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飛入耳,自行掏耳只會越掏越痛……蟲子進了耳朵,如何急救?

2020-12-14 溫州新聞網

近日,54歲的丁阿姨在睡覺時突然被痛醒,主要是頭痛,伴有左側耳道異物感。她試圖自行掏耳,未能掏出異物,疼痛反而加重了,於是連夜趕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看急診。

接診醫師一邊安撫病人不要緊張,一邊為她檢查治療。先予利多卡因耳道注射灌入,未見異物爬出,接著醫師用鑷子進耳道將異物夾出,原來是一隻蠶豆大小的蟑螂。蟑螂部分肢體已分離,醫師推測是患者自行掏耳朵所致。

耳道異物是耳鼻喉科常見急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江堅指出,耳道異物可以分為3類:

1、動物類:包括蚊子、蟑螂、飛蛾、蜈蚣、蜘蛛等一類可能進入耳道的小動物,多在夜間睡覺等情況下偶爾飛入或爬入耳內。

2、植物類:豆類、瓜子、花生、穀粒等,多因小兒年幼無知,玩耍時將異物塞入。

3、非生物類:像掏耳時的棉花頭、海邊玩耍時的砂粒、小珠子、小玻璃球等,常因不慎進入或因挖耳時進入耳道。

江堅表示,如果是小昆蟲類的異物,在耳道裡爬行或掙扎,除了引起患者心理上的恐慌外,還會引起耳癢、耳鳴、耳痛、反射性咳嗽、眩暈,甚至外耳道炎、外耳道血腫、鼓膜穿孔等。如果小蟲有毒的話,還可能引起顳骨內外併發症。

那麼耳道有異物,該如何處理?江堅建議,對於小蟲入耳,在確保鼓膜完整的情況下,可用植物油、食用油滴入外耳道,待小蟲不動後,將耳朵朝下,讓小蟲隨油一起流出。如果是飛行類昆蟲入耳,如飛蛾、蚊子等,可在暗處用手電筒照射外耳道口,使其自行爬出。切記在小蟲仍能活動的情況下,不能盲目自行挖取,以防其鑽破鼓膜。

