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最大的風口,受到的關注和質疑也是最多的。國家現在也在政策層面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先講講現在輿論批判社區團購和之前批判電商衝擊實體經濟還有點不同。
第一、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彼時,國內商品的銷售渠道不暢通,中間商層級不但多而且混亂。商品價格虛高,老百姓只能挨宰。網際網路讓信息壁壘減少,商品價格趨於透明。老百姓是真真正正從電商平臺落得實惠。現在,各大超市、生鮮店、菜市場已經把菜價做到一個相當公允的價格,上遊供應商也能賺到錢,自己也能賺到錢,大家都有錢賺都開心。團購平臺一進來搞補貼,加上上遊壓榨供應商,下遊破壞市場價格體系,壓縮門面市場份額。動了太多人的奶酪。
第二、方式手段不同。剛開始淘寶主要是免費提供平臺吸引商家入駐。京東也是只做自營。客戶主要靠廣告和口碑吸引過來。當時拉新容易,成本低。還有當時網購人群基數小,就算快速發展對於實體影響也很緩慢顯現。現在,網際網路平臺基本套路就是看哪個賽道有機會,大家一擁而上,各顯神通。靠著補貼和地推鐵軍摧枯拉朽,拿錢開道不計盈利只要數據,對於實體的影響立竿見影,擱誰也扛不住呀。總之年輕人不講武德,必遭人唾棄。
第三,衝擊的人群不同。最早電商主要賣的是什麼?京東以3c產品起家。淘寶主要是日用百貨、服裝鞋帽。這些產品購買頻次低、單價高(相對生鮮而言)。衝擊的實體行業還有轉還的空間。從業人員素質相對高,也相對容易轉行。購買人群也集中在大中城市。自從拼多多打開下沉市場以後,情況就發生變化了。全國一盤棋,實體行業就沒路可退,通殺!現在社區團購的主戰場在哪裡?就是下沉市場!平臺攻城掠地的時候把一二線城市順帶也掃乾淨了。特別是生鮮的從業人員很多都是底層人民,中低收入群體,沒技術沒手藝,他們沒事幹再就業很難。
第四、現階段我國經濟形勢不好。社區團購國家也沒說不讓幹,武漢封城期間如果不是社區團購恐怕有人要餓肚子了。但不是這麼個搞法呀。不計成本只管數字增長。把市場價格搞亂逼死中小商戶再搞壟斷?失業的人怎麼辦?租不出去的門面怎麼辦?是要逼著這些人起來遊大街?到時不成了影響安定團結的反面典型了。
第五、是時候給網際網路公司上上緊箍咒了。中國總的來講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一直是極度寬容的。也幫網際網路公司搽了好多屁股。近的就有蛋殼公寓還有p2p行業。現在網際網路公司一個個覺得什麼都可以搞,想什麼搞都行。不計後果的去裹挾著資本進入一切能進入的領域。那別人呢?只能做個逆來順受的小媳婦?由著網際網路公司壓榨?國家現在也看清了網際網路企業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其能力的邊界在哪個地方,沒有以前那麼好忽悠了。反壟斷法也出了,管控的各項政策我想也會慢慢出臺。
其次,再講講目前社區團購對於實體的店面和小攤小販的實際影響。
第一個先說說小型連鎖生鮮店和夫妻店。這種店面是知乎上討論最少的,但卻是受衝擊最大的。一個是店面的租金成本高,武漢現在租一間地段可以80多平米左右的門面月租大概4萬多(上下浮動還是挺大的)這個成本比小攤販多得多。加上這些店面無法到金融市場去融資,沒錢去短期承受虧損。受到的打擊最大。目前武漢很多連鎖生鮮都在關店。
第二個就是小攤販,如微博講的,這些人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民群眾,能享受的保障少,具備的勞動技能少只能靠一把子力氣賺點辛苦錢。這事做不了真的可能連飯都沒有吃的了!我還看見有人說這些小攤販有的買了好幾套房的,先不談賣菜到底有多賺錢,我就問問你能十幾年如一日起早貪黑的賺這個辛苦錢嗎?
第三個現在正好有個現成的例子說明社區團購對實體經濟的影響。12月武漢發生mei團銷售的進口食品包裝檢測有新冠病毒。馬上武漢的團購銷售驟減,農貿市場和超市的銷售回升,冷鮮肉這塊銷量增長了約30-40%。這大概就是目前團購市場對總體生鮮市場的佔比吧。這麼大的份額在幾個月的時間吃掉對於實體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要注意社區團購平臺補貼的問題防止低價傾銷,這個真的可以動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