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中國傳統插花、現代藝術插花、人體花藝……12月21日,2020年全國插花花藝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總決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行,園藝專業院校職工、學生展示了精彩的插花技藝。
模特在展示插花花藝大師作品前在幕後自拍。攝影 李木易
6大花器考驗選手中國傳統插花技藝
據主辦方中國插花花藝協會介紹,本次競賽是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開展的國家級二類職業技能競賽,是插花花藝行業首次舉辦的國家級賽事。分為初賽、複賽、決賽3個階段,參賽人員分為職工組和學生組,吸引了來自全國31個省市的414名選手562人次參賽,其中職工376人次,學生186人次。
此次競賽有9場比賽共設置了54套題目,題目中包括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插花,選手需要用6大傳統插花器具進行作品創作。
經過激烈角逐,吳文霖、王子木、謝建斌、何壘樂獲得職工組一等獎。胡小晗、周鶴榮獲得學生組一等獎。
學生組一等獎獲得者、江漢大學園藝專業大四學生胡小晗告訴記者,傳統插花的六類花器分別為瓶、碗、盤、籃、缸、筒。「我們平時課程中,也涉及插花的內容,比如花卉裝飾專業課。我對這類課程很感興趣,就報名參加了插花競賽。」
競賽中,「神秘箱」環節最為神秘、精彩。胡小晗表示,參賽選手不知道「神秘箱」內的題目是什麼,考察的是選手的臨場反應能力,因此這個環節評分的佔比較高。她在「神秘箱」環節中抽到的題目用筒花和碗花製作「冬日豐收的景象」。「我用紅色的針墊花作為主花,用薔薇果和火棘果枝條作為裝飾,帶給人溫馨的感覺。」
金陵科技學院園藝園林學院學生周靖也參與了比賽。他在作品《冬日秋實映錦繡》中,以盤花為主,筒花為輔,運用冬天特有的紅色南天竹和向日葵,展現了冬日暖陽,「薔薇果寓意著秋實,給人們豐收喜悅之感。花材的運用表現出祖國錦繡山河。」
模特在展示作品。 攝影 李木易
園藝專業院校職工參與比賽獲得教學靈感
不止是學生,廣大園藝相關專業的高校職工,也參與到比賽中。
獲得個人作品三等獎的蘇州壹菲花藝學院院長王亞峰告訴記者,本次花藝比賽所用到的技能,大部分屬於現代花藝的12種技能,在學校花藝教學高級班中均會涉及。他來參加這次花藝大賽,也是希望用本次比賽中發現的靈感更好地指導學生,「在插花藝術中,平時的積累非常重要。我的學生中,真正從事花藝工作的大約佔四分之一。」
金陵科技學院園藝園林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甘黎明告訴記者,學校開設了插花藝術基礎這門課程,從色彩、結構、花材的識別運用、器皿組合,作品陳列等方面進行講授,重在平時的練習實訓。「但出於各種原因,除個別自主創業開花店的同學外,畢業的學生中從事插花藝術的人極少。」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原副局長強健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傳統插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風景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插花花藝技能競賽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從業人員職業素質,也對高質量完成園林文化藝術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獲得大賽一等獎的選手舉起獎盃。 攝影 李木易
據了解,獲得該競賽職工組決賽前三名的選手,報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核准後,將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此外,在決賽閉幕式現場,還設置了人體花藝秀、中國傳統插花現場製作等演示環節。其中,人體花藝秀展示了6名獲獎選手的作品,6名中國插花花藝大師的展示作品。
記者 戚望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