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媽媽們注意!青島百樂麥食品多批次嬰幼兒輔食產品抽檢不合格

2021-01-15 半島網官網

原標題:青島媽媽們注意!這2批次嬰幼兒輔食產品抽檢不合格

10月12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於2019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19年第42期)》,其中,標稱青島君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北京物美超市有限公司通州果園店經營的百樂麥牌牛肉蔬菜蛋花階段面,其中鈉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但不符合產品包裝標籤明示值,檢出值為0.694mg/100kJ,標準值為1.1-24.0mg/100kJ。

據了解,鈉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GB 10769—2010)中規定,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中鈉元素含量最大值為24.0mg/100kJ,且《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GB 13432—2013)中規定,鈉含量不得低於產品標籤明示值的80%。

曾有2批次產品因相同原因被認定為不合格

在4月28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關於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14號〕》中,同樣有2批次標稱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委託青島君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原味鈣鐵鋅階段面和黑米核桃燕麥階段面,因為鈉檢出值低於產品包裝標籤明示值的80%被檢出不合格。

在對這2批次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進行說明的通告中,山東省市場監管局表示,青島市市南區市場監管局認定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2批次不合格產品的情況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食用食品標籤》要求,責令該公司按照國家標準責改後方可銷售。

按照市南區市場監管局要求,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進行了原因排查,並提交了整改報告,確認不合格原因為標籤標識不符合國家規定。目前該公司已完成整改,新生產的產品一律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新標籤。市南區市場監管局對該公司黑米核桃燕麥階段面和原味鈣鐵鋅階段面產品整改結果進行檢查驗收,驗收結果為合格。

2次因虛假宣傳被行政處罰

經查,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曾因發布虛假廣告被青島市市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行政處罰5400元。

據2018年6月25日發布的青島市市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青南市監廣處字(2018)29號),根據投訴舉報,青島市市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現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在其天貓商城「百樂麥旗艦店」銷售的「酸奶溶豆豆組合套餐」的商品廣告中,標註的商品名稱均是「酸奶溶溶豆溶豆溶溶豆益生菌奶豆寶寶幼兒兒童零食輔食嬰兒食品」,上述商品的生產廠家/適宜年齡均為「山東信中食品有限公司」和「2歲」。

而對銷售商品的實物進行了調查取證後,市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現其銷售的「酸奶溶豆豆組合套餐」的五種單品名稱分別是「原味酸奶溶豆豆」「芒果酸奶溶豆豆」「香蕉酸奶溶豆豆」「草莓酸奶溶豆豆」「藍莓酸奶溶豆豆」。生產廠家都是「青島新美香食品有限公司」。當事人網頁標註的商品名稱、生產廠家與實際不符。網頁商品廣告名稱標註含有「輔食嬰兒食品」屬於特殊膳食,應當取得行政許可生產銷售,而「酸奶溶豆豆組合套餐」的實際生產商「青島新美香食品有限公司」也未獲得特殊膳食的生產許可。

市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的商品實物中沒有標註適宜人群,而在廣告中卻標註適宜人群年齡為2歲,廣告中在商品名稱也標有「輔食嬰兒食品」的字樣,使消費者誤認為該商品是嬰幼兒輔食。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構成發布虛假廣告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五條,責令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停止發布廣告,並給予罰款5400元。

另外,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曾因虛假宣傳被吉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昌邑分局處以10萬元行政處罰。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對此向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被駁回。

據2015年12月24日發布的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2015)昌行初字第23號),吉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昌邑分局於2015年6月29日作出吉市工商昌消處字(2015)5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經銷的「兒童龍鬚麵」、「百樂麥」牌「麥心階段面」是普通掛麵,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將其標示為適合兒童食用的「兒童系列掛麵」,屬於欺騙、誤導消費者,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經營者應當真實、全面提供商品信息的義務。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責令其立即停止違法行為,並處罰款10萬元。

