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美國不好,可能都是沒有去過美國的人,美國到底好不好?去過的人會知道得更清楚一點。我們沒去過的看到的只是美國的表象?
最近在讀美國作家梭羅的一本書《瓦爾登湖》,想必很多人讀過這本書。
亨利·戴維·梭羅畢業於哈佛大學,卻選擇了隱居瓦爾登湖,倡導本心、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他自1845年開始,在距離康科德兩英裡的瓦爾登湖隱居兩年,過著農民自耕自食,體驗簡樸的生活。以此為題材寫成了長篇散文《瓦爾登湖》。被譽為美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經典。
01
他在書的前言部分一針見血的寫道:可是,唯一的、真正的美國應當是這樣一個國家:在那裡,你可以自由地尋求一種生活方式,沒有茶、咖啡、肉類這些也能過得好,國家並不會強迫你支持奴隸制度、戰爭,不會強迫你支付其他直接或間接因為這類事情而導致的額外費用。
拆解這句話,就可以想像美國也許並不是我們夢想中的天堂,他也有自己的弊端。凡事有人的地方就有錯誤。天上的月亮是全世界人的共同擁有,並不是美國的月亮看上去就圓。可能那都是一些人的想當然?
他說:真正的美國應該是這樣的:在那裡,你可以自由地尋求一種生活方式。
02
(1)他說「應該是這樣的」,說明可以自由自在尋求自己喜歡的這樣的生活方式並不存在。這一切只不過是幻想。
(2)「沒有茶、咖啡、肉類這些也能過得好」,這句話更是突出了美國是資本家的本色。
沒有資本,難以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沒有這些也能過得好」只是夢想而已,說明沒有這些過得並不好,為什麼美國難民那麼多?貧富懸殊太大。有錢人的日子當然好過。可以想像一些普通的民眾的日子也並不是那麼好過。
無論在世上的哪個國家,有錢人的日子都好過,可能美國給有錢人提供了更多的娛樂方式和休閒方式,可是首先是你得有「資本」、「資產」,才能享受。
要不然還不得住潮溼的地下室,一個學者在美國有可能一輩子靠洗盤子為生。這是悲劇,還是喜劇,只有當事人最清楚了。
(3)是理想中的美國不會強迫你,支持奴隸制度和戰爭,不會強迫你支付這類事情而導致的額外費用。
03
但實際上,對外侵略是美國一貫生存的手段和策略,靠剝削奴隸和戰爭侵略其他國家,掠奪財富而稱為全球霸主。所以,按照美國作家梭羅寫的推理:「沒有被強迫的戰爭和剝削的美國」,這樣的美國是不可能存在的。這是他的吃人的本質決定的。
你生活在美國,就得為他在戰爭中消耗的所有的物資買單。
沒有人會喜歡戰爭,但或許是美國人喜歡。表面上的寧靜,背後是暗波洶湧。
美國到底好不好,我們中大部分人並不知道,因為沒有去過。這次疫情,我們替人家擔心,可看到有華人說美國大多數的居民都是獨家獨院,相互距離那麼遠,被感染的機率很低。疫情之初,他們都很自信。我們感覺白白擔心了,但實際情況到底如何?
事實上,目前,美國新冠狀肺炎確診病例以坐火箭的速度穩居世界第一,實際情況不但沒有想像中那麼樂觀,而且有可能更糟。
最終,他們會通過怎麼樣的方式控制住疫情,不讓病毒蔓延,保護好自己的國家和人民的財產,我們會拭目以待。
我們要一起看看美國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比中國圓?還是像梭羅所批判的那樣「夢想中的美國」也有各種缺點和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並不是像有些人想像中的那麼完美無缺,甚至有的地方缺一大塊。
尤其這次疫情的控制情況,他們預計10萬以上的人會因為感染新冠狀病毒死亡,如果控制在這個數字就是比較理想的抗疫。
只恐怕他們一貫以來的傲慢和崇尚自由的態度,只會讓更多的人死於這場本來可以通過人為的努力去控制的病毒戰。
04
梭羅是在1847年完成了《瓦爾登湖》這部巨作,距今已經170多年過去了。
170年前梭羅的紀實體散文《瓦爾登湖》,之所以成為無可爭議的傳世、暢銷經典,被整個世界閱讀,是因為它是美國人的心靈聖經,是美國文化的純潔天堂,這足以證明現實生活中真正自由、民主,不靠發動戰爭,不靠資產壟斷,榨取人民血汗的理想中的「超級大美」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這次疫情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