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緩世界經濟衰退

2020-12-18 國際在線

新華社深圳12月17日電題:中國減緩世界經濟衰退

新華社記者 孫飛 劉巍巍

在強有力的疫情防控舉措之下,中國經濟如一劑「強心針」,為疫情陰霾中的世界經濟帶來信心。多重跡象顯示,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中國正以大國的智慧與擔當,成為減緩世界經濟衰退的「最確定動能」。

12月8日拍攝的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現場,大會共吸引投資總額超7800億元。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小標題)投資現「中國亮色」,助全球逆風前行

7800億元人民幣!

這一驚人的數字,是中國經濟特區深圳,近期召開全球招商大會籤約的投資總額。

美國開市客華南總部項目、荷蘭皇家飛利浦創新中心項目、英國阿斯利康-康泰新冠疫苗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會上,共242個項目進行籤約,在全球8座城市設立分會場,顯示全球客商投資中國信心不減。

「中國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成就顯著,竭盡所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華南美國商會會長哈利·賽亞丁說,商會近期針對172家在華南投資的企業進行調查顯示,今年3月以來,100%的受訪企業持續運營,對外資企業在華投資的前景保持樂觀預期。

在不少觀察人士看來,投資領域的「中國亮色」,正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助力。

12月8日拍攝的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突出貢獻外資企業頒獎儀式。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今年年中,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的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將驟減40%,從上年的1.54萬億美元降至9240億美元,為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則呈現逆勢增長格局。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由於包括穩外資在內的政策措施有力有效,1至9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032.6億美元,同比增長2.5%。

不僅是「引進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熱情也不減。

荷蘭駐滬總領事館工業事務領事、荷蘭外商投資局中國事務首席代表鍾鎧任說,按照投資項目數量及新增就業崗位,中國已連續3年成為荷蘭第二大直接投資國。截至10月,中國外向型經濟大省江蘇在荷蘭投資84個項目,總投資額15.1億美元。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期發布報告預計,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球經濟將下降4.2%。報告指出,中國或將成為今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到明年年底,全球經濟可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預計中國對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1/3。

(小標題)進出口轉正,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疫情為全球貿易帶來陰霾,韓國銀行近期預計,世界貿易全年將減少約10%。

但一些市場人士認為,隨著不少國家空中和海上運輸通道重新開放,在中國「引擎」驅動下,全球貿易流動正在呈現反彈趨勢。瑞銀(UBS)經濟學家估算,截至7月份,中國在全球出口中所佔份額上升了11%。

中國海關總署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這是繼1月至9月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以來,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

受益於中國市場的活力,法國媒體的報導稱,法國奢侈品行業或將很快復甦。

與此同時,近年來中國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轉型,不斷迸發的「創新動能」也為貿易復甦增添了底氣。

亨通集團生產場景。 受訪者供圖

走進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的亨通集團產品展示區,一根直徑200毫米、長度6米的光纖預製棒引人注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根自主研發的超大尺寸光纖預製棒可連續拉絲6天,拉絲長度達15000公裡。

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受益於持續創新帶來的技術優勢,公司發展仍然穩健。亨通集團執行總裁錢建林說,公司年營收破千億元,光纖網絡佔全球市場15%,業務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集團下屬的大部分企業都實現了增長,部分企業同比增長20%至30%。

(小標題)消費活力迸發,中國大市場惠及世界

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中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既有利於激活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內生動力,也將為各國發展帶來更多機遇,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11月汽車產銷延續增長勢頭,產銷量均創年內新高,分別達到284.7萬輛和277萬輛,環比增長11.5%和7.6%,同比增長9.6%和12.6%。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二級調研員白華近期表示,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30萬輛,遠高出年初預測水平。根據中汽協此前公布的數據,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20萬輛。

一些業內分析師認為,全球汽車製造商為應對疫情導致的市場銷售數據下滑問題,將更加依賴中國市場。

第三方機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統計數據顯示,11月特斯拉Model 3在中國銷量達21604輛,環比增長78%。

在強有力的疫情防控舉措之下,中國擁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正不斷惠及世界。

「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彰顯了中國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智慧和擔當。」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說。

