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2020年全球經濟不會陷入衰退

2021-01-19 中國經濟網

對未來5-10年的世界經濟形勢,學界和大眾中有著較為普遍的悲觀情緒,世界經濟何時會陷入衰退也引發了很多爭論。不過,就目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進行客觀分析和判斷,筆者認為,世界經濟最危險的時刻正在過去,明年世界經濟不會陷入衰退。

毋庸諱言,世界經濟將面臨一個低速增長的時代。目前,發達國家正在陷入「日本化」,即低通脹、低利率、低增長,解決措施上也學習日本搞「負利率」,歐洲已經負利率化,美國也正在走向負利率時代。發展中國家也出現增長乏力情況,拉美國家經濟正在多米諾骨牌式地出問題,「中等收入陷阱化」捲土重來,而作為經濟增長重要引擎之一的亞洲國家,內向化越來越明顯,投資和消費成為經濟增長主要動力,高增長也很難保持,經濟增速可能回落到6%以下。未來一段時間,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速度很可能在2%左右徘徊,發展中國家整體經濟增長速度可能回到4%左右,世界經濟整體很可能會是3%-3.5%的較低增長速度。此外,債務危機、全球勞動生產率低下、人口老齡化等結構性因素也讓未來10年世界經濟前景不容樂觀。

但是,具體到明年,從經濟基本面看,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增速或略好於今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首先,世界經濟最危險、最困難的時候正在過去,全球主要國家都開始採取逆周期調節措施,防範風險。

今年從5月開始,全球貿易迎來新一輪的跌幅擴大過程,8月、9月、10月世界經濟步入最困難時刻,全球製造業創下2012年以來最疲軟表現,美國、歐元區、中國三個大型經濟體製造業PMI全線下滑,歐元區的德國9月製造業PMI終值為41.7,創2009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到11月份,中國PMI數據回落至50.2,其他主要國家的PMI數據雖仍然在50以下,但是較前三個月已經出現回暖跡象。

危機最有可能爆發的時候往往是大家都沒有感覺到危機的時候。而現在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都感覺到危機的威脅,開始採取逆周期調節措施,成效正在慢慢顯現。中國早在4月份就開始進行逆周期調節,歐美國家在八九月份感到危機風險以後開始採取逆周期調節措施,8月份美國第一次降息,隨後30多個國家開始降息,美國、歐洲、日本重拾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10月份以後,這些逆周期調節的措施的效用開始慢慢展現出來,目前全球的經濟數據正在逐漸好轉。

其次,中美明年的經濟形勢不會太差,只要中美不衰退就不會發生全球性衰退,世界經濟幾乎不會破位下跌。

中美兩國是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全球直接投資等主要引擎,對世界經濟影響巨大。據IMF初步統計,去年美中經濟規模分別達到20.5萬億美元和13.457萬億美元,分別佔世界經濟的24.3%和16%。更為關鍵的是,兩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高達51.7%。只要中美不出大問題,世界經濟就能維持溫和增長。

美國在主要發達國家中經濟是最好的,依然一枝獨秀。去年美國經濟增長2.9%,今年IMF預測為2.4%,而美聯儲預測為2.3%,明年將增長2.1%。雖然今年以來各界普遍擔心美國陷入衰退,但事實上美國在製造業衰退的背景下,消費、就業依然強勁,雖然放緩的趨勢不會變,但是美國依然有政策調控和刺激的空間可以避免衰退。

根據11月份最新發布的《OECD經濟展望》,與佔全球經濟77%的前16個國家經濟增長率比較,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仍高於所有主要大國。明年中國經濟或許會進一步放緩到6%左右,不過因為中國經濟規模已經超過13萬億美元,這麼大規模的經濟如果還能有6%左右的增長,對世界經濟明年平穩發展將是一個重要的支撐因素。

此外,2020年對中美都非常重要。對於美國來說,明年要進行總統大選,川普會不惜一切手段保增長,包括壓美聯儲降息、減個人所得稅等等。對於中國來說,2020年是重要的收官年,完成第一個百年兩個翻番三大攻堅戰,也會盡力採取措施穩增長。

最後,應該看到,經過今年的貿易摩擦和世界經濟糟糕表現之後,理性正在回歸,各大國更加注重國際責任,有理由相信明年的地緣政治環境不會嚴重惡化。此外,全球化並沒有被根本逆轉,也沒有被拋棄,雖然全球治理的結構性矛盾沒有解決,但是問題在解決,相關解決具體問題的機制也在慢慢建立,這也是判斷明年經濟形勢的一個積極因素。(陳鳳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

