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就跟歡樂豆似的」,娃圈有錢人的愛好,果然燒錢

2020-12-23 蓋飯人物ThePeople

小時候,你有玩過芭比娃娃嗎?

總之,飯姐不僅玩過,還極度熱衷於給手裡的娃娃換各式各樣的衣服。

印象中,蓬蓬的公主裙,一頭波浪卷金髮,是許多娃娃的標配,象徵著美麗、高貴、珠光寶氣。

這也導致,許多女孩子從童年時期就在心裡留下公主情結。

哪怕長大後,依然會對有公主特質的女孩子憧憬不已。

女明星出彩紅毯造型動不動被誇贊為「迪士尼在逃公主」,就是力證之一。

原本,童年有個小小的愛好也沒什麼。

可飯姐萬萬沒想到的是,小時候只要幾塊錢甚至幾十塊錢就能玩到的娃娃,現在早已升級,出現了一個高端娃娃圈,玩家統稱「娃娘」/「娃爹」。

顧名思義,把娃娃當孩子養。

01、昂貴的愛好

現如今養一個孩子多貴,想必大家都知道。

有關數據統計,在北上廣深這些成本最高的一線城市,普遍水平在200萬左右。

可誰能想到,娃圈的有錢人,愣是把一個虛擬娃,養出了真孩子的金額。

這次呢,飯姐拿一個觀察了許久的網紅博主舉例。

雖然她已經結婚生子,但是在收藏娃娃上,白富美燒錢真不是咱們普通人能理解的。

先說芭比娃娃吧。

對大多數人來說,芭比娃娃的價格是這樣的。

可是,對專門收藏的玩家來說,卻非正版不買,且看似大同小異的娃娃分了n多個系列。

按照博主老公的粗略估計就是,便宜的幾百塊,貴的上千。

注意,是每個,不是每套。

好,當一個系列擺在一起,規整陳列在展示的櫥窗裡且正對床頭時,博主老公和大多數直男的想法一樣:

挺瘮得慌!

但那有怎麼樣呢?

自己娶的老婆還不是得寵著。

所以,在老公的「鼎力支持」下,博主在收藏娃娃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你別說,這些娃娃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對於收藏的玩家來說,是真的個個不一樣。

按照材質,娃娃就能分塑料的以及陶瓷的。

這個和著名女性伊莉莎白泰勒長得很像的,就是陶瓷娃娃。

區分系列的話,也有很多種,比如時裝系列。

貴婦、淑女風格服飾。

飯姐想都不敢想的愛馬仕,芭比娃娃背上了。

粉色外套和黑白外套,經典的香奈兒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白富美博主,因為有錢,自己有芭比同款外套,也就幾萬或者十來萬吧。

還有娃娃身上的同款項鍊,完美復刻正版,製作非常精細。

可能是太過喜歡,博主「腦子壞掉」特意花了三萬多人民幣買了一條一模一樣的同款給自己。

除此之外,娃娃還分主題。

這個2000多的芭比是英國貴族的宮廷風。

性感熱辣的比基尼是海灘樂園風。

還有睡衣風……

總的來說,這些芭比娃娃還不算貴,如果不是絕版貨,基本上價位都在每個幾百到上千。

可是,另一個BJD娃娃(球關節娃娃)就很貴了。

入門級可能還just so so,

某寶上兩百多,就能買到一個素體娃娃(通常都不是正版)。

注意,是素體,就是啥衣服、頭飾都沒有的那種。

(請自行腦補)。

雖然現如今許多社畜點外賣都得考慮再三,瘋狂搶券,但是,百元級的娃娃,對於娃圈愛好者來說,真的只不過是最低等級。

如果版權意識較強,入門素體即買正品,那麼開銷就是1000元往上走,沒有上限。

如果你上癮,或者有收藏愛好,那麼消費速度,簡直就是燒錢。

還是飯姐關注的那個網紅博主,她對BJD娃娃愛的狂熱,手中娃娃造價從幾百到8萬不等。

好笑的是,在她入手一個4萬娃娃時,幫忙拍vlog的老公弱弱問了一句:

