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地理位置有什麼特點?這決定了它有什麼樣的地緣思維

2020-12-16 正眼視界

印度的地理位置有與眾不同的特點,看它的地形圖就知道,印度像一個錐子一樣向南插入印度洋中,這個錐子在印度洋中的周邊,除了南邊有一個小小的斯裡蘭卡島國和更小的馬爾地夫小群島之外,什麼都沒有了,它的東邊就是孟加拉灣,西邊是阿拉伯海,所以 ,印度可以輕而易舉控制印度洋,在遼闊的印度洋上,印度是名副其實的一家獨大。

印度的北邊,都是地球上最高及接近最高的4個山脈所在地,正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這2個山脈是地球第一個和第二高的山脈,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它們構成了印度北部的大屏障,東北部是帕凱山脈,西北邊是興都庫什山脈。這4個高山把印度圍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

然而,比較遺憾的是西北部興都庫什山脈這裡卻有一個開伯爾山口,這就給四周都是高山的屏障開了一個缺口,方便外界進入,這個從地理位置看起來不起眼的山口卻徹徹底底改變了印度的歷史,因為從公元前1500年開始,前後大約有3000多年的時間,源源不斷的外部勢力通過這個山口進來統治印度,徹底摧毀和改變了古印度文明及其樣貌。

公元前1500年,一群來自西北部烏拉爾山脈草原上的雅利安人闖過興都庫什山脈的開伯爾山口徵服了印度,並開始給印度帶來影響至今都無比巨大的種姓制度,這一制度將人分成4個等級,從高貴的雅利安人到低賤的當地土著,種姓制度規定了不同種姓從事的不同行業,並且終生不得跨越,這也是現在的印度教主要內容之一,由於這個制度對統治階層非常有利,後來的入侵者都支持並推廣這個種姓制度。

此後,波斯人、馬其頓人、希臘人、塞種人、大月氏人、匈奴人、突厥人、阿富汗人、蒙古人等等,一波又一波的從這個山口入侵進來,前前後後一共有300多次,在這塊土地上有分布上百個小國家,這個時候,印度次大陸就如同非洲大陸一樣,是一個地理名詞,不是一個國家,是有很多小國家或土邦的,如此頻繁的各種交流,給印度帶來了100多個民族,人口最多的印度斯坦族也只佔30%,各類語言有1600多種,今天在印度鈔票上印的語言就多達15種,也形成了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等為主的幾十種宗教在此傳播,這其實也為此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獨立出去埋下伏筆。

一直到1858年,從海上入侵印度次大陸的當時全球霸主大英帝國統治了印度大陸,才把這裡以殖民名義統一起來,對外統稱為未英屬印度,包括了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緬甸。英國人把這裡分為13個省,還有700個印度王公在英國人監管下的土邦,英國人在此統治了89年,印度殖民地是英國人當時最喜歡的殖民地,資源豐富,人口眾多,不但是資源原料來源國,也是產品傾銷國,非常理想的殖民地。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終於衰落下去,加上當時世界各殖民地獨立運動風起雲湧,甘地和尼赫魯師徒2人也在此努力地爭取到印度的獨立,1947年,英國把英屬印度分為信印度教為主的印度共和國、新伊斯蘭教為主的巴基斯坦(後東巴基斯坦被印度鼓動獨立出去為今天的孟加拉國)和信佛教為主的緬甸,按照英國人慣例,也埋下了幾顆雷,今天克什米爾天天印巴大戰,就是這塊地當時沒有劃清歸屬,還有我國的藏南地區和阿克賽欽地區,英國人走之前也私自無端的把它們畫在了印度的地圖裡,導致了今天中印領土爭議,印度依據就是那張一直不被我們承認的英國留下地圖說事。

印度獨立以後,由於地理位置優勢,加上還是大英國協的主要成員國,與西方的美國、英國等主要國家一直關係很好,與俄羅斯關係也不錯,印度是俄羅斯軍火的五星客戶,大金主,印度自己不造武器,都是購買的,所以,除我國外,世界上幾個大國基本都是印度軍火的大供應商,所以,一直支持印度,導致印度也自視甚高,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有影響力的主要大國,多次要求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莫迪總理經常說,印度有8億的年輕人,還有什麼事情是辦不成的。

這在地緣思維上就決定了印度想要控制周邊國家,印度東西南三個方向都沒有問題,所以,它一直傾力於北部,印度在北部與緬甸、孟加拉、中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六國接壤,本來還有錫金國,1049年印度就強行接管錫金,後來被印度併吞為一個邦,不丹現在也基本被印度控制,緬甸和孟加拉在印度的東北部,印度那一帶勢力比較弱,而這2個國家也相對沒有能力威脅到印度,加上實力有限,所以,印度現在主要精力放在西北部對它居高臨下的巴基斯坦、尼泊爾和中國,這也是最近印度和這3個鄰國都有糾紛的原因所在。

