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最小博士生僅18歲,網友:經歷了什麼這麼優秀?

2020-12-23 北晚新視覺網

昨天,清華大學舉行 2020 級研究生開學典禮。

本次開學典禮採用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線下設置了包括五道口金融學院和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在內的 32 個會場,並向全球同步雙語直播。

開學典禮除了在主會場的近 500 名新生代表外,還有 4000 餘名新生在分會場觀看現場直播。

此外,學校也安排了網上直播,非全日制新生和受疫情影響或由於其他原因沒能來到會場的新生通過網絡直播參加今天的開學典禮!

度過了漫長的假期,清華園終於等到了新的主人!他們究竟年齡幾何、來自何方?

清華大學也公布「2020 年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大數據」,帶你一探究竟!

數據顯示,新生入學年齡跨度很大,大多同學年齡集中在 20 至 29 歲之間。年齡最小的碩士生 19 歲;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有 18 歲!這位同學本科來自清華大學。

2020 級研究生新生整體男女比例為 1.93:1,其中碩士生男女比例為 1.78:1,博士生男女比例為 2.26:1。整體來看小姐姐依舊很珍貴,尤其是博士生小姐姐。

姓氏分布方面,「王同學」已經連續三年蟬聯研究生姓氏榜榜首!

此外,有 128 個擁有「冷門」姓氏的同學在新生中找不到與自己同姓的同學。以下幾個生僻姓氏你會讀嗎?郄逯琚蹇訾綦 ……

在昨天的 2020 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9400 餘名研究生新生滿懷美好憧憬與嚮往,開啟人生新徵程。邱勇校長在講話中說,古人崇尚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的精神追求。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你們要永葆心念蒼生的情懷,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確立兼濟天下的志向,給生命以溫暖,為理想而躬行!

給生命以溫暖 為理想而躬行

——在 2020 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清華大學校長 邱勇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八月的清華園,」 荷芰綠參差,新秋水滿池 「。今天,我們在一個特殊的時期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一場特別的研究生開學典禮。由於疫情原因,部分同學不能來到校園參加典禮,但無論身在何處,你們同步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 9000 多名 2020 級研究生新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

2020 年將成為人類歷史的分水嶺。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衝擊。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國人民共克時艱、眾志成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世界各國人民勇敢前行、風雨同舟,展現了人間大愛。同學們,在災疫面前,你們經受住了考驗,確立了人生努力的新方向。同時,你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社會的溫暖,並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青年的責任擔當。你們中的黃一洋同學,用鏡頭記錄了武漢普通市民疫情期間的生活和基層的抗疫行動。在長達 175 小時的影像資料中,他記錄了將自己的酒店作為隔離點並親自擔起接待、維修和保潔任務的普通經營者疲憊的身影,記錄了從荊州趕到武漢承擔醫務服務工作的志願者堅毅的目光,還記錄了武漢解除 」 封城 」 後又能在室外曬太陽的老人們臉上久違的笑容。這些動人的片段驅散了黃一洋心中的陰霾,讓他獲得了 」 治癒的力量 「。你們中來自衣索比亞的穆勒(Tefera, Mulugeta Belay)同學,把他在大學任教的數月工資捐獻出來用於疫情防控。他還積極為那些生活困難的人募集消毒用品,幫助鄰裡老人購買食品。穆勒認為這場全球危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生命課,讓他懂得了人與人的命運息息相關,也幫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這樣一句話的含義:」I am, because WE are. WE are, because I am.」 同學們,我相信因為疫情,你們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切的體悟。無論處於何種境況、經歷怎樣的悲歡,生命都值得傾盡全力去珍惜、去關懷、去守護。中文裡 」 人 」 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人類正是在患難與共、守望相助中走出蒙昧、走向文明。

