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2020-12-23 中國政府網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謀劃中國經濟發展大計,提出2021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重點任務,為開局「十四五」、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定向領航。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認為,面對複雜的國內國際形勢,中國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成就。相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行穩致遠,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現出獨特優勢」

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指出,今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為五年規劃的具體落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體現了中國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泰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顧問、泰國法政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阿頌西表示,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

尼泊爾跨喜馬拉雅友誼協會主席拉吉姆表示,中國經受住了疫情考驗,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成績來之不易,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在嚴峻挑戰面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現出獨特優勢,彰顯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優越性,相信中國將繼續創造出新的更大奇蹟。」

秘魯國立聖馬科斯大學東亞問題專家卡洛斯·阿基諾表示,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政府和人民齊心協力,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成績令人敬佩。

法國尼斯歐洲研究所學者喬治·佐戈普魯斯認為,中國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在防疫抗疫過程中尊重科學,作出正確決策。

「為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國經濟政策研究室主任馬吉特·莫爾納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對外開放進程進一步加快,中國創新驅動發展以及數位化發展令人印象深刻。

阿頌西表示,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中國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取得的成就可以載入史冊。

納賽爾指出,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中國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墨西哥第三世界經濟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豪爾赫·努尼奧表示,中國不斷推進改革創新,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也為世界經濟發展與國際合作提供巨大機遇。

阿根廷中阿關係研究學者內斯託·雷斯迪沃表示,中國取得脫貧攻堅的重大勝利,為各國扶貧減貧提供有益借鑑,「為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各國將從中國的發展中受益」

巴西全球南方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大·菲格雷多表示,中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激發經濟內生動力、持續擴大對外開放,不僅惠及中國人民,對世界經濟穩定復甦也有著重大意義。

雷斯迪沃說,中國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將進一步釋放發展潛力,有效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各國將從中國的發展中受益」。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伊格納西奧·馬丁內斯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中國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中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為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提供強勁增長動力,為世界經濟復甦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孟加拉國布拉克大學教授阿弗森·喬杜裡表示,中國將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堅持擴大內需戰略等,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發展,孟中兩國經貿交流也將進一步深化。

