣一個故事,有看好順豐的風險投資(VC)一心想給王衛融資,可就是約不到他。於是,這個VC為與王衛吃頓飯,對外開出50萬元中介費,結果還是石沉大海。
實際上,加盟模式和差異化經營雖讓順豐一夜做大,可用戶的投訴卻從沒斷過。原來,為實現利益最大化,一些加盟商擅自在貨運中夾帶私貨,有的更是延攬業務當上「土霸王」。正是這種極不規則的環境,讓順豐成為同行嘴中的「老鼠俱樂部」。
眼看一手打造的順豐成為笑柄,王衛決定進行一場清算。1999年,逐漸退出管理層的王衛殺回順豐,拿回失去的控制權。強硬的王衛給出兩個選擇,「拿錢離開,或留下做經理」,這無疑是讓加盟商在嘴裡含肉卻不能下咽,痛苦萬分。
王衛也承認,「當順豐提出差異化經營後,承包網點收回直營遇到很多麻煩。當時一個承包網點就是個小王國,根治這些問題壓力非常大。」 也正因此,王衛在收權時遭到極大抵抗,並常有來歷不明的威脅和恐嚇。甚至傳言稱,有人為王衛的性命給出巨大懸賞金,並使其遭到香港黑社會追殺。
不過,此時的王衛依舊錶示,「我的命,你們別想拿,可你們的權利,我仍要收回。」當然,精明的王衛也開始注意安全,儘量減少出行,將業務轉移到家中,並堅決拒絕媒體採訪。那時的王衛,雖穿戴平凡,身邊卻常有彪形大漢相伴,與幾年前的騎車少年判若兩人。
3.5億拿地蓋別墅被盯
國內首家有飛機的民營快遞,三個月市值增近兩千億
2002年,順豐從加盟制轉為直營制,並在深圳設立順豐總部,定位於高端快遞領域。一年後爆發的非典,使得航空行業生意蕭條,王衛藉此運價大跌時機,與揚子江快運籤下包機5架的協議,成功將第一個民營快遞的包裹帶上天空。
步入21世紀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高潮來臨,中國網購用戶不斷上升,快遞業迎來快速成長期,嗅到商機的資本家紛紛殺入,中通、圓通等快遞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崛起。
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活下來,就要迅速佔領市場。於是,破釜沉舟的王衛自2004年起,先後九次將物業或商鋪抵押給銀行,在國內大開網點,開始第二輪擴張。
2009年底,一個好消息砸到王衛頭上。順豐建立航空公司的想法得到許可,王衛一次性買下兩架飛機,成為國內首家擁有自己飛機的民營快遞企業,形成與眾不同的有力競爭點。到2010年,順豐利潤額達到130億元,僅次於中國郵政,拿下全國18%的快遞市場。
同樣是在2010年,王衛耗資3.5億港元,拿下香港九龍塘喇沙利道地皮,並自建兩棟別墅。這樁打破當地地產價格記錄的買賣,引起媒體注意,直到一篇以《水貨佬做到買屋仔,買757飛機》 為題的文章發布,讓王衛很是不爽。結果在第二年,王衛正式接受媒體採訪,這也是18年來的第一次。
2017年,就在順豐登陸A股的前一天,被借殼的鼎泰新材市值便突破2000億。要知道,此時的圓通市值703億元,申通市值426億元,韻達市值489億元,在美上市的中通市值約722億元。在未見其人之時,順豐便相當於上述四家快遞公司市值之和。
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順豐共有58架在飛自營全貨機,年發貨總量近58萬噸。此外,國家郵政局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順豐位居第一位,其次的兩家公司也比較有意思,分別是曾被順豐搶生意的EMS,以及劉強東的京東物流。
步入2020年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順豐業績再度爆發。上半年實現營收711.29億元,同比增長42.0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7.62億元,同比增長21.35%。自今年6月起,順豐控股股價從46元/股一度漲至93.89元/股,三個月實現翻倍,市值增長近2000億元。
成功沒有偶然
順豐用行動告訴了所有人:順豐就是要做最好的快遞公司,為了這個目的,他們全力以赴、拼盡全力、不遺餘力!
順豐之所以能夠成為國內最大的快遞公司,和這種精神有很大的關係。而這種精神,正是來自於順豐的創始人王衛。
他說:人生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東西你都控制不了,只有一個百分點你可以掌控,那就是做事的態度。
與其天天談成功談理想,不如動手解決眼下的難題,辦法總比困難多。把工作堅持做下去,結果自然會不一樣。
他還曾這樣說過:坦白講,我不太相信偶然,為什麼會有偶然?因為無知才會相信偶然,突然中了大獎,不知道為什麼,就會覺得是偶然。當所有的因果都集中到一起後,你再去比對,你會知道這是必然。
通過正確的做事態度,把未來很多不確定、看似偶然的事情變成必然,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任何真正的成功都不會是偶然的,那些看上去比較幸運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努力。
原標題:《順豐老闆「幹掉」李嘉誠,成為香港最新首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