同學們,疫情讓很多身處困境的人更加無助,讓他們本就艱辛的生活更加難以為繼。對遭逢不幸的人抱以同情是人性中的可貴品質,對遇到困難的人施以援手體現了一個人的責任擔當。四川涼山特布洛村駐村書記牟爾古,在疫情期間走遍了村裡 189 戶人家,他一邊宣講疫情防控知識,一邊摸排村民就業和生活情況,幫助 5 名貧困村民在本地就業,並千方百計為 130 餘名村民聯繫到外出務工的機會。牟爾古用自己的真摯情感和實際行動來報答養育他的大涼山區。對於在溫飽線下掙扎的人們來說,擺脫貧困是實現美好生活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恆的主題,是永遠的進行時。」 從 2012 年底到 2019 年底,中國連續 7 年每年減貧 1000 萬人以上。實際上,1978 年之後,已有 8 億多中國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詩經》雲:」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安寧富足、以民為本、勵精圖治的小康社會體現了中華民族對生命意義、生活真諦的理解和追求。今天,延續千百年的小康夢想即將在中華大地變成現實。

讀懂生命意義,需要涵養關愛他人、心念蒼生的情懷。《周易》有言,」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之間最可寶貴的就是生命。生命無價,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的生命歷程,在這個意義上講人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必須善待、尊重他人的生命。孟子曰,」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關愛他人、心念蒼生的情懷是人類形成社會、發展文明的基石。英國著名學者羅素心懷 」 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一生為世界和平奔走呼號。1955 年,83 歲的羅素髮布了由他起草並獲得愛因斯坦等著名科學家籤名支持的《羅素 – 愛因斯坦宣言》。羅素旗幟鮮明地反對冷戰和核戰,向全人類呼籲 」 記住你們的人性而忘掉其餘 「。危機和困厄往往會引發人們對生命意義的更多思考,並提醒人們喪鐘為我們每一個人而鳴。那些孤寂時的問候、苦難中的援手、寒夜裡的燈火,讓生命得到慰藉,使人間充滿真情。

構築美好社會,需要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需要秉持關懷弱者的立場。《呂氏春秋》有言,」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 公平正義是社會的首要價值,意味著每個人都具有自由平等的權利。但在現實中,總有一些人處於社會中相對不利的地位、難以實現自身發展。這往往不是個人的過錯,而是多重社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促進經濟繁榮、創造豐厚財富固然是社會發展的應有目標,崇尚公平正義、建設溫暖人間更應該是文明進步的根本表現。美好的社會不應出現 」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 的悽涼景象,而應充分關注和保障弱者的權益,築 」 廣廈千萬間 「,使 」 天下寒士俱歡顏 「。美好的社會,應該讓每個人都能分享發展成果,都能享有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

成就人生理想,需要有兼濟天下的志向,需要有躬行不輟的作為。人生理想是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美好追求,是對所要達到的生命境界的美好期望。每個人的理想都需要得到尊重和鼓勵,但是不同的理想體現了不同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 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 「。對那些立志奉獻社會、服務大眾的人來說,心之所向必以天下為先。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袁隆平,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農學專業大學生。1960 年,30 歲的袁隆平親歷了缺吃少穿的苦難,下決心解決糧食增產問題,不讓老百姓挨餓。他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數十年如一日守望在田間地頭,踐行他心中最美的 」 禾下乘涼夢 」 和 」 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成就理想決不能坐而論道,也不能腳不沾泥,必須俯下身子、沉下心去,在長期的摸爬滾打中歷練成長。成就理想決不是朝夕之功,也不會一帆風順,必須日積跬步、躬行不輟。」 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同學們,古人崇尚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的精神追求。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你們要永葆心念蒼生的情懷,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確立兼濟天下的志向,給生命以溫暖,為理想而躬行!

」 清 」 代表純潔、安詳的生命品格,」 華 」 代表茂盛、希望的生命狀態。秋日的清華園充滿絢爛的生命色彩,我相信,美麗的清華園會因你們而更加精彩,你們的青春足跡也一定將為清華園所銘記!

夏秋交接之際

又一批新生來到校園

點讚祝你們勇往直前

乘風破浪!

