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初1是夏至,農村老人說夏至也有「99歌」,啥時候最熱

2020-12-16 棒奔霸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一,終於過完了漫長的兩個四月。在新五月的到來之際,也正值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夏至來臨,今天將會是全年日照最長的一天,太陽會在天空停留很久很久,才會戀戀不捨地落下西山。這也是夏至跟冬至的最直接的反差,那就是一個是全年日照最長,另一個卻是全年日照最短。

大家都知道,農村有句老話叫做:不入夏至不知熱,不到冬至不知冷,冬至和夏至是兩個分水嶺一般的節氣。分別代表了全年最為炎熱的季節和最寒冷的時刻,冬至來臨之後,大家不自覺的就會念叨起數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bai九沿河看柳。七九河du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民間認為九是最大的數字,而且代表意義也非常的多,有盡頭的寓意,不論是冬至之後的數九,還是夏至之後的數九,都認為是這是全年之中最大、最熱或者最冷的季節了,大家對於冬季數九比較熟悉,反而對於夏季數九念叨的很少,這也因為大概夏季炎熱的三分天氣來去匆匆,很容易度過的原因吧!

夏季也有數九歌,夏至來臨之後,開始每隔9天為一個單位,一共是九九八十一天,夏季數九跨度有點大,並非是這八十一天都是酷熱難耐,在最初和數九末端的氣溫,是並沒有那麼的高地,尤其是在數九的五九之後,基本上已經是中伏過完,到了三伏不盡秋來到的季節,天氣隨著立秋的來臨,會變得格外舒爽很多,雖然白天還依然的炙熱,但早晨和晚上,習習的涼風吹來,明顯的感覺到了氣溫的降低。

夏季數九歌:

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 五九四十五,難戴秋葉舞; 六九五十四,乘涼入佛寺; 七九六十三,床頭尋被單; 八九七十二,思量蓋夾被; 九九八十一,階前鳴促織。

今年夏季數九從6月21日開始,至9月9日結束,整整八十一天,其中最為炎熱的當屬三九和四九,今年的三九和四九從7月9號開始至7月26日,這段時間是最為酷熱難耐的,我們拋開數九再來看看今年的三伏天,做一個對比更加清楚地知曉那段時間最為炎熱。

熱在三九,夏至三庚入伏,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一共是40天,其中包括初伏10天,中伏20天和末伏10天,今年從7月16日開始進入三伏天,7月16--7月25日是出伏,7月26--8月14屬於中伏,末伏是在8月15--8月24日,其中三伏天最為炎熱的是中伏和末伏,尤其是末伏還要當心「秋老虎」的到來,我們可以通過日期清晰的看出,數九歌之中的三九四九,跟三伏天的中伏末伏基本上屬於相符。所以說按照數九歌的說法,三九四九最為炎熱。

