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563天
在6月底之前平穩的股市,在7月初突然暴漲,滬指大漲5.71%,深指大漲4.09%,36隻銀行股裡,即便是萬億規模的銀行龍頭,也實現了漲停。
A股市值一天暴漲3.4萬億,《每日經濟新聞》形容是「1.6億股民,人均賺2萬」。
就連《新聞聯播》都專門花了1分13秒來報導這次大漲。
在全球經濟萎靡的情況下,股市為何迎來暴漲?
中國經濟和企業會迎來一個向上的發展期嗎?現在是投資的好時期嗎?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各位老師和企業家,站在不同的角度,來聊聊最近的股市。
我們先來聽聽單仁資訊集團董事長,央視鳳凰特約評論員單仁博士的看法。
任何投資都要在低迷時候進入,才能在高成長的時候獲利,這次股市為何暴漲把
第一、整個投資市場每十年都有一次機會。
就像20世紀最後一個十年的97年的機會,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2007年的機會,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2014年的機會。
從實際投資機會來說,好的買入點往往在市場最低迷的時候。
第二、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百年以來人類遇到的最大的疫情。
無論是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創造了近百年人類歷史之最。
但是中國更好地控制住了疫情,經濟正在恢復,很多產業正在快速的爬坡。
從全球來說,不管今天疫情發展到什麼程度,戰勝疫情,這是必然的結果。
不管用一年或者兩年時間。
所以,全球的經濟恢復其實就在不遠的將來。
從中國經濟基本面來看,儘管二季度的經濟數據還沒有公布,但4-6月的相關數據已經顯示出,中國經濟展現出的良好復甦勢頭。
特別是6月製造業PMI已回升到50.9%,創今年以來的新高,充分證明了中國經濟的韌性。
據預計,中國GDP增速不僅能在二季度收復一季度的失地,而且能實現不小幅度的反彈。
按照目前各行業的恢復速度,有望在下半年繼續回升到4.5%甚至5%以上的水平。
經濟的復甦意味著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利潤的回升,有望推動A股走強。
第三、全球資本供給為中國資本市場爆發提供了強大的購買力。
因為疫情,全球資金供應巨浪滔天。
為了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在凱恩斯主義的影響之下,全球幾乎每個國家都在通過減稅降息,發行債券,增大基礎建設計劃,投資刺激,向市場投入了巨量的資金(QE)。
這些資本最終都會通過各種渠道形成在全球資本市場的購買力。
今年,中國金融對外全面開放,會吸引巨量的國際資本進入中國證券市場。
這一切都構成了未來中國證券市場強大的購買力基礎。
中國龐大的居民儲蓄存款需要尋找投資渠道,以對衝越來越嚴重的通貨膨脹。
過去20年,中國大量的民間儲蓄投入到房地產市場,但今天房地產市場投資回報的機會越來越小,需要在金融、證券資本市場尋找新的投資出口。
第四、中國今天全要素的生產率已經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
由5G、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所帶來的整個產業未來成長的機會,也帶來了無數的從基礎產業的金融、證券、保險到和網際網路有關係的各大平臺發展,以及產業網際網路帶來的各大生態的新增長機會。
第五、美國,印度這些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在過去的十年都走出了長牛的行情。
但是中國過去十年,經濟總量提升了150%,資本市場卻一直不溫不火。
雖然在2014年有不錯的增長幅度45%,隨後幾年基本上一夜回到解放前。
最近十年,資本市場幾乎是在高高低低當中,沒有增長。
所有這一切,都預示著中國不久會迎來一次資本市場的大爆發機會。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以散戶為主的資本市場正在面臨變局。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如果不懂行業,不懂企業發展狀況,投資同樣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所以,特別建議,普通投資者應該藉助專業機構的研究力量和投資經驗穩健投資。
好了,我們再來聽聽資深投資人,單仁行專欄作者宋子老師的看法。
在銀行股、證券股的帶動下,股市出現了久違的全面上漲,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資金面充裕。
6號一個新基金500億,一天售罄!
社融存量從去年底1.8%上市到12.5%,成交額1.56萬億,超過2019年出上漲,逼近2015年4月份槓桿牛的成交量,1.55萬億。
融資融券的兩融額1.2萬,創2016年新高。
二、制度改革紅利。
從上市角度推出了創業板註冊制、新三板精選層和轉板制度,對科技股大力扶持。
尤其是中芯國際的19天註冊上市,對是晶片股等高科技體現出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扶持。
三、經濟數據回暖。
1、製造業指數pmi回到50的榮枯線之上。
2、企業融資成本下降,多家銀行推出的開工貸,支持企業。
6月我和建設銀行深圳分行行長一起接受電視臺採訪,她說深圳一家盈利不錯、從來不貸款的美發行業受到疫情衝擊也出現了很大的影響。
建設銀行發放了700萬低息開工貸,幫助企業渡過了難關。
3、稅負減少,小微企業增值稅從3%下降到1%。
以上三個原因推動了股市的上漲,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一般會提早與實體經濟半年左右反應經濟走向。
雖然短期實體經濟還沒有完全恢復到疫情之前,但是隨著資本市場效應會逐步延伸到實體經濟。
但目前海外疫情還沒有徹底消退,美國疫情新增數量居高不下,還沒有得到抑制,對於依賴出口的行業是要特別的謹慎。
我們熟悉的另一位企業家、單仁行專欄作者士老帽老師則這麼說:
股市井噴,事發突然,能不能經得起推敲?
瑞幸事件剛剛塵埃落定,股市陡然喧囂是經濟真相嗎?
經濟好的時候熊市當道,股市熔斷沒幾天,世界範圍依然天災人禍橫行,經濟發展一夜放晴了?
我不相信,當「世界是平的」,經濟發展能夠風景這邊獨好。
造假上市、尋租過會、套現走人,還是不是IPO企業存在的問題?
偶爾的股市,屎殼郎放屁叫做「見緩兒」。
蠢蠢欲動的從眾,不要忘記了世間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股市行情看漲,始作俑者是你親人朋友麼?
全身而退不過投機取巧的不謀而合,連遊戲規則都沒有的地方,不見智商與能力。
妄圖逐鹿股市分一杯羹的,最後連杯子都搭進去了,屢見不鮮。
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溼鞋?
割韭菜與被割是一念之差,有想法要心中銘記:是投資不是投機,小心行得萬年船。
小心人心不足蛇吞象,小心偷雞不成蝕把米。
小心經濟發展有因有果,就得相信:「因」有原因的原因,「果」有結果的結果。
經濟「三駕馬車」的作用,與市場那隻「無形的手」之間,博弈不斷升級,也不過是權宜之計,階段性產物。
當馬太福音把眾口難調做到極致:讓富有的更富有,讓沒有的更沒有。
當資本家再不平視《資本論》,資本凌波虛步,忘記了水深則緩的道理。
當為上市而上市的粉墨登場,把個美好時光裡遇見的精彩絕倫,變成了賭場、賽場和競技場。
你是誰?有本事掙比你有本事人的錢!!
股市不是故事,不小心會成為事故。
妄圖不勞而獲的人,忘記了「禍兮福之所伏」警示,難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噩運。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