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 味|嘿!那些外地人不敢吃的川菜

2020-12-22 川A981

說起凡爾賽,川菜作為老牌凡學家,必須提名。

為啥子這麼說呢?因為你平時吃不到的那些食材,在四川,你隨便選一條gai都能吃到。啥子乾鍋兔、美蛙魚頭、烤腦花,分分鐘滿足食客的胃。

那麼問題來了,菜是給你備好了,然而許多外地食客看到這些菜時,霎時停住了準備夾菜的筷子。

「兔兔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

「啊這...」(內心OS:實在是不忍心告訴你,沒有一隻兔子能夠走出四川)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川菜早已經走出國門遍地開花,但是,總有那麼一些川菜讓很多人難以下口。

「你最愛的花是什麼?」

「腦花。」

眾所周知,豬腦花,一種出了四川無法生存的食材。這世界有隻有兩種人,吃腦花的和不吃腦花的。

在四川,再調皮的瓜娃子,只要給他來一碗油亮紅潤的烤腦花,他都會立馬乖乖的聽話。尤其是以漂亮、火辣著稱的四川麻辣美女,吃起腦花來,櫻桃小口瞬間就變血盆大口,太古裡再靚的妹兒,到腦花面前,都得為之徵服。

不管是烤腦花、煎腦花、炸腦花、冒腦花還是滷腦花,都是在餐桌上極易引起食客鬥爭的一道菜。

但是有外地朋友要說了,「讓我吃腦花可以,但是一定不能把腦花原本的模樣展現在我面前」,這樣「危險的誘惑」實在是承受不起。

其實啊,只要克服了心理的障礙,大膽的嘗試一小口,一定會情不自禁的被它所吸引,一口一口停不下來。

腦花,豬身上最精髓的部分,小腦殼裡有大智慧。

沒有一隻兔子可以活著離開四川,兔頭,也不可以!

每當外地朋友來到四川,我們都會說,帶你去吃鴛鴦鍋是自己最後的底線。其實啊,一個四川人願意帶你去吃兔頭,才是對你最大的尊重!

在四川,每年有3億個兔頭消失在餐桌上,上一秒還念著「兔兔怎麼這麼可愛」,下一秒就擦擦口水說著「真香」

被剝乾洗淨的兔頭,浸入又麻又辣的老滷汁,辣椒麵和芝麻包裹在兔頭肌理表面,光是看著就已經足以勾起食慾。

如果外地的朋友看著兔頭還是下不了嘴,那麼沒關係,鴨頭也可以考慮一下。要是面對鴨頭依舊選擇拒絕,那麼冷吃兔、乾鍋兔是不是考慮一下呢?

在一個正式宴會中點肥腸的操作,怕是只有四川人敢這麼做吧。畢竟在非四川人面前說起肥腸,他們的第一反應大多都是搖搖頭。

一是因為肥腸這個特殊的部位,很容易引起食客的無限遐想;二是點菜的時候在公共場合直接喊出「肥腸」兩個字之後,下一個話題一定就是——「你為什麼喜歡吃肥腸啊?」

相信在四川每一個小區門口,必有一家肥腸粉店,粉店的大鍋上擔著壓著紅薯粉的木架,而隔壁一定會開著一家軍屯鍋盔,就像陝西人吃涼皮肉夾饃要配著冰峰飲料一樣,四川人吃肥腸粉也一定會搭配三樣——肥腸粉、冒節子,再來一個軍屯鍋盔。

和腦花、兔頭一樣,大家對肥腸的誤解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對於四川人來說,只要你吃肥腸,我們就是兄弟夥。

愛吃的四川人們,更是開發出了各種各樣直達靈魂的吃法,無論是滷、烤、炸、燜、炒,它們都在餐桌上散發著光芒。

烤雞子,入口即是天堂的美食,但往往外地食客知道了「雞子」的真面目時,都恨不得立馬去洗胃。

說到這裡,你可能還沒懂烤雞子是個什麼好東西。在老百姓口中,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寧舍金山不舍雞尖。而這雞尖,就是烤雞子的主角——雞屁股。