原題:陳鳳英:不必對明年世界經濟太悲觀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17個國家及地區跟隨美聯儲降息 全球經濟或陷入衰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17個國家及地區跟隨美聯儲降息全球經濟或陷入衰退「原本預測全球經濟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出現下行,但疫情作為催化劑,加速了全球經濟衰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國經濟都受到衝擊,全球經濟或將陷入衰退。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本周,全球迎來新一輪「降息潮」。美聯儲率先降息100個基點,進入零利率時代。隨後,多個國家及地區央行同樣採取降息或其他寬鬆的貨幣政策。然而,這一舉措未能支撐全球股市,全球股市延續震蕩下行的走勢。
  • 調查:全球經濟已經陷入衰退 新冠疫情的破壞日益普遍
    本周路透訪問了美洲和歐洲的經濟學家,在回答全球經濟是否已經陷入衰退的提問時,41人中有31人(逾四分之三)表示當前的全球經濟擴張已經結束。「上周我們得出的結論是,COVID-19衝擊將導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在2-4月的三個月裡,全球幾乎所有地區都在萎縮,」摩根大通全球經濟研究主管Bruce Kasman表示。
  • 法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
    近期,據法國央行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法國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暴跌6%,大部分經濟部門已陷入停滯。另據法國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自2019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下降0.1%以來,法國經濟持續萎靡,加之疫情引發的巨大衝擊,法國經濟已步入衰退區間。
  • 喬虹:這一次的全球經濟衰退不同以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疫情衝擊下,全球金融市場巨震——美股經歷4次熔斷,美聯儲在「零利率+QE(量化寬鬆)」之後,再宣布與9家央行建立臨時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疫情對於各國經濟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考驗,降息潮來勢洶洶。
  • 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舉行 日本2020年陷入經濟衰退幾成定局
    舉辦奧運會一直被日本視為刺激經濟的重要支柱,如今,這一支柱在2020年將不會出現。在疫情影響和延期舉辦奧運會的雙重打擊下,日本2020年經濟將遭受重創,不少機構就測算,延期舉辦奧運會,日本2020年經濟損失將達到萬億日元,而不少機構預測日本2020年經濟將進入衰退,經濟增長或將下滑超2%。
  • 2020年疫情讓美國經濟衰退,為何它沒有演變成經濟大蕭條?
    2020年經濟衰退,為什麼它沒有出現經濟大蕭條呢? 2020年的美國經濟衰退始於2月,當月美國的經濟萎縮了5%。這是由美國政府隔離以減緩COVID-19大流行的蔓延造成的。這次的衰退結束了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次經濟增長。 那麼美國人是怎麼定義經濟衰退的呢?
  • 南非第一季度經濟收縮2%,進一步陷入衰退
    據南非獨立傳媒網站6月30日報導,南非統計局數據顯示,由於主要的礦業和製造業的產出大幅下降,南非經濟在2020年第一季度收縮2%,南非經濟進一步陷入衰退。其中採礦業萎縮21.5%;製造業萎縮8.5%,第一季度10個製造業部門中有7個萎縮;電力、天然氣和水行業下降5.6%,建築業下降4.7%,應對全球冠狀病毒危機的全國封鎖對經濟的影響日益明顯。商品和服務的出口下降了2.3%,礦業和旅遊服務業的衰退是導致出口下降的原因之一。整體而言,受投資支出和庫存減少拖累,實質GDP支出下降2.3%。
  • 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舉行 日本2020年陷入經濟衰退幾成定局
    舉辦奧運會一直被日本視為刺激經濟的重要支柱,如今,這一支柱在2020年將不會出現。在疫情影響和延期舉辦奧運會的雙重打擊下,日本2020年經濟將遭受重創,不少機構就測算,延期舉辦奧運會,日本2020年經濟損失將達到萬億日元,而不少機構預測日本2020年經濟將進入衰退,經濟增長或將下滑超2%。
  • 預計2020年全球GDP增速為-3%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經濟衰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4日發布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經濟衰退,此前預期增3.3%;預計2021年全球GDP增5.8%,此前預期增3.4%。預計2020年發達經濟體GDP增速為-6.1%,此前預期為1.6%;預計2020年新興市場及發展中經濟體GDP增速為-1.0%,此前預期為4.4%;預計2020年歐元區GDP增速為-7.5%,此前預期為1.3%。分析師稱,IMF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和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或許會對經濟產生更重要的影響。
  • 德國去年第四季經濟陷入停滯 再次引發衰退擔憂
