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打破一甘藍類蔬菜種質資源技術封鎖!

2021-01-19 澎湃新聞
學校打破一甘藍類蔬菜種質資源技術封鎖!

2021-01-15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1年第10期 總第1337期

近日,學校園藝園林學院十字花科蔬菜研究所研究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徹底打破了現有國內外育種公司對基於Ogura CMS雄性不育系甘藍類蔬菜優異資源的技術封鎖,對推動整個甘藍類蔬菜品種選育創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甘藍類蔬菜包含結球甘藍、花椰菜、青花菜、苤藍、孢子甘藍和芥藍等不同變種,表型差異十分豐富。目前,Ogura CMS不育系已經成為甘藍類蔬菜雜種優勢利用最普遍的育種途徑。Ogura CMS細胞質雄性不育基因位於細胞質內,位於不育材料(品種)中的優異性狀無法被分離出來與其他優異性狀進行組合而被再利用,形成優異種質資源再利用的技術封鎖,阻礙甘藍類蔬菜優異育種材料的創新。為了突破Ogura CMS不育系的技術封鎖,研究所將來自蘿蔔的RfoB恢復基因優化後轉入結球甘藍中,創製了結球甘藍Ogura CMS恢復系(圖1),將該恢復系與不同類型的甘藍類蔬菜雜交和回交創製了一系列(18種類型)甘藍類蔬菜Ogura CMS專用恢復系(圖2),並利用該恢復系成功轉出了Ogura CMS品種GZ87的根腫病抗性(圖3)。

圖1 甘藍Ogura CMS不育系的育性恢復

圖2 不同甘藍類蔬菜Ogura CMS雄性不育恢復系

圖3 利用Ogura CMS雄性不育恢復系獲得的抗根腫病甘藍材料

近年來,學校園藝園林學院十字花科蔬菜研究所瞄準甘藍種質資源創新、優質廣適應甘藍品種選育,在國家重點研發-七大農作物攻關項目(2017YFD01018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801855)、重慶市科技局重點民生專項(cstc2015shms-ztzx80005 & cstc2015shms-ztzx80007 & cstc2015shms-ztzx80009)、重慶市科技局育種重點項目(cstc2019.jscx-gksbX0117 & cstc2019.jscx-gksbX0143)資助下,先後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Horticulture Research等園藝學領域主流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在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研究、甘藍基因編輯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推動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積極貢獻力量。

該成果論文發表在植物遺傳育種領域國際知名雜誌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題目為Development of Ogura CMS restorers in Brassica oleracea subspecies via direct RfoB gene transformation。研究所李勤菲副教授、碩士畢業生徐冰冰、杜楊梅為共同第一作者,宋洪元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閱讀完整論文。

