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吃喝拉撒,是寶寶生活中最重要的四件大事,從小傢伙每天的飲食和排便狀態當中,可以看出寶寶的健康信號。
除此以外,寶寶的體重變化,也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健康數據。剛出生的小傢伙們,體重普遍在5~8斤,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們的體重情況也會跟著發生較大變化。
出生後1年內的寶寶們,體重增長有哪些規律呢?寶寶的體重參考表,看看你家娃是否符合。
寶寶出生後每個月增重多少?1~12月齡寶寶體重參考表
「生了!生了!」麗群的家人們守在產房外邊,聽到屋裡嬰兒的啼哭聲,異口同聲地歡呼道。
此時的麗群虛弱地躺在產床上,還在等待胎盤的娩出。護士把寶寶抱到麗群面前,輕聲說:「是個女寶,七斤重。」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產後只記住了這句話,母女倆出院回家之後,麗群每天都非常執著地給寶寶稱體重,把寶寶每日的體重數據記錄整理成一個表格。
不到一周,麗群就發現了問題。小傢伙出生的時候還有七斤,回到家後體重卻開始逐漸遞減,已經變輕了三兩多,這是咋回事呢?
麗群趕緊諮詢醫生,沒想到醫生笑了笑說:「出生2周內的新生兒食量小,胎便排出多,體重有波動是正常的,別超10%就無須擔心,以後會漲回去。」
聽了醫生的話,麗群才放寬了心。果然,才過了一周,寶寶的體重就出現了回升趨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長得越來越強壯了。
嬰兒體重增長參考
剛出生的娃,體重一般在5~8斤,男寶略重於女寶。研究顯示,出生體重越接近7斤的寶寶,各方面的發育越好一些,智商也會越高一些。
出生2周內,由於外界環境變化,從羊水來到空氣後,寶寶體內的水分有所流失,加上胎便的排出,寶寶體重會下降5%~10%,這屬於正常現象。
短暫下降後,寶寶的體重開始回升,可以根據體重公式來進行統計。
6月齡之內,實際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0.67~23月齡,實際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0.5
從公式可以看出,出生後6個月之內,是寶寶體重飛速增加的時期。
過了6月齡以後,寶寶的體重增長開始減緩,輔食的加入,讓寶寶的奶量需求也不再增加了。
等到寶寶滿12月齡,飲食上逐漸向成人靠攏,體重一般可以長到出生時的3倍左右。此時的寶寶可以與大人一起吃飯,注意少放食鹽,保持清淡的飲食。
如何給寶寶稱量體重
可以準備一個專用的嬰兒體重秤,把寶寶去掉衣物,平放在體重秤上測量。
▼ 需要注意:
① 秤子需要放在水平面上,保證寶寶安全和度數準確。
② 在寶寶比較安靜的時候測量,避免小傢伙手舞足蹈,影響度數。
③ 寶寶體重不需要每天測量,一般每半月或一個月測量一次即可,每天測量不僅麻煩,冗長的數據也難以整理,並不具備更準確的性質。
如果寶寶實際的體重,超出了標準體重的20%,則出現輕度肥胖,媽媽要注意哺乳節奏;如果超過了50%,則為重度肥胖,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0~1歲寶寶如何餵養
飲食和體重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寶寶吃得好,體重就會蹭蹭上漲。
1)按需哺餵
母乳餵養的情況下,寶媽們需要觀察娃的動作,實行按需哺餵的政策。
當寶寶感到餓了,會出現咂嘴、扭頭尋覓、吃手指等行為,此時可以開始餵奶,儘量避免等到寶寶哭泣才哺喂,容易吸入空氣,寶寶也吃不好。
2)輔食均衡
加入輔食以後,寶寶的食物來源日漸豐富,前期以蔬菜、穀物為主,等到8~9月齡,可以適當加入蛋類、肉類,也可以在輔食當中加入植物油,補充DHA。
寶寶的輔食搭配比例,可以參考「膳食寶塔」,以粗糧穀物為主,精糧相對後加、少加,培養寶寶愛吃蔬菜的好習慣。
3)離乳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完全的母乳餵養需要延續至6月齡,斷奶的時間沒有固定,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餵養到2周歲。
很多寶媽出於工作原因,不得不選擇離乳,如果全職寶媽精力有餘,並非必須在18月齡離乳,餵養到2周歲也是可以的。
【寫在最後】
飲食健康與體重增長,永遠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留言板】
你家娃體重達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