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時刻充當「救治奇兵」 家庭醫療救助箱裡要放好這些物品

2020-12-23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實習記者 於紫月

日常生活中免不了頭疼腦熱,通常家裡也會自備一些常用藥。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口罩、醫用酒精的稀缺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也映射出大部分家庭缺少對口罩、消毒用品等相關醫療物品的儲備。

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為契機,倡導全社會形成健康消費觀念和健康生活方式,鼓勵以家庭為單位儲備包含口罩等在內的醫療救助箱。我們有4億多家庭,大家都要有救治、自救物品儲備的觀念和習慣。

為何國家相關部門要特意鼓勵家庭儲備醫療救助箱?醫療救助箱通常應包括哪些物品?如何存放?有哪些注意事項?

共築公共衛生應急屏障

「每個人都能在公共衛生防禦戰線中發揮作用。政府鼓勵家庭儲備醫療救助箱,旨在引導民眾突遇緊急衛生事件或自然災害時建立應對能力,提高生存質量,呼籲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關注急救科普知識,科學實施健康自我管理。」5月27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胡濱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儲備醫療救助箱,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中日友好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馬建龍認為,較大災害發生後,以家庭為單位儲備必要的醫療救助箱可以為家庭成員的自救、互救和逃生提供物資保障,受災成員可以在第一時間開展自救、互救。

例如,當地震發生時,被掩埋在坍塌建築物下方的倖存者很可能在72小時之內得不到任何救助,如何撐過這72個小時至關重要。如果事先備好醫療救助箱,則可大大提升倖存者獲救的概率。即便在日常生活中,醫療救助箱也能幫助家庭成員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磕磕碰碰的「小煩惱」。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人們愈發意識到儲備諸如家庭急救包等急救醫藥物品的重要性。在馬建龍看來,家庭儲備的應急物資是由政府、社會與家庭三方面組成的防災減災物資儲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科學防範意識一旦推廣普及,不僅會給「小家」築起一道應急屏障,也可能會帶動廠商對相關應急物資儲備的關注,並把相關應急物資作為企業日常生產的組成部分,為整個國家、社會的衛生防禦築牢「堤壩」。

三類物品必不可少

「家用醫療救助箱裡通常應包括三類物品:應急藥具、應急物品和應急工具。」胡濱說。

「應急藥具分為應急藥品和相關的醫療用具。」馬建龍告訴記者,應急藥品通常應包含退燒止痛藥、抗感冒藥、抗腹瀉藥、老人兒童的止咳化痰藥物等常用藥,救心丸等急救藥,以及根據家庭成員身體狀況適量儲備的處方藥。處方藥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和儲備。

馬建龍提到,相關的醫療用具往往包括:消毒用具,如酒精溼巾、碘伏等,這些醫療用具能夠對創口進行初步消毒殺菌;醫用材料,如紗布、三角巾、創可貼、繃帶,則可以進行簡單包紮。

「有老人和兒童的家庭,還可以儲備適量醫用彈力繃帶。」胡濱補充道,火災、地震等重大災害事件發生時,老人和兒童可能更易受到傷害。而彈力繃帶相較於普通繃帶,對創面敷料的固定、限制肢體活動的效果更佳,更利於創傷的癒合。

應急物品方面,胡濱提到,儲備清單上可增加飲水、食物、重要證件及相關信息等。保證飲水供應,應儘量選擇瓶裝水,食物可選擇保質期較長的壓縮餅乾等。重要證件則包括家庭成員的身份信息、需要強調的病史及其他相關治療信息。

「應急物品也可根據日常需求自行選擇,但總體來說,應以易儲存、易攜帶為主要原則。」胡濱說。

應急工具方面,除了寧吉喆提倡的口罩等物品之外,胡濱、馬建龍還列舉了逃生工具、求救聯絡工具和生存救助工具。同時,可自備厚毛巾,火災發生時澆水弄溼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濃煙;還可自備雨衣,不僅能夠遮風擋雨,還能起到夜晚禦寒的作用,避免受涼而引起感冒、發燒。