在成都,就有一家開了23年的烤雞翹翹(雞屁股)的燒烤店,在紀錄片《人生一串》中獲得了眾多關注

在烤雞翹翹時,火候非常重要。當雞翹翹在烤盤上接受洗禮時,雞皮慢慢在火上變成發亮的古銅色,塗上醬汁、撒上佐料,一串串鮮嫩的雞翹翹出爐了。

相信很多人都不能夠接受這種吃法,其實也很正常,畢竟有多少人能夠接受吃這個神奇的部位呢?

但是一旦客服了心理障礙,吃上一口外焦裡嫩、又酥又脆的雞屁股,那可真的是吃貨的頂級成就了。吃完一抹油嘴,此生再無所求。

這些不尋常的川菜,相信你只要出了四川,就很難有機會吃到又正宗又美味的「特色川菜」了作為一個資深吃貨,吃遍天下美食的自我修養必須槓槓的。帶上你的胃,約上你的四川朋友,來四川尋味吧~

相關焦點

  • 蜀味香天下(下)
    □朱文建  歷代文人學士不乏著名的美食家好吃嘴,他們對蜀味的愛,對川菜的追求孜孜不倦,達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他們不僅僅會吃會評,而且會做會創,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不忘了將蜀味發揚光大。壹杜甫自創五柳魚  唐代流行吃生魚片,唐人稱之為魚膾。想那日本人吃生魚片的習俗,多半也是從唐代傳入的了。
  • 《色戒》裡的川菜往事
    這種觀點主要基於馬太太后面講了句「不去蜀腴,挑家貴的」,但實際上,蜀腴當時開在浙江中路以西、九江路以南的廣西北路上,有五開間門面,二樓全部是包廂,並不算便宜。上海太太請客,最重要是有噱頭,蜀腴有名廚,做的是改良版的海派川菜,請客又有包廂,花頭精十足,特別適合帶外地人麥太太去吃,我相信張愛玲寫這一段時,是深思熟慮過的。
  • 品鑑「彩豐十味」之「川蜀夏味」 享彩豐樓誠獻季節的味道
    6月17日,「彩豐十味」之「川蜀夏味」品鑑會在泉州泰禾洲際酒店彩豐樓中餐廳舉行。近十家本地媒體代表參與此次活動,就具有多年奢華酒店管理經驗的洲際酒店集團傾心打造的高端餐廳品牌——彩豐樓餐廳「不時不食」理念進行了解,現場品鑑餐廳利用夏天精彩繽紛的豐富食材所呈現的「川蜀夏味」,領略川菜精髓。
  • 川菜知識,川菜廚師必知
    川菜興起於清末和抗戰兩個時間段,以家常菜為主,取材多為日常百味,其特點在於紅味講究麻、辣、香,白味鹹鮮中仍帶點微辣。● 秦、西漢時期四川飲食文化尚未出現地區性特色,由於第一次移民以後蜀經濟的發展,成都的繁榮導致了飲食業的興旺,揚雄《蜀都賦》裡說的:「調夫五味,甘甜之和,芍藥之羹,江東鮐鮑,隴西牛羊」及引具有珍稀野禽野獸「五肉七菜」的宴菜。
  • 追根溯源,閒話上海何派川菜
    可見蜀腴在當時上海人心中的地位。蜀腴川菜社是由一位四川徐姓老闆創立,地處上海浙江中路以西、九江路以南的廣西北路上,有五開間門面,二樓全部是包廂。在當時的上海,蜀腴可算是一家大型川菜館了。而且,開門之初就請了海派川菜鼻祖何其坤大師掌勺。在此之前,何其坤在南京曼麗川執掌,裡面還有一段佳話。
  • 川菜24基礎味型的味型搭配
    作者:汪世容川菜24基礎味型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說的就是這樣的味型搭配  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的豐富多彩在於味型的多種多樣上。  第一類為麻辣類味型,有麻辣味、紅油味、糊辣味、酸辣味、椒麻味、家常味、荔枝辣香味、魚香味、陳皮味、怪味等。
