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北京建工集團承施的房山區長陽鎮06、07街區棚改項目0044地塊工程施工建設的17棟樓實現結構全面封頂,標誌著工程取得形象進度和整體工作量重要勝利,為按計劃全面交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房山區長陽鎮06、07街區棚改項目0044地塊項目位於房山區長陽鎮07街區,是疏解西城區1400餘戶居民的定向安置房,總建築面積為21.28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14.33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6.95萬平方米,住宅樓共11棟,配套樓6棟,地下三層、地上15至27層。
房山區長陽鎮06、07街區棚改項目0044地塊項目體量大、工期短、任務重,為保障回遷居民順利搬遷,北京建工集團精心組織工程建設。工程於2019年4月份正式開始施工建設,2020年春節前衝出正負零,2020年春節,由於疫情影響,北京建工集團緊急參建小湯山醫院修建工程,該項目經理楊小鍵在率領項目團隊奔赴小湯山支援建設的同時,超前部署,積極統籌,全力做好項目的復工復產工作。針對湖北籍的工人回不來的問題,項目部堅持關口前移,進行遠端篩查、近端把控,派專車「點對點」從全國其他幾個省份接回工人,在項目生活區設置隔離觀察室進行14天隔離觀察,每天「兩消兩測」,並做好安全知識宣傳和防疫培訓工作。二月中旬,項目部有條不紊、實現穩步復工復產。
為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項目部利用有限的時間合理調配人力、物力,上下同心,砥礪奮進,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迅速組織勞動力分批次投入施工,不斷加快由復工復產向復工達產的步伐,確保防疫和工程進度「兩手抓、兩不誤」,在現場迅速掀起施工高潮。
為保工期、促履約,完成節點目標,在基礎底板施工時,項目部創新採用「跳倉法」施工代替傳統的「後澆帶」施工工藝,從而規避了基礎底板容易開裂、滲水,存在著鋼筋長期裸露、生鏽、難清理的弊端,做到了既節省工期又使質量受控。
項目部率先採用鋁模技術施工代替傳統的木模板,並將鋁模工藝作為項目施工的關鍵部分加以深化,豐富並提升鋁模施工工藝,解決了以往傳統模板存在的施工缺陷,保障了施工質量,極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時大大減少了建築垃圾的產生,節省成本支出,鋁模板的應用使房山長陽項目實現了由傳統建築施工向綠色建築的轉型。
智慧工地雲平臺的應用猶如給房山長陽施工現場裝上了「中控大腦」,不但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增強工程的精益化管理,而且有效提升了施工過程中的監控管理能力,最大程度上促進了施工生產任務的高質量完成。面對工期、疫情、汛期施工等多重壓力,項目部充分依託智慧工地雲平臺、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進行管理,使施工現場的技術、質量、安全、進度等均處於智慧工地APP的掌控中,有效實現了對施工現場全方位的動態管理。
「房山長陽項目創新工作室」將技術、生產、質量等系統的專業技術骨幹和創新優秀人才匯集在一起,鼓勵並帶動廣大員工進行有效的技術交流,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效氛圍。由該工作室創立的智慧工地平臺應用、集成化自動鋼筋加工機械應用、產業化構件住宅鋁模板應用以及產業化構件外牆施工現澆節點定製通用背楞等四大創新課題已成功的運用於項目的施工建設過程中,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項目生產成本,節省生產工期,不斷提高全員的創新動力,推動了項目創新型人才培養與發展。
工程採用裝配式施工技術,達到了提高工程質量的目標,提升施工效率,節省人力資源約40%,大大減少了建築垃圾的產生,施工現場一片整潔,無灰塵、無渣土,對周邊居民的影響降到了最小,同時提高了綠色施工水平。據項目總工孫京津介紹,工程產業化率達40%,裝配率達51%,精裝修,居民可拎包入住。項目團隊充分發揚鐵軍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強質量管理、創優管理,堅持樣板引路,積極創新,率先採用先進的技術標準和施工工藝,不斷增強科技質量硬實力,持續掀起捧杯創獎新高潮,高質量順利完成各節點施工任務,如期完成全部結構封頂。
接下來,北京建工房山長陽項目部將繼續發揚務實嚴謹工作作風,嚴抓進度、質量、安全及文明施工,高標準完成項目建設任務,早日實現交房目標,為西城區人口疏解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 杜娟)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