| 黨委宣傳部 黨委網絡工作部

來源:新華社 重慶日報

排版:丁華 周魏

原標題:《學校打破一甘藍類蔬菜種質資源技術封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祝學軍:加強本土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
    同樣的稻米、蔬菜、水果、肉類、水產,或品質水準或水土不服等緣由,鮮香美味遠遠比不上記憶中的老味道。究其原因,主要是單向追求規模化種養殖、外來農副產品高度流通;加上工業化帶來的土壤、氣候和水質變化,大都市周邊加速城鎮化壓縮種質資源的原生空間,外來種源加快推廣,致使本土種源利用率低,不少曾經有名的本地農產品,有些面臨異地「保種」的困境,有些則面臨即將「斷種」的絕境。
  • 安徽實行分類分級保護農業種質資源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人民政府網消息: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實施意見 發布。意見明確,我省實行分類分級保護農業種質資源 。開展種質資源普查收集意見提出,開展農業種質資源(主要包括作物、畜禽、水產、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普查和系統調查,加強畜禽遺傳資源動態監測和調查,全面完成78個縣(市、區)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做好畜禽遺傳資源、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採集、收集和保存工作。
  • 兩種竹類新種落戶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近日,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的種子大家庭迎來兩位特殊的新成員——來自竹亞科玉山竹屬(Yushania)和懸竹屬(Ampelocalamus)的野外採集種子。在十餘年來種質資源庫收集的數萬份植物種子當中,這批種子有其特殊的意義。
  • 透視小種子背後的大戰略——一國糧食安全,繫於種質資源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等。怎樣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如何打好種業翻身仗?我們邀請專家解讀分析,並請兩位科研工作者分享他們為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而努力的故事。
  • 林木種質資源利用國家創新聯盟,調研天津泰達鹽鹼地綠化研究中心
    5月8日,林木種質資源利用國家創新聯盟秘書長郭文英、《中國花卉報》社副社長王振海(聯盟副秘書長)來到天津泰達鹽鹼地綠化研究中心調研。他們以鹽鹼地生態綠化技術的研究與成果轉化為主導,綜合運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使天津濱海新區鹽漬土得到有效治理。
  • 要聞 | 立足優勢特色,服務鄉村振興——學校杓蘭屬種質資源庫入選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
    日前(2020年10月1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生發【2020】91號)公布了我國第二批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名單。通過層層申報和篩選、調查研究、科學評定和社會公示等程序,按地理區域分布,共有來自17個省(區、市)的33家花卉種質資源庫入選,吉林省長白山野生資源研究院國家杓蘭屬種質資源庫成功入選,標誌著長春科技學院對杓蘭屬花卉等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 雲南農業大學國家杜鵑花種質資源庫:讓雲南杜鵑花資源真正走出大山 | 「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專題
    她所在的杜鵑花團隊與雲南遠益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合建的杜鵑花種質資源基地(蒼山植物園),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在雲南野生杜鵑花種質資源收集、新品種選育和種苗生產技術、應用推廣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收集保存的杜鵑花種質資源共有600餘份、300多萬株。
  • 山東濰坊加大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護力度
    山東濰坊加大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護力度2012-12-07 10: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濰坊市海洋與漁業局        瀏覽量: 1296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單環刺螠和近江牡蠣是萊州灣海域極具地方特色的種質資源,是據DNA圖譜對比分析、確認的,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原生物種。
  • 這個「國字號」的種質資源庫落戶寧夏 快來一睹真容!
    由寧夏農科院實施建設的國家枸杞種質資源庫近日在銀川建成投入使用,標誌著寧夏在枸杞資源保護工作領域進一步提檔升級,枸杞資源保存、鑑定和評價利用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枸杞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更為豐富的資源戰略儲備。
  • 收藏這篇跨境種質交換更輕鬆!
    該條約既保護了美國種質資源,同時也保障了育種者和相關科學家對種質資源的合理利益。荷蘭種質資源主要保存在荷蘭國家基因庫CGN,CGN成立於1985年,隸屬於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包括植物、動物和林木遺傳資源。植物基因庫有2萬5千份種質資源,以蔬菜為主,每年會分發6000份材料,這些材料的分發對象荷蘭和國際之間各佔一半,公共和私營部門也各佔一半。