    來源:環球外匯周五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德國經濟在去年第四季度停滯不前,民間消費和政府支出都失去了動能。面對貿易不確定性和冠狀病毒威脅,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德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擔憂。出口疲軟、轉產電動車成本昂貴讓汽車行業承受壓力,以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導致該國製造業在衰退附近徘徊。去年的經濟增長率僅為0.6%,而到2020年可能也好不到哪裡去。歐元區經濟在2019年增長了1.2%,儘管第四季度的增速僅為0.1%。
  • 世界能源藍皮書系列報導二: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影響,石油需求不振
    ■牟思南受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影響,2019年石油需求不振。新的石油市場格局尚未穩定,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世界能源藍皮書》稱,2019年美國頁巖油產量的穩定增加衝擊了國際石油市場,大幅減弱了歐佩克和俄羅斯等產油國對油價的控制能力,全球石油市場仍處在美國頁巖油衝擊的調整期和窗口期,加之全球經濟放緩的需求衝擊,新的石油市場格局尚未穩定,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 超過90%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這意味著什麼?
    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全球各國經濟正在大規模陷入衰退。全球經濟研究網站MishTalk的評論員Mike Shedlock近日發表文章稱,據美國央行行長Lacy Hunt,目前超過90%的世界經濟正在同步萎縮,而這樣高度的同步性史無前例的。
  • 疫情或拖累美歐經濟上半年陷入技術性衰退
    來源:金融界網站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全球首席經濟顧問約阿希姆-菲爾斯(Joachim Fels)表示,美國和歐洲在上半年面臨陷入技術性衰退的「明顯可能性」,因為新冠病毒疫情抑制了需求和供應,並將投資者推向避險資產。
  • ...2020年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恢復正常增長水平需要時間。從...
    文 / editor2020-11-18 07:32:34來源:FX168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日報撰文提到: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2020年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恢復正常增長水平需要時間。
  • 歷數近50年的全球經濟衰退與危機,當下發展到哪個階段?
    要聞 歷數近50年的全球經濟衰退與危機,當下發展到哪個階段?投資要點歷數近50年的全球經濟衰退與危機。70年代以來美國曆次經濟衰退的誘因。1971至今美國共經歷過6輪衰退,分別發生於:1974年2Q-1975年2Q,1980年2-4Q、1982年,1991年1-2Q、2001年以及2008年4Q-2009年3Q。
  • 敦和資管徐小慶:新冠疫情是「黑犀牛」、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概率在...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了巨大衝擊,海外股市一度連續熔斷式暴跌,儘管美聯儲及各國央行頻頻出招,市場依然處在動蕩的氛圍之中。當下,如何研判全球宏觀經濟?又該怎樣進行大類資產配置?這些問題都是投資者所關注的焦點。
  • 阿根廷將是G20成員國經濟衰退最嚴重的國家
    報告說,在2020年上半年產量暴跌之後,隨著第二波疫情的再次流行以及遏制措施的頒布,減緩了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經合組織表示:「在2020年萎縮4.2%之後,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2%,並在2022年增長3.7%。」
  • 日元對美元持續貶值,日本將陷入經濟衰退嗎?
    受到日本消費稅上調和颱風災情等多方面因素衝擊,日本經濟在2019年第四季度創下了近六年來最大萎縮,這加劇了日本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經季節因素調整後,2019年第四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化季環比初值萎縮6.3%,創2014年三季度以來最低,因此日本經濟原本就不樂觀,目前又遭遇肺炎問題,這令日本經濟有些雪上加霜,關鍵是今年日本還承擔著奧運會任務,如果到期日本疫情不能有效控制,那麼日本的經濟將會受到比較嚴重的衝擊。
  • 香港經濟陷入深度衰退 預計將現最大單季跌幅
    新華社香港5月4日電(記者張歡)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4日下午對記者表示,第一季度數據顯示,香港經濟陷入深度衰退。  特區政府統計處4日公布,根據預先估計數值,2020年第一季度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同比下跌8.9%,跌幅遠高於去年第四季度3.0%的水平,成為1974年第一季度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季跌幅。
  • 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將如何影響盧安達經濟
    盧安達《新時代報》3月31日頭版刊登報導《全球經濟衰退將如何影響盧安達經濟》。文章首先概述了新冠疫情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周五正式宣布世界經濟陷入衰退,情況預計比2019年還要糟糕。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今年一月和二月,工業產值同比下降了13.5%,零售額下降了20.5%,固定資產投資下降了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