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發展態勢強勁!各省市爭相布局搶抓新優勢

2020-12-26 澎湃新聞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 |熊麗

  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有望突破百萬億元,各地積極推動本地經濟的數位化轉型和社會的智能化改造,這既是推動現代化發展的應有之舉,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日,廣東省發布《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徵求意見稿)》,此前北京、浙江、河北、江西等多地也陸續發布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舉措。今年前三季度,數字經濟逆勢而上,有力支撐了經濟復甦。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有望突破百萬億元。如何看待當前數字經濟的發展態勢,著眼未來應如何布局?

  數字經濟發展態勢強勁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大批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展現出強勁韌性和巨大發展潛力。近日發布的《百項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報告》顯示,我國線上服務新模式蓬勃興起,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加速應用於生產、物流、教育、醫療等領域;產業數位化加速轉型,「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將實體經濟數位化轉型引向深入;新個體經濟快速發展,共享經濟新業態不斷湧現。

  從全國來看,今年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3月份以來,月均增速達到9%。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收入同比增長11%,其中大數據服務和雲服務收入分別增長16%和7%。

  數字經濟為各地經濟恢復性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前三季度,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4893.9億元,增速從一季度的-1.8%、上半年的9.4%快速提升到前三季度的11%;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完成增加值1644.5億元,同比增長14.4%,創2019年以來新高,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六成。

  在重慶,前三季度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56.7%,提高11.6個百分點;以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信息傳輸與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41.2%。

  「宅經濟」還引爆了「雲經濟」。1月份至8月份,北京市在線教育、在線娛樂、在線遊戲、在線體育4個領域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4%,遠高於服務業平均水平。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說,「疫情之下,很多原本只專注線下的店鋪開始走線下線上結合的道路,偏遠地區與鄉村同樣如此」。

  

  今年 1 月份至 9 月份,廣東省新建 5G 基站 6.9 萬座,為全年建設目標的 143.9%;累計建成 5G 基站 10.6 萬座,數量居全國第一,基本實現深圳 5G 網絡全覆蓋、廣州主要城區連續覆蓋、珠三角中心城區廣覆蓋。圖 / 新華網

  各地搶抓數字經濟新優勢

  《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徵求意見稿)》提出,全面建設數字經濟強省。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廣東省新建5G基站6.9萬座,為全年建設目標的143.9%;累計建成5G基站10.6萬座,數量居全國第一,基本實現深圳5G網絡全覆蓋、廣州主要城區連續覆蓋、珠三角中心城區廣覆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認為,疫情期間,各地積極推動本地經濟的數位化轉型和社會的智能化改造,這既是推動現代化發展的應有之舉,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以來,多地陸續發布數字經濟相關規劃,加強頂層設計。例如,《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2年)》提出,將北京市建設成為國際數位化大都市、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到2022年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5%。浙江省今年推動出臺了《浙江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等多項政策舉措。前三季度,浙江已實施重點新基建項目74項,包括建設5G基站5.5萬個。「數字新基建」重點項目加速上馬,帶動了通信等相關產業高速增長。

  「數字經濟時代成就了更多的可能性。傳統經濟往往更注重熱門行業、頂尖行業,容易造成全國範圍內的產業同質化現象。數字經濟不只關注熱門行業,數字經濟能更好地實現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各地即使經營非熱門行業也有利可圖。」盤和林說。

  對於各地爭相布局數字經濟,盤和林認為,各地在設立數字經濟發展目標和路徑時,一定要多了解自己的地區、城市,走差異化道路。因為差異化既能提高收益,又能及早打造「護城河」。

  著眼未來推動數位化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先後出臺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持續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

  今年以來,相關政策舉措繼續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首次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並列為生產要素;13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則首次明確提出了15個新業態新模式。

  數字經濟潛力巨大。據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技術團隊預測,2020年至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年均增速將保持在15%左右。到2025年,數字經濟規模將突破80萬億元,佔GDP比重達55%。到2030年,數字經濟體量有望突破百萬億元。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數位化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劉向東認為,既要在技術研發方面下功夫,更要在應用方面提出新舉措,包括構建多種數位化場景、建設數字經濟試驗區等,逐步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提升我國在全球數字經濟中的引領地位。

