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雅文化|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2020-12-14 八雅先生

弘揚八雅文化,營造書香中國。

文章來源:花道

花藝」,是花卉藝術的簡稱。花藝指通過一定技術手法,花材的排列組合讓花變得更加的賞心悅目,表現一種思想,體現自然與人的完美結合,形成花的獨特語言,讓欣賞者解讀與感悟。

「插花」,即指將剪切下來的植物之枝、葉、花、果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修剪、整枝、彎曲等)和藝術(構思、造型設色等)加工,配置成一件精緻美麗、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藝術品。

「花道」,指適當地截取樹木花草的枝、葉、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術,並能給人以藝術和美的享受。

花 藝

花卉藝術是人們表現自然的生命、展示自然的魅力以及人的內心世界對自然、人生、藝術和社會生活體悟的媒介,是人們藉助於自然界的花草作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一種方式。

在人類文化發歷史長河中,插花藝術雖然源遠流長,但由於它的創作和欣賞都屬即時性的,在攝影和錄像等技術發明之前,只是短暫的藝術表現,所以傳世作品極少,對其始源的考證,只能藉助於地下出土文物或各類史料支言片語的記載。

加之過去極少有人進行考證,故今天要得出確切的結論是有困難的。這裡只把幾種有關起源的論說作一簡介,以供參考。目前,關於插花藝術起源的論述有兩個方面,一是從插花藝術的原始形式來說,另一方面是從插花藝術的起源地來說。

插花藝術的原始形式

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源自供花,另一種則源自民間風俗。

日本插花界認為,日本的插花藝術是從佛前供花發展而來,經過供花→宮庭插花→民間插花這一歷程發展成今日的插花。

花供養是佛教六種供養中的第一位可見佛教供花是非常注重的。佛教供花主要有三種形式:皿花、拈花和散花。

源於民間風俗這是從廣義的範疇來定義插花,認為插原始形式是從不使從用器皿的手持花和佩戴身(頭)上的花。

花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物,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很早就與花為伴。花使人產生信賴、安慰的感受,能互相溝通,人們把花(葉)作為護身符,戴在身上,是可以驅魔祛邪,得以平安。

後逐漸展為一種裝飾,表現自己的美麗迷人,互相贈送以示愛慕和思念。這是一種自發的行為,雖然其中滲有一些迷信色彩,但非因某一種宗教而起,只是人們對冥冥宇宙的不解而產生的心理反應。

晉人陸凱的梅花詩:「折花逢驛使,寄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將友人相贈的花枝,插於盛水器皿中,這是順理成章的事,這正是插花藝術的起源。而這些都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已有的。

佛教傳入中國較晚,據史料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始聞有浮屠之教(即佛屠),至東漢,天竺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應漢使者的邀請(公元)67年來到洛陽,明帝為他們建築了白馬寺,請他們翻譯經典,才開始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所以,插花藝術的原始形式不能說是源自佛教供花,佛教供花只是插花中一種形式而已。

插 花

「插花」即指將剪切下來的植物之枝、葉、花、果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修剪、整枝、彎曲等)和藝術(構思、造型設色等)加工,把花插在瓶、盤、盆等容器裡,而不是栽在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葉,均不帶根,只是植物體上的一部分,並且不是隨便亂插的,而是根據一定的構思來選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插成一個優美的形體(造型),藉此表達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後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中國插花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文化現象,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插花源於古代漢族民間的愛花、種花、賞花、摘花、贈花、佩花、簪花。

「花藝」創作在選材、構思、造型等方面,都比插花更加廣泛自由,尤其在一些大型展覽和比賽場合,它被廣泛應用,造型趨於大型化,很有氣勢,這是插花無法與之相比的。

花 道

「花道」就是適當地截取樹木花草的枝、葉、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術,並能給人以藝術和美的享受。簡而言之即插花藝術。日語中的「生け花(いけばな)」指的就是花道。

