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2020年,一貫低調的王衛和順豐,無法再低調了。
在2017年上市的高光時刻之後,順豐股價一度腰斬,但2020年疫情之下王衛帶領順豐成功實現「V形反轉」。
今年以來,業績的強勁帶動順豐的股價飛漲,這也助推順豐創始人王衛的財富上漲118%,身家達到2400億元。在福布斯全球實時富豪榜上,50歲的王衛一度超過李嘉誠,成為香港新首富。
順豐不打烊,成物流戰「疫」奇兵
2020年12月21日,據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顯示,一票從湖北黃岡寄往湖南長沙的順豐快遞包裹幸運地成為2020年第800億票快件。
9月10日,我國今年快遞業務量達到500億件,此後每月都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直至突破800億件大關,又一次創造了新紀錄。
在疫情之下,許多人的工作、生活被按了「暫停鍵」。對物流行業來說,卻必須按下「加速鍵」:防疫物資急需運送、民生物資亟待發放,以及由此帶來的運力擴充需求都需要儘快解決。
順豐創造了整個春節期間不打烊的紀錄,成為戰「疫」奇兵。
1月24日,順豐航空調集兩架醫療物資專機抵達武漢天河機場,在武漢封城後送去了第一批共32噸防疫物資。
1月25日,順豐為疫情相關物資的運輸打開綠色通道,同時,通過順豐速運國際、順豐科技、順豐醫藥、順豐同城急送、豐巢等各個部門和渠道為防疫抗疫貢獻力量。截至3月22日,順豐全網合計運輸超1.15億件包裹至湖北。
來自順豐的數據顯示,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封城期間,順豐航空為國內疫情防控一線運輸醫療物資及生活物資,累計執行航班290架次,累計運輸貨物6874噸。
除全貨機運輸外,順豐速運國際也全力承運來自海外組織、企業和中國企業及個人發往國內的醫療防疫物資,包括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手套等。業內認為,順豐的科技成果和成本優勢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凸顯,在陸運管控下其他快遞幾乎停滯,順豐是少數幾家可以正常運轉的物流運輸平臺之一。
目前,順豐國際快遞業務已覆蓋海外71個國家,開通包括中國至美洲、歐洲以及南亞東南亞等地區在內的國際全貨機航線 18條。上半年全貨機國際航線總計運量超4萬噸。
隨著生產製造企業國際產業布局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國品牌「出海」規模的擴大,順豐航空的服務範圍也已拓展至定製化包機服務,可以全面支撐中國企業全球供應鏈業務發展。據悉,順豐將繼續整合自有的61架全貨機以及包機模式,以開通更多國際航線,保障國際供應鏈的暢通。
王衛一度超越李嘉誠成為香港首富
10月,《2020胡潤百富榜》的發布。
其中,王衛的財富漲幅高達118%,並以2400億元位列榜單第4位,比上年提高8個位次。
在中國物流行業,王衛為人很謙虛、低調,甚至帶有神秘色彩,因為他從不接受媒體採訪,也幾乎不在公開場合露面,對於自己的創業歷史和企業規劃也都鮮少披露。
2017年2月,當王衛穿著牛仔褲、順豐工裝亮相順豐控股上市儀式現場時,很多現場的媒體都沒能認出他。
但是,經過近10年的規劃和發展,王衛已經把順豐從大家眼中的物流公司變成了一家極具創新能力的高科技物流企業。
「科技是我們的信仰!順豐發展最大的挑戰之一,是物流和科技兩種文化的融合。未來跨行業的競爭中,面對的競爭對手是IT公司。科技的競爭重點是技術的競爭,核心是人才的競爭,你沒有人才就不可能跟這些科技公司競爭。」王衛表示。
順豐近幾年的財報顯示,2018年,順豐控股的科技投入為27.24億元。這其中,研發投入高達21.56億元,研發人員超過5100名。2019年,順豐的科技投入為36.68億元,同比增長34.65%。順豐的研發投入甚至超過了寧德時代、大華股份、科大訊飛等知名科技企業。
目前,順豐已獲得及申報中的專利共有2300多項,軟體著作權1220個。尤其是2020年8月21日,飛鴻-98大型無人機從寧夏起飛,約30分鐘後抵達內蒙古目的地機場,標誌著順豐大型無人機基於業務場景首次載貨飛行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國內首次將大型無人機用於物流場景。
2020年11月初,有關順豐的一則消息更是引發了市場的巨大關注。
經天津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核准,順元商業保理(天津)有限公司設立。這是順豐控股全資控股的公司,意味著順豐拿下第一張商業保理牌照。可見,王衛的版圖已經開始向金融領域伸展,開始構建包括快遞、金融、商業等板塊在內的業務「生態圈」。
這不禁讓人想起王衛在順豐上市時的那段話:「上市不代表上岸,順豐上市的最大目的是能融更多的資金,提供更好的服務。靠出賣勞力搬貨,不是順豐的終極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