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幾段小學老師組織全班學生跳舞為偶像肖戰應援的視頻在網絡上盛傳,並引發大量輿論聲討,使得受「227事件」影響剛開啟復出之路的肖戰,再次陷入輿論漩渦。
5月10日,多位網友爆料有兩位老師在教室裡帶領全班小學生為肖戰應援的視頻。視頻顯示,孩子們在老師的組織下整齊地做手勢,跳著肖戰歌曲的舞蹈,並喊著口號:「肖戰哥哥你很好,我們很喜歡,衝啊!」……
當晚,肖戰在個人社交平臺就粉絲應援一事喊話「希望所有人把學業、工作、生活,都放在追星前面。好好學習,認真工作。盡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遵守職業規範和行業底線。我不需要應援。」
11日下午,當地教育局對此事作出調查處理:經核實,兩位老師其中一位是宿遷的,網傳情況屬實,學校對當事老師已作出停職停課的處理,教育局對該教師所在學校的校長進行了誡勉談話,當事老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寫了檢討。
據悉,這段視頻疑為去年9月份拍攝,目前,這名老師已刪除了視頻。
老師組織小學生集體為肖戰應援的視頻一經發布,在網絡上熱傳。應援味十足的口號以及為人師表的老師居然利用職務之便引導學生追星並傳輸飯圈文化的做法令人反感,並引發大批網友憤怒聲討。伴隨著事件的發展,#肖戰 我不需要應援##組織學生應援肖戰老師被停職##飯圈文化該不該出現在校園#等相關話題的討論此起彼伏,熱度不斷攀升。
從輿情監測軟體鷹擊早發現的網絡熱度發展趨勢來看,有關教師組織學生為明星應援的事件熱度從10日開始就以較高值延續至今,期間還經歷了三波高峰,對應時間分別是10日和11日的22時到零時以及13日的18時到20時。究其原因,第一個高峰由於@中國歷史研究院 對於此事的評價以及肖戰的回應引起,第二波輿情高峰源自於當地教育部門回應的調查處理結果,第三個高峰是因為@人民日報評論 對此事發表評論引發的。
從關注事件的重點博主影響力排名榜來看,由於涉及明星的輿情信息,除了當事明星及其工作室、後援會相繼積極響應之外,新浪娛樂、芒果全娛樂等娛樂資訊博主以及星聞揭秘、圈內教父等娛樂達人紛紛參與傳播。另外,又因涉及青少年的教育問題,頭條新聞、觀察者網、揚子晚報等主流媒體也非常關注,並對事件的詳情及進展進行了報導,促使事件的影響進一步擴大。
除此之外,@央視網青年、@青春山東、@吉林共青團、@遼寧共青團 等官博相繼跟帖評論事件,一時間事件迅速發酵,引爆輿論場,#組織學生應援肖戰老師被停職#以近50W的搜索量一度沸了熱搜榜,目前,閱讀9.1億 討論55.7萬。
從輿論傾向來看,網民言論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
理性追星已成共識
追星是個人的權利,屏幕前的明星藝人憑藉顏值、演技、人格魅力等優秀的一面,深受粉絲追捧,並成為他們的榜樣和成長動力,這也是追星的意義所在。
然而,近些年來青少年追星的雷人舉動、極端行為層出不窮,從無收入的未成年群體為應援明星過度消費給父母帶來經濟負擔、給藝人行程車輛安裝追蹤器,到粉絲「代拍」導致航班延誤,再到公開售賣明星使用過的醫療用品等,無不折射出部分粉絲的非理性行為。
伴隨著追星現象的不斷發展,理性、理智追星已成大眾的共識,追星應建立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不可任性而為、違反社會規範、違法等,不要將過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放在追星方面。
師德底線不容突破
無獨有偶,12日,肖戰粉絲林苗苗因上課前放《光點》被學生反對後竟然痛罵學生被停職。目前,為自己偶像應援的這兩位老師,最終都因為藉助職務之便對未成年學生灌輸追星思想,被停職停課處理。
師德底線和職業操守是不容突破的。每個人,無論什麼職業都有追星的自由,然而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底線和規範,一旦越過了這條紅線自然就會受到聲討和懲戒。而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承擔著引導下一代正確思想價值觀的責任,更應該注意。
事件映射教育管理漏洞
13日晚,另一則新聞「河南一幼師讓孩子應援王俊凱」再被爆出。
老師把學生當作追星工具來應援偶像的事情頻發,不但引發公眾擔憂與憤怒,許多官媒紛紛點名批評這一亂象。中國歷史研究院發表評論「青少年價值觀培養關乎民族未來」,強調「在教室內公然引導幼小學生為明星藝人應援,折射的是教育管理的漏洞,更是盛世警鐘。」
央視網青年也站出來發聲:「少年兒童的教育關乎祖國未來,莘莘學子不應變成追星應援的『工具』」。
@人民日報評論 就此事發表看法:學校是知識殿堂,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地方,不是為明星應援的粉絲加工廠。少年兒童教育關乎國家未來,青少年價值觀培養關乎民族希望,絕不能變成追星應援的工具。組織學生為自己的偶像應援,可以說,不僅突破了職業規範,也有損教師職業道德,折射出教育培養管理的漏洞。越界的追星行為,不僅透支著明星的流量,也可能反噬偶像本身,更侵蝕著飯圈文化的正向價值。職業底「線」不能破,理性之「圈」不能出,#飯圈不能圈一切#,尤其是孩子們的課堂。文明理性追星,才能激蕩起粉絲群體的正能量。
寫在最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在教室內公然利用學生應援偶像事件既是社會問題,更是教育問題,折射的是教育管理的漏洞,更是盛世警鐘。如何從中吸取教訓,加大教師隊伍建設和師風師德培養,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杜絕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