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圈子都有每個圈子的底線和規範,然而「奇葩」的狀況似乎總是讓人意外。
教室不像教室,變成了秀場;老師不像老師,變成了追星的粉絲;學生不像學生,變成了拉拉隊員。在短暫的狂歡過後,最終迎來了極其負面的結果。
5月10日,有網友掛出了一段宿遷市某校老師帶領學生為肖戰應援的視頻,引發大批網友聲討。據報導,視頻中的孩子們整齊地做手勢,跳著肖戰歌曲的舞蹈,並喊著:「肖戰哥哥你很好,我們很喜歡,衝啊!」 5月11日,沭陽縣教育局作出處理,當事老師被停職停課,校長被誡勉談話。
從視頻中看出孩子們動作整齊劃一,甚至還有著專門的口號來為偶像加油打氣。
很多刷到這個視頻的網友表示,在看了開頭孩子們的一些舞蹈動作和歌聲的時候,覺得這是老師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感覺有助於促進師生和諧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但是當視頻的最後出現「肖戰哥哥你很好,我們很喜歡,衝啊!」這樣的應援味道十足的口號的時,大部分網友們都感覺比較無語,進而感覺到有一些憤怒和不妥。
據了解,這段視頻懷疑是去年9月份拍攝的,目前已被刪除。
教室不像教室,變成了秀場;老師不像老師,變成了追星的粉絲;學生不像學生,變成了拉拉隊員。在短暫的狂歡過後,最終迎來了極其負面的結果,被追捧的偶像也發聲明表示,希望粉絲好好學習,認真工作,盡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遵守職業規範和行業底線。如此追星鬧劇背後,暴露出有的人雖然執掌教鞭,其實自己還是個任性的「大小孩」。對於老師追星,也該頭懸戒尺,做到身正為範。
追星本身作為個人愛好,當然無權苛責,但作為老師,追星應該與職業保持距離,將自己的個人偏好和職業嚴格區分開來。把追星當作一種業餘的生活方式,自我陶醉也不失為樂趣。只是在備課和上課時間,這樣的偶像崇拜活動應當畫上休止符。如果教師職業中摻雜了娛樂元素,校園的娛樂化傾向就浮出水面。追星和職業的界碑不能拔掉,個人行為也要匹配職業屬性。
組織學生應援肖戰的老師已被停職
5月11日下午,據揚子晚報報導,短短一天時間內,宿遷市教育局已經接到了多方投訴,經核實,相關視頻中有一位確認是宿遷市沭陽縣的,網傳她帶領全班小學生給肖戰應援的情況屬實。
據介紹,這段視頻疑為去年9月份拍攝,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孩子們還穿著春秋季校服。目前,這名老師已經刪除了視頻。
沭陽縣教育局已對此事作出調查處理,當事老師也已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寫了檢討,學校已對當事老師作出停職停課的處理,教育局對該教師所在學校的校長進行了誡勉談話。
理想的師生關係應該亦師亦友,師者和學生的屬性明確,作為知識傳播者和知識接收者,涇渭大抵分明。這則新聞裡的追星老師,要麼以教師身份強迫學生配合應援,要麼和學生的關係不錯,沒有引起學生太多反感。但這樣的行為,讓這些小學生在無形中接受了某個明星為偶像,在他們尚不能清晰辨別是非和正確喜好的年紀,被迫進行了「娛樂洗腦」。身為領路人的老師,又是在向學生傳遞怎樣的價值觀?作為一名老師,遵守職業道德底線應是最基本的原則,如果這把戒尺沒了,便無法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也許,課堂上「綁架」學生追星只是孤例,但提醒我們:教師職業的「戒尺」不能殘缺不全。當下,不少學校重視教育教學,反而忽視了人格和職業戒尺,讓部分教師在懵懵懂懂中越了界,這是需要引起警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