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期會導致家暴、財產轉移? 專家認為不必擔心

2020-12-23 浙江在線

2020-12-16 15:16 |杭州網

對於離婚冷靜期,一些人認為這一制度會導致離婚難,還有一些人擔憂離婚期限延長,會導致家暴、財產惡意轉移等行為發生。其實這些擔憂根據不足。

第一,關於我國是否存在離婚難的問題,我們不可以簡單的回答是或者不是,因為這個問題涉及離婚法律制度應遵循的社會價值觀以及國情現狀問題。一些人主張的讓離婚更容易的觀點,其社會價值觀怎樣?是否符合我國國情?實際上,讓離婚更容易,這種價值觀並不是世界上的主流,也不是普遍的做法。在美國的拉斯維加斯,結婚、離婚的程序都非常簡易。但這種婚姻的效果,在全世界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得不到認可,甚至美國本土的多數州都不認可。在我國,對法律提出「易離婚」或「離婚易」的要求,更難以為社會所接受。世界上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認為,婚姻制度有不容忽視的道德倫理基礎,即尊重婚姻、尊重家庭、珍惜感情。因此,簡單地批評我國冷靜期的做法會導致離婚難,這一說法值得商榷。

第二,民法典規定在協議離婚中適用冷靜期,這個做法有清晰的社會問題意識:現實中確實出現了輕率結婚和輕率離婚的社會現象。離婚多了,一方面體現了婚姻當事人的自主權得到了承認;另一方面,也確實有一些人對自己的婚姻和感情不自重。冷靜期制度的設置,背景是一種明確的問題意識,而且也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前實驗性的做法表明,冷靜期有很好的作用。

第三,該怎樣理解冷靜期?我們應該知道,冷靜期僅僅適用於協議離婚,從這個角度就是鼓勵婚姻自主。婚姻的基礎是感情,如果當事人之間的婚姻確實沒有感情或者原有感情已破裂,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解決夫妻之間的矛盾關係。在法律上,首先要尊重當事人的自我決定權,也就是通過協議離婚的方式解決問題。而夫妻間矛盾通過協議的化解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兩當事人和好,另一種是離婚,因此,我們不能得出夫妻協議只能離婚的結論。當然在協議離婚的情況下,也存在和好的可能,所以就需要在法律上建立冷靜期,解決輕率離婚這樣一個現實問題。在社會現實生活中,輕率離婚造成的惡果的確很嚴重。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第四,我們必須要意識到,婚姻的基礎是感情,因為婚姻產生了家庭,但是家庭中並不僅僅只有夫妻,還有其他因素,要綜合考慮問題。當然我們不能用家庭來捆綁夫妻,但也必須要意識到除了個人感情之外還有其他問題需要一併考慮。冷靜期的制度,也有這一方面的因素。

最後,要知道離婚冷靜期僅僅適用於協議離婚,不適用於訴訟離婚。如果婚姻當事人的矛盾不能自我化解,就需要去法院解決。比如出現家暴、轉移財產等情形,就不是協議離婚能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在訴訟離婚中解決。一旦發現有家暴、轉移財產的情形,另一方當事人可以馬上向法院提出,採取訴訟保全等救濟措施。如出現家暴、人身傷害等問題,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對於轉移財產等問題,也有訴訟保全的法律。所以,有些人炒作這些問題,把這些問題放在協議離婚制度中,就混淆了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制度的區別。當事人的爭執一旦到了法院,對另一方當事人有不利情形時,法院都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民事訴訟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都有詳細的規定,此類問題無需擔心。

(原標題《離婚期限延長會導致家暴、財產轉移?專家:根據不足》。編輯張卉卉)


