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龍」起舞 強勁復甦——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

2020-12-22 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12月18日電題:「巨龍」起舞 強勁復甦——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

新華社記者何宗渝、周蕊、汪奧娜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從唐古拉山傾瀉而下,猶如一條「巨龍」奔向大海,串聯11個省市組成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發展格局,撐起了中國經濟的「脊梁」。

今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積極應對國內外複雜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開放發展,實現了經濟增長強勁復甦。

(小標題)「巨龍」起舞,撐起中國經濟的「脊梁」

寒冬時節,位於重慶的長安汽車生產工廠一片繁忙景象。雖然疫情一度導致汽車產業短暫「休克」,但自4月以來,長安汽車產銷量迅速回升,1-11月銷量突破180萬輛,同比增長15.3%;今年新上市的UNI-T智能網聯車型,已連續5個月銷量超過1萬輛。

「汽車產業鏈條長、分布廣,年初暴發的疫情給企業生產帶來巨大挑戰,緊急時刻我們梳理出一份涉及200多家上遊供應商的復工需求清單,管理人員全員上陣、逐家落實,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協調幫助下快速打通了供應鏈,復工復產3天後就實現了第一輛整車下線。」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說,強大的動員能力、產業配套和經濟韌性,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得以充分彰顯。

「得益於以長安汽車為代表的汽車產業強勁復甦,今年前三季度重慶汽車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拉動全市經濟增長2.6%。」重慶市經信委副主任塗興永說。

不僅在重慶,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中,除湖北因疫情影響經濟增速明顯下滑外,前三季度有9個省市的經濟增速超過2%。

今年以來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克服疫情影響、經濟強勁復甦,不僅撐起了中國經濟的「脊梁」,還在持續孕育新動能中不斷積蓄髮展後勁。

在居於「龍頭」位置的上海,去年8月20日揭牌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截至今年11月底新籤約項目已達461個、投資總額3157億元,且主要布局前沿產業。如依託特斯拉、上海汽車等大型企業,深度布局智能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已籤約上下遊企業30餘家、投資超過100億元。

(小標題)創新引領,打造中國經濟「高質量增長帶」

10月底,位於合肥高新區的國儀量子(合肥)技術有限公司一口氣發布了4款新產品,其中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相較於國外同類產品,不僅實現了元器件高度國產化,交貨周期也更短。

「技術和產品的儲備體現的是高科技企業的後勁,目前我們儲備的技術和產品與已上市產品的比例已經達到1:1。」該公司副總經理張偉說,企業正卯足幹勁往前衝,不斷探索更新的技術、創造更好的產品、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安徽正全力推進4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工程及26個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表示,越來越多的創新要素在安徽集聚,成為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安徽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4%和14.3%,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7.1%。

作為長江經濟帶上遊的兩大重要城市,今年以來重慶和成都可謂「雙星閃耀」:華為、英特爾等國內外領軍企業相繼發力,一條以成都為核心,集IC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材料設備於一體的晶片產業鏈在四川逐漸成形,有望帶動今年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隨著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騰訊西南總部、阿里巴巴西南總部等重大創新項目陸續投用,拉動重慶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1%和11.2%……

(小標題)開放發展,為「雙循環」提供範式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外向型企業遭遇衝擊。以上海冠華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出口額佔銷售額的比重曾高達95%,上半年卻出現了多年未見的單月「零出口」。

公司董事長黃華峰告訴記者,在上海市商務委的牽線搭橋下,公司與電商平臺拼多多、百聯集團等合作,推出自主品牌「喜時」,不僅培育出多個線上和線下「爆款」產品,還實現了高端產品熱銷。「幾個月間,甚至有消費者已經復購5次!」

「下半年以來,國內銷量逐月攀升、出口也逐漸回暖,企業已經轉向『雙循環』發展模式。」黃華峰說。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絕不是要弱化對外開放,而是要推動更高水平的開放、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長江經濟帶作為中國經濟的關鍵板塊之一,正不斷探索「雙循環」範式,引領開放發展。

上海不僅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更是高水平開放的「領頭羊」。11月10日閉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商業展覽面積比上屆擴大近3萬平方米,參展各方意向成交額按一年計增長2.1%。

以色列科技企業沃特金中國區首席代表伊萬說,沃特金已經將中國區總部落戶在上海陸家嘴,目前正積極推動建設位於浙江省湖州市的工廠,加速推動進博會同款展品的本地化生產。

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海上「旅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首批出口歐洲的3000多輛Model 3汽車11月26日抵達比利時澤布呂赫港,並將在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銷售。

「我們見證了中國在疫情下的經濟復甦,也看到了中國持續對外開放的決心,對中國經濟和中國市場的信心更強了。」特斯拉公司全球副總裁陶琳說。(完)