「娃圈還有幾個四萬的娃娃你要買的?」

「還有蠻多的其實。」

(仿佛聽見鈔票碎掉的聲音)

有時候,白富美提到自己新購入的娃娃不貴,評價裡網友說:「是不是對入門級有什麼誤解?」

老公表示:「感覺好像一萬就跟一塊錢似的,我已經習慣了。」

其實吧,對於資深玩家來說,娃娃本身並不算貴。

因為真正貴的,是各式各樣的配件。

科普一下,這個bjd娃娃的玩法,重點就是搭配。

和女人喜歡買衣服一樣,bjd娃娃也是從頭到尾需要打扮。

僅頭髮一項就有很多種造型、發色以及材質,二手平臺上一些網友的售價都是百元級別。

衣服方面,價格參差不齊,雖然某寶上可能只要幾十塊錢,但是吧,一分錢一分貨。

資深娃圈愛好者為了把自己的娃娃打扮好看,在這上面可是下血本。

5000塊錢的娃衣,只是臨時買的。

6500元的娃衣,還是好不容易搶到的。

刷日本購物網站,中標了價值2萬的東西,

然後和老公有了下列對話:

「你又買了4個娃娃嗎?」

「沒有4個娃娃就只有衣服."

"2萬塊買……四套衣服嗎?

「沒有4套,只有2套。」

「我的媽呀!多久沒給自己買過一件2萬塊的衣服。」

(此處,應有李佳琦式語音)

哭是沒有用的,畢竟老婆8萬的娃娃都買了,衣服算什麼呢?

這不,2萬兩件過後,又有了一件衣服一萬八。

你以為花錢的地方就到此為止了嗎?

不,養娃娃的很多細節也需要燒錢。

除了眼珠顏色更改花錢,定期維護妝面外,

(這個8萬的娃娃,之所以貴,就是因為極度仿真,嘴唇還有唇紋)

一些拍照的小道具也價格不菲。

三塊木板組裝房子,3600。

給娃娃拍照造景所需的展覽櫃,因為是北美黑胡桃木材質,且是圈內大佬製作,所以價格直接up,高達2688元。

此外,比真人還講究的娃娃,精緻到小背包裡還要放抱偶,用博主的話說這個很便宜,「才200塊錢。」

一個「才」字,再次引發老公吐槽:「你花錢就跟歡樂豆似的。」

有意思的是,吐槽的再厲害,他還是很愛老婆,銀行卡上交後「刷我滴卡」!

此時此刻,我們都是恰檸檬的人!

02、廣大受眾

看了上面那些豪擲千金為養娃的日常,飯姐猜想,許多人都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花這麼多錢在一個玩具身上,覺得這樣做的人有病。

尤其是在我們國家,對仿真玩偶其實是有一種牴觸的。

在不喜歡的人眼裡,越逼真,越覺得娃娃陰森、瘮人。

如果再配上一個恐怖音效,可以直接將人送走那種。

但是,這種牴觸情緒,也只是一部分人。

因為隨著娃圈的壯大,這一愛好雖然小眾,參與者的力量卻並不單薄。

在某乎上,許多作者分享了自己養娃的經歷。

有的人錢不夠,但是一步步積攢、奮進,在大學升學之際終於得到長輩的獎勵,拿到自己喜歡的娃娃後愛不釋手。

有人孤獨不善與人交往,但有了娃娃,感覺像是有一個永遠不會背棄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去到那裡都能帶著她一起分享喜悅。