相關焦點

  • 超過90%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這意味著什麼?
    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全球各國經濟正在大規模陷入衰退。全球經濟研究網站MishTalk的評論員Mike Shedlock近日發表文章稱,據美國央行行長Lacy Hunt,目前超過90%的世界經濟正在同步萎縮,而這樣高度的同步性史無前例的。
  • 阿根廷將是G20成員國經濟衰退最嚴重的國家
    華輿訊 據阿根廷新大陸周刊報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一份報告警告說,儘管在許多國家爆發了第二波冠狀病毒疫情,但針對Covid-19的疫苗開發給世界帶來了希望氣氛,尤其是對那些由於衛生緊急狀況而導致經濟衰退最嚴重的國家。「由於中國的強勁復甦,到2021年底,全球整體國內生產總值將返回危機前的水平。」
  • 歷經大衰退,世界經濟能否新生
    據世界銀行、經合組織(OECD)等機構最新預測,世界經濟增速2020年將下降4.4%和4.2%,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為上世紀30年代以來之最;全球九成以上經濟體同步陷入衰退,為世界經濟史罕見。 一是短暫反彈後再陷停滯,經濟復甦一波三折。
  • 富國大通李大治:全球經濟衰退 中國觸底反彈
    這些措施對防控疫情是非常必要的,但由於各類經濟活動的停擺,以及停擺的時間可能長於原計劃,全球經濟衰退看來已很難避免。經濟衰退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經濟出現停滯或負增長。關於經濟衰退,有很多不同的定義。宏觀經濟學關於衰退的定義是,一個國家的GDP增長連續2個或2個以上季度出現下跌,即為經濟衰退。當然這一定義並沒有得到全面的認可。
  • 功效:通過堅持站樁來減緩身體機能衰退
    文:公眾號 正氣站樁學堂圖:網絡(侵刪)歡迎轉發,請註明出處我們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機能會慢慢地衰退,特別是喜靜少動和懶惰的人,身體機能會衰退的更快。因此,建議中老年人每天要堅持站樁,減緩身體機能衰退。每次練習時間建議在20-60分鐘之間,不宜過長,以免發生意外。
  • 【海外宏觀】日本經濟進入衰退周期 二季度深度衰退難以避免
    年化季率初值和季率均延續了萎縮趨勢,日本經濟不僅僅是陷入技術性衰退,而是正式進入衰退周期。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在日本出現大爆發,對日本的經濟衝擊有限,疊加奧運會的來臨亦提振市場信心,消費出現邊際回暖,一季度GDP表現強於預期和前值。
  • 美聯儲真的能阻止經濟衰退嗎?
    來源:金十數據原標題:美聯儲真的能阻止經濟衰退嗎?本月初美聯儲發布的金融穩定報告裡充滿了可怕的警告。需要注意的是,央行貨幣政策立場的轉變和經濟形勢變化之間是存在時滯的。貨幣時滯是指貨幣行動與其效果之間的時間距離,即從貨幣供應量增加到物價普遍提高有一個較長時間的傳導過程。所以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了,但經濟要很久之後才出現衰退,最終可能只是放緩。
  • 科學家研究發現積極的心態有助於減緩記憶衰退
    研究表明,身體和認知活動可緩衝記憶力衰退。然而,儘管積極的情緒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但目前我們對情緒與記憶力之間的關係知之甚少。 近日,Psychological 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西北大學Claudia M.
  • 【地評線】上海社科院院長張道根:應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中國不能...
    應對錯綜複雜、深度衰退的世界環境,要從長計議想清楚,必須首先要穩住中國經濟這艘大船。看清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握新時代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是從全局和戰略上謀劃長遠發展的前提基礎。辦好中國的事,要深刻認識疫情以來國內外形勢趨勢性變化,並在此基礎上做好應對。增強憂患意識,防止陷入「四大陷阱」第一,集中力量穩住經濟基本盤。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應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中國經濟下行調整難免,但結構要優化、質量要更高。
  • 專家:2020年全球經濟不會陷入衰退
    對未來5-10年的世界經濟形勢,學界和大眾中有著較為普遍的悲觀情緒,世界經濟何時會陷入衰退也引發了很多爭論。不過,就目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進行客觀分析和判斷,筆者認為,世界經濟最危險的時刻正在過去,明年世界經濟不會陷入衰退。毋庸諱言,世界經濟將面臨一個低速增長的時代。
  • 17個國家及地區跟隨美聯儲降息 全球經濟或陷入衰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17個國家及地區跟隨美聯儲降息全球經濟或陷入衰退「原本預測全球經濟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出現下行,但疫情作為催化劑,加速了全球經濟衰退。」OECD警告,由於全球供應鏈和商品生產受到打擊,旅遊業業績下滑,2020年上半年世界經濟增長將急劇放緩。報告將2020年世界經濟增速預期從2.9%下調至2.4%。歐洲央行也於上周下調了歐元區的經濟增長預期。歐洲央行表示,考慮到疫情影響因素,將2020年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下調0.3個百分點至0.8%。
