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產業的發展速度猶如電子信息的發展速度一樣,短短幾十年就已經對現實世界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在現實生活中,遊戲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遊戲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展現了它獨特的魅力,被稱為「第九藝術」。遊戲不僅能滿足人們精神需求,還能傳播時代內涵。許多行業更是依靠遊戲而生,現在遊戲已經成為每個人的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1972年雅達利公司推出《PONG》(桌球)以後,遊戲正式進入快速發展階段。《PONG》是第一個商業化的遊戲,也可以稱為第一款街機遊戲,雅達利靠著該遊戲在酒館的火熱度賺得盆滿體盈。在《PONG》發行後,商人們才真正發現遊戲的商用價值。與此同時,在這一年裡米羅華公司推出第一臺遊戲主機《奧德賽》,這主機雖然沒有帶動遊戲產業的走向高速公路,但依然是遊戲領域的一個巨大裡程碑。
在PC機還未普遍的時候,遊戲主機就是遊戲的最好載體。雖然《奧德賽》是第一臺遊戲主機,但該主機卻存在很多缺憾。而遊戲主機真正的興起是在1983年任天堂推出FC紅白機之後,在這個時期,遊戲產業的三大巨頭索尼、任天堂和世嘉都在這個硬體方面爭鋒。這個時期也是遊戲發展的一個飛躍期,誰能最先研究出更好的遊戲設備,誰能研究出最好的遊戲,誰就能獲得最大的經濟利潤。最後任天堂靠著遊戲的知名度和競爭度擠走了世嘉,即使現在世嘉和索尼不復曾經的名氣,但任天堂到現在為止依然是遊戲產業的一大巨頭。
而遊戲在PC機上的發展更是遠遠早於《PONG》,在PC機商用不久,第一款電子遊戲《Bertie the Brain》(九宮格)在1950年就面試了。但是PC機的早期遊戲以教育與智力博弈為主,還未得到更加廣泛地傳播。在各大遊戲巨頭為遊戲主機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PC機遊戲也在不停的發展。暴雪的魔獸世界系列,育碧的《波斯王子》,卡普空的生化危機系列等遊戲橫空出世,這也帶動了PC機獨立遊戲產業的發展。
而第一款手遊《俄羅斯方塊》也隨著MT-2000的發行而面試,PC機市場的過度飽和讓很多遊戲廠商將眼光看向手遊開發,這也讓手遊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近幾年來手遊的利潤在整體遊戲市場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但是現在手遊的蛋糕還沒有被分完,手遊還存在許多未被滿足的需求,這也將是為了遊戲的一個發展重心。而隨著5G手機的普遍化,手遊的質量還將得到一波提升。
遊戲的誕生不是巧合,而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物質需求的滿足必然帶來精神生活空缺的需求,而遊戲就是新時代裡精神需求與高新技術的一個融合。遊戲的初始目的不僅是娛樂,還有學習、鍛鍊等目的,同時在這個新時代裡,還賦予了通過遊戲手段發揚時代精神,傳播正能量的使命,這也就是為什麼遊戲被稱為「第九藝術」。
但遊戲的發展仍然沒有停止,隨著全息技術的發展,遊戲也向著VR(虛擬實境)、AR(增強現實)方面發展,曾經在小說描繪的遊戲也即將來臨。雖然小徐不知道遊戲未來可以發展到什麼程度,但至少遊戲的全息時代即將來臨。遊戲的內涵也將得到進一步的豐富,遊戲與現實的聯繫也將更加緊密。
各位看官覺得未來的遊戲是什麼樣的呢?大膽猜想然後再評論下方留言吧!喜歡小徐的內容記得點讚關注哦,未來將一步步為你揭開遊戲領域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