  「過去數字經濟發展更多是通過數位化手段將線下經濟未釋放的經濟活力激活,是潤滑作用。未來數字經濟一定要著眼於實體經濟,變潤滑作用為改變作用,真正賦能實體經濟,一方面對已有產業提質增效,另一方面創造更多新興產業。」盤和林說。

  編輯/餘弘陽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0年12月中旬刊

相關焦點

  • 平湖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投資強勁 上半年增速嘉興第一
    其中,45個數字經濟核心製造業項目完成投資13.07億元,同比增長63.7%。數字經濟是全省明確的「一號工程」,平湖市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為主線,進一步明確了聚焦汽車電子、機器人、半導體、電子新材料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發展定位,深化了「1+2+X」生產力布局,為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明晰了發展路徑。
  • 數字經濟發展的佛山樣本
    12月8日,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在北京召開,佛山將聯合國內領先的創業創新綜合服務科技集團36氪在大會上舉辦佛山城市產業創新交流會,重點推介佛山的傳統優勢產業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新機遇,為佛山經濟增長尋找新項目。站在GDP破萬億的新起點,佛山正面臨著發展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
  • 「數字夢」核心產業投資強勁
    其中,45個數字經濟核心製造業項目完成投資13.07億元,同比增長63.7%。數字經濟是全省明確的「一號工程」,我市也提出要圓夢「數字夢」。自圓夢「數字夢」以來,我市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為主線,進一步明確了聚焦汽車電子、機器人、半導體、電子新材料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發展定位,深化了「1+2+X」生產力布局,為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明晰了發展路徑。
  • 涇川:大力推進「網際網路+」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原標題:涇川:大力推進「網際網路+」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記者 齊自強  近年來,涇川縣深入實施數字經濟戰略,把支持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作為經濟轉型和促進改革創新的重要突破口
  • 數字中國建設加速推進 多地點燃數字經濟發展引擎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中國建設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趨勢更加明顯,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近年來,多地牢牢把握數字中國建設良好契機,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努力打造數字中國建設樣板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 搶抓新機遇新風口,淳安數字賦能鄉村振興
    論壇上,130餘名政府、高校和行業代表圍繞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通過主題演講分享、研討互談以及現場考察等方式提出新思路,碰撞新觀點。淳安,是浙江首創、全國唯一的特別生態功能區,也是浙江典型的山區縣,「八山半田分半水「的地貌結構,給鄉村振興戰略破題增添了難度。
  • 盤點23省市「十四五規劃建議」工業網際網路方面都說了啥?|數字經濟|...
    經匯總統計,20個省市「十四五」規劃涉及工業網際網路方面的內容如下:1、北京:大力發展集成電路、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等未來產業,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堅持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北京智造」「北京服務」競爭力。
  • 中國動力谷,崛起數字新經濟——株洲市發展數字經濟實現動能轉換觀察
    這是株洲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強勁的創新實力的真實體現,也是株洲速度、株洲作為的生動實踐,更是老工業基地以數字經濟謀求產業轉型升級,爭當「三高四新」排頭兵的雄心壯志。 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年終歲末,株洲市各工業園顯得更加繁忙。
  • 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殷殷囑託「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以此為遵循,提出打造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增長極,努力在中部地區崛起中走在前列,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這為我省主動對接融入國家區域戰略布局、更好實施「三高四新」戰略明晰了目標路徑,注入了強勁動力。
  • 平湖「數字夢」核心產業投資強勁 上半年增速列嘉興第一
    其中,45個數字經濟核心製造業項目完成投資13.07億元,同比增長63.7%。  數字經濟是全省明確的「一號工程」,平湖也提出要圓夢「數字夢」。自圓夢「數字夢」以來,平湖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為主線,進一步明確了聚焦汽車電子、機器人、半導體、電子新材料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發展定位,深化了「1+2+X」生產力布局,為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明晰了發展路徑。