與茶道舞道一樣,日本的花道也是源自古中國,並在千百年間融合了本土文化發展至今。傳承到今天,中國的花道藝術簡化成了插瓶花,而日本花道卻發揚成超越自然的美好藝術。

日本地處溫帶,雖然狹長的國土的南端和北端氣溫有很大的差別,但總的說來,氣候溫暖宜人,一年四季的變化十分明顯,隨著二十四節氣的推移,每月都有幾種代表的花卉。這種自然環境培育了日本人民對大自然的對話,是他們的人生觀的反映,也有一定的道理。

花道的由來可以從觀賞及宗教兩方面看。據文獻,平安時代就有室內擺設櫻花的記載。到了十四世紀室町時代的前期還有舉行花會的記載。花會是由公卿貴族,僧侶等分成兩組將自己的插花擺出,評定優劣,進行比賽的一種娛樂性聚會。在評比花的同時,所使用的珍奇的花器也是眾所關心的對象。這種花會到了十五世紀逐漸成為公開的展覽會,是今天日本花道展覽會的雛形。

另一方面,隨著佛教的傳入也傳入了「供花」的習慣。鎌倉時代作為佛前的裝飾物有五件器皿叫「五具足」,指香爐及一對蠟臺和一對花瓶。到了室町時代簡略為三件,稱為"三具足",即香爐、蠟臺及花瓶。古代這種花瓶中端端正正地插著三枝代表佛法、僧的花就"三尊式"這種供花後來逐漸脫離宗教,成了室內的擺設,並發展成為「立花」。

一席茶,茶席設計與茶道美學,主要是講述了茶席的色彩,四季,茶具,環境之美。各種茶席設計的緣由,從花園到茶室, 從客棧到山野,喝茶,品茶, 插花,無不詮釋我們對生活的熱愛。

01

八雅文化網

八雅文化網,於2015年12月11日,由青年詩人、作家、國學講師八雅先生劉永國創辦。

八雅文化網,旨在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八雅文化網的創辦,將是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和服務媒介。

八雅定位:弘揚八雅文化,營造書香中國。

八雅探尋:雅,在品之上,在藝之精,在德之求。

八雅境界:撫琴聽流水,閒坐觀春秋,品「琴、棋、書、畫、詩、酒、花、茶」人生之八雅,悟「雅、靜、寧、和、安、逸、儒、清」生命之大道。

八雅神韻:八雅文化——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為中國古代文人必備的根本素養,亦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

古人云:「善琴者通達從容、善棋者籌謀睿智;善書者至情至性,善畫者至善至美;善詩者韻至心聲,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花者品性怡然,善茶者陶冶情操。」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02

八雅文化內容延伸

1、中國傳統八雅文化

2、人生八雅——人生一大樂事

3、中國的八雅文化你了解多少?

4、八雅文化——不一樣的人生追求

5、官宣:八雅文化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辦

6、中共中央國務院重大國策:全面復興傳統文化!

7、官宣||八雅匯雅士,全國招募。

8、官宣:八雅文化網攝影團在北京市密雲區成立。

03

八雅文化春節聯歡晚會及活動匯總

1、首屆中國八雅文化春晚盛大舉辦

2、「八雅論道、德行天下」2019第二屆中國八雅文化春晚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成功召開。

3、2019第二屆中國八雅文化春節聯歡晚會成功舉辦

4、「八雅論道、夢回京華」2020第三屆中國八雅文化春晚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成功召開。

5、「八雅論道、夢回京華」2020第三屆中國八雅文化春節聯歡晚會在北京成功召開。

6、「八雅論道、夢回京華」2020第三屆中國八雅文化春節聯歡晚會上海分會場成功舉辦。

7、「八雅論道、夢回京華」2020第三屆中國八雅文化春節聯歡晚會廣州分會場成功舉辦。

8、【2020八雅文化網發展規劃系列活動匯總】

9、官宣‖八雅論道、花開中國——2021第四屆中國八雅文化春節聯歡晚會新聞發布會

04

八雅文化網部分合作書畫家作品連結

1、中國實力派書法家文永安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2、拙於天地、精於細微——陳付成(拙夫)先生書畫藝術