江堅提醒,發現有異物入耳,應儘快到耳鼻喉科就診,不要自行盲目挖取,以免損傷外耳道或將異物推向深處。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雖然知道經常掏耳不對,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一直忍著不掏耳,耳屎積聚太多也會十分難受,甚至堵得耳朵聽力下降? 為了搞清楚耳朵到底能不能掏、怎麼掏,小編還是總結一些知識點跟大家說說吧。
  • 男童長期不掏耳屎,不得不全麻手術?最傷寶寶耳朵的是這些事
    什麼情況下耳屎不用掏?一般情況下,只要寶寶耳朵不痛、不癢、聽力好,孩子的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會在孩子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下頜運動,藉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自動被排出。大部分情況下,不需要家長給孩子亂掏耳朵,否則非常容易弄傷脆弱的鼓膜。
  • 4歲女孩常喊耳朵疼,竟是耳道內藏著一隻蟑螂
    不光是體型上的差異,北方網友也很震驚,南方的蟑螂居然還會飛……而袋鼠麻麻每次看到蟑螂,第一反應不是它有多大,會不會飛,而是聯想到:這要是鑽到耳朵裡可怎麼辦?萬一鑽到寶寶耳朵裡,他又不會說……越想越害怕。我想有這樣擔憂的媽媽也一定不少。而在現實生活中,還真有這樣的事發生。
  • 女子耳朵裡「咔咔」響 原來是進了小蟲!
    龍頭新聞訊 哈爾濱市一女子耳朵裡「咔咔」響,到醫院檢查發現,原來是進了顯微鏡才能看見的小蟲。夏末之際,又到了爬蟲飛蟲經常爬進耳朵的時候,人們有一些錯誤做法,比如用酒泡、用香油或是用小棍掏,結果問題沒解決,卻給自己傷害不小。
  • 耳朵裡長了顆「痘」,竟然是掏耳朵掏出來的?
    今天我們來說說掏耳朵不當可能帶來的另一種壞處——耳朵「發炎」「長痘」!耳垢在醫學上稱為耵聹,是耳道皮膚正常分泌物結合皮屑等形成的一種弱酸性物質,有阻止小蟲飛入、保護耳道皮膚的作用。再看看耳垢怎麼處理 一般少量的屑狀耳垢,會隨運動時的震動和下頜運動自行排出。
  • 男子半夜耳朵痛醒,耳道內竟取出活蟑螂
    前天晚上,睡到一半的王先生被半邊耳朵疼醒。被驚醒的他感覺有東西在耳朵裡爬,還伴有沙沙的聲音,一陣拍打後耳內異物沒出來,他急得馬上趕往市中醫院耳鼻喉科急診就醫。市中醫院耳鼻喉科值班醫師周淑娟檢查後發現,王先生的左耳耳道裡有一隻活體蟲類,但是暫時看不清是什麼蟲體。
  • 能掏嗎?耳朵發癢是進蟲子了嗎?
    很多人肯定有過這情況,正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突然間感覺耳朵發癢難耐,如果不馬上用手掏一下,就覺得很難受。耳屎多了?難道耳朵裡鑽進去蟲子啦?……但是有些人不良的掏耳朵習慣,可能會引發耳朵瘙癢,比如喜歡用棉籤、手指甲,甚至小木棍等掏耳朵。而且有些人不掏乾淨不罷休,一直用力往耳朵內部掏,這很容易破壞耳朵皮下組織,耳屎挖得太乾淨,外界的有害物質更容易進入耳朵,也會造成外耳道乾燥,從而引發耳朵瘙癢。
  • 去醫院一照耳朵,裡面竟然有個活物在動!
    廈門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住院醫師周淑娟介紹,其實就診患者中耳道清理出活物的情況並不少見,蟑螂、蜜蜂、飛蛾等小蟲本來就喜歡往黑洞裡面鑽。是的!蟑螂入耳!屢!見!不!鮮!半夜耳朵又痛又癢原來是有蟑螂鑽進去了!今年6月24日,家住廣東珠海的陳女士睡醒後發現自己的耳朵又痛又癢,睡意朦朧的她掏了掏耳朵,這時,她聽到自己耳朵裡傳來一陣輕微的 「腳步聲」,拿耳勺挖它,越挖還越往裡面鑽!隨後,陳女士家人急忙將她送院治療,醫生檢查後發現,她耳內有一隻蒼蠅大小的活蟑螂正在蠕動,並且不斷往耳膜位置靠近。所幸及時就診,陳女士耳內蟑螂均被醫生取出,並無大礙。怕蟑螂進耳朵?
  • 兒科醫生:寶寶的耳朵不能隨便掏,耳屎太多怎麼辦?注意這幾點
    耳屎可以吸附從外界進入耳道中的灰塵,並且能阻擋迷路的小昆蟲飛進耳道深處。2. 保護耳膜、防止聽力受損耳屎就像耳道裡的一道大門,保護著人們的耳朵,不但能防止異物進入,還能抵抗住分貝過高的聲音的衝擊。像是打雷或鞭炮這種較強的聲波,很容易就對鼓膜造成衝擊,進而損傷並影響聽力。耳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消音器」的作用。
  • 【科普】耳朵總是癢 經常掏一掏?