  • 川菜,香!
    在天府之國,懂吃的四川人,用24種味型、56種技法、3000多道經典美食……來詮釋這句話。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牙寒更茁」。看來什麼也抵不過冬日裡家鄉的一把綠葉菜呀。歷史上,四川人吃東西一度也很清淡。涼粉 記者 衡昌輝 攝論味型,川菜可是八大菜系裡最多的。
  • 東北人最愛的早餐,外地人看到不敢吃,網友:這能吃得下?
    東北人最愛的早餐,外地人看到不敢吃,網友:這能吃得下?因為我們中國地大物博,所以說在我們中國不同的地方也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尤其是在早上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身邊早餐種類都是非常多的,但是我們身邊的這些早餐可能只適合我們本地人吃,如果外地人來吃的話,可能他們覺得是吃不下去的,就比如東北,他們在早上的時候吃的這些早餐也是他們非常常見的一個食物,但是在我們看來有一些東西真的是不敢吃呢。
  • 老湯坊|中國八大菜系之川菜:百菜百味
    自貢的特色菜有:火鞭子牛肉、冷吃兔、冷吃牛肉的冷吃系列,富順豆花、跳水魚、鮮鍋兔、鮮椒兔、牛佛烘肘、梭邊魚火鍋等等。    內江特色:資中球溪河鯰魚。    下河幫以達州、南充為中心,下河幫川菜大方粗獷,以花樣翻新迅速、用料大膽、不拘泥於材料著稱稱。達州南充川菜以傳統川東菜為主。
  • 吃在中國味在四川,麻辣鮮香的四川火鍋
    在四川如果你不吃辣,往往會得到「你一定不是四川人!」這樣的評價。但是如果有人說:「四川的味道只有辣」,那他一定是一個假四川人!俗話說:「吃在中國,味在四川」。蜀人自古以來「尚滋味、好辛香」在很長的時間內,花椒、姜、大蒜、食茱萸、留藤都是蜀地主要的辛辣調料。
  • 私藏小館 | 北京真正的川菜不在駐京辦
    資州味道開在六國飯店,一路沿著使館街走過去,過目儘是歲月悠悠。這遠道而來的魚肉裡多了一股鮮活的彈勁,入口不化作癱軟的肉糜,將每一口魚脂和燒汁都飽滿的呈現。偶爾能吃到小粒醪糟,難怪這一大碗紅湯鯰魚吃完,絲毫不覺得五臟六腑發燒,反而滋潤得很。
  • 從經典川菜「魚香肉絲」的興衰縱橫談老川菜何去何從!
    「我爸是一個專業的廚師」······我接著問:「你在哪家飯店吃過這道菜嗎?」「外邊吃過一兩次,感覺的確找不到我爸做的那個味,也就不想吃了,還是老爸做的好。」「那在老爸工作的店裡吃過嗎?」可是為什麼大家能記住的川菜,還是那些諸如麻婆豆腐、宮保雞丁、開水白菜這些呢?」「假設有一天我不再為鬥米折腰的時候,我想為了老川菜的情懷開一個追隨至味的川菜館。不過這或許是一個遙遠的夢······」看著劉老闆一臉的痛苦,為了打破這沉寂的氛圍,我接過了話題。
  • 一座可以「吃」的川菜博物館,了解川菜的歷史故事和廚藝體驗!
    川菜講究麻、辣、酸、甜、鹹五味融合,烹飪手法多樣繁複。成都川菜博物館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為展示內容的活態主題博物館。其為新派古典園林的建築風格,內分為序廳、典藏館、互動演示館、品茗休閒館、灶王祠、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區、川菜原料展示區等。川菜博物館從徵集藏品到開館歷時十餘年。 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稱,川菜也是現代中菜的中流砥柱。