網友評論

(原標題:清華開學典禮引網友關注!最小博士新生僅18歲,這個姓氏的同學最多!)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中國青年報、清華大學官微官博、網友評論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又是牛人,清華大學最小博士生僅18歲,是如何做到的?
    8月25日,清華大學迎來了研究生的開學日,在9400餘名來自全球各地的新生中,最小的博士生年齡僅有18歲,所有人看到這個博士生的年齡都感到非常驚訝,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難道其接受的不是九年義務教育嗎?
  • 清華大學最小博士生僅18歲 最小的碩士生19歲
    8月26日,清華大學舉行 2020 級研究生開學典禮。受疫情影響,開學典禮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圖源: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公布了2020年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大數據。數據顯示,新生入學年齡跨度很大,大多數同學年齡集中在20至29歲之間。年齡最小的碩士生19歲;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有18歲!這位同學本科來自清華大學。2020級研究生新生整體男女比例為1.93:1,其中碩士生男女比例為1.78:1,博士生男女比例為2.26:1。整體來看「小姐姐」依舊很珍貴,尤其是博士生小姐姐。
  • 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18歲
    今天,清華大學2020級研究生新生入學報到。據統計,今年該校研究生應報到新生共計9400餘人,其中碩士生6000餘人、博士生3000餘人。中國學生(含港澳臺地區)8400餘人、國際學生1000餘人。清華的研究生有什麼特點?大數據顯示:每100位研究生新生中,約有87位內地(大陸)學生,11名國際學生,2名港澳臺學生。在碩士生新生中,全日制碩士生佔比63%;博士生新生中,全日制博士生佔比89%。這些研究生、博士生都從哪兒來?
  • 「神童」匯聚清華,連續4年最小博士生僅18歲!要新辦少年班?
    清華今年新生中再次出現18歲博士引發大家熱議!從2017年起至今年,清華大學公布的研究生新生大數據中,已經連續4年出現年僅18歲的博士生,網友不禁感嘆,難道清華要和中科大、西安交大、東南大學的少年班搶生源?
  • 清華大學最小博士生僅18歲 這……不是電視劇裡才有的情節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華大學最小博士生僅18歲 這不是電視劇裡才有的情節嗎? 昨天,清華大學舉行 2020 級研究生開學典禮。 本次開學典禮採用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線下設置了包括五道口金融學院和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在內的 32 個會場,並向全球同步雙語直播。
  • 清華博士最小年僅18歲,是真的天才還是徒有虛名?
    這幾天又被清華大學給刷屏了,因為清華大學的研究生開學了,清華大學還特地為他們準備了一場濃重的開學典禮。今年清華大學有9000餘名研究生,碩士生有6000人,博士生也有3000多人,這些新生年齡大多在20到29歲之間,其中最小的碩士生是19歲,而最小的博士生只有18歲。
  • 清華最小博士生18歲,90後女教師火速提拔副校長,羨慕與質疑同飛
    一個是清華大學最小的博士生年齡僅為18歲。一個是常州市武進區知名小學湖塘橋實驗小學的一名女教師任中層副職僅僅兩個月後就晉升副校長,疑似 " 火箭式提拔 "。這兩件事都是年齡和他們所處的位置不相匹配的。但是人們對此的態度卻有很大不同。一個是羨慕嫉妒恨,一個是處處充滿質疑。
  • 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年齡成為焦點,最小博士僅僅18歲
    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年齡成為焦點,最小博士生僅僅18歲。高考結束之後,學生報考完學校就要開始去往新的學校,開始新一段的學習之路 。當然也不是一味的學習,在平時的外交活動裡學生們也可以積極踴躍的參加,那麼對於普通新生新生是這樣,對於一些特殊的大學生新生而言,要適應的就比較多了,當然對外界是影響也比較深,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僅18歲,年齡最小的碩士生僅僅19歲,這個消息就震撼了人們,這麼小的年齡居然就已經是博士生和碩士生了,這樣人們很驚訝,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這些最年輕的博士生以及碩士生
  • 清華大學博士生講師團「立言計劃」第三期秋季學期開班儀式暨春季...
    清華新聞網10月6日電 9月28日晚,清華大學博士生講師團「立言計劃」第三期(秋季學期)開班儀式暨(春季學期)線下結業儀式在建築館報告廳舉行。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校研團委書記趙璞,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寫作與溝通教學中心主任梅賜琪,「立言計劃」第三期學員以及博士生講師團骨幹代表參加活動,其中40名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學員於深圳分會場參會。