印度在地緣上北方都是平原,中國、尼泊爾和巴基斯坦都高高在上,所以它一直沒有安全感,已經佔有我中華故土拉達克後,還一直想要擁有阿克賽欽和整個的克什米爾,在霸佔錫金後還要更多的尼泊爾土地,以此在高原有更多的安全屏障,這種霸權的思維當然還遭到這3個國家的堅決反對,這2個月印度對這3個國家挑釁就都沒有佔到一定便宜,還吃了苦頭。這3個國家可都不是像錫金和不丹那樣的微小國家。

其實,印度現在GDP也已經進入世界前五了,但人均GDP只有2000美元,遠為發達,但它處在世界貿易主要通道的關鍵口上,如果把經濟放在努力發展經濟是大有作為的,如果一直在北方搞摩擦,以鄰為壑,那註定是要失敗的,大國夢也是必然會破碎的。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地理位置好,還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好?
    通常認為,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有三個,中國、美國和印度。比較好的國家有兩個,巴西和澳大利亞。巴西處於南半球,屬於熱帶氣候,全年氣溫比較高,國內熱帶雨林遍布,人口多集中在沿海,農業比較受限。在地理位置上,巴西和澳大利亞與中、美、印三國幾乎沒法比。美國與中國的地理位置難分伯仲,只能說各有優勢。美國遠離紛爭,在美洲沒有對手,但卻離世界中心較遠。
  • 中國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有什麼優勢?
    都說美國的地理位置好,其實咱們國家的地理位置也不錯。有世界上最肥沃的平原,可以養育大量人口,所以文明產生較早。
  • 印度文化有什麼特點?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印度教
    印度教作為當今印度的主要宗教,在印度擁有接近百分之八十三的虔誠信徒,其嚴密的宗教理論體系統治著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恆河火祭儀式作為印度教重要的宗教實踐形式,它是證明印度教統治力量的外在表現方式。恆河火祭儀式有著 200 年歷史,是一種以祭火為主的儀式,又被稱為「火祭」。火祭儀式同印度民間小規模的「火葬」儀式有著密切關係,「火葬」在傳統的印度教實踐中被理解為「人生最後的淨儀」,火葬時人們在祈求火神庇佑死者,從而淨化靈魂,最終求得解脫。
  • 中國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有什麼優勢?得天獨厚!
    一一中國中原由於地理氣候優勢,經濟文化發展優於四周地區。中原中華文明是,近代西方大工業文明東漸之前,東亞各國各族頂禮膜拜的天朝之邦聖地。一一當前陸上西向一帶一路的西向西南出口,是地理最好的位置。美國沒法封鎖中國。海洋地理我不如美國;但陸上美不如我國。不利的虎視眈眈的四鄰環顧。一定要鞏固自己實力以防之。將和美國形成(東西輝眏)兩大超級大國!
  • 地理位置包括哪些方面?(地理位置有哪些類型?)如何描述地理位
    >>>> 中學地理問答 提問必有回答地理位置包括哪些方面?(地理位置有哪些類型?)如何描述地理位置?描述海陸位置有三方面考慮:一是描述事物所在的大洲或大洋,即,位於哪個大洲或大洋。二是描述事物位於大洲、大洋的什麼方位,即,在大洲或大洋內部的東、南、西、北、中什麼位置。三是描述事物臨什麼海或洋,臨什麼陸。
  • 世界上哪些國家的地理位置比較好?
    雖然它們都在"地球村"上,但每個國家的地理位置、環境、氣候、耕地面積和自然資源儲量不同,發展速度也不同。世界的經濟發展受其地理位置的影響。有很多國家生產和生活,例如日本、蒙古、以色列、馬爾地夫、烏茲別克斯坦等。這些國家都是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差的國家。當然,也有地理位置最差的國家和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以下是對這些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的簡要介紹。
  • 為何說經濟發展受地理位置的影響?
    在5000千年前,中原漢文明的發展就是因為地理,因為那時海洋經濟不發達,中國對外交流主要通過西域陸路,這就是當時的文化,經濟的交流通道,文明由巴比倫,向歐亞大陸其他區域擴散,先是到達印度,然後才是中國,因為印度離巴比倫近,所以古印度文明起源早於中國。
  • 翡翠木那料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
    翡翠木那料子在近幾年的翡翠市場上地位不斷提升,價值也是非常之高,這都是由於這種料子的各方面的質量都非常優秀,那麼翡翠木那料究竟是什麼呢?他有什麼特點呢?接著往下看吧!翡翠木那料指的是整體種色均勻,但是卻有比較明顯且較多的點狀棉的翡翠,並且這些點狀棉一般都是白色的、同時會無規律分布在翡翠的各個位置。需要注意翡翠「木那料」其實並不是翡翠品種,它其實和很多東西一樣,因為最初沒有專業名稱,但是隨著人們對其日漸熟悉,逐漸的便有了約定俗成的名稱,而翡翠「木那料」的名稱就是由此而來。
  • 印度物價到底有多低?一百塊錢能夠在印度買到什麼呢?
    我們在選擇國外的旅遊景點時,除了考慮到它的人文風貌、地理位置以外,其實它的物價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我們尤其注重性價比,這也是人之常情。  之前有人去印度旅行,就為大家做了一個物價攻略,看看100塊錢能在印度買到什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印度和歐洲的紡織生產都有哪些特點?與中國的有何不同?
    專業化具有地理維度:整個村莊-令歐洲人十分驚訝-都專業生產針對特定市場的商品,有時候村莊就以它們擅長的產品命名。結果生產群落如一塊花團錦簇的「織錦」一般,具有各種眼花繚亂的產品、多元化地理分化的產業和其市場。這是一種離心的體系,印度商人在其中通過充當商業代理而將產品進行重新組合。歐洲的市場擴張和產品商業化卻導致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 中國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有哪幾個明顯優勢?