有人顏控,對於能駕馭蘿莉風、暗黑風、甜美風等多個風格的娃娃毫無抵抗力。

也有人是追星族,雖然接觸不到喜歡的愛豆,但是定製一個mini版每天欣賞,不失為很好的選擇……

此外,哪怕是內娛顏值天花板範冰冰,也很喜歡BJD娃娃。

2017年她與李晨愛正濃時,大黑牛就送了一個以冰冰為原型的BJD婚紗娃娃用於求婚。

這個人偶,可比網紅博主那些貴多了,因為它是俄羅斯裔加拿大藝術家Marina Bychkova親手打造的。

眾所周知,純手工製作時間成本和技術成本極高,

除了娃娃妝面手繪,

身上的衣服每一個細節也和女明星高定一樣用心。

再加上尺寸Mini,製作時候的難度更高,最終定價也很高。

所以,這款娃娃花了大黑牛30萬美金,接近人民幣兩百萬。

時至今日,範冰冰與李晨的情已經淡了。

有意思的是,她在二手品臺低價售賣了求婚時的永生花小熊,卻沒有把BJD玩偶變賣,可見還是非常喜歡的。

總而言之,對於這些受眾來說,娃娃雖然貴,花的錢也不少,但他們最終的出發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悅納自己。

而這,也是時代變了的象徵。

事實上, 早在2010年,中國GDP已經同比增長10.4%,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們正在不斷醞釀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但是,當時受制於環境和思維,國內罕見有潮流創意產品,所以人們無處消費。

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不少頗具經濟頭腦的商家抓住機遇,站上風口,發了一筆大財。

王寧就是其中的翹楚之一。

或許,這個名字你不大清楚,但沒關係,知道他的經營模式與身價即可。

王寧的原生家庭並不算好,父母只是做點小生意。

不過,他從年少時就頗具經商頭腦,上大學以後又一路嘗試,後來自主創業,經歷重重困難,意外找到了盲盒娃娃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用「賭」的成分,以「幸運」之名,讓玩家集結娃娃,越得不到越想要。