1608103000000

相關焦點

  • 離婚冷靜期內一方實施家暴或轉移財產咋辦?專家解讀來了!
    冷靜期結束後,雙方堅持離婚的,可去民政部門申請頒發離婚證。設置離婚冷靜期可促使夫妻雙方對自身的人生規劃、未來子女撫養、生活規劃更加理性。這對婚姻家庭關係中處於弱勢地位的很多女性而言是有益的。因此,不能認為離婚冷靜期的設置是幹涉了離婚自由。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瀕臨破碎的婚姻是可以挽救的,哪怕是起訴離婚的案件同樣有挽回的餘地。
  • 設置冷靜期是否幹預離婚自由?民法典編纂專家回應四大焦點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消息,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離婚程序中增加30天冷靜期引發社會強烈關注,相關多個熱點話題連日衝上微博熱搜榜。一些網民表示疑慮,擔心離婚會變難,冷靜期會出現一些變數,糾紛增多。針對網民熱議的四個焦點話題,「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權威專家。
  • 離婚冷靜期,一方「突擊」花錢怎麼辦?如何防家暴?婚姻法專家解析
    第二次還要冷靜期嗎?圍繞這些問題,紅星新聞記者專訪了知名婚姻法律專家、廣東省律師協會婚姻家庭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廣東省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遊植龍。因為有婚內財產分割制度,用來防範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的行為。紅星新聞:冷靜期內,豪吃豪飲能不能算揮霍?遊植龍:我認為,這需要考慮夫妻雙方的收入情況。所謂揮霍就是指亂花錢。家庭經濟能力和消費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判斷標準。
  • 為何設置離婚冷靜期?是否會變成「窗口風險期」?專家解讀
    專家:設置離婚冷靜期避免輕率離婚為什麼要設置離婚冷靜期?專家表示,30天的離婚冷靜期沒有違背「離婚自由」的原則,而是為了預防在協議離婚中出現的衝動型離婚,並且它只適用於協議離婚。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王丹介紹,離婚冷靜期在司法實踐中已經進行過探索,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離婚冷靜期,一方突擊花錢怎麼辦?婚姻法專家解析
    第二次還要冷靜期嗎?圍繞這些問題,紅星新聞記者專訪了知名婚姻法律專家、廣東省律師協會婚姻家庭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廣東省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遊植龍。冷靜期內,一方 " 突擊 " 花錢可認定為揮霍紅星新聞:有了冷靜期,離婚是不是變難了?
  • 離婚冷靜期怎麼個「冷靜」法?遭遇重婚、家暴等情況怎麼辦?
    有專家表示,30天的離婚冷靜期沒有違背「離婚自由」的原則,而是為了預防在協議離婚中出現的衝動型離婚,並且它只適用於協議離婚。據中央政法委披露的一起案例顯示,離婚訴訟案中的兩位85後上訴人只經歷了短短一年的婚姻,有一個乖巧可愛的女兒。在開庭後調解中,調解員了解到,他們沒有原則性矛盾,情感也沒有完全破裂。
  • 專家:「離婚冷靜期」增加離婚難度 是過度解讀
    甚至還有人擔心,30天的冷靜期內如果發生家暴怎麼辦?「離婚冷靜期」是否真的會對離婚造成根本性影響?民法典中為何要規定這個制度?該如何正確看待「離婚冷靜期」?這一制度能否在實踐中發揮其所承載的功能?《法治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相關業內人士。
  • 民法典為何要規定離婚冷靜期?目的何在?專家詳解
    甚至還有人擔心,30天的冷靜期內如果發生家暴怎麼辦?  「離婚冷靜期」是否真的會對離婚造成根本性影響?民法典中為何要規定這個制度?該如何正確看待「離婚冷靜期」?這一制度能否在實踐中發揮其所承載的功能?《法治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相關業內人士。
  • 離婚冷靜期30天怎麼算?家暴怎麼辦?民政部剛剛都回應了
    為了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近日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了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了「冷靜期」。離婚「冷靜期」是否不利於保護受家暴當事人?對於大家熱議關注的幾個問題,民政部作出回應。離婚冷靜期30天怎麼計算離婚冷靜期是30天,那麼,30天如何來算呢?
  • 專家詳解民法典為何規定離婚冷靜期目的何在_中國國情_中國網
    甚至還有人擔心,30天的冷靜期內如果發生家暴怎麼辦?「離婚冷靜期」是否真的會對離婚造成根本性影響?民法典中為何要規定這個制度?該如何正確看待「離婚冷靜期」?這一制度能否在實踐中發揮其所承載的功能?《法治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相關業內人士。
