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億基建計劃成「笑話」!印度宣布:16億項目競標排除中企

2020-12-27 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2020年以來,印度力推本土製造,限制中國產品、中國投資、中國製造,但就算該國「自力更生」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還是沒能逃出「真香」定律,例如今年3-6月份,中國商品在印度進口總額中所佔比例從13.7%升至18.3%。即便如此,技不如人的印度卻依舊「一錯到底」。

技不如人!印度搞「內定」:撤銷中企競標資格

據《印度時報》12月23日報導,印度鐵路公司以「技術原因」為由,取消了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和印度先鋒貿易公司合資組建的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競標「Vande Bharat」項目的資格。

據了解,今年7月10日,印度鐵路公司推出半高速列車「Vande Bharat」項目招標,競標成功的公司將為其製造44列列車機組,總標價值約180億盧比(約合16億元人民幣)。參與競標的共有6家公司,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則成為了其中唯一一家國外競標者。

資料顯示,此次競標的中車先鋒是中國在印度投資的第一個軌道交通牽引設備製造企業,於2016年正式投產。該企業不僅生產和維修鐵路電機,還為印度石油鑽井、風力發電、礦山裝備提供整套電傳動系統。

然而,這家中印合資企業一入圍,印度就在7月宣布不再允許任何中國公司或與中國公司合資的企業參與該國道路建設項目,並且現下任何中資企業參與的競標項目,印度都將重新進行招標。

所以,9月份「Vande Bharat」項目重啟招標後,印度直接把中印合資企業的競標資格給撤掉了,僅剩兩家印度公司尚在競標。事實上,早在8月底,印度鐵道部就已經發文「內定」,稱在新的招標中,將「優先考慮印度製造」。

拒絕和中企合作,印度100萬億基建計劃成「笑話」?

只不過,印度的基建能力實令人不敢恭維。例如,印度最長鐵路公路兩用橋——博濟比爾橋,該鐵路橋總長4.94公裡,從2002年開工建造,耗時16年才修好通車,最後總耗資590億盧比(約合52億元人民幣)。

更別說,印度連基建的必用機器,如盾構機這樣的大型工程機械都需要從中國進口。拒絕中企,印度恐怕連路都挖不了,也讓去年印度推出的100萬億盧比大型基建計劃成為一個「笑話」。

在基建方面,印度除了要面對工程技術能力欠缺,工程設備無法自產的問題之外,還存在財政薄弱資金匱乏、國內徵地困難項目無法開展的難題。日企就被印度的「磨蹭文化」折磨得一言難盡。

2015年印度就和日本達成協議,日本將為其建造第一條高鐵,預計耗資1.8萬億日元,其中1萬億日元由日方提供低息貸款。但五年過去了,該項目卻還沒正式開工。直到今年11月26日,印度國家高鐵終於同意與日本籤署建造合同,而該項目的總造價已從當初的1.8萬億日元飆升至2.5萬億日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企海外承包的基建項目都取得重要突破:中國和巴基斯坦合作的拉合爾軌道交通的橙線項目正式通車、中緬國際鐵路打通了最後壁壘、印尼雅萬高鐵1號隧道順利貫通……

