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北大醫學博士張進生,如今已失業18年,在家務農靠低保度日

2020-12-14 琅琊講武堂

古人有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在北大博士張進生身上卻沒有得到應驗,反而在家啃老靠吃低保度過了18年,原因是天生的病症和專業相違背,張進生在校時進修的是臨床醫學系,但本人卻因「暈血症」而導致不能實戰操刀,故而和自己本可以璀璨的人生失之交臂。

於1966年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市的張進生家境貧寒,家裡有兩個姐姐,自己是家裡唯一的男丁,父母對張進生抱著莫大的希望,把全家的寄託全部傾之於張進生的身上,為此,家裡面兩個姐姐都早早輟學,打工嫁人。張進生而在學校的時候,卻沒有讓父母失過一點望,18歲考入了湖南醫科大學,但是,等到學業有成步入社會的時候,卻成為了家裡面的累贅。

1989年,大學畢業之際,學校把成績優異23歲的張進生安排到了天津的一家醫院裡當一個基層醫生,為期三年的醫院生涯讓張進生備受煎熬,加上自己性格內向,不擅長人際關係,故在醫院工作的非常不愉快,最重要的是發現了自己患有「暈血症」。

因為暈血症故而不能上臺操刀,張進生也不能克服這個症狀,也不想轉行幹點別的,因為不想讓自己五年在讀醫學的青春白白浪費,但屬實不能上臺,為此弄得張進生非常躊躇,久而久之便索性逃避。

逃避工作戰場的張進生說服家裡,繼續留校進修,在校期間,張進生認真刻苦,於1992年一舉考入北大後,自1995年讀到了碩士,後又繼續攻讀博士,1998年,一家英國皇家醫學院都想讓張進生出國留學,但無奈的是留學費用高達20萬,這對此時已經32歲的張進生一家來說屬實是難如登天。

人遲早是要面對社會的,畢業很快來臨,一直到了博士的張進生卻一點都興奮起來,對於張進生來說意味著畢業既失業,久而久之患上了抑鬱症,期間因為抑鬱症在北大休學了一年, 2001年,學校把張進生勸退以碩士身份分配到了蘭州一家醫院裡當一個基層醫生,同為博士一起畢業的同學月薪5000元,而張進生卻只能拿到了1000元。

身為博士生的張進生卻破天荒的接受了這個待遇,決定要好好改變自己人生的軌跡,在工作期間還和一名小護士談起了戀愛,原以為靠自己的努力會把日子一天天給過好能給家裡減輕負擔的張進生直到有一天和女朋友爭吵起來。

女朋友說張進生其實就什麼都不是,還妄想成為人上人,簡直就是猴子撈月,分不清現實和夢幻,這句話對敏感內向和抑鬱的張進生無疑更是傷口撒鹽雪上加霜,同年的2001年,張進生辭掉了這份工作,回到了鄉下。

回到鄉下後的張進生繼續找工作,卻屢次碰壁,自此索性一直待在家裡靠啃老度日,這一啃就啃了18個年頭,比較有意思的是,張進生卻也沒有閒著,一直在家中自學著物理和數學,想有朝一日去北大教書。

但是,知識總是會更新換代的,張進生的教書夢終有一天會如夢般的泡影破滅於現實的幻想,一次,在張進生的出行中意外的丟失了自己的戶口本和身份證,在補領的時候,政府特給張進生辦理了農村特困救助,張進生的本來該是璀璨的人生也由此戛然而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毛澤東