  • 農業農村部: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取得積極進展
    農業農村部今天發布,今年以來,種質資源普查收集、種質資源安全保存取得新成效新進展,新收集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3.8萬份。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新啟動山西等14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238個農業縣、市、區的種質資源全面普查,實現了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全國範圍的全面實施;繼續在四川等11省份57個農業縣(市、區)開展種質資源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新收集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3.8萬份,發掘了東陽紅粟、得榮樹椒等一大批古老珍稀的特有資源和農家品種。
  • 「央廣網·視聽四川」保護優良農業種質資源 四川開建種子「諾亞...
    2019年11月,省農科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的餘桂容博士在宜賓長寧縣梅硐鎮進行野外調查時,發現了一種優質糯玉米。「該品種糯性強、口感好,且維生素、微量元素豐富。」餘桂容說,該種子只存於當地一戶農家中,再不保存起來,很可能就將在地球上消失。餘桂容把種子帶回成都,決定先把優質基因上交到國家種質資源長期庫保存。
  • 壽光| 蔬菜種業現狀如何?打造「中國蔬菜種業矽谷」該怎麼做?
    作為「中國蔬菜之鄉」的山東壽光目前蔬菜播種面積60萬畝,年產蔬菜450萬噸,主要蔬菜品種有黃瓜、番茄、辣椒、茄子、絲瓜、苦瓜、韭菜、胡蘿蔔等。設施蔬菜佔比90%以上,品種以茄果類蔬菜為主,其中番茄、黃瓜、胡蘿蔔、西甜瓜的種植面積分別為9萬畝、9萬畝、4.95萬畝、3萬畝。
  • 英國媒體:中國又掌握關鍵部件核心技術,再次打破美國技術封鎖
    可惜的是,我國的光刻機技術實在是比較落後,跟荷蘭的光刻機技術相差了兩代以上,這個差距可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彌補的回來的,也正是因為我國光刻機技術的欠缺,所以美國才會針對我們國家使用晶片禁令,就是想要拖垮我們國家的半導體行業。英國媒體:中國又掌握關鍵部件核心技術,再次打破美國技術封鎖!
  •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種質資源戰略創新團隊建設成效明顯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種質資源戰略創新團隊2018年10月入選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戰略創新團隊。團隊以上海海洋大學具有良好育種基礎和研究背景的魚貝等養殖品種為對象,通過基因組學等多組學的精細解析,闡明控制生長、抗逆、抗病等重要經濟性狀的基因和分子機制,創建安全高效的良種培育新技術,培育優良養殖品種,使團隊成為我國水產種質創新的引領力量為目標。
  • 面對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我國不甘示弱,打破壟斷再創壯舉
    面對西方國家對我們國家的技術封鎖,我們國家也是不甘示弱,開始走向了獨立自主的道路,並且已經獲得了不少的成就,打破了壟斷再創壯舉,也讓這些西方國家都為此驚嘆,中國真的強大起來了!子午線輪胎我國打破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然而在我們國家對其他國家進行進口的時候,這些國家為了能夠讓利益達到最大化,決定對我們國家進口的輪胎進行漲價
  • 看這個全國勞動模範如何打破國外公司技術封鎖
    看這個全國勞動模範如何打破國外公司技術封鎖 2020-12-14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慶祝農民豐收節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舉辦棉花種質資源科普...
    映象網訊(記者 賈利超)為慶祝全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國家棉花種質資源庫(圃)於9月19日舉辦了「慶祝農民豐收節棉花種質資源科普開發日」活動,活動吸引了安陽市50多戶家庭參加。棉花種質資源是棉花育種的基礎,我國三次棉花品種的更新換代均與新的棉花種質資源的引進密不可分。本次活動中,棉花種質資源課題及野生棉課題的負責人杜雄明、劉方分別介紹了棉花的種類與用途、棉花的起源與演化、棉花的遺傳多樣性、棉花的收集保存及應用成果、野生棉的分類及多樣性等科普知識。
  • 揚州大學國家芍藥種質資源庫:篩選新種質 重現揚州芍藥風採 | 「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專題
    ▲芍藥種質資源圃自2007年開始,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花卉種質創新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團隊,針對我國芍藥產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的差距,以及我國芍藥生產對現代科技的需求,致力於芍藥種質資源收集、評價與創新利用、品質形成的生理基礎研究、提質增效技術體系創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蕪湖市畜牧獸醫管理服務中心舉辦畜禽種質資源管理培訓班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實施意見》精神,進一步強化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嚴格畜禽種質資源管理工作,市畜牧獸醫管理服務中心於2020年12月中旬,在中央城大酒店舉辦了《2020年蕪湖市畜禽種業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