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對此提起訴訟,認為吉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昌邑分局作出的處罰決定管轄錯誤,程序錯誤,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法規錯誤,處理結果錯誤。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人民法院綜合雙方證據,認為吉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昌邑分局作出的行政處罰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處罰合理,駁回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嬰幼兒輔食是虛假宣傳重災區 亨氏、英吉利等也上黑榜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及二胎政策全面開放,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潛力巨大。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嬰幼兒市場規模接近200億元,其中,嬰幼兒輔食國內線上銷售額約21.2億元,增長率達47%。業界預計未來5年,我國嬰幼兒輔食行業仍將保持15%-20%的增速增長。

在此背景下,嬰幼兒輔食和兒童食品是虛假宣傳的重災區。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兒童及嬰幼兒食品,大多執行普通食品的生產標準,但是標稱為「兒童食品」後,價格就搖身一變。不少商家繞開嬰幼兒輔食,轉而以「寶寶餅乾」、「兒童餅乾」等名義打起了擦邊球。2017年,有媒體曝出亨氏、英吉利等知名品牌涉嫌在銷售時將普通餅乾宣傳為嬰幼兒輔食。

為了規範嬰幼兒輔食市場發展,2017年4月11日,原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關於落實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嚴格生產許可工作的通知》,規定從2018年6月30日起,未取得嬰幼兒輔食類別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生產嬰幼兒輔食。2018年12月25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監管的規定》的通知,要求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生產企業,要設立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嚴格執行原料進貨把關義務,嚴格落實出廠檢驗制度,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以及全鏈條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另外,標籤標註不得以虛假、誇大、使消費者誤解或者欺騙性的文字、圖形等內容介紹食品。

隨著政策的逐步細化落實,百億元的嬰幼兒輔食市場即將迎來重新洗牌。目前國產輔食尚沒有一家真正的龍頭企業,行業集中度低。在行業門檻提高的過程中,一些企業會自動退出市場。

隨著母乳餵養的知識普及,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母乳餵養對寶寶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需要提醒各位家長一下,1歲以內的寶寶除了應該母乳餵養外,還應該做到科學添加輔食。

寶寶輔食添加3個「W」你需要知道

輔食,是寶寶在進食固體食物之前,除了母乳、配方奶以外的各種性狀(液態、固態)的過渡食物。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對輔食的定義為:除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和/或飲料(包括嬰兒配方奶、較大嬰兒配方奶和水)。

作為父母如何做到科學添加輔食,需要注意三個「W」。

Why?

為什麼要添加輔食?

很多家長有疑問:母乳目前非常充足,1歲以內的寶寶可不可以不添加輔食呢?

母乳是寶寶能獲取的天然的理想食品,1歲以內的寶寶處於快速生長發育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是「胃口小,需求大」。寶寶胃容積有限,但快速生長發育對能量和營養的需求卻很高,因此需要能量密度高的食物。隨著胃腸道等消化系統的發育逐漸成熟,各種感知覺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單純依賴母乳或配方奶已無法滿足寶寶健康生長的營養需求,即使母乳非常充足,這個時候也需要添加輔食了。

When?

什麼時候是添加輔食最佳時間?

目前,關於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並沒有「一刀切」的確切時間,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不早於6月齡添加輔食」;2016年中國營養學會在《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中指出,繼續母乳餵養,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滿4月齡且體重超過13磅(約5.9kg)可以添加輔食。

很多家長會問:關於輔食添加的時間為什麼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呢?其實添加輔食這項看似簡單的活動裡蘊含著獨特的飲食文化,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將自己特有的飲食文化貫穿在日常的餵養行為中。

寶寶需要達到怎樣的進食能力才能添加輔食呢?首先要能控制身體的運動,即俯臥位時能撐起上半身,會扶坐;其次具備基本的吞咽能力,即當勺子靠近嘴巴時,可以張開嘴巴含接食物併吞咽;最後會表達飢餓和吃飽,即當看到食物時很高興,身體主動向食物靠近,而吃飽後會將頭扭向一側。