  • 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將如何影響盧安達經濟
    盧安達《新時代報》3月31日頭版刊登報導《全球經濟衰退將如何影響盧安達經濟》。文章首先概述了新冠疫情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周五正式宣布世界經濟陷入衰退,情況預計比2019年還要糟糕。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今年一月和二月,工業產值同比下降了13.5%,零售額下降了20.5%,固定資產投資下降了24.5%。
  • 2020年疫情讓美國經濟衰退,為何它沒有演變成經濟大蕭條?
    2020年經濟衰退,為什麼它沒有出現經濟大蕭條呢? 2020年的美國經濟衰退始於2月,當月美國的經濟萎縮了5%。這是由美國政府隔離以減緩COVID-19大流行的蔓延造成的。這次的衰退結束了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次經濟增長。 那麼美國人是怎麼定義經濟衰退的呢?
  • 微觀經濟衰退,了解下……
    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市場從未真正復甦,一直處於再次經濟衰退的擔憂中。喊著狼來了,總有一天會來的……現在摩根大通近期報告提出微觀經濟衰退這個說法。擴張期間,經濟微衰退,也恰恰說明了貨幣政策的邊際效應遇到瓶頸了……不僅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都遭遇了這樣的問題……缺乏技術變革也是微觀經濟衰退的一大原因。沒有新的工業革命了,這些年來也就電商購物促進了物流和零售的發展,但是同時也壓縮了線下實體的生存空間和利潤空間。
  • 2020年英國GDP增速預測 300年來英國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The 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OBR)於當地時間4月14日在官網公布預測稱,因新冠肺炎疫情,今年英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可能較上一年下降13%,這將是300年來英國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 千禧一代 VS X一代和嬰兒潮一代:你經歷過多少次經濟衰退
    經濟學家通常將經濟衰退定義為當一國經濟連續兩個或兩個以上季度下滑時,以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率來衡量。經濟衰退的持續時間和發生頻率可能會有所不同。自1900年以來,經濟衰退平均持續了15個月左右。在2020年前,美國經濟自1933年結束的大蕭條以來共經歷了13次衰退。
  • 喬虹:這一次的全球經濟衰退不同以往
    疫情對於各國經濟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考驗,降息潮來勢洶洶。美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認為,與往常意義上的衰退不太一樣,這次是外部因素導致的衰退,對全球經濟的打擊將從供給側逐漸轉到需求側。「我們目前預測全球2020年陷入全面性衰退,美國有可能進入負利率時代。」喬虹表示。
  • 中國解救也無效?美媒:德國經濟面臨雙底衰退,或將陷入停滯狀態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月15日報導,目前,作為歐洲第一大的經濟體,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德國,受新冠疫情影響正在面臨全國性封鎖狀態,而這可能會使其陷入另一次雙底衰退之中。這實際上是一個重大的警告,因為像美國這樣的世界強國,在新冠病毒鬥爭都十分吃力。
  • 美國200年來最嚴重衰退,中國二季度經濟超美?馬拉松比耐力
    美國公布了史上最慘烈的經濟數字,第2季經濟衰退32.9%,慘不忍睹。有人說按照這個數字,第2季中國應該是「超車」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而且認為,儘管這只是短暫超車,待經濟回歸正常後,老大還是美國,但是,中國將再次拉近與美國的差距。
  • 世界能源藍皮書系列報導二: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影響,石油需求不振
    ■牟思南受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影響,2019年石油需求不振。新的石油市場格局尚未穩定,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12月1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在京發布《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0)》(下稱《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藍皮書》稱,總體上來看,2019年全年布倫特原油均價為64美元/桶,相比於2018年71美元/桶的價格,下降幅度為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