    【科普】耳朵總是癢 經常掏一掏?有些朋友每天拿棉籤,或是耳挖勺掏好多次,耳洞裡面乾乾淨淨,卻還總是會覺得奇癢難忍。耳朵為什麼總癢?細菌、黴菌感染外耳道炎的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或變形球菌、綠膿球菌。
  • 耳朵進蟲子了怎麼辦?
    耳朵進蟲子了怎麼辦?worm耳道進了昆蟲切莫驚慌,先努力穩定住情緒,千萬不要用棉籤及挖耳勺挖耳朵,大部分昆蟲有鑽洞的特性,挖耳朵有可能會刺激蟲子往更深處鑽。
  • 熟睡中耳朵一陣刺痛,裡面竟有26隻它們!
    後來越來越痛  似乎有一隻蟲子正拼命往裡鑽  到後來  他痛得在床上捂著耳朵直打滾  第二天早上  他去醫院就診  經檢查  醫生發現有一隻母蟑螂卡在小李的耳道裡  並且產下了25隻小強  而這導致小李的右耳壁嚴重充血腫脹
  • 女兒半夜耳朵鑽進蟲子,媽媽鎮定動作救了娃,醫生表揚了這番操作
    到了醫院以後,耳科醫生用專業的夾子把小姑娘耳朵裡的蟲子夾出來。其實這蟲子就是我們家裡衛生間常見的一種小蟲子,在潮溼的地方經常能看到,不知道這隻小蟲怎麼就飛進房間裡,正巧鄰居家開空調,沒弄蚊帳,小蟲子就進了小姑娘的耳朵裡。而醫生呢,看到小姑娘耳朵裡灌著溫水,誇獎了鄰居媽媽的鎮定和處理。
  • 平時到底該不該掏耳朵呢?陳年耳屎和狐臭又有什麼關係?
    眾所周知人類三大爽事——掏耳朵、挖鼻孔和摳後背,而掏耳朵是不可否認的NO.1。但是有的人天天都要挖耳朵,而有的人幾十年來從沒挖過耳朵。曾經有這麼一個新聞,一位婦女時常覺得耳朵沙沙作響,耳道不通暢也聽不清楚,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忍了多年後終於去醫院,醫生檢查發現她的耳朵,已經被耳屎堵得嚴嚴實實的。
  • 不要用棉籤掏耳朵!嚴重了會受傷!蜂鳥掏耳勺給你新的安全
    耳朵是用來傳遞聲音,將聲波通過不同的神經樞紐傳送到大腦,然後大腦根據接收到的信號做出反饋再由我們的嘴巴傳遞出來!但是同時,耳朵裡面的表皮細胞是非常脆弱的,我們有時候不知道一不小心就會戳破裡面的毛細血管,造成很大的困擾。在沒有掏耳勺的時候,我們會用自己的手或者棉籤掏起來,這一辦法並不可取。
  • 用棉籤掏耳朵,看似衛生或許最傷身,正確掏耳屎的方法了解一下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家時,鄰居用我們經常用的掏耳器給她的孩子掏耳朵,小孩子趴在她腿上,側著一隻耳朵給她媽媽,媽媽也是小心翼翼地把挖耳器伸進耳朵裡,來來回回好幾次都沒有成功,因為小孩子說疼疼疼,最後媽媽不得已放棄,不幫小孩掏耳朵了。這時就會想如果小朋友長期沒有掏耳朵會面臨什麼問題,這時就想到一旦耳屎堆積太多,不僅不衛生,而且還會影響聽力。
  • 經常掏耳屎為何反把耳朵掏堵了?掏耳屎的注意事項,你了解多少
    提起耳屎在日常的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會有著經常清潔耳屎的習慣,大家也都知道要耳朵出現了耳道耵聹栓塞的現象,那麼不僅人體的聽力會出現下降,還會出現耳悶耳痛的症狀,嚴重的還會導致耳朵發炎,於是有的人就會養成定期掏耳屎的習慣。
  • 還在家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嗎?錯錯錯,正確掏耳朵的方法請收藏
    文/銀花有媽媽看到娃耳朵裡有耳屎,忍不住要動手掏一掏,一方面是強迫症,一方面覺得「髒」,「髒東西」堵在耳朵裡不舒,也會影響娃的聽力;但也有父母擔心給娃掏耳朵會損傷耳膜。那麼,到底能不能給娃掏耳朵呢?在我服務的家庭中,也是常被媽媽們詢問得比較多的問題。
  • 掏還是不掏,這個世紀難題有解了!
    張大爺就是這樣,患有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合併冠心病,平時也沒其他愛好,在家閒著就掏耳朵。有一次,他洗澡後用棉籤掏耳朵,不幸掏出個壞死性外耳道炎,甚至引起了面癱和顱內感染,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做了好幾個大手術,才算是把命保住。最終,被掏的這隻耳朵,聽力永久喪失,面神經也犧牲掉了。代價這麼大嚇不嚇人!到底還能不能愉快地掏耳朵了?不掏 不自在?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經常掏可能會變聾?原來這麼多年都做錯了
    在人類所有的分泌物裡,耳屎是一個相當神奇的存在,每次耳屎掏出來的時候都會看一看再扔掉。據說掏耳朵最早發源於唐朝,是皇宮貴族放鬆娛樂的主要方式。歷經千年發展,這門技藝昌盛於「巴蜀」地區,是當地人民休閒的主要方式,到四川不喝茶等於白去。不採耳等於不會享受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