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虹:這一次的全球經濟衰退不同以往

2020-12-22 第一財經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疫情衝擊下,全球金融市場巨震——美股經歷4次熔斷,美聯儲在「零利率+QE(量化寬鬆)」之後,再宣布與9家央行建立臨時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

疫情對於各國經濟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考驗,降息潮來勢洶洶。美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認為,與往常意義上的衰退不太一樣,這次是外部因素導致的衰退,對全球經濟的打擊將從供給側逐漸轉到需求側。

「我們目前預測全球2020年陷入全面性衰退,美國有可能進入負利率時代。」喬虹表示。

年內,喬虹及其團隊適時調整對各國及區域的全年GDP預測。在全球經濟被衰退陰霾籠罩之下,喬虹對於投資者如何應對複雜的投資環境、負利率時代如何進行資產配置等持續輸出觀點。

不同以往的經濟衰退

2019年下半年,市場將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倒掛視為經濟衰退將要來臨的信號。喬虹曾提出「收益率曲線倒掛不是衰退的充分條件。美國經濟增速在放緩,但我們並不認為短期之內會迅速衰退」的觀點。

據美銀測算,將15個衰退警告指標進行比較,只有美債收益率曲線一個指標顯示出經濟存在一定風險。

2020年,疫情襲來,影響範圍逐步擴大。全球多個國家、地區一度出現停工停學,對生產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對於全球經濟衰退狀況有非常明顯的影響。

雖然15個衰退指標不會較快得到更新,但喬虹看到,由於多數指標與勞動力市場相關,疫情影響下,多國多地停工停學,數據會更受影響。

「美國現在還沒有那麼快看到這些數字全部開始『閃紅燈』,但就目前狀況來看,衰退的可能性是大大增加的。現在已經不需要再用這些前置性指標來進行判斷了。」她提到。

與此同時,喬虹持續調整和輸出對全球經濟復甦的預判觀點。

她認為,歐美要到2021年才能夠逐漸恢復到其長期趨勢性增長的水平。中國在2020年下半年能夠逐步恢復比較高的增長,中國恢復起來比其他國家可能更快、更明顯,但也需要一段時間。

四季度到明年初考驗消費恢復力

聚焦中國國內經濟,市場普遍認為,中國目前正在轉型為由服務和消費驅動的經濟體,消費逐漸成為GDP增長的第一貢獻力。

喬虹表示,國內消費主導型經濟具有穩定、有韌性的潛質,但在當前發展階段,要注重消費與投資平衡,完全轉向消費驅動仍為時過早。

受疫情衝擊,全球資本市場經歷波動,部分國家地區疫情存在二次暴發的風險。處於「後疫情時代」,中國國內也面臨短期深化復工復產、中長期調整政策與戰略,應對外圍環境變化的壓力和挑戰。

市場普遍認為,此輪復甦為供給快於需求的「另類復甦」,供大於求的態勢將貫穿此次經濟復甦。

喬虹認為,從中國的季度GDP表現來看,一季度,消費、投資、出口都表現欠佳;二季度,除消費外,其他指標轉正或基本轉正;三季度,消費轉正。

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4.9%,帶動前三季度總體增速由負轉正,前三季度GDP增長0.7%。

不過,喬虹也看到,消費的表現仍然較弱。

「服務業還是差得比較多。4.9%的經濟增速,比市場預期的要弱,消費剛剛企穩。」她認為,可選消費、服務類消費表現仍相對較弱。

消費有可選和必選之分,即使社交隔離放鬆,避險情緒也使得消費難以全面復甦;疫情期間負債上升,企業與居民需要修復資產負債表,應通過儘快復工以增加收入,從而增加投資與消費。

喬虹認為,今年四季度到2021年春節,這一時段的經濟發展是對中國消費的考驗。

「到四季度和明年春節左右,國內經濟運行基本正常化,生產生活回到疫情之前的一個正常秩序。這個恢復進程,在國際上其他國家我們認為過程可能會非常漫長。但是,我覺得在國內是可以實現的。」喬虹說。

此外,她認為,政策對於消費的促進,可能重點要放在提供基礎設施建設和行業引導上。

「現在我們看到,比如線上醫療,還有新零售等,這些其實都是在疫情中湧現的一些新的經濟形式、消費形式。這些形式我覺得可能在未來會提供一些更好的選擇,大家可能會更快地去適應這種新的消費形式。」喬虹說。