3、善卷遺風、大道之行——段宇銳先生花鳥作品欣賞。

4、筆墨幻化、大道自成——吳東魁先生國畫藝術。

5、儒雅有道,翰墨生花——張登強先生書畫藝術

6、德韻乾坤,禪心善道——樊鴻亮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7、京華煙雲、方亭墨韻——劉方亭先生的藝術人生

8、佛語禪韻、大德業廣——劉俊京先生藝術人生

9、洛陽詩龍、筆墨風流——譚傑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10、乃倉一揮間,雅趣妙手生。

11、永樂如夢,大道無言——張永樂先生作品欣賞

12、雋秀悅心、筆墨藏胸——翟永華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13、俊秀灑脫、潑墨萬裡——劉知君先生作品欣賞

14、淨不染塵,脫俗淡雅——硯雲先生的國畫藝術

15、「儒雅風流,縱橫書海」——雪君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16、悠然入夢,淡雅悅心——張巖先生的書畫藝術

悠然入夢,淡雅悅心——張巖先生的書畫藝術(二)

17、傳世名家——周宏興教授書法藝術典藏——國學四言榜書系列

18、流雲飛霧,萬物空靈——高寬先生的國畫藝術

19、詩書醉夢,德藝蘭香——倪進祥先生書法藝術

20、清新脫俗、至真至善——郭晶女士作品欣賞

21、佛心禪意、大道之行——林鵬先生的國畫藝術

22、厚重有道、墨韻春秋——劉如意先生書法藝術

23、書香文韻,金戈鐵馬——丁啟豹先生書法藝術

24、術有專攻、神韻俱成——方綺先生的虎虎生威

25、八雅文化||抗疫修心 八雅詩畫

26、麟州俊才,筆墨橫姿——李華超先生的書法藝術

27、徽州雅士、清心拂塵——江海濱先生的書畫藝術

28、清涼一夏、雅士風範——琴山漁人朱叔康的才子扇情結

29、灑脫飄逸、若然成風——蕭逸先生的書法藝術

05

八雅文化網部分書畫展活動連結

1、「荷韻善都,書畫彌香」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在山東省單縣成功舉辦

2、「荷韻善都、書畫彌香」——2018第二屆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3、北京八雅大公書畫院舉辦紀念毛主席誕辰書畫展

4、官宣:「荷韻善都、書畫彌香」2020第三屆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徵稿啦

06

關於八雅文化產業聯盟

1、官宣:八雅文化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辦

2、八雅先生到訪北京當代中國書畫研究會進行文化產業交流

3、《中國十大名茶賦》

4、蕉葉琴,中國人難以割捨的浪漫情懷

5、【八雅文化產業聯盟】北京:「嚴梅茶」本著對茶史負責的態度走向廣大消費者

6、八雅文化產業聯盟|李榮海夫婦向菏澤市人民政府捐贈美術館儀式

7、八雅文化|八雅先生到訪影視名人書畫創作基地進行文化產業交流

8、八雅文化產業聯盟|著名詩人黃莽、八雅先生到訪北京文韻中萃進行文化產業交流。

9、八雅先生到訪北京天普集團進行文化產業交流

07

關於八雅文化書畫院

【官宣】八雅文化書畫院全國分院招募中

08

關於八雅文化那些事

1、院子,中國文人的靈魂歸宿

2、有你,有院子,有八雅文化,那才叫日子。

3、閒人無事種草花

4、梅雨時節下江南

5、慢的人生才最值得過

6、八雅文化||宋詞裡的中國庭院

7、八雅文化||撫琴聽流水,閒坐觀春秋。

8、八雅文化||驚天秘密!庚子年2020,人類該如何自救?看看劉伯溫的驚世預言!

