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某問答平臺邀請回答一位家長提出的問題,這位家長的問題是:怎樣讓高中的兒子突然醒悟開始學習?
一般來說,要讓一個平時不愛學習,特別是從小學習興趣一般,態度懶散的孩子愛上學習,除非家庭遭遇重大變故,讓他意識到「如果再不努力抓住『知識改變命運』這條路,也許人生會毀掉」,否則很難突然就開竅愛上學習。
那麼,如果家庭不遭遇重大變故情況下,就沒辦法讓這些孩子愛上學習嗎?不是沒有辦法,但一定是潛移默化,是慢慢引導,是讓他們逐漸醒悟,而不是突然醒悟。
具體如何做呢?這裡需要我們先來分析高中生不愛學習的學生類型。不同類型的學生,需要我們採取不同的引導方式。
第一種:沒有學習動機,對未來迷茫型。不知道學習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反饋,學生在學習上毫無內在動機時,他們往往很難真正愛上學習。學習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更多是一項任務,一項成長期不得不做的選擇。他們對未來感到迷茫,對為何學習充滿困惑,那麼他們往往很難愛上學習。
面對這種類型的學生,我們想要讓他們愛上學習,只能去激發他們的內在動機,讓她們有一個短期目標,進而規劃未來目標。舉個例子,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電影《墊底辣妹》中,沙耶加一開始渾渾噩噩度日,對學習極不上心,就是由於對學習沒有任何內在動機。她後來通過母親和培訓機構老師的引導,再加上學校主任的激怒,她確立了考應慶大學的目標,這才轉變了以往的學習態度,徹底沉浸於學習當中。
因此,如果孩子在學習上比較迷茫,對未來迷茫,家長可以誘發他的學習動機。比如鼓勵他考某個學校並告知他這所學校需要考多少分,還可以讓他多看一些勵志類的學習故事和電影,讓他看到可能性。
第二種:學習觀念畸形,對教師有偏見型。所謂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根據我以及身邊一些教師日常對學生的觀察,發現一部分學生學習悟性很高,可他們始終無法真正愛上學習並投入其中,很大因素是因為本身學習觀念畸形,對教師存在偏見。比如他們相信「讀書無用論」,「學習好是為父母而讀書,為老師而讀」,不懂得尊師重道等。
面對這種類型的學生,只能家長想方設法去讓他們看到社會對學歷、文憑的看重程度。比如帶他們去看招聘會,或者讓他們去參加暑假工。此外,面對他們不尊師重道的原因,往往源於過往成長中曾被老師羞辱的經歷或者父母本身不尊師重道的行為。這種情況就需要父母花更多心思和精力去了解孩子。當然,也需要家長及時跟學校老師溝通,讓老師多留意這類學生,並給出更多積極的鼓勵和引導,改變他們對老師固有的印象等。
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明白「知識始終是讓自己立足於社會活得更好的基礎」「讀書是為自己而讀,是學生的責任」,也讓他們知道「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可以亦師亦友」等。
第三種:家庭氛圍差,對父母感到壓迫型。有些學生本身不是不愛學習,相反他們本身對學習態度端正,可是他們外在表現卻很厭惡學習,甚至常在學習上表現出暴躁,對父母的勸說反叛心很重。而他們之所以如此,往往是因為家庭氛圍比較差,比如父母長期吵架,沒有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等。當然,也有父母本身遊手好閒,本身一坐下就玩遊戲刷劇,可是卻總逼著孩子要學習,要努力等,像這樣家庭的孩子往往就很難全身心去熱愛學習了。
面對這種類型的學生,依然是要父母去做出改變才有可能引導孩子在學習上醒悟。舉個例子,我同學娟子高中成績還行,但平時不愛學習總是玩遊戲。父母越念叨她越變本加厲。後來父母實在沒辦法,只能求助心理諮詢師幫助。在心理諮詢師見一下,父母不再在家玩手機,反而一坐下就工作和看書,也不總念叨娟子,娟子很快就進入了全身心備戰高考狀態了。
因此,父母想要改變在學習上有反叛心的孩子,一定要先改變家庭氛圍和自身的態度,堅定去做到寬容、自由且好學,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榜樣。
第四種:學習上失去自信,自暴自棄型。這種類型的孩子是最常見的,進入高中後,因為前期沒有足夠認真學習和復盤,導致很多學業知識落下,所以後續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直至學習信心喪失,只能自暴自棄。
面對這類型的學生,家長要想讓他們重新振作去愛上學習,那就要讓他們看到學習上的希望,讓他們看到屬於自己的可能性。這裡建議家長幫助孩子整理學習知識分析,讓他們明白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識點,又落下了多少知識點,然後根據所分析的知識掌握情況去提供相應的學習方案以及學習方法。這樣一來,孩子才能找到學習上的重心,並看到亡羊補牢的可能性。當然,如果父母不懂如何幫助孩子分析,可以通過一些教育機構的教育諮詢師去幫助分析和制定學習計劃。
總之,讓高中生醒悟愛上學習,並逆襲進入名校,不是沒有可能。只是不同類型的學生,需要採取不同的引導方式。當然,除了文中所概括的學生,其實現實生活中還有其他類型的學生,家長們在對號入座後,如果實在對應不上,那麼可以在留言區評論,我們一起找方法。
————————
作者簡介:我是星主,專研教育發展與心理,堅信教育人生幸福的傳遞。關於教育成長路上,上到大學下至小學,有困惑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