  • 離婚冷靜期霸屏 冷靜期內一方「突擊花錢」怎麼辦?
    民法典明年起正式實施,其中離婚程序中增加30天冷靜期引發社會強烈關注,相關多個熱點話題連日衝上微博熱搜榜。針對網民熱議的焦點話題,記者採訪了權威專家。一方轉移財產咋辦?不少網友擔心:如果真是鐵了心要離婚,冷靜期中,一方如果「突擊花錢」、轉移財產,或是肆意損毀共有財產,怎麼辦?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孫若軍表示,對於上述行為,可以依據民法典規定處理,如果一方在冷靜期內揮霍、轉移或毀損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就可以少分甚至不分財產。
  • 合肥已有地區試行離婚冷靜期 百分之十家庭冷靜期內撤訴或和好
    專家給協議離婚冷靜期點讚趙先娥是合肥市瑤海區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長期從事婚姻家庭方面的訴訟案件。「從去年開始,瑤海區人民法院所受理的離婚案件,只要不存在婚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離婚法定要件,我們都會建議當事人申請冷靜期。」趙先娥表示:「我們所辦理的離婚案件中,在冷靜期內撤訴或和好的接近百分之十。」
  • 「離婚冷靜期」再上熱搜,專家談立法深意:給有挽救可能性的婚姻多...
    甚至還有人擔心,30天的冷靜期內如果發生家暴怎麼辦?「離婚冷靜期」是否真的會對離婚造成根本性影響?民法典中為何要規定這個制度?該如何正確看待「離婚冷靜期」?這一制度能否在實踐中發揮其所承載的功能?《法治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相關業內人士。
  • 離婚冷靜期,「冷靜」的不僅是感情還有家庭資產|財商保典
    除非民政部門在設置「冷靜期」程序的基礎上,再提供一些家庭調解服務,比如請婚姻關係專家、心理專家等專業人士介入「冷靜期」去做調解和疏導,從根本上找出家庭破裂的原因,並且來評估這個家庭是否值得再次黏合。否則,單靠夫妻雙方回家自己冷靜30天,那僅僅是對這個結果按了暫停鍵,最終破裂的婚姻關係並不會發生本質性的改變。
  • 離婚冷靜期真要來了!有顧慮跟擔心的看這裡……
    看著網友們的熱議,大象新聞覺得有必要詳細解釋一下,什麼是「離婚冷靜期」?它適用於哪些情況?會不會影響婚姻自由呢?離婚冷靜期是什麼?離婚冷靜期的警示效果甚至超越了其直接功能。但對真正需要離婚者,並不能阻止其離婚。同時「離婚冷靜期」既是冷靜思考期,又是離婚準備期。30天時間離婚雙方既可以認真思考是否必須離婚,也可以思考離婚後生活怎樣安排、財產如何分割、子女如何撫養等問題。
  • 梁姐姐為您解讀《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一)| 離婚冷靜期?我們還能...
    家暴的核心是權力和控制,建立在平等的互動模式上的親密關係才健康,互相尊重,對方是你愛人的同時,也是一個獨立、平等的人。五、離婚冷靜期裡,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該怎麼辦?關於離婚冷靜期,另一大爭議點是:「這是留給另一方轉移財產的時間?」面臨離婚糾紛時,轉移財產的手法可以說是與時俱進、花樣翻新。離婚冷靜期是否會為一方的財產轉移提供了便利?
  • 離婚冷靜期30天怎麼算?有家暴怎麼辦?民政部回應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4日電 2021年1月1日開始,隨著《民法典》正式實施,引發社會熱議的「離婚冷靜期」也將落地施行。以後的協議離婚要分幾步?離婚冷靜期30天怎麼計算?其中一方有家暴行為,離婚還需要冷靜期嗎?  針對這些廣受社會關注的話題,民政部在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做出回應。
  • 如何正確看待「離婚冷靜期」的立法深意
    甚至還有人擔心,30天的冷靜期內如果發生家暴怎麼辦?「離婚冷靜期」是否真的會對離婚造成根本性影響?民法典中為何要規定這個制度?該如何正確看待「離婚冷靜期」?這一制度能否在實踐中發揮其所承載的功能?《法治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相關業內人士。
  • 離婚冷靜期將實施,俠客島:不必上綱上線到離婚自由層面
    對此,有人怒懟:「為什麼離婚要設置冷靜期,結婚不設置冷靜期啊?」甚至有人鼓譟:「趕緊離吧!不然等到明年離婚就更難了!」可以看到,有關離婚冷靜期的爭議貫穿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立法全過程。有人說它是「婚姻的守護者」,有人說它是「自由的絆腳石」,還有人說它「非常不利於對家暴受害人的保護」,那麼,從明年1月1日實行離婚冷靜期後,離婚就更難了麼?離婚自由就得不到保障了嗎?
  • 離婚冷靜期真的來了!怎麼個「冷靜」法?
    有專家表示,30天的離婚冷靜期沒有違背「離婚自由」的原則,而是為了預防在協議離婚中出現的衝動型離婚,並且它只適用於協議離婚。  據中央政法委披露的一起案例顯示,離婚訴訟案中的兩位85後上訴人只經歷了短短一年的婚姻,有一個乖巧可愛的女兒。  在開庭後調解中,調解員了解到,他們沒有原則性矛盾,情感也沒有完全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