八雅會館——東方美學高雅生活的藝術殿堂

弘揚八雅文化,營造書香中國。

相關焦點

  • 久負盛名的日本花道,從中國傳統花藝文化中學到了什麼?
    日本人習慣將品茶、習武、書法抑或插花等傳統技藝稱之為「道」,於是就有了「茶道」、「劍道」、「書道」、「花道」,這些「道」都是有文化傳承的日本花道經過長時間的文化浸染與發展,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藝術形式,盛名久負於國際插花界,在世界各國吸粉無數。
  • 花藝課程花香雅集 學一門插花課程 為生活增添一份雅趣
    中華花藝簡介中國插花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大致是源自魏晉南北朝時佛教的「供花」;此後,歷經隋、唐、明、清各朝代,逐漸的普及於各種生活層面,而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一門專門,並且健全的藝術類型,可惜這項藝術的發展到了清末民初的動蕩造成民生疾苦而逐漸式微。
  • 宋代四雅文化主題展在大連舉辦
    天健網消息(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王煜)2020大連中日韓體育文化活動周自11月8日拉開帷幕,多項體育文化活動相繼展開。作為活動之一,宋代書畫、花道、香道、茶道四雅文化主題展於11月14日在大連勞動公園內薈芳園太一非遺活動中心舉辦。該項活動唱響中日韓三國體育文化活動周交流合作的讚歌。
  • 【花會】張昕翃師生花藝作品專集
  • 首場插花花藝職業技能「國賽」閉幕,現場展示人體花藝秀
    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插花花藝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頒獎現場。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圖12月21日,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插花花藝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閉幕式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行。澎湃新聞從北京林業大學獲悉,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插花花藝職業技能競賽屬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開展的國家級二類職業技能競賽,是插花花藝行業首次舉辦的國家級職業技能競賽。此次競賽由中國插花花藝協會、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主辦。
  • 首場插花花藝職業技能國家級賽事閉幕,師生同場展示插花技藝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中國傳統插花、現代藝術插花、人體花藝……12月21日,2020年全國插花花藝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總決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行,園藝專業院校職工、學生展示了精彩的插花技藝。模特在展示插花花藝大師作品前在幕後自拍。
  • 海派插花大賽首次出現「洋面孔」 2020上海市民職工海派插花花藝...
    圖說:老外參與海派插花大賽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 攝(下同)插花給人以美的享受,插花花藝的比拼,人人都可參與角逐。今天上午,2020年上海市民職工海派插花花藝大賽首場預賽在奉賢區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劇場舉行,108位選手同臺比拼,還首次出現了兩張「洋面孔」。在今後一個多月內,全市20個賽區、1214名「巧手花匠」將決出金銀銅獎,為明年在滬舉辦的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造勢。
  • 日本花道:花道歷史、花道精神、花道流派、花道器皿
    中國隋朝時,日本國小野妹子出使中國,帶回了園藝及供佛的插花。小野妹子住在京都頂法寺的池坊,日本的花道就在這裡一直綿延下去。也就是說插花一開始是與佛教並生的。如今在日本,隨處可見插花作品,隨處都有花道學校,日本女性把花道當成了一種必修課。插花愛好者達到了日本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想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數字呀。花道,代表著一種生活情趣,它是陶冶性情、培養審美觀的極好的方式。可以說,它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
  • 中華花藝盛夏花約
    (研習班:面向參加過花藝愛好者和傳統文化愛好者。籃花(第一型/第二型)茶席插花的實景運用從事花藝生涯三十餘年弘益大學堂特邀花道講師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第三屆花藝教授臺中市花藝推廣協會第五屆理事長臺中市茶藝促進會第一屆理事長國際無我茶會教師