這個本質,和孩子們童年集齊小當家方便麵的卡以及海外流行的扭蛋差別不大,「想要抽到自己喜歡的款式,很多人會反覆購買。」

事實上,許多消費者對於「集齊」真的有蜜汁衝動。

哪怕好幾次沒有抽到想要的東西,有些懊惱,但是整個過程又成了一個娛樂方式,欲罷不能,就跟成人買彩票一樣。

回頭來看,現如今流行又花錢洛麗塔、漢服,和BJD娃娃以及盲盒,都是一樣的。

對於不缺錢的新一代而言,他們經濟富裕,不愁溫飽,只需要尋找各種各樣的消遣方式。

這時候,BJD娃娃變成一種選擇,他願意們為之買單,以此悅納自己。

既然如此,那我們旁觀者不如看開一點,嘗試著接受娃圈的愛好。哪怕不喜歡,也尊重他人的愛好。

畢竟,時代的浪潮湧來,擋也擋不住。

#範冰冰禮物#、#BJD#、#燒錢#

作者:CHEN

責編:zeria

相關焦點

  • 氪金文化「BJD娃圈」是種什麼樣的存在?
    BJD娃圈 娃圈有著自己的獨立生態,對於一個完全的圈外人來講入圈真的挺難的圈外人想加群你需要回答與娃圈有關的專業術語問題或者上報自己娃娃的名字。聽說國內Dollsky是為數不多由娃圈人士搭建的的娃圈分享平臺,想要成為其正式用戶需要填寫邀請碼。
  • 隱秘「娃圈」一個成品拍出22萬元天價,浙江95後姑娘入圈短短4個月...
    小布由養娃愛好者匯聚而成的「娃圈」,儘管和lo圈、JK制服圈一樣同屬小眾圈子,但跟後者比起來,娃圈似乎還要隱秘,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圈子居然也這麼瘋狂!「這是一個非常燒錢但很有魔力的圈子。」小朱說。
  • 00後的娃圈有多暴利
    娃圈具有典型的亞文化特點:群體小,只為少數人所接觸、了解和接受;主要通過興趣愛好和內部的語言體系識別「同類」;內部人員聯繫較為緊密,入圈的「門檻」高等。不過與其他更受關注的圈子不同的是,即便在亞文化裡,娃圈也表現出了特有的封閉和小眾特徵。 想要邁入這道門檻,首先要面對的,是其難以親民的價格,以及漫長的等待周期。
  • 隱秘「娃圈」:一個「成品娃」拍出22萬元天價
    娃圈具有典型的亞文化特點:群體小,只為少數人所接觸、了解和接受;主要通過興趣愛好和內部的語言體系識別「同類」;內部人員聯繫較為緊密,入圈的「門檻」高等。不過與其他更受關注的圈子不同的是,即便在亞文化裡,娃圈也表現出了特有的封閉和小眾特徵。想要邁入這道門檻,首先要面對的,是其難以親民的價格,以及漫長的等待周期。
  • 朋友說要養個肖戰屬性的娃娃,我才知道除了娛樂圈還有「娃圈」
    笑掉大牙的朋友慎重給我普及了娃圈事項,說以前養bjd娃娃現在想要養棉花娃娃,並問我有沒有興趣一起。而我在搜集了大量資料之後,非常嚴肅的拒絕了她的邀請,這個圈玩起來有點難,除了錢之外,投入的精力非常多,並且一入娃圈深似海啊!不知道娃圈是啥的,跟著我往下看吧!
  • 修鬥學堂:1千歡樂豆變1百萬歡樂豆指南
    新手們前期歡樂豆都是很少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慢慢積累歡樂豆,積攢到了一定的數量就可以去以小博大了。在新手場把歡樂豆混到8000+,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因為新手場的人歡樂豆基本上都是1千多,你炸的再多,到最後也是贏幾百的豆。而且這裡的人大部分技術都不怎麼樣,所以要儘量多搶地主,這樣積累的才快。
  • 娃圈鬼妝指南
    娃圈鬼妝指南 2020-10-31 1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娃圈」為何如此狂熱!
    因為這種特殊的認知,在娃圈內「買娃」變成了「接娃」,平日把玩娃娃叫做「養娃」,退圈時隨娃贈出的小物叫做「嫁妝」……總之,娃圈內大家都遵守著這種親切的交流方式。BJD這種娃娃分類也很明確。有這樣的一個調侃流傳在娃圈:別問我在幹嘛,我不是在準備二轉家裡的BJD,就是準備買二轉的BJD。
  • 跟誰學墮入「燒錢困境」
    直播大班課本身的模式需要規模效應,行業的市場競爭格局決定了各家需要投入資源,今年在線教育火熱又引發太多「熱錢」進入,「燒錢」營銷是行業大勢所趨。在線上教育行業,沒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小富即安」,跟誰學不可避免的加入燒錢行列。
  • 娃圈、獸圈、語C圈……Z世代與世界相處的新方式