相關焦點

  • 北大博士抑鬱肄業,找工作四處碰壁,失業18年後靠低保生活
    北大博士抑鬱肄業,找工作四處碰壁,失業18年後靠低保生活地貧栽松柏,家貧子讀書。老祖先的教誨還猶言在耳。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這也是多麼寒門子弟奮發向上的動力。如果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學,不知會羨煞多少考生和家長,更不用說考上北大了,如果能考上北大博士生,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學業追求。但是如果告訴你有一位北大的博士生,卻在家待業十幾年,只能靠低保生活,你一定無法相信。寒門學子考取醫科大學這位北大博士生是湖南常德人,名叫張進生,父母都是農民,一家四口,家境貧寒。
  • 北大醫學博士張進生,因天生暈血上不了手術臺,如今卻靠低保度日
    張進生於1966年出生在湖南常德,自小學習成績就很突出,雖然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不過優秀的張進生卻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希望,1984年,張進生考入了湖南醫科大學(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 張進生:北大醫學博士因暈血上不了手術臺,失業後在家領18年低保
    張進生1966年出生在湖南常德,家裡幾代人都是農民,還有幾個兄弟姐妹,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由於張進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加上他的學習成績很好,常被人作為榜樣加以表揚。因此經過再三考慮,家裡人決定讓弟弟妹妹們輟學打工,全家人竭盡全力供張進生上學,從此張進生學習更加刻苦,因為全家的希望都在他身上。
  • 北大博士張進生,畢業後靠家人接濟度日,國家特批他農村特困救助
    三、學習上的強者1、考入北大在北大求學期間,張進生依舊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狀態,一路高歌,在1995年順利畢業,獲得北京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學位,於同年,又考入了北京大學內科學博士研究生專業。3、境況艱難,雪上加霜因為家裡的經濟生活狀況本來就已經相當拮据,供養他上完博士都已是砸鍋賣鐵才湊夠的錢。家裡現在的狀況顯然已經負擔不了任何擔子,要是再去國外求學,這無疑是給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又雪上加霜,最後張進生也沒有去國外留學。
  • 北大肄業博士張進生,曾是醫學高端人才,為何後來失業成低保戶?
    學歷是一個人大展宏圖、施展抱負的篩選門檻,北大作是莘莘學子的嚮往學府,從北大畢業的天子嬌子大多衣食無憂、事業有成。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北大有一個博士生曾經是醫學界的高端人才,後來卻失業18年,淪為了政府救濟的低保戶。這個北大博士生是誰?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之驕子張進生:北大醫學博士,被女友拋棄,如今靠低保生活18年
    然而卻也有例外:他是一名北大博士畢業的高材生,卻面對自己劣勢之時折戟,一度沉淪長達18年之久,如今不得已靠政府低保維持生計。他就是天之驕子張進生。那麼他到底因為何事由最高學府的神壇跌落到塵世的泥淖中,這18年來他又經歷了什麼?待我們一一道來。
  • 北大醫學博士卻暈血,肄業後「啃老」18年,今靠低保為生
    而在漫長的教育史上,有一位明明考上北大博士的「學霸」,卻因為自己的不知變通,導致後半生過得並不那麼順利。 繼續深造,北大博士畢業前夕「一場空」 在張進生讀完研究生之後,為了不去上班,又選擇了讀博士。
  • 北大醫學博士因暈血,在家中啃老幾十年,如今靠著拿低保過日子
    張進生也沒有讓家人失望,在學校的成績一直名列榜首,1984年,18歲的張進生參加高考,在父母的建議下,他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湖南醫科大學,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土木工程專業。張進生從小到大隻知道悶頭看書,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好成績,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讚揚,所以他進了大學以後還是一如既往。
  • 湖南小夥考上北大,因留學不成賭氣退學,失業18年全靠國家救濟