「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對外合作不斷深化,將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納賽爾表示,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了負責任大國擔當。(記者 龔鳴、任彥、趙益普、周輖、劉旭霞、姚明峰、李曉驍、胡博峰)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謀劃中國經濟發展大計,提出2021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重點任務,為開局「十四五」、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定向領航。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迅速復甦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經濟迅速復甦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人民日報  作者:姜 波  2021-01-16 在西班牙主要出口目的國中,中國成為其出口貿易額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 ...丨中國新發展格局起好步 世界經濟復甦更有力 -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等要求,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明確指引,為世界帶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穩定預期與共贏機遇。
  • 國際銳評丨中國新發展格局起好步 世界經濟復甦更有力
    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等要求,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明確指引,為世界帶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穩定預期與共贏機遇。作為外界觀察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部署的重要窗口,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關注。
  • 塞爾維亞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經濟的復甦為世界各國樹立了榜樣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趙洪超):近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第二季度同比增長3.2%,實現由負轉正。對於中國經濟的穩步復甦,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卡塔麗娜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的復甦為世界各國樹立了榜樣。
  • 華陽集團旗下庫優銀行將助力菲律賓經濟復甦
    菲律賓國家經濟發展局 (NEDA) 局長近日宣布:將在疫情之後,大力推進「大建特建」,以促進菲律賓經濟復甦。菲律賓總統結合中國「一帶一路」與東協的戰略,加大推進「大建特建」力度,來實現迅速恢復國家正常經濟秩序,竭力改善民生的目標。華陽集團旗下菲律賓庫優銀行響應政府號召,於2020年4月29日隆重推出銀行擴展計劃,助力菲律賓經濟復甦進程。銀行在現代經濟生產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尤其在菲律賓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缺口巨大的狀態下,銀行擴展的機遇是非常龐大的。
  • (經濟)新加坡學者:中國經濟表現亮眼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6日電(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陳剛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在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嚴重衝擊背景下,今年中國經濟表現相當「突出和亮眼」,將促進全球經濟復甦。陳剛說,近期中國外貿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同比持續增長,凸顯在全球經濟低迷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韌性。
  • 財經觀察:中國經濟恢復力世界矚目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 財經觀察:中國經濟恢復力世界矚目新華社記者中國經濟上半年先降後升,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這一成績得來不易。海外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中國能成為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其背後展現的強大經濟恢復力令人矚目。基礎好才能恢復快,中國經濟恢復力來源於改革開放以來蓬勃成長的各類市場主體。
  • 國開行:配合宏觀經濟政策調控 助力經濟穩定運行
    中證網訊(記者 戴安琪)日前,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會議指出,國開行要從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需要出發,以中長期投融資為著力點,更好配合宏觀經濟政策調控,對接積極的財政政策,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助力經濟穩定運行。
  • 2020 「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
    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濟復甦過程中,中國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經濟運行新意十足、亮點頻現,折射出中國經濟蘊含的潛力和底氣。本報從今天起推出「2020,穩步走向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聚焦一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新成果、新趨勢,以期幫助海內外讀者更好地讀懂中國經濟。  ——編 者  轉正!轉正!
  • 新加坡學者:中國經濟表現亮眼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6日電(記者 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陳剛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在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嚴重衝擊背景下,今年中國經濟表現相當「突出和亮眼」,將促進全球經濟復甦。陳剛說,近期中國外貿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同比持續增長,凸顯在全球經濟低迷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韌性。
  • 共同點亮全球經濟復甦之光
    受疫情影響,國際貿易和投資急劇萎縮,人員貨物流動嚴重受阻,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受衝擊,世界經濟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世界再次走到十字路口。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暢通世界經濟運行脈絡,改善全球經濟治理,事關世界的前途與命運。
  • 11月中國經濟持續復甦背後顯現四種力量
    (經濟觀察)11月中國經濟持續復甦背後顯現四種力量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官方15日公布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一張飽含暖意的成績單背後,顯現出支撐經濟持續復甦的四種力量。一個突出表現是:今年前11月中國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民間投資首次轉正,說明隨著經濟恢復,市場性的投資是在增加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說,該現象同時反映出中國經濟運行正逐步由政策帶動向市場內生增長轉變。這一趨勢,從顯著改善的企業市場預期中亦可得知。
  • 人民日報:共同點亮全球經濟復甦之光
    受疫情影響,國際貿易和投資急劇萎縮,人員貨物流動嚴重受阻,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受衝擊,世界經濟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世界再次走到十字路口。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暢通世界經濟運行脈絡,改善全球經濟治理,事關世界的前途與命運。
  • 「特殊之年」GDP破百萬億元,中國經濟持續復甦動力何在?
    我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寧吉喆表示,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和疫情衝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且好於預期,預計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談到2021年的經濟形勢,寧吉喆表示,支撐經濟穩定恢復的有利因素較多,我國經濟有基礎也有條件延續穩健復甦態勢。
  • 外媒評述:中國經濟增長將引領世界復甦
    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16日報導,中國領導層近期將召開會議,確定2021年的經濟工作重點。報導稱,2021年將是中國新的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這更增添了這次經濟工作會議的重要意義。
  • 國際專家:2021,中國經濟穩健增長
    2020年,全球經濟遭到新冠疫情重創。不過,隨著新冠疫苗研發取得進展,人們對全球增長產生樂觀預期。儘管全球疫苗推出速度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是2021年社交距離方面的限制預計將持續放鬆,因此全球經濟活動必然會反彈。即便是疫苗推出速度遲緩的國家,也將受益於其他經濟體回暖帶來的溢出效應。
  • 中國減緩世界經濟衰退
    新華社深圳12月17日電題:中國減緩世界經濟衰退新華社記者 孫飛 劉巍巍在強有力的疫情防控舉措之下,中國經濟如一劑「強心針」,為疫情陰霾中的世界經濟帶來信心。多重跡象顯示,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韓文龍:世行報告再次展現世界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
    世界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來源於中國的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高質量開放優勢等。當前,為了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複雜國際環境影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實現雙循環互相促進是恢復和保持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的關鍵一招。  從國內大循環來看,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四大環節運行順暢有序。
  • 最新報告上調今年世界經濟預期:中國將推動全球復甦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1日發表了題為《經合組織預測全球經濟將在2021年底前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復甦力量仍然虛弱》的報導稱,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稱,當今世界仍處於因新冠病毒而引發的二戰結束以來的最大危機之中,但前景稍顯明朗。
  • 人民日報和音:為世界經濟復甦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隨著中國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紮實穩健行動一定能夠行穩致遠,中國同世界合作共贏的前景必將更加廣闊。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世界銀行日前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2021年上半年世界經濟仍將處於低迷狀態,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