  • 插花花藝行業首場「國賽」舉行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孫競)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插花花藝職業技能競賽19日至21日在北京林業大學成功舉辦。本次競賽以「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為主題,是插花花藝行業首次舉辦的國家級賽事。參賽選手在比賽中。
  • 生活需要美感:由《知否》和《清平樂》看宋代插花的美與雅
    點茶、焚香、插花、掛畫,更是成為"生活四藝",被後世文人奉為典範,加以效仿。之前熱播的兩部以宋代為背景的電視劇《知否》和《清平樂》,除了劇情吸引人,精良的製作也讓我們認識了宋代的風雅。劇中不僅鋪陳了宋代茶道、香道,花藝等風雅的生活場景,更是通過那些生活美學,讓我們感受到宋朝的文化氣息和精神風貌。
  • 什邡女子公益課堂——插花課圓滿開課!
    什邡女子公益課堂——插花課圓滿開課!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作為一種美好而短暫的事物花,似乎從來都不缺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花道是中國傳統修身養性
  • 日本花道——小原流
    花道根據造型以及色彩、素材的組合不同,有自然風格(古典花、和式風格)和裝飾性風格(現代花、西洋風格)兩大類。各流派的古典花(傳統花)為傳承花,在素材的組合、插法以及理念上都有嚴格的制約。 「花道」也標記為「華道」,一般稱呼它為生花(Ikebana)或插花。但是,花道的稱呼與生花相比,更強調了求道的意思。
  • 日本插花
    取花草,置於器皿中,而再成風景,在此過程中,以種種禮儀出之,把原本簡單的插花行為上升為了一種藝術形式,這就是日本花道,又名華道,也名生花。插花愛好者達到了日本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想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數字呀。
  • 花道家訪談錄(一)| 我心目中的花道 -『池坊』
    年(生花)在日本舊七夕會池坊全國花道展(池坊花道最高賽事)中獲得大獎,同時也是池坊華道550多年歷史上,第一個取得如此成就的華人。 同時, 餘老師也積極在線上推廣池坊花道的美,傳播池坊花道文化。很多小夥伴都很好奇:年紀輕輕就成為資深池坊花道家的餘仲騏老師, 是怎樣開始池坊學習,怎樣尋找創作靈感,又是怎樣理解池坊華道文化的呢?
  • 弘益大學堂八月中華花藝課程
    (研習班:面向參加過花藝愛好者和傳統文化愛好者。籃花(第一型/第二型)茶席插花的實景運用從事花藝生涯三十餘年弘益大學堂特邀花道講師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第三屆花藝教授臺中市花藝推廣協會第五屆理事長臺中市茶藝促進會第一屆理事長國際無我茶會教師
  • 川瀨敏郎的花道藝術
    有人喜歡花團錦簇,大紅大綠;有人喜歡一枝一花,一枯一榮,前者難脫俗味,後者盡現禪意,誰是誰非,由人而論。——純道題記川瀨敏郎,1948年生於日本京都,自幼師從最古老的「池坊」花道。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畢業後,前往巴黎大學留學,回國後不拘泥於流派,回到花道的原點自由創作。
  • 花團錦簇迎元旦 情滿賈小享和諧——幸福創意插花DIY
    為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豐富轄區女性的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12月18日下午,賈小社區黨委聯合社區花藝志願者開展「花團錦簇迎元旦 情滿賈小享和諧 ---幸福創意插花DIY 」趣味插花活動。社區黨委特別邀請了支部黨員、居民共20餘名女性參加了此次趣味DIY插花活動。現場氣氛輕鬆活躍。特邀來有多年插花經驗的2位專業志願者花藝師,給現場女性講授選花、裁剪、顏色搭配、造型等方面的插花技巧。
  • 南熙(7月22日-7月31日)日本池坊花道精品遊學團報名啦
    雖與你相隔千年,但我願沿著古墨書卷,聞著牡丹花香,來到繁華的隋唐盛世,聽著霓裳羽衣的曲調,尋著你的足跡,探訪那花開的季節,與你一起尋池坊花道之韻,尋根漢文明隋唐花事之雅。羅虯,唐末台州人,即是詩人,也是唐代有名的花藝家,其所謂《花九錫》為:一、重頂帷(障風);二、金剪刀(剪折);三、甘泉(浸);四、玉缸(貯);五、雕文臺座(安置);六、畫圖;七、翻曲;八、美醑(賞);九、新詩(詠)。以插花的角度針對當時的國花牡丹也提供了九大禮遇原則,它標示了唐代插花的理想與認真態度,更可看出當時對插花的考究高度的品尚原則。表現出唐代插花藝術輝煌情形。
  • 【插花】教你一個水杯的「10種」花藝製作方法!
    當我們的家裡沒有豐富的花器時,那麼我們該如何使用家裡的生活用具來製作簡易的花藝作品呢?今日教大家一個水杯的「10種」花藝製作方法!疲憊一周的您不妨在家中親自動手感受一下花藝的多樣魅力!方法一:所用花材:飛燕花、鳶尾葉所用器具:家用水杯、牙籤、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