文 | 李澤鈽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徐曉冰

相關焦點

  • 為排除中企,印度以「技術理由」,取消了中企競標資格
    為排除中企,印度以「技術理由」,取消了中企競標資格 自從中國和印度發生對峙之後,印度政府就變著花樣地對中國在印度的投資或者企業進行打擊,要麼將中國對印度的投資進行嚴格的審查,要麼就想辦法阻撓中國企業在印度的收購計劃。
  • 絞盡腦汁排除中企?中企競標高速火車項目,印度以「技術理由」取消...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徐東陽】據《印度時報》23日報導,印度鐵路公司以「技術理由」取消了中國中車集團永濟電機有限公司和印度先鋒公司聯合體競標生產44輛高速火車的資格,總標的約180億盧比(約合16億元人民幣)。目前,參與該項競標的僅剩兩家印度本土公司。為了在該競標中排除中國企業,印度鐵路部門絞盡了腦汁。
  • 價值307億,中企拿下阿根廷4項基建大單!日印高鐵也要開工了?
    據拉加經委會認為,拉美國家每年應將本國GDP的6%用於擴大基建投資,才能彌補與經合組織發達國家基建領域的差距。所幸的是,來自中國的資本和技術經驗正為拉美基建發展提供重要助力。307億,中企拿下阿根廷4項基建大單!
  • 印度100億基建項目取消,稱不允許中資企業參建
    當地時間21日,印度鐵道部突然發布一條消息,宣布其「Vande Bharat」半高速列車項目的招標取消,何時重新招標將另行公布。有意思的是,印度鐵道部在消息的提了一句,稱他們會「優先考慮印度製造」。印度這顯然是話裡有話,優先考慮印度製造,顯然就是要排除外國資本。排除的誰?中資企業。在此之前,該半高速列車項目招標總共有6家企業參與競標,其中一家是中國中車永濟電機公司,與一家印度企業成立的合資公司,也是其中唯一外國競標者。
  • 144億項目被毀約?造成中企損失,俄:印度在背後搗亂?
    144億項目被毀約?造成中企損失,俄:印度在背後搗亂?一直以來,中方都重視對外開展互利合作,然而在此期間,一些國家卻並不講求合作信譽,各類毀約失信的情況時有發生,據外媒9月16日報導,中方在南亞國家斯裡蘭卡投資的項目便出現了這一情況,報導指出,近年來斯裡蘭卡經濟發展迅速,而為了加快國內基建水平,斯裡蘭卡便向中方投來了合作橄欖枝,眾所周知,中方在國際上有著「基建狂魔」的稱號,基建水平自然不必多說,並且中方在工程項目要價上相對較低,這也成了許多發展中國家基建的不二之選
  • 印度基建逞威風:不允許中企給印度修路,自己修得更結實
    說起印度,相信大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國家,他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讓我們無法理解,尤其是在今年,印度的情況本身就已經夠艱難的了,但他們還是沒有好好發展的意思,跟周邊眾多國家都出現了矛盾,而且還抵制中國製造,讓自身的經濟下滑的更加嚴重了一些,現如今,印度又開始玩花樣了:拒絕中國給印度修路,還是自己修得結識!
  • 歐洲綠色基建是個大蛋糕
    0.75萬億+1.1萬億=1.85萬億歐盟委員會最近推出一項名為「歐盟下一代」的全面復興計劃,並為此設立7500億歐元的專項經濟復甦基金。加上此前歐委會制定的2021年-2027年1.1萬億預算案,歐盟在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刺激投入將達到1.85萬億歐元。「歐盟的投資目標是發展綠色經濟,綠色基建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 還是覺得中企「香」,印度向中企交出10億訂單
    根據《印度快報》報導:中國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獲得了一份印度鐵路訂單,總價值約為112.6億盧比,折合成人民幣約為10億元,此項訂單的主要內容就是將總長約為八十二公裡的高速軌道工程中的
  • 印度「過分」了!取消我國發電廠項目,中企5年努力化為泡影
    澳大利亞京劇變臉、印度搞「抵制」、歐美等國家禁用華為5G,世界各地充滿著不確定因素。前段時間,印度竟然沒有經過我同意,直接取消了與我國之間合作的發電廠項目,兩個發電廠大訂單就這樣淪為虛無,我們中企在發電廠上做出的5年努力也化為泡影。印度是我國的鄰國,與我們一樣同為發展中國家。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國與印度還是屬於密切的合作。
  • 哥倫比亞首都地鐵開工,系中企國際競標單體最貴軌道交通項目
    中企承建的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地鐵一號線項目日前正式籤署開工令。 據悉,項目是波哥大首條地鐵,全長24公裡,採用無人駕駛高架地鐵形式,合同總額逾50億美元。作為中國企業通過國際競標獲得的單體金額最大的軌道交通項目,項目交付使用後,將極大緩解波哥大交通嚴重擁堵的現狀。
  • 20201126|愛企查早報