相關焦點

  • 富國大通李大治:全球經濟衰退 中國觸底反彈
    這些措施對防控疫情是非常必要的,但由於各類經濟活動的停擺,以及停擺的時間可能長於原計劃,全球經濟衰退看來已很難避免。經濟衰退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經濟出現停滯或負增長。關於經濟衰退,有很多不同的定義。宏觀經濟學關於衰退的定義是,一個國家的GDP增長連續2個或2個以上季度出現下跌,即為經濟衰退。當然這一定義並沒有得到全面的認可。
  • 專家:2020年全球經濟不會陷入衰退
    對未來5-10年的世界經濟形勢,學界和大眾中有著較為普遍的悲觀情緒,世界經濟何時會陷入衰退也引發了很多爭論。不過,就目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進行客觀分析和判斷,筆者認為,世界經濟最危險的時刻正在過去,明年世界經濟不會陷入衰退。毋庸諱言,世界經濟將面臨一個低速增長的時代。
  • 華爾街:流動性危機更可怕 全球經濟衰退可能性日益加大
    在當前這一次漫長的美國經濟擴張中,推動經濟復甦的一直都是消費者。」 - 富國私人銀行(Wells Fargo Private Bank)的首席投資官亞當-塔巴克(Adam Taback)表示:「任何告訴你他們知道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的人都錯了。現在的不確定性是要弄清楚如何才能控制這種病毒,是幾天、幾周還是幾個月的問題。」
  • 美國面臨雙底經濟衰退?新一輪經濟危機又來了嗎?
    來源:九哥財經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陷入了新一輪危機,但其實這一輪經濟危機醞釀已久,早在2019年美國的經濟數據就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新冠疫情無疑是將這一次可能的淺衰退變成了席捲全球的嚴重經濟危機。
  • 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將如何影響盧安達經濟
    盧安達《新時代報》3月31日頭版刊登報導《全球經濟衰退將如何影響盧安達經濟》。文章首先概述了新冠疫情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周五正式宣布世界經濟陷入衰退,情況預計比2019年還要糟糕。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今年一月和二月,工業產值同比下降了13.5%,零售額下降了20.5%,固定資產投資下降了24.5%。
  • 此次史無前例的全球經濟同步衰退意味著什麼?
    原標題:此次史無前例的全球經濟同步衰退意味著什麼?   全球經濟研究網站MishTalk的評論員Mike Shedlock近日發表文章稱,此次全球經濟衰退的同步性是前所未有的。
  • 調查:全球經濟已經陷入衰退 新冠疫情的破壞日益普遍
    來源:財華網FinetHK路透班加羅爾3月20日 - 路透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活動的打擊越來越廣泛,全球經濟已經處於衰退之中。本周路透訪問了美洲和歐洲的經濟學家,在回答全球經濟是否已經陷入衰退的提問時,41人中有31人(逾四分之三)表示當前的全球經濟擴張已經結束。「上周我們得出的結論是,COVID-19衝擊將導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在2-4月的三個月裡,全球幾乎所有地區都在萎縮,」摩根大通全球經濟研究主管Bruce Kasman表示。
  • 歷數近50年的全球經濟衰退與危機,當下發展到哪個階段?
    要聞 歷數近50年的全球經濟衰退與危機,當下發展到哪個階段?經濟衰退與經濟危機的差異在於是否導致該經濟體元氣大傷。80年代初的拉美危機、90年代初的日本經濟泡沫、90年代中期的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以及2010-2012年歐債危機可被歸為經濟危機一類,其餘則應被視為經濟衰退。全球,特別是中高收入國家家庭消費佔GDP比重往往高於50%。也就是說,居民部門消費是各國經濟的壓艙石。
  • 17個國家及地區跟隨美聯儲降息 全球經濟或陷入衰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17個國家及地區跟隨美聯儲降息全球經濟或陷入衰退「原本預測全球經濟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出現下行,但疫情作為催化劑,加速了全球經濟衰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國經濟都受到衝擊,全球經濟或將陷入衰退。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本周,全球迎來新一輪「降息潮」。美聯儲率先降息100個基點,進入零利率時代。隨後,多個國家及地區央行同樣採取降息或其他寬鬆的貨幣政策。然而,這一舉措未能支撐全球股市,全球股市延續震蕩下行的走勢。
  • 徐小慶:遭遇「黑犀牛」,全球衰退概率加大
    對經濟影響幾何?對投資有怎樣的影響?  第一,隨著疫情在全球擴散,全球經濟今年進入衰退的概率越來越大。這次衰退可能會超過過去任何一次經濟危機。2008年次貸危機的震中心在美國,2010年歐債危機震中心在歐洲,但本次是全球共振,先從中國開始,再到歐洲美國,強烈程度遠超過往遇到的危機,但又不同於傳統的全球經濟衰退模式。
  • 刊首語|王力:全球經濟衰退是否會導致金融危機
    5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提出「今年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當前,全球疫情不確定因素仍在增加,原油期貨價格急劇波動,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蕩,引發公眾對於爆發全球金融危機的擔憂。筆者針對當前日益嚴峻的全球經濟衰退會否導致金融危機談點思考。