隨著現如今大環境的改變,現在的夏天是越來越熱,跟過去相比較,氣溫明顯的上升了不少,炎熱的夏季要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多喝水,適當的增加戶外活動,擁有健康的體質,才能度過這個炎熱的苦夏。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夏至無雨三伏熱」啥意思?今年的伏天熱不熱?古人的經驗之談
    當時筆者村裡的一些老人開始還以為會下一場特大的暴雨,畢竟已經幹了很長一段時間了,這個時候很需要一場雨水。然而,想不到的卻是「日全食」。那夏至節氣已經到了,俗語「夏至無雨三伏熱」是什麼意思?今年哪天入伏,伏天熱不熱呢?我們從古人的經驗之談中來找找答案。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節氣到了,那也就意味著伏天就要到了。
  • ...今年夏至是幾日幾時幾分 夏至的優美詩詞 夏至三候的含義
    今年6月21日5時44分,我們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恪遵憲度抄本》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不過夏至不熱」,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就是最熱的天氣了。夏至日牽手日環食而在今天下午,我們還將迎來天文奇觀「日環食」!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入伏」蘊含意思很重要,早弄懂不吃虧!
    人們常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已進入到了夏季。按照24節氣的說法,到了夏至才算夏天的真正到來。今年6月21日為夏至,這是一年24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是夏季中的第4個節氣。其中,關於夏至節氣的俗語在民間流傳很多,「夏至三庚入伏」這句俗語說得是啥意思呢?那今年啥時入伏呢?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結合農民的生活實際,以及農村老人所說情況,和大家交流一下看法,具體如下:第一,「夏至三庚入伏」俗語的意思。
  • 農村老人說「夏至三庚入伏」,教你準確掌握每年的入伏時間
    古人根據測量所得認為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屬陽,認定這天是陽氣高漲至極的一天。但其實,夏至雖然陽氣較盛,而且白晝最長,但並不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因為此時接近地表的熱量是白天積累一部分,晚間散發一部分,熱氣並未達到最盛時。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再有一些時日,就到了最熱的天氣,就是三伏天。
  • 農村老人說「夏至三庚入伏」,教你每年準確把握伏擊時間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他的時間節點是公曆21-夏至2020在。。夏至是北半球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中國就位北半球。。根據測量結果,古人認為夏至處於中夏的位置,即中午位置午屬陽,並認為這一天是Yang Qi極高的日子。。事實上夏至不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雖然他充滿了楊,白晝是最長的。。因為在這個時候,地球表面附近的熱量是白天積累起來的,一部分是在晚上散發出來的。每天吸熱多,散熱少,再過幾天,最熱的天氣是三伏天。
  • 夏至到,俗話說「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夏至颳風好不好?
    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才是最熱的天氣,也就到了伏天了。因此農村一直有「夏至不過不熱」和「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大家都知道,夏天炎熱,人們最喜歡有風的時候了,自然風一旦吹起來,涼涼爽爽的,比屋裡的風扇、空調吹得舒服多了。既然人們喜歡有風的日子,那麼,夏至刮東南風是好還是不好?
  • 農村俗語「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今冬啥時候冷?
    導讀:農村俗語「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今冬啥時候冷?冬至這一天北方地區的習俗是:吃餃子,餃子是冬至的必備食物,餃子的形狀很像是人的耳朵,所有農村老人說冬至這一天吃了餃子的話,整個冬天就不會凍耳朵,雖然明知道這是一種說法而已,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並未改變。
  • 2019年夏至是幾點幾分 6月21日今年夏至具體時間
    2019年夏至是哪天幾月幾日?今年夏至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2019年夏至時間。
  • 夏至的詩句有哪些 夏至節氣圖片 描寫夏至夏天的句子
    今日12時24分,迎來夏至節氣。這一天,太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太陽在一年中所能達到北半球最高的緯度,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夏至的到來意味著炎熱天氣的開始。一年最熱的階段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 今年啥時候是冬至和數九?按照農村的說法,2021年是盲春年?
    導讀:今年啥時候是冬至和數九?按照農村的說法,2021年是盲春年? 隨著大雪節氣的來到,冬至的腳步也就越來越近了,冬至是全年日照最短的一天,也是氣溫降低到最低點的開端。在冬至這一天,北方地區的習俗就是吃餃子。老人會跟孩子說,這一天如果你要不吃餃子,耳朵就會被凍掉。
  • 今日夏至,夏至原來還藏有這些秘密!
    今日,夏至已至。一年中最炎熱、雨量最大的一段日子就要來了。天文專家表示,同前年和去年一樣,今年的三伏天依然是40天。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農村「夏至三庚」是怎麼計算伏天的?
    農村「夏至三庚」的算法是怎麼計算伏天的?農村老話常說,「冬有三九,夏有三伏」,這伏天就是夏天最有標誌的天氣了,而「伏」最淺顯的理解就是「趴著不動」,伏天在家不動就是最佳的過夏天的方式。而在我們農村的說法中,「伏」指的是一種「熱邪」,以往的人們在這三伏天裡最容易出現瘟疫,從而生病死亡,所以認為這三伏天是最危險的天氣。
  • 夏至就該熱著過!熱茶比冷飲解暑
    「夏至三庚數頭伏」,6月21日12時24分,我們將迎來「夏至」節氣。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三伏天是40天。7月12日交「初伏」,7月22日交「中伏」,8月11日入「末伏」,8月21日「出伏」。今年夏至到立秋有5個庚日,因此今年的中伏是20天。 掌上青島特別推出《夏至養生全攻略》,一起來看看吧!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 為什麼夏至不是一年當中最熱的一天?
    問:為什麼夏至這一天不是一年當中最熱的一天?我之所以這樣假設是因為在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儘管我查遍了圖書館所有的書籍,我也沒有找到答案。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問:另外,為什麼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我曾以為是因為地球在自轉的過程離太陽很遠。
  • 夏至節氣的詩句諺語大全 夏至節氣的含義特點是什麼?
    2020年6月21日是夏至節氣,夏至是四季中一個重要的分界線。古人留下了很多描寫夏至節氣的古詩詞詩句,夏至節氣詩句多是詩詞歌賦、民間諺語也多與節令、氣象有關。描寫夏至節氣的詩詞詩句如下:夏至的詩詞1:竹枝詞(唐)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 夏至:當「漫長白晝」遇上「金邊日食」,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
    ▼夏至(6月21日5時44分)北京時間6月21日5時44分迎來「夏至」節氣。夏為大,至為極,萬物到此壯大繁茂到極點、陽氣也達到極致。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今年夏至日恰逢日環食,也讓這一天平添了更多浪漫。我國多地都可在「最長白日」觀賞到「金邊日食」。
  • 夏至習俗
    許多古書中記載著一些大同小異的「夏九九歌」,描述了夏至後的氣溫變化和人們日常生活情景:「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爭向路頭宿;五九四十五,樹頭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七九六十三
  • 夏至|星繁愁晝熱,露重有荷香
    夏至  今天是24節氣的第10個節氣夏至。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從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所以,在夏至後,飲食要以清洩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補。《呂氏春秋·盡數篇》指出:「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勿過鹹、過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
  • 2020年夏至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夏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2020年已經過去了五個月份,現在迎來了六月份,六月有不少節日和節氣,例如兒童節、芒種、夏至以及端午節等。 那麼2020年夏至日是哪一天?夏至節氣是什麼意思呢?2020年夏至日是哪一天  2020年的夏至在6月21日,今年的夏至剛好與父親節是同一天。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夏至和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兩個節氣,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是北半球一年之中白天時間最長、夜晚時間最短的一天,從夏至節氣後,氣溫會逐漸升高,到三伏天時最為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