    18歲時,他成為家鄉第一個大學生,考入湖南醫科大學(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完成了五年的專業知識學習。在大學期間,他仍然不敢放鬆和努力學習,把學習作為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途徑。當他1989年大學畢業時,張進生以優秀的成績直接被分配到天津的一所醫院,變成了一名醫生。
  • 寒門學子考上北大研究生,讀到博士選擇肄業,失業18年成為低保戶
    比如北大博士肄業生張進生,這麼一個高學歷的人才,命運卻讓人唏噓不已。▲醫生形象但是這麼一點成就並沒有讓他止步於現在,三年後,他又考上了北大的碩士研究生,而且在1995年碩士畢業後繼續攻讀了博士學位,進入最高學府學習已經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 21年了,半工半讀考上北大,卻博士肄業的湖南小夥,現在怎麼樣了
    現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他怎麼樣了呢?故事的主人公叫張進生,出生在湖南農村家庭,在家排行老小,父母都是農民。雖然是家庭比較貧困,但是他受到的教育是和其他人一樣的。從小學開始,他的成績就比較好。後來不知道是何原因,高考失利了。後來又在學校復讀了一年,再次高考時,憑藉著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湖南醫科大。
  • 他是北大肄業博士生,18年前一氣之下退學,現在靠低保維持生活
    在當代社會,就有一位北大的肄業博士,固執己見,最終淪為低保戶。在他們看來,讀書是改變家中困境的唯一方式,好在張進生也十分爭氣,求學之旅幾乎未曾有過坎坷。18歲時,張進生不負家人期望,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湖南醫科大學,並在這裡進行了五年的專業知識學習。在大學期間,張進生依然勤奮刻苦的學習,在他看來只要肯讀書,將來就能擺脫貧窮的處境。
  • 北大碩士淪為「低保戶」,曾是全村的驕傲,女友說:他眼高手低
    今天講的故事,就是說的一個北大碩士畢業生,叫張進生。他老家在農村,曾是全村人的驕傲。張進生能考上北大博士,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很多人對其給予了厚望。張進生1966年出生,從小天資不錯,剛恢復高考不久時,很多人因為基礎課程沒有學,根本是考不上大學的。
  • 54歲的北大博士淪落成低保戶,曾是全村驕傲,女朋友:他眼高手低
    北大醫學博士是一個怎樣閃閃發光的代名詞,對一般人來說考上北大已經是不敢想的夢,而張進生作為最難科系之一的北大醫學院博士生,按理說應該是人生巔峰的起點,走向成功,迎娶白富美,過上幸福的生活已經是非常可能發生的事,但最終他卻落得低保戶的下場,不免令人唏噓。
  • 醫學博士吃低保,而她被質疑卻受行業恩寵,專業選對才有好工作
    事業單位下崗的不多,何況還是一名醫學博士,而且還是北大畢業的。但結果就像媒體說的淪為「低保戶」,如今現狀讓人唏噓不已。前幾天高考文科成績第四名的她選擇了考古專業,當外界質疑沒「錢」途的時候,全國多家考古研究所贈來禮品以資鼓勵和祝福,或許不算是提前錄用的預定,但差不多是提前留個「香火情」了。
  • 「北京大學」肄業博士,20年來,為什麼一直「待業」在家
    我們非常清楚,北大在各省市的招生名額並不多,競爭異常激烈,考生想要搭上北大這班車,真是太難了。當然,高考沒有機會上北大,日後還可以通過努力,考取北大的研究生或者博士,如果能夠考上同樣也是了不起。究竟是什麼原因退學,已經不重要,因為他最終連北大醫學部的博士學位都沒拿到,更別想英國某皇家醫學院了。從2001年起,張某一直待業在家,淪為低保戶張某雖然北大博士肄業,但起碼還有北大醫學部研究生的學歷,找份工作應該不成問題。
  • 他是北大高材生,留學英國皇家醫學院,卻與曾經大相逕庭
    農民子弟北大夢張進生出生於湖南的一個小村,家境貧寒的他,從小就立志於走出農村,去往更高處。他的父母十分支持他的學習,並儘自己的全力培養他。張進生自己也不負眾望,在18歲那一年,他考入了湖南醫科大學,他是村裡唯一的大學生。
  • 那個北大畢業的肄業博士,十多年未工作,如今怎麼樣了?
    有這樣一位北大學生,待業十多年,一直靠著低保維持生活。作為國內的頂尖高校,北京大學擁有一流的教學資源,是培養社會各界人才的搖籃。但是,其超高的錄取條件也成了很多人仰望的地方。能夠進入北京大學絕非易事,對於農村孩子來說,這更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 塔拉提白克的北大醫學博士養成記
    初中:克州一中           高中:烏魯木齊實驗中學           本科:上海交通大學        專業:臨床醫學           碩士:北京大學(保研) 專業:骨外科           博士:北京大學(保博) 專業:骨外科身材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