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邊地頭有一種草,子子孫孫遍布全國。
其根牢牢抓著土地,極難拔出,可固水土。
稈從生,直立或基部彎曲,莖葉扁平或卷折。這些身體結構讓它就算千人踏萬人踩,也是要麼自己懂得彎腰不受傷,要麼得大地支撐不易斷。加之其莖特別堅韌,用它栓牛,牛力氣都拉不斷,得名千人踏,牛筋草。
花序為穗狀,結的果為穎果。穎果為禾本科特有的含一粒種子的單果,福建民間稱它為稷子草。稷是古代的一種糧食作物,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且古代以稷為百穀之長,由此可見這種草的特別。
這種特別體現在其不一般的藥效上。
入藥為帶根全草。八、九月採收,洗淨,曬乾,切斷。
性味甘淡涼。具清熱祛風利溼,涼血散淤,活血補氣強筋骨之效。入肝肺經,上可治傷暑發熱,神昏高熱,甚至因肝不利而引起的抽筋神昏也可用其治。下可清溼熱下注引起的小腹脹滿、小便渾赤、尿頻澀痛、淋瀝不暢,甚則癃閉不通等。
更由於黃疸的病機是溼,與肝相關,而牛筋草屬肝經又清熱利溼,故亦是治黃疸的佳藥。還因其活血長力,因勞力辛苦所致黃胖病也可用其治療。
選方:
1、治傷暑發熱:鮮牛筋草60g,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2、治高熱,抽筋神昏:鮮牛筋草120g,水三碗,燉一碗,食鹽少許,十二小時內服盡。(《閩東本草》)
3、治脫力黃,勞力傷,虛損:牛筋草連根洗去泥,烏骨雌雞腹內蒸熱,去草食雞。(《綱目拾遺》)
4、治溼熱黃疸:鮮牛筋草60g,山芝麻30g,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山芝麻清熱解毒止咳。
5、治下痢:牛筋草30-60g,煎湯調烏糖服,日二次。(《閩東本草》)
5、治小兒熱結,小腹脹滿,小便不利:鮮牛筋草根60g,酌加水煎成一碗,分三次,飯前服。(《福建民間草藥》)
6、治淋濁:鮮牛筋草60g。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或是牛筋草、金絲草、狗尾草各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淋濁是因溼熱痰濁下流,滲入膀胱,致小便滴瀝澀痛,尿出混濁的病症。治宜清熱解毒,利溼通淋。
牛筋草清熱利溼消淤,金絲草清熱解暑利尿,狗尾草除熱去溼消腫。三藥共治淋濁。
7、治腰部挫閃疼痛:牛筋草、絲瓜絡各30g,燉酒服。(《閩東本草》)
絲瓜絡通絡,活血,祛風。肌體麻木疼痛手足難伸,胸脅脹痛等都可用其治。
8、治風溼性關節炎:牛筋草30g,當歸9g,威靈仙9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威靈仙祛風除溼,通絡止痛。用於風溼痺痛佳。當歸補血通絡,與祛風除溼通絡的牛筋草相配,既補益又有針對性,共治病症。
8、治疝氣:鮮牛筋草根120g,荔枝幹十四個,酌加黃酒和水各半,燉一小時,飯前服,日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荔枝幹包括了荔肉和荔核。荔枝以核為治疝要藥,具理氣,散結,止痛之效。荔枝肉具補益氣血之功。
9、治睪丸炎:鮮牛筋草根、莖120g,荔枝核10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睪丸炎以高熱、畏寒,睪丸疼痛,並有陰囊、大腿根部以及腹股溝區域放射痛為主要表現。
荔枝核理氣散結止痛,鮮牛筋草清熱散淤,二藥共治病症。
9、預防乙型腦炎:鮮牛筋草60-120g兩,水煎代茶。(《福建中草藥》)
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經蚊媒傳播,流行於夏秋季。主要症狀為高熱、頭痛、嘔吐、昏睡、痙攣等。
由牛筋草能制此病,可見其有著治傳染病的能耐。《福建藥物志》亦載,牛筋草可治急性傳染性肝炎。
以上就是牛筋草的藥用選方。沒想到這種常見的草類,竟有這麼強悍的治病能量,草藥界實在奧妙。
一個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愛好者情況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