  • 8月26日清華開學典禮引網友關注!最小博士新生僅 18 歲,這個姓氏的...
    清華大學也公布「2020 年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大數據」,帶你一探究竟!數據顯示,新生入學年齡跨度很大,大多同學年齡集中在 20 至 29 歲之間。年齡最小的碩士生 19 歲;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有 18 歲!這位同學本科來自清華大學。
  • 他是清華大學的博士生,也是戴著眼鏡拿短跑冠軍的「飛人」
    其實在蘇炳添之前,在中國還有一名短跑選手也非常優秀,曾經還拿過世界級比賽的冠軍,更有意思的是,他還是一個戴著眼鏡的「飛人」,他叫胡凱。胡凱今年已經36歲了,很多人看到這位戴著眼鏡文縐縐的人,怎麼也想不到在十幾年前,他也是飛馳在賽場上的英雄。
  • 博士生待遇要提高了?清華大學帶頭實施新政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清華大學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推進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簡報,在這份簡報中提出:修訂研究生獎助工作辦法,健全成本分擔機制,明確獲得資助學生需承擔以助研為主的「三助」崗位,確保博士生每年最低資助標準不低於5.1萬元。
  • 多所雙一流高校,最小新生13歲!學霸秘訣2個字
    多所雙一流高校,最小新生13歲! 今年,清華大學最小博士新生18歲而多所雙一流高校報到的本科生中最小的都只有13歲!
  •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iBHE聯合東京大學舉辦博士生在線研討會
    11月11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生物醫藥與健康工程研究院(iBHE)與東京大學聯合開展博士生在線研討會。來自東京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院、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的200餘名師生參加了此次在線研討會。
  • 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張文增到黃平湖裡中學舉行勵志報告會
    12月8日上午,全國知名教育家、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文增應邀到黃平湖裡中學,為部分畢業班400餘名師生進行了一場《智能科技發展與生涯規劃》精彩紛呈的勵志教育報告會。周華校長在主持報告會張文增,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創新創業輔修專業聯合主任。1999年、2005年在清華大學機械系分獲學士、博士學位。
  • 26歲女博士獲聘副教授!卻因無海外科研經歷遭質疑……網友:看科研...
    李晟曼講述她整個博士生涯的科研經歷:持續三年日復一日的實驗,每天兩個實驗室的來回奔波,積澱了今天的成就,論文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李晟曼還展示了自己科研經歷:從一開始的研究測試,到後來寫文稿、畫圖,再到後來的投稿被拒,最後被成功接收和出刊,過程跌宕起伏。
  • 優秀!22歲讀博士,26歲當教授,因為太優秀反而沒人敢追?
    大二就發表第一篇一作論文;二十一歲成為「最小女博士生」;26歲博士畢業,即被聘為副教授。 同年,因為科研優秀,又晉升為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她帶的博士,很多年齡比她還要大。
  • 清華大學兩名博士生擬開除:請告訴孩子,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
    可就在前幾天,清華大學的一條聲明,更是讓眾多網友震驚。 清華大學發布公告,擬對馬克思主義學院兩位博士生做出勸退處理。 原因無他,就是不專心學業,天天混日子。
  • 破全國紀錄的16歲最小博士生「預知」北京房價,逼迫父母買房
    很普通的資源造就很優秀的人才也不是沒有。很多人覺得要麼就是資源號,要麼就是資源不好,然而還有一種,我們稱呼他為「神童」。10歲大學生,13歲博士生,為何強迫自己的父母買房?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這位神童,他10歲就已經上了大學,13歲就是一名研究生了,是不是很羨慕?
  • 關注 | 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謝志鵬教授來我校講學
    11月8日下午,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博士生導師謝志鵬教授蒞臨我校,在博思樓301教室舉行了「先進結構陶瓷材料的發展與應用」學術講座,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分黨委書記唐幫成、院長石維、副院長冷森林、各系老師及我校學生210餘人到場聆聽本次講座。講座由石維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