  • 信用飛邱冠宇:堅持科技創新,為數字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信用飛邱冠宇:堅持科技創新,為數字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信用飛邱冠宇表示,近年來,以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下,使得產業數位化、智能化規模不斷擴大,由此為經濟增長釋放新動能
  • 李鴻忠: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搶抓機遇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
    李鴻忠: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搶抓機遇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 2020-12-10 0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數字經濟大火,湖北哪些上市公司將受益
    那麼,什麼是數字經濟?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過程中,湖北A股哪些上市公司有望受益?湖北發展數字經濟有哪些優劣勢?又該如何搶抓機遇?火熱背後是大勢所趨事實上,數字經濟不是最近才「火」。「行情」早在4年前就已啟動。
  • 搶抓雙城經濟圈發展新機遇 在大有可為中更加作為
    ,搶抓雙城經濟圈發展新機遇,積極助力重慶高質量發展  12月9日,由重慶市經濟信息委、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和重慶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開放·智慧·創新·穩健2019十大重慶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兩江新區舉行。
  • 浙江:數字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這是浙江將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如今,浙江堅持全省一盤棋總體布局,強化統籌部署、優化工作機制、協同指導推進,數字經濟已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打造數字經濟「三區三中心」  據了解,浙江發展數字經濟,重點在打造「三區三中心」。
  • 紅谷灘城投集團:發展數字經濟 助力產城融合
    在江西數位化經濟浪潮下,紅谷灘城投集團乘勢而為,將VR產業、數字經濟作為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重要抓手,助力智慧紅谷灘建設,推動創新技術與產業應用,不斷提升產業化基地建設和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為搶抓5G發展機遇, VR+5G產業展示館打造完成,目前由紅谷灘城投集團負責運營。紅谷灘城投集團集團副總經理諶偉強表示,通過打造VR+5G技術創新展示的中心,推動各個行業的示範應用,打造VR和5G技術體驗、產品認知的場所,讓廣大市民可以體驗創新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 紅谷灘城投集團:發展數字經濟 助力產城融合_中國經濟網——國家...
    在江西數位化經濟浪潮下,紅谷灘城投集團乘勢而為,將VR產業、數字經濟作為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重要抓手,助力智慧紅谷灘建設,推動創新技術與產業應用,不斷提升產業化基地建設和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  為搶抓5G發展機遇, VR+5G產業展示館打造完成,目前由紅谷灘城投集團負責運營。紅谷灘城投集團集團副總經理諶偉強表示,通過打造VR+5G技術創新展示的中心,推動各個行業的示範應用,打造VR和5G技術體驗、產品認知的場所,讓廣大市民可以體驗創新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 2020寶德鯤鵬生態夥伴大會成功舉行 新計算驅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次寶德鯤鵬生態夥伴大會邀請城市建設者、治理者、學術專家、行業精英、最終用戶等客戶及夥伴齊聚一堂,共商共議鯤鵬計算產業發展的新趨勢,以及如何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觀點、新思路,共贏計算新時代。而龍華正以建設數字經濟先行區為引領,全力構建「一圈一區三廊」空間發展布局,加快打造數字經濟、數字城區、數字治理「三位一體」的數字龍華,培育了寶德、富士康等一大批計算、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等數字經濟領域的領軍企業,並與華為攜手建設聯合創新中心、鯤鵬人才培養基地,共同打造國內領先的鯤鵬產業集群。
  • 「巨龍」起舞 強勁復甦——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
    新華社重慶12月18日電題:「巨龍」起舞 強勁復甦——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新華社記者何宗渝、周蕊、汪奧娜長江,中國第一大河,從唐古拉山傾瀉而下,猶如一條「巨龍」奔向大海,串聯11個省市組成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發展格局,撐起了中國經濟的「脊梁」。
  • 安康市供電分公司:布局「新基建」 搶抓新機遇
    當下,「新基建」勢頭正酣,為能源電力行業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提供強有力的實施路徑,成為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助推器。藉此春風,安康供電分公司搶抓新機遇,加快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建設,全面發力「新基建」,穩步釋放新動能,向實現高質量發展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