馬建龍說,這些物品基本上可以從商店、藥店或線上電商渠道購買到。日前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對原發布的《北京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以下簡稱《應急儲備清單》)內容進行了調整、豐富和完善,適當增加了個體防護用品,提出了《應急儲備清單》的擴充版,公眾可根據該清單自行購買相關物品,豐富家用醫療救助箱。

應半年定期整理更換

醫療救助箱收納著很多應急物資,這就意味著日常生活中可能並不常用。救助箱如何存儲?多長時間更換一次?放置在何處?這些都是學問。

「由於箱內存有藥品,我們應將其置於陰涼、乾燥處。」馬建龍表示,如果藥品是單獨包裝,則可根據保質期定期更換,如非單獨包裝,藥品一旦開封,其有效期將大大縮減,換言之,不到保質期限也應提前更換,否則會影響藥效。非一次性用完的液體藥品,如碘伏、眼藥水等,開封後有效期約為一個月;非單獨包裝固體藥品開封後有效期略長些,但也建議在3—6個月內用完或更換未開封的新藥。

兩位專家皆表示,除了藥品,口罩、棉籤等過濾病毒、消毒殺菌的醫用材料,如非單獨包裝,一經開封也建議在3—6個月內更換一次。因此,醫療救助箱應至少每半年整理、換新一次。還應儘量保證能觸手可及,最好是放在床邊或屋內顯眼處,不建議放在柜子深處、床箱內等位置。

「不難看出,家用的醫療救助箱與醫護人員常用的急救藥箱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專業急救藥箱往往包括注射器械和一些急救藥品,如強心、平喘解痙等藥品。事實上,二者最大的不同還是在於使用者的專業性問題。」馬建龍強調,醫療救助箱的部分物品實屬常用物品,功能多樣,可操作性強,但也有一些物品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醫療知識。在沒有醫生和護士等專業人士的看護下,若想科學規範使用這些物品,公眾需要在生活中進行相關科普知識儲備。

哪些物品使用前需要進行一定培訓?胡濱舉例,醫用彈力繃帶包紮時應從肢體遠端開始包紮,逐漸向近心端纏繞,包紮時鬆緊應適度,過松和過緊都不利於傷口癒合。《應急儲備清單》提到的滅火器、專業呼吸面罩等也需要日常的專業知識積累。

記者了解到,國家應急管理部官方網站的科普板塊中有很多自救互救常識,公眾可自行學習。關於專業醫療設備或急救設備的使用方法,也可通過醫療機構或消防網站等正規渠道獲取。