  • 微觀經濟衰退,了解下……
    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市場從未真正復甦,一直處於再次經濟衰退的擔憂中。喊著狼來了,總有一天會來的……現在摩根大通近期報告提出微觀經濟衰退這個說法。擴張期間,經濟微衰退,也恰恰說明了貨幣政策的邊際效應遇到瓶頸了……不僅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都遭遇了這樣的問題……缺乏技術變革也是微觀經濟衰退的一大原因。沒有新的工業革命了,這些年來也就電商購物促進了物流和零售的發展,但是同時也壓縮了線下實體的生存空間和利潤空間。
  •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美國自09年以來首次正式進入經濟衰退
    據法媒報導,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周一宣布,美國正式進入衰退,美國歷史上最長一次經濟擴張宣告結束。NBER表示,美國經濟增長在2月見頂,自2007年至2009年後首次開始放緩。儘管經濟學家通常將經濟衰退定義為連續兩個季度收縮,但NBER會使用包括國內產出和就業在內的一系列因素來判斷衰退是否已經開始。NBER在一份聲明中解釋稱:「委員會認識到,疫情和公共衛生應對措施導致了經濟放緩,其特點和動態不同於以往的衰退。
  • 債券巨頭Pimco:美國經濟正處於史上最嚴重、最痛苦的衰退之中
    要聞 債券巨頭Pimco:美國經濟正處於史上最嚴重、最痛苦的衰退之中 2020年4月8日 20:39:02 騰訊網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騰訊美股」。目前,美國經濟正在經歷著史上最嚴重、最痛苦的衰退之一,但是伴隨局面逐漸發展,衰退也可能會被證明是最短暫之一。
  • 印度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表現最差
    來源:九哥財經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中,因為疫情而導致的經濟停滯對印度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但儘管在之後解除了封鎖,印度第三季度仍然是全球復甦最慢的主要經濟體之一。第三季度,印度經濟同比收縮7.5%,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只要英國和西班牙的縮水幅度大於印度,是全球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中表現最差的。儘管第三季的7.5%的衰退相比第二季度創紀錄的23.9%的衰退,要好得多,但是連續兩個季度的收縮意味著印度自1947年以來首次進入「技術性衰退」。
  • 敦和資管徐小慶:新冠疫情是「黑犀牛」、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概率在...
    2、 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在增大,現在很難找到好的對策來對症下藥,不能誇大現有政策的影響。只有人的流動性恢復,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才能逐步結束。3、 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危機是否會轉向實體經濟危機,還要看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停擺的時間,中國需要注意房地產風險。4、 如果不能很好解決人口老齡化和貧富差距這兩個問題,全球大概率會走向通縮和延續低利率環境。
  • 美國官方正式認定:經濟自2月陷入衰退,歷史最長擴張周期結束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是美國官方認定「經濟衰退」的機構,該機構會使用包括國內生產和就業在內的一系列指標來判斷衰退是否已經開始。該機構在一則聲明中表示,「我們認識到,疫情的發展以及隨後的公共衛生應對措施造成了與以往不同特點的衰退。儘管如此,鑑於就業和生產出現了空前規模的下降,以及這些下降對整個經濟帶來的廣泛影響,我們正式將這次事件認定為衰退,即使它比以前的衰退更短暫。」
  • 阿根廷將是G20成員國經濟衰退最嚴重的國家
    華輿訊 據阿根廷新大陸周刊報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一份報告警告說,儘管在許多國家爆發了第二波冠狀病毒疫情,但針對Covid-19的疫苗開發給世界帶來了希望氣氛,尤其是對那些由於衛生緊急狀況而導致經濟衰退最嚴重的國家。「由於中國的強勁復甦,到2021年底,全球整體國內生產總值將返回危機前的水平。」
  • 歷經大衰退,世界經濟能否新生
    比利時布魯塞爾購物街聖于貝爾長廊門店關閉,顧客稀少 張鋮 攝 百年一遇的經濟衰退 百年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百年一遇的經濟衰退。據世界銀行、經合組織(OECD)等機構最新預測,世界經濟增速2020年將下降4.4%和4.2%,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為上世紀30年代以來之最;全球九成以上經濟體同步陷入衰退,為世界經濟史罕見。 一是短暫反彈後再陷停滯,經濟復甦一波三折。
  • ——全球經濟衰退已經沒有問號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用瘋狂一詞似乎已經不足以描述當今的全球金融市場,那是瀑布般的下跌,無阻無攔、無抵無抗,勢不可擋。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0:57,美股三大股指本輪第4次熔斷,隨後下探10%以上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