相關焦點

  • 中國強勁復甦,提升全球經濟!
    世界主要經濟組織和經濟學家預計,明年中國有望引領全球經濟復甦。中國經濟表現強勁,外國企業也將繼續看好中國市場。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布恩在本月早些時候該組織發布的《經濟展望》中表示:「中國較早開始復甦,預計將實現強勁增長,在2021年佔世界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以上。」
  • 世博會將為杜拜經濟復甦注入強勁動力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開,杜拜各項經濟、社會活動迅速恢復,預計2021年經濟增長有望實現4%。作為中東商業和貿易中心,杜拜經濟基本面較為穩定,推遲到今年10月舉辦的「世博會」將為杜拜經濟復甦注入強勁動力。  受疫情影響,杜拜的旅遊、航空、零售、房地產等行業在2020年遭遇「寒冬」,全年經濟萎縮6.2%。
  • 「中國經濟迅速復甦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經濟迅速復甦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人民日報  作者:姜 波  2021-01-16 在西班牙主要出口目的國中,中國成為其出口貿易額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市場挖掘機單季銷量分別增長-11.6%、24.8%、33.2%;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國經濟的增速變化分別為-6.8%、3.2%、4.9%。兩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呈現出了企穩回升、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彰顯出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也折射出中國經濟自身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春江水暖鴨先知」。年初,我國經濟按下了「暫停鍵」。
  • 迎接強勁復甦的春天——經濟之聲深入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摒棄...
    央廣網北京12月21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專家指出,平臺企業要處理好創新和規範發展之間的關係。特別策劃《迎接強勁復甦的春天——經濟之聲深入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1日推出《摒棄「贏者通吃」模式,在法治框架內創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 專訪:中國經濟強勁復甦為非洲提供機遇——訪肯亞經濟學者貝亞特...
    新華社奈洛比12月15日電(記者楊臻)肯亞裡亞拉大學國際商業和貿易高級講師貝亞特麗斯·馬蒂裡-邁索裡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強勁的復甦勢頭給非洲疫後經濟復甦帶來啟示,也提供了更多合作機遇。
  • 美聯儲威廉士:直到最近,經濟復甦的勢頭都比預期的要強勁; 我們...
    美聯儲威廉士:直到最近,經濟復甦的勢頭都比預期的要強勁;我們仍然處於非常嚴重的經濟衰退中;最近的數據顯示,由於第二波疫情,增長速度出現了放緩的跡象;由於缺乏即將到期或正在減少的財政援助,經濟增長也在放緩;2021年的經濟狀況將取決於疫苗何時能廣泛使用。
  • 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三季度經濟顯現強勁復甦勢頭
    新華社巴黎12月14日電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4日發布公報說,今年第三季度,二十國集團(G20)經濟顯現強勁復甦勢頭,整體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上漲8.1%,但仍比去年第四季度新冠疫情暴發前的水平下滑2.4%。 公報說,與去年第三季度相比,G20整體經濟仍萎縮2%,只有土耳其和中國經濟實現同比正增長,分別增長5.4%和4.9%。
  • 限電釋放經濟復甦強勁信號!與限購澳洲煤炭沒有關係
    最後,從經濟復甦態勢來看,復甦強勁。從我國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經濟復甦方面來說,經濟增速越來越快,其中衡量經濟復甦速度的一個指標就是對於電力需求,經濟的增長導致社會生產用電量激增,超出了之前的預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對於中國經濟2020年的增長信心十足。
  • 2021:中國經濟將強勁復甦專訪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
    從增速上來看,目前我們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較高預期主要是受低基數效應的影響,並不意味著經濟的強勢復甦;從總量上來看,2021年的全球經濟總量也僅僅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IMF更是強調至2021年底,除中國外的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難以恢復到2019年的經濟增長水平。這表明全球經濟走出疫情危機全面復甦的道路將比想像中更加困難。
  • 【縣區】強勁復甦!力爭突破40億!
    【縣區】強勁復甦!力爭突破40億!招商引資新增入園項目16個,截至8月完成工業總產值22億元,園區從業人員達6800多人——今年以來,綏陽經開區著力「招商、安商、穩商」,全力推進復工復產,園區經濟強勁復甦並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 聚焦| 同頻共振融合發展——畢節市旅遊市場復甦勢頭強勁
    聚焦 | 同頻共振融合發展——畢節市旅遊市場復甦勢頭強勁 2020-10-15 2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繼第三季度的強勁復甦之後,今年第四季度的歐元區經濟將萎縮2.7...
    歐洲主要研究機構:受第二波疫情影響,歐元區經濟復甦遭受打擊;當地時間22日,德國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瑞士經濟研究所和義大利國家統計研究所聯合發布經濟展望報告,大幅下調了歐元區經濟預測。根據這份最新的報告,繼第三季度的強勁復甦之後,今年第四季度的歐元區經濟將萎縮2.7%,而不是如9月底所預測的那樣增長2.2%。
  • 鹹寧高新區經濟強勢復甦
    原標題:鹹寧高新區經濟強勢復甦   記者昨悉,鹹寧高新區
  • 王丹:市場對明年經濟復甦預測過於樂觀
    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網易財經聯合主辦的2021網易經濟學家年會於12月13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新格局 新開放 新機遇》。恒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在論壇上圓桌對話環節表示,現在我們對於中國明年經濟增速的判斷是7.5%,市場上也有預測8%、9%甚至10%的。
  • 「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十一」黃金周8天超長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風景這邊獨好」。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國際論道)
    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12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非常亮眼的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數據。
  • 經濟復甦不夠強勁 蔡英文:調薪真要再等一下
    東南網4月15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正研擬軍公教調薪案,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認為,公務員多年未調薪是事實,調薪也不是壞事,但要考慮社會整體平衡與公平感受,而現在經濟復甦不是那麼強勁,所得增加跡象不明顯,調薪「真的要再等一下」。民進黨立院黨團昨天舉行記者會,主張利用稅收盈餘補助,調高所得稅薪資扣除額,照顧受薪弱勢,當局不該獨厚軍公教加薪。
  • 國內遊市場強勁復甦
    綜觀財報數據,隨著國內遊市場復甦,OTA實現了主營業務環比正增長。其中,攜程集團股東的淨利潤達到16億元人民幣(2.34億美元),實現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首季度盈利;途牛第三季度也實現了淨虧損較上季度大幅收窄,經營現金流轉正。在國際業務尚未恢復的情況下,OTA如何深耕國內市場穩住局面,我們在其三季度財報中找到了三點共性。
  • 「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相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行穩致遠,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現出獨特優勢」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指出,今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為五年規劃的具體落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