    所以,我們不妨從地理的維度來分析,中國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有哪些比較明顯的幾點優勢? ,儘管由於人口基數大,不管什麼資源拿來平均一下就沒有多少了,但是這並不能否認這片土地本身的優點。
  • 這三個省會地理位置特別好,有望成為國際都市,有沒有你的家鄉
    如果要說中國哪些城市的經濟最發達,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北上廣深這四個老牌一線城市,再加上成都或者重慶這些新一線城市。經濟發達的城市,在地理位置上都是非常好的,這些城市的交通非常便利,對外交流非常的容易。
  • 印度尼西亞與印度有什麼關係?
    有個關於印度的笑話,說有印度人認為印度的地盤西到巴基斯坦、東到紐幾內亞島(也稱伊裡安島)。巴基斯坦曾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這一點還能說得通。紐幾內亞島分屬於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和大洋洲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與印度沒什麼關係。
  • 新德裡位置有多尷尬,為什麼不遷都,印度首都人口密度有多大
    印度作為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面積約298萬平方公裡,人口已經達到13億,而作為首都的新德裡,面積僅1482平方公裡的地方人口就超過了2500萬(2019年統計),超過素有印度「西部門戶」之稱的孟買,成為印度第一大城市。
  • 中國的地理位置與世界上其它國家相比有哪些特殊性?
    中國的地理位置從哪裡說起呢,我們常常用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東西半球位置、大陸位置等來描述,哪一個更能突出我們國家的位置特點呢?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已的執念,有自己的想法,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怎麼來描述我們國家的地理位置特點呢,如果依筆者排序的話,首先把緯度位置排在前面,其次……我國不僅東西空間廣大,而且南北地域遼闊,最北端到北緯53度33分,黑龍江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
  • 《西方地理通史》:地理的三重意義,幫我們更了解自己
    《西方地理通史》就在書中很好的闡釋了這一點,它以地球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闡述了人類的生存狀態,又從歐洲到北美洲介紹了西方世界的地理特徵和風土人情,揭示了山川、河流、氣候和資源的富足與欠缺決定了所在的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況。
  • 我國「地理位置最好」的三個城市,為何不是上海,和深圳,而是它
    一座城市的發展潛力取決於很多方面,首先是它所處的地理位置,還有它所擁有的各種資源,當然,最重要的是國家政策的支持,今天的編輯就把它列為我國地理位置最好的三座城市,既非上海,也非深圳。第一,北京,中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它不僅是中國的黃金名片,也是我國綜合實力的最佳體現,北京之所以能成為我們的首都,主要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第二,西安,歷史悠久,曾是十多個朝代的都城,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它在地理上的優勢,現在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 哪個國家地理位置最差?各國網友互相比慘,紐西蘭人果斷加入...
    來源:紐西蘭移民家園最近,在中國知乎和國外知乎Quora上,都有人問了這個問題:「世界上哪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最差?」而這個問題的答案風格,好像一場國家間的比慘大賽,只有最慘沒有更慘。據小編總結,中外網友判斷國家地理位置好壞主要參考:自然環境、地形有無戰略縱深、周圍鄰國、歷史淵源及國家實力。韓國出鏡率最高網友表示: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南端,地勢低洼,毫無戰略縱深可言。
  • 我國的地理位置,在世界範圍內有什麼優勢?
    中國地理環境得天獨厚,早在冷兵器時代就已經被無數次詮釋了,時至今日,優越的地理條件依然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歷史遺產。中國地理位置的優勢,從地形圖的形態上看一目了然。我國西北有天山山脈之險,西南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北面是無垠的草原荒漠,東面和南方是浩瀚的海洋,簡而概之,可見中國自成一個完整的地理國防系統,高山、沙漠、戈壁縱橫交錯,且過渡地帶狹長,擁有著廣闊的戰略縱深和自然資源。而內裡呢也是地理層次分明,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氣候也是種類多元,黃河長江平行穿過我國南北疆域,各大山脈構成了獨立的小地理單元。
  • 2017地理中考要背什麼、考什麼,這裡都有 附:經典例題
    2.認識地區l 在地圖上找出某地區的位置、範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讀圖說出該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l 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某地區地勢及地形特點,解釋地形與人類活動的關係。l 運用圖表說出某地區氣候的特點以及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l 運用地形圖說明某地區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