相關焦點

  • 危急時刻能救命 家庭醫療救助箱裡要放些啥?
    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口罩、醫用酒精的稀缺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也映射出大部分家庭缺少對口罩、消毒用品等相關醫療物品的儲備。 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為契機,倡導全社會形成健康消費觀念和健康生活方式,鼓勵以家庭為單位儲備包含口罩等在內的醫療救助箱。我們有4億多家庭,大家都要有救治、自救物品儲備的觀念和習慣。
  • 北京急救中心發布《家庭醫療應急物品指導目錄》
    央廣網北京8月3日消息(記者馮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北京急救中心發布《家庭醫療應急物品指導目錄》(以下簡稱《指導目錄》),具體包括哪些物品?對於家庭醫療應急物品的儲藏和使用,專家給出了哪些具體建議?《指導目錄》清單包括兩大類:基礎配置和特殊配置。
  • 以賽促學、全面提升 阜陽市舉辦危急重症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及孕...
    12月11日-12日,阜陽市危急重症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及孕產婦保健知識技能競賽在阜陽市人民醫院南區技能教室開賽。此次競賽活動由阜陽市衛健委、市婦聯、市總工會主辦、阜陽市人民醫院和阜陽市婦幼保健院承辦。全市共9家危急重症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代表隊參賽,競賽由臨床技能演練和孕產婦保健技能兩個部分組成,包括筆試、實踐操作和情景演練三個環節。此次活動的舉辦,進一步提高了全市醫務人員應對產科危急重症事件處理的技能水平,豐富了技能演練經驗,提高了全市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症救治能力,為保障母嬰安全、提高全市醫療領域整體救治水平具有積極推進作用。
  • 健康生活之家庭應急物品必備清單,以備不時之需,你配齊了嗎?
    家庭應急儲備物品的重要性:火災、地震、洪澇……萬一出現突發情況,你家有儲備的應急物資嗎?如果沒有,該儲備什麼呢?所以配齊家庭應急儲備物品,由此可見是多麼重要。家庭應急儲備物品清單都有什麼呢?擴充版內容則包括 :應急食品、個人防護用品、逃生工具、醫療急救用品和藥品、相關信息資料6大類、18小類、60種物資。具體清單內容如下:家庭應急物資關鍵時刻能有大作用,建議大家可儲備基礎版物資,酌情儲備擴展版物資。
  • 醫療救治經費保障、醫務人員待遇落實工作新聞發布會
    四是向承擔疫情防控任務的醫療衛生機構核增績效工資總額,允許醫療衛生機構向一線的醫務人員額外發放工作補助。  下一步,我們一方面要落實好已經出臺的政策,另一方面我們將繼續了解一線醫務人員的需求,積極研究相關舉措,切實解決一線醫務人員的困難,積極有效地對一線醫務人員提供支持保障。謝謝。
  • 【最美家庭】魏建芬家庭:兩代四人的家國情懷~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甘肅省組建援鄂醫療救治隊,河西學院附屬張掖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的護師魏建芬踴躍報名,成為了甘肅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魏建芬與同事們參加甘肅省組建援鄂醫療救治隊在武漢(右一)他的愛人譚君,曾服役於68053部隊某部,服役期間,獲「優秀士兵」稱號,曾參加2010年舟曲泥石流救災物資保障任務,危急時刻,救民於水火;她的公公譚多興
  • 在武漢,國家醫療救治專家組的重症攻堅
    這種新發突發傳染病仿佛黑暗裡突然跳出來的對手,醫學界倉促應戰時幾乎對其一無所知。在國家統一調度下,呼吸、重症等相關專業領域的醫學專家急赴武漢,4萬多名醫務人員陸續集結,在數十家醫院裡與新冠肺炎日夜對壘。 從3月20日開始,武漢的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逐步集中收治在幾家定點醫院,國家衛生健康委隨之調整了醫療救治專家組的工作策略。
  • 郎平執教期間的三大」奇兵「,張常寧是其中之一,另外兩個很低調
    在她執教的這些年裡,「奇兵」是她最喜歡使用的招式之一。劉曉彤是郎平2013年執教後使用的第一個充當「奇兵」的球員。郎平憑藉對手對劉曉彤的不了解,真的打亂了對手的進攻節奏,同時劉曉彤的進球也帶動了其他隊友的進攻,最終中國女排完成奇蹟,戰勝衛冕冠軍巴西女排挺近半決賽。第二個就是張常寧。張常寧應該算是郎平擺在明面上的奇兵了,主要還是建立在張常寧非常出色的發球。
  • 家中這些物品容易被孩子「誤食」,父母要藏好,免得「節外生枝」
    我們都知道電池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東西,而孩子的玩具裡面經常會放有電池,雖然它能夠讓孩子玩玩具玩得更加開心,但是也同樣給孩子帶來了很多隱性的危害。即使是廢舊的電池,對於環境的汙染也是巨大的。因為電池當中還有很多化學元素以及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都會對人體造成極其大的危害。
  • 「抗疫群英譜」把危重患者拉回人間——記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危急...
    她只打了一通電話安置好家中80多歲的老母親,就直接從會場出發,奔赴戰疫前線。此時,湖南省各地已陸續出現疑似或確診病例,基層醫療機構的壓力倍增。「我們成立這個專家組,就是要起『定海神針』的作用。我們要相信自己的救治能力和水平。」面對省內嚴峻的重症病例救治形勢,艾宇航「亮劍」為防疫戰疫提振信心。