    01現實中的孩子,可能是「娃圈」中的爸媽相信很多女孩子都在小時候擁有過一個屬於自己的芭比娃娃,還曾細心地把她打扮成公主模樣,模仿一出迪士尼公主出逃。混跡「娃圈」的玩家們,往往被稱為娃娘和娃爹,而且,他們也真的會像父母照顧孩子一樣地「養娃」。以BJD娃娃為例,這種娃娃大多數是用樹脂製作而成,需要避光、避水,否則就容易老化;而且BJD娃娃平時也需要卸妝,如果很長時間不卸,化妝品也會損壞樹脂;如果在化妝的時候操作不當,還會造成娃娃的皮膚吃色,影響後續妝容。
  • 誰說玩黑膠的都是有錢人?
    似乎這種曾經最大眾的音樂載體,今天搖身一變成了有錢人的遊戲,讓很多人望而卻步。em...事實真是如此嗎?玩黑膠的都是有錢人?探討這個問題,至少要搞明白兩點:黑膠很貴?怎樣算有錢人。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個領域都有高消費需求者,黑膠世界亦是如此,它是否燒錢取決於你的自我需求。就像小馬過河的寓言,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使用場景都不一樣,這會造成不同的認知和感受。
  • 大學裡「燒錢」專業排行榜,第一居然是它
    普通大學生是花錢如流水, 某些專業是花錢如瀑布!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康康哪些專業最燒錢,你的專業上榜了沒?>美術類 美術最看重基本功, 靠兩三個月的突擊根本不見效, 因此長期培訓班就得上四五次, 培訓班的費用也是高得離譜, 尤再加上買各種繪畫材料的費用, 果然
  • 誰說健身是有錢人的愛好?
    健身真的是有錢人的愛好嗎?來自江蘇無錫的夏三南大爺告訴你答案!老夏說對於獲獎這件事其實感到有點意外,因為他只是把健身當做自己的愛好,並沒有想從中獲得什麼,參加比賽也是為了認識更多有共同愛好的人,獲得更多的動力。
  • 誰說健身是有錢人的愛好?
    健身真的是有錢人的愛好嗎,參加比賽也是為了認識更多有共同愛好的人,獲得更多的動力。>所以很容易跟年輕人打成一片,即使到了58歲也能保持年輕的心態。這種對生活充滿熱情、對愛好的執著、以及高度的自律值得每個學習。
  • 參觀佟麗婭陳思成的愛巢,國內外均有房產,有錢人的愛好想像不到
    參觀佟麗婭陳思成的愛巢,國內外均有房產,有錢人的愛好想像不到提到佟麗婭和陳思誠大家可以說的牆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佟麗婭作為娛樂圈中少有的新疆美人,她的美真的是讓很多人都心動,佟麗婭出生在新疆,因為父母都從事藝術事業,因此佟麗婭在很小的時候,
  • 大學裡的最燒錢專業大盤點!藝術類果然不負眾望,又又又榮登榜首!
    今天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大學裡的燒錢專業! 一、美術類專業 學習美術特別燒錢在於美術培訓周期長,因為美術最看重基本功,靠三個月兩個月的突擊根本不見效,因此培訓班一般是7-8個月,加上買耗材,花費就輕鬆已經超過6萬元,6萬元基本是美術生的「標配」。
  • BJD娃圈人為何如此狂熱?
    BJD娃圈人為何如此狂熱? 有這樣的一個小眾的圈子,他們稱自己是在「娃圈」。圈內他們稱自己為「娃娘」或者「娃爹」,但是有可能他還單身,他們會花大價錢和大量精力在娃的身上,卻不需要娃有回報甚至是反饋。
  • 大學裡這4個社團很「燒錢」,家境一般的同學,趁早別考慮參加
    文/妮妮回想起大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社團,在社團當中認識到很多跟自己興趣愛好相同的人,更學習到了很多,也非常感激當時在社團當中遇到的每一位學長學姐。不知道你們大學有沒有加過什麼社團呢?不同的社團性質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一下,大學校園中比較「燒錢」的幾個社團吧!
  • 娃圈戰爭,究竟爭什麼?
    在韓國,最受歡迎的當屬EXO的棉花娃娃,很多國內的「娃媽」(玩娃娃的愛好者)入坑娃圈,就是從接觸EXO的棉花娃娃開始。由於形象可愛治癒且帶有明星屬性,幾乎每一個追星女孩都渴望得到一個偶像同款的棉花娃娃。
  • 58歲中國環衛工大叔健身20年,肌肉爆棚,誰說健身是有錢人的愛好
    健身真的是有錢人的愛好嗎老夏說對於獲獎這件事其實感到有點意外,因為他只是把健身當做自己的愛好,並沒有想從中獲得什麼,參加比賽也是為了認識更多有共同愛好的人老夏非常喜歡和健身房裡的年輕人打交道,還會向他們請教健身技巧,因為有共同的愛好,所以很容易跟年輕人打成一片,即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