    一位接近字節跳動的人士透露,公司內部考慮自己孵化該項業務,在討論方案中,項目被命名為「今日買菜」。更多該企業信息於愛企查app查看六、新加坡金管局今年底將頒發數碼銀行執照,螞蟻集團、字節跳動都參與競標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孟文能今日表示,新加坡將按計劃在今年底頒發數碼銀行執照
  • 車企VS科技巨頭:萬億投入上的巔峰對決
    2018年,奇瑞獲得浦發銀行不少於一百億的授信,而後在2019年,奇瑞獲得了廣發銀行、光大銀行各100億的授信。2020年,建行再將此前給奇瑞授信從一百億擴大至185億元。自此,奇瑞手裡掌握了接近700億的可調用資金。與奇瑞的方式相同,中國汽車根正苗紅的央企一汽集團在2018年獲得了國家開發銀行、建銀、工商銀行等16家銀行意向性授信共計10150億元。
  • 西班牙四大建築公司將競標巴塞隆納諾坎普球場翻修權
    西班牙基建巨頭Ferrovial、Sacyr、FCC和Acciona均與當地公司合作,共同競標這個名為「巴薩空間」(Espai Barca)的建築項目。一名建築業內人士透露,該項目規模約為3億歐元(約合3.4億美元)。四大建築公司與巴塞隆納俱樂部不予置評。
  • 150多家企業競爭越南160億項目,中企或將成為最大贏家
    大家也都知道,近幾年來越南的發展十分的迅速,可以說有我國當年發展的勢頭,其實在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就是修建基建事業了,據說越南已經拋出了160億的基建項目,全球有150多家企業參與到這個項目的承包,而中企可能會成為最大的贏家。
  • 美作梗成功,捷克在1620億項目上動搖:禁止中俄企業競標
    經過幾十年的付出,中國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甚至一些方面也領先了各國,其中基建技術就是之一。隨著基建技術不斷盛行,我國的高鐵也逐漸成為了我國一張名片,甚至還吸引了各國的訂單。而在這次,捷克向世界各國發出項目競標,而我國和俄羅斯也參與了其中,讓人意外的是,由於美國作梗成功,導致捷克在1620億的核電站項目上動搖,最終更是禁止中國與俄羅斯企業參與競標。
  • 寧要自家的草,不要中國的寶,嫌棄中國高鐵技術,印度想要自己造
    據印媒12月23日報導,印度鐵路公司以「技術原因」取消了一家中國企業和印度先鋒公司聯合體(合資公司)競標生產44輛高速列車的資格,而此項目的總價值約180億盧比(約合16億元人民幣)。目前,參與該項競標的僅剩兩家印度本土公司。
  • 萬億新基建風口成「吸金石」 社會資金積極入局 更多促進多元資金...
    目前,已有20多個省份公布規模達數萬億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為充分發揮「新基建」的乘數效應,除了通過發行專項債、擴大信貸資金支持等政策不斷加強對「新基建」的資金支持外,民間投資力量也圍繞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等多個重點領域加快集結腳步。記者了解到,更多調動社會資本的利好政策還將出臺,為「新基建」投資供給更多中長期資金。
  • 拜登1.9萬億美元的「美國拯救計劃」對市場意味著什麼?
    北京時間周五(1月15日)凌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演講中宣布了大規模刺激方案「美國拯救計劃」(American Rescue Plan)細節,該方案總規模達1.9萬億美元。和此前已經陸續對外披露的細節一致,此份方案內容包括擴大對州和地方政府的援助、將聯邦最低工資提高至每小時15美元、擴大失業救濟等。
  • 印度作出重磅決定,終於要對我們出手了?
    自從今年六月,中印邊境地區發生對峙之後,印度就格外加強了中國對印投資的審查力度,而且為了「打壓」中企,印度可謂絞盡腦汁,最近,印度又出手了。環球網12月24日報導稱,當地時間23日,《印度時報》刊登了一則新聞,稱印度鐵路公司取消了中國公司競標生產高速火車的項目,而印度方面給出的理由,則是「技術理由」。據了解,這次競標的是44輛高速火車的生產資格,總標的約180億盧比,大約相當於16億元人民幣。取消了中國公司的競標資格之後,參與該項競標的就只剩下印度本土的兩家公司。
  • 早新聞:瑞典針對華為5G禁令再生效、印度或變相排除中企
    >12月16日晚間消息,上交所發布關於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有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回應蔣尚義加盟中芯國際:尊重12月16日消息,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宣布委任前臺積電營運長蔣尚義為公司第二類執行董事、董事會副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成員,自2020年12月15日起生效。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回應稱,「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