  • 26歲小夥突發腦梗,危急時刻,同事一個動作挽救了生命
    被送到醫院時,已經陷入了昏迷,醫生檢查後,發現是突發腦出血,情況十分危急,慶幸的是,送醫的及時,如果時間再晚一點,後果將不堪設想。腦卒中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簡單來說,腦血管就像水管,要麼堵了,要麼裂了。「堵了」是缺血性腦卒中(腦梗)!
  • 鹿心社陳武對梁小霞因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作出批示,醫療團隊講述救治過程
    要妥善安排好梁小霞的後事,幫助解決好家庭實際困難。要大力學習宣傳梁小霞奮不顧身、勇於奉獻的精神和感人事跡,激勵全區醫務工作者和廣大青年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學習,為奪取疫情防控全面勝利、建設壯美廣西貢獻力量。陳武指出,梁小霞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敬畏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展現了廣西醫務工作者的精神風貌和時代風採。要全力做好各項善後和先進事跡宣傳報導工作,幫助解決其家庭實際困難。
  • 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關鍵時刻,他們隨時可以衝上去,成為人群中的英雄。端午佳節,孩子們在綠茵場上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廣場上的小商販們也趁著涼爽的天氣擺起了地攤。對於正帶孩子踢球的哈醫大腫瘤醫院頭頸外科鼻咽喉口腔二病房副主任項丞來說,這是一份難得的閒暇時光。然而,這時只要一個電話,他就會趕到醫院救治急診病人。
  • 抽籤治療、選擇性治療,這些救治原則真的「不人道」嗎?
    醫療資源短缺與殘酷的救治選擇建議武漢疫情的窘境在國外重現新冠肺炎疫情前期發生在特大城市武漢之時,由於疫情來得突然、擴散蔓延快、治療技術匱乏、危害程度深等原因,導致原有醫療資源配置出現局部性失衡。醫療資源包括醫療物資(防護器具、消毒物資、醫藥物品)、醫療服務人才、醫療服務技術等都面臨嚴重不足。
  • 疫情危急時刻,羅馬上空響起中國國歌,民眾高呼:Grazie Cina
    近段時間,國外的疫情顯然已經進入到了危急時刻,並且歐洲地區顯然已經成為了重災區。截至到北京時間3月16日上午9時,中國境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達86533例,其中除了伊朗累計確診13938例,韓國累計確診8236例之外;歐洲國家中,義大利累計確診24747例,西班牙累計確診7753例,法國累計確診5423例,德國累計確診5142例;除此之外,就連另一邊的美國都已經累計確診2943例,可見如今全球疫情都已經進入到了危急時刻。
  • 成都市權威腦卒中急救地圖發布,危急時刻可以救命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這份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成都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共同發布的官方版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中,首批入圖的醫院覆蓋了7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7家「卒中防治中心」,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快速、精準、高效的腦血管疾病救治網絡。
  • 關鍵時刻靠得住 危急時刻頂得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治汙工作進度受限,現在疫情形勢持續向好,我們正爭分奪秒追趕進度。」周偉剛說。 像周偉剛一樣,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之下,市住建局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前所未有的幹勁,奮力把耽誤的時間奪回來,把滯後的進度趕上來,聚力攻堅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黨員帶頭加班加點趕進度 記者跟隨周偉剛來到該排水口檢查。
  • 雲南援鄂醫療隊員 再次出發湖北,途中他們就出手了
    下午3:20,列車廣播響起:4號車廂一名年輕人突發抽搐,陷入昏厥,急需救治。聽到廣播,坐在隔壁車廂的雲南醫療隊隊員第一時間趕了過去。雲南援鄂醫療隊隊員 付朝江:「可能處於職業的敏感,聽到這個聲音就像聽到醫院的急會診一樣,第一時間就衝過去了,其他的隊友也來幫忙。」
  • 卡車衝下深溝 司機命懸一線 危急時刻獲救 「感謝他們冰天雪地裡救...
    卡車衝下深溝 司機命懸一線 危急時刻獲救 「感謝他們冰天雪地裡救了我一命」 時間:2021-01-04 08:07:06
  • 山大二院馳援湖北醫療隊員飛抵武漢:每天溝通救治進展 全院後方支援
    記者第一時間趕到參與此次任務抽調醫護人員的山大二院,醫院的領導及同事正在為即將出徵的醫療隊員們準備醫療物資,收拾行囊。&nbsp&nbsp&nbsp&nbsp出發前,醫院同事精心為隊員們備好口罩、防護服、檢查手套,以及一次性頭套、隔離衣等應急物品,「這些東西這那裡現在都比較短缺,為他們多準備點」一位過來幫忙的護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