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歐洲正迎來新的綠色基建潮!」德國《經濟周刊》近日報導稱,在後疫情時代,受歐盟及各國政府二戰以來最大經濟刺激計劃推動,歐洲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將得到幾十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德國漢堡大學國際經濟學者卡斯普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對一直在歐洲基建市場唱主角的中國建材來說是新的機遇,但同時也是新的挑戰」。
0.75萬億+1.1萬億=1.85萬億
歐盟委員會最近推出一項名為「歐盟下一代」的全面復興計劃,並為此設立7500億歐元的專項經濟復甦基金。加上此前歐委會制定的2021年-2027年1.1萬億預算案,歐盟在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刺激投入將達到1.85萬億歐元。
「歐盟的投資目標是發展綠色經濟,綠色基建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卡斯普爾指出,具體來說,除了建設一些跨境鐵路、公路、港口、機場等大項目外,還有修建醫院、學校和低收入家庭住宅等民生項目。
一些前幾年已經啟動的項目將加速推進。歐盟內許多基建項目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產物。為此,歐盟於去年9月開啟了建築物「翻新浪潮」,目標是使目前僅為1%的翻新率成倍增長。而在復甦基金推動下,歐盟計劃將通過每年3500億歐元的投資來加速實現翻新目標,並將翻新行動的重點優先放在公共建築物上。
除了歐盟的項目外,歐盟各成員國也有自己的綠色基建項目。德國聯邦政府已經宣布,預計3年內將在德國完成120萬套新公寓建設,同時還將修建高速公路、翻新鐵路等。英國等非歐盟歐洲國家也有自己的大計劃。其中,英國政府喊出「建設更好、更綠、更快」的口號,提出把就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英國後疫情時代重建經濟的核心。
「歐洲的基建一直較為落後。這也給人感覺,歐洲較為破舊。」卡斯普爾表示,歐洲投資綠色基建除了可以推進歐盟經濟復甦外,也有利於歐洲長久以來踐行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氣候目標,同時增加工作崗位。
三種途徑參與
德國電視一臺8月播出的專題片曾介紹,中國建材越來越受到歐洲國家的歡迎。其實,歐洲建築幾乎都能看到中國建材的身影,比如太陽能屋頂、綠色塗料、花崗巖地板、可回收外牆材料,甚至瓦片也是「中國製造」。
中國建材怎樣能進一步獲得綠色基建項目的青睞呢?德國漢堡建材貿易商馬策勒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參加歐盟及各國政府的招標項目。歐洲各級政府如果有什麼公共項目,需要大手筆進行建材採購,都會發起招標。中國建材商可以單獨或者與歐洲的合作夥伴一起競標,參與整個項目也行,只參與建材招標亦可。
比如,2017年,克羅埃西亞歐盟協調政策基金為當地佩列沙茨大橋項目撥款3.57億歐元。2018年1月,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牽頭的聯合體以2.79億歐元的出價在該項目競標中勝出。同年,德國北威州招標建造新的勒沃庫森萊茵大橋,結果中國一家公司因為與中標的奧地利珀爾公司有合作而獲得建材合同。這座橋需要的3.2萬噸鋼材,有超過2/3是從中國進口的。
第二個途徑是與歐洲的建材連鎖商店合作。馬策勒爾表示,歐洲各國的建材連鎖店有很多,但真正佔主導地位也就是幾家名店。《環球時報》記者近日走訪了擁有100多年歷史的德國HORNBACH建材連鎖店。商店經理魯迪格對記者說,中國建材在他們店裡佔比很高,幾乎涵蓋所有類別,如瓷磚、塗料、壁爐、陶瓷、地板、照明設施、天然裝飾石材、門窗、房頂材料、採暖材料、玻璃等。要把建材產品銷售給歐洲的建材連鎖店,魯迪格認為,除了價格優勢,現在還要看環保水平及科技含量。
第三個途徑是併購歐洲企業或者設立分公司。馬策勒爾說,中國併購歐洲建材企業的案例還很少。這可能與歐洲建材企業都比較小,技術含量也不特別突出有關。他認為,中企建立歐洲分公司是好主意。一,可以了解當地建材應用的趨勢;二,有利於獲得招標項目,歐洲各級政府機構往往更青睞本地企業,因為可以創造就業;三,可以更好地進行售後服務,最好有自己的售後服務隊伍。
質量、環保門檻提高
疫情下,歐盟及各成員國正在收緊關鍵的基建行業法規,涉及能源、運輸、水資源、衛生、通信、數據處理或存儲、航空航天、國防等領域的設施,但對建材沒有限制。不過,國際經濟學者卡斯普爾表示,歐洲正跨入綠色基建時代,中國建材企業也應該改變戰略。
首先,要提高質量。卡斯普爾稱,歐盟2013年制定了CPR法規,規定CE標記為強制性認證。CE認證在建築產品上除了需要做產品檢測之外,還要做工廠審核,即工廠的製程控制。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會派專門的審查員到現場,評估從測試樣品到大批量生產的連續性,以保證穩定的產品質量。這意味著,企業不僅要提高質量,還要提高整個製程工藝並優化質量控制過程。
其次,綠色建材才有競爭力。歐盟這次綠色基建熱與其氣候目標相適應。因此,各個項目都會優先採用綠色建材。所謂綠色建材,一是生產中大量使用尾渣、垃圾、廢液等廢棄物,或者使用木、竹、乾草等生態材料;二是生產過程中,採用低能耗製造工藝和無汙染環境的生產技術,產品中不得含有危害健康的添加劑等;三是產品多功能化,如抗菌、除臭、隔熱、阻燃、調溫等;而且,產品要能回收利用。
再次,符合歐盟價值標準。「近年來,歐盟越來越看重產品背後的價值。」卡斯普爾說,未來,如果歐盟發現,某些建材產品使用童工,或汙染環境,工資過低等,都可以取消合同,甚至進行罰款等懲罰。
卡斯普爾表示,歐洲對中國建材總體是歡迎的。目前,每年出口到歐洲的中國建材價值估計超過100億歐元。雖然由於環境及資源等問題,歐洲建材行業並不起眼,但確實是一座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