  • 吃遍大連-花椒和辣椒邂逅的川菜小館,嘗起來火辣熱烈~
    地址:大連市沙河口區羅斯福C座西行100米蜀辣有樣一家川菜小館子,店內大概8-9桌的樣子,次次去都是滿座的。沸騰水煮魚必點,可選烏江、草魚、三道鱗。可以點個阿姨涼拌菜來解膩,有點東北大拌菜的意思,大白菜為主,裡面還有黃瓜絲、豆腐絲等,蒜味和微酸的醋味,很爽口。
  • 食字街頭丨傳統川菜吃膩了?青島新派川菜「蠢蠢欲動了」!
    抓住顧客的三尖:顧客用腳尖選擇,用心尖感受,用指尖傳播。至今已有四年的時間,以其特色的九宮格火鍋,秘制中藥材不上火底料,採用一次性健康鍋底,新穎的三味、四味火鍋,獨特的九宮格鍋底,在競爭激烈的火鍋業異軍突起。鼎尚創造重慶火鍋的銷售奇蹟,通過各種媒體讓九宮格這三個字深入民心。豐富的活動、品質優異的特色菜及新鮮海鮮,讓島城人民了解地道的重慶火鍋,創先在島城成為第一家環保鍋底的火鍋店。
  • 成都名宴|川菜最好的時代
    成都作為川菜的重要發源之一,應和我們以前「席」的概念是不一樣的,應更聚焦體現省會城市的質感。在宴會主題、食材、技藝、文化、服務、器皿上,都應該把握好傳承與創新的思考,我們也會在這些方面進行嚴格的考量。  特別是在川菜的「傳承」上面,都知道我們川菜講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 百年成都記憶,川菜中的硬店——隱廬古法川菜
    隱廬古法川菜店內沉香繚繞,古琴悠揚,伴隨不同節氣而自製的茶飲、菜品,提倡「不時不食」的養生之道;隱廬古法川菜,看似大麻大辣,實則取起香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講究五味調和,在傳統的基礎上又做出創新。「對於我來說,做一家賺錢的餐廳,一年幾千萬的收入並非我的夢想了,家財萬貫,食不過三餐,回歸到味覺上,無外乎一個吃,而我想要讓大家吃的本真,吃出極致的享受。」如是她說。
  • 舌尖上的美食川菜!
    在鹽幫菜的嬗變和演進中,積澱了一大批知名菜品,人見人愛,其中一些菜品更不脛而走,納入了川菜大系,擺上了異地餐桌,清末鹽商李瓊圃撰著了《瓊圃菜譜》,便記載了各色鹽幫菜的烹飪要訣,惜已失傳。鹽幫菜的代表性菜品不下百種。
  • 淺談外地人對四川的誤解~
    你們川菜所有菜都是辣的吧?所有菜都要放辣椒吧?老大,川菜有很多菜是辣的,但也不是全都放辣椒的,也有很多清湯白味的菜,龍抄手吃過沒?賴湯圓吃過沒?韓包子吃過沒?豆湯飯吃過沒?川菜不是都是辣的啊親!2. 你們四川人就是喜歡吃辣嘛?只要菜多放辣椒就合你們口味了嘛。第一句話是對的,但後一句話就有誤解了。
  • 深圳好而不紅的正宗川菜館,傳承川菜精髓的鹽幫菜,能吃到就是福
    深圳川菜館倒是不少,要說被稱為網紅川菜館的也實在是多,但要是論好吃,恐怕叫不上來幾個了吧。小雲哥,就有那麼點意思,店不紅,但口味絕對一流,川菜典範,而且專營地道四川自貢鹽幫菜,食材地道,口味地道,這川菜,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