一般來說,當寶寶體重增加為出生體重的兩倍,哺乳的間隔時間越來越短時,家長可以根據寶寶月齡、進食能力、對食物的興趣等綜合考慮給寶寶添加輔食。我們建議添加輔食的時間為不早於4月齡,不晚於6月齡,過早和過晚添加輔食都不可取,會對孩子健康成長產生一定危害。如過早添加可能會增加寶寶發生感染、過敏、消化不良、肥胖等風險,過晚添加可能會增加罹患營養缺乏性疾病、過敏性疾病、糖尿病等風險,容易養成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

What,吃什麼?

輔食添加選用的食材要天然、安全、新鮮、多樣化,儘量選用應季食材,製作要保持清潔衛生。由於寶寶體內儲存的鐵在6月齡會接近耗盡,寶寶首選的輔食一般推薦強化鐵的高能量食物,如強化鐵嬰兒營養米粉,在此基礎上,逐漸引入不同種類的食物(比如肉、禽、魚、蛋、深色蔬菜水果)達到食物多樣化。每添加一種新的食物應適應3-5天,觀察寶寶是否出現嘔吐、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如症狀較嚴重應及時就醫,適應一種食物後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輔食應保持原味,烹飪方法主要是蒸煮,避免煎炸,適量添加植物油,因原味的食物能夠讓寶寶體會不同食物口味,增加接納食物的機會,減少挑食、偏食的發生。母乳或配方奶、輔食中的天然鈉含量已能滿足寶寶生長的需求,不建議給1歲以內寶寶添加鹽、糖等調味品,有助於降低兒童期及成年後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為了適應幼兒的需要,1歲以後的寶寶也應攝入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輔食添加的目的包括以下幾點:①補充寶寶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②促進寶寶胃腸道的發育,讓寶寶能正常消化吸收固體食物,避免出現消化不良;③鍛鍊寶寶咀嚼能力,促進寶寶口腔肌肉和頜面部發育;④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對食物產生興趣,避免出現挑食、偏食。

輔食添加不僅能給孩子提供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為孩子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為自己的寶寶科學、合理地添加輔食。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 素材來源自:中國網、北京青年報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315盤點:過去一年不合格的寶寶產品,都在這裡了!
    去年315,笨爸爸給大家整理過國產奶粉抽檢不合格「黑名單」。今年315,笨爸爸將抽檢名單的整理範圍進一步擴大,涵蓋了嬰幼兒配方奶粉、米粉、果泥、麵條等寶寶食品,以及奶嘴/奶瓶、面霜、睡床、圍嘴、護欄等寶寶用品。給大家匯總整理了過去近一年以來,被政府部門抽檢不合格,及召回的各類寶寶產品信息。
  • 街坊注意!這23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記者21日獲悉,近期,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對市內生產經營的10大類食品進行監督抽檢,共1391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23批次。 本次抽檢的食品包括了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乳製品,飲料,蔬菜製品,水產製品,豆製品,糕點,嬰幼兒配方食品,餐飲食品及餐飲具,食用農產品等,其中抽檢項目合格樣品1368批次,不合格樣品23批次,合格率為98.3%。 飲料92批次,不合格2批次;糕點79批次,不合格2批次;餐飲食品(含餐飲具)97批次,不合格2批次。
  • 山東省泰安市抽檢780批次食品 不合格17批次
    通告稱,泰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冷凍飲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食糖、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豆製品、蜂產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等780批次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不合格產品17批次,檢出了調味品、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水果製品、酒類、蜂產品、蛋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不合格等問題
  • 山東通報最新批次不合格食品 青島兩家公司上黑榜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7日訊 近日,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今年第35期1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其中青島海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駿廚小磨香油,青島國香糧油有限公司生產的食用植物調和油「上榜」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規定和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為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保健食品、餅乾、餐飲食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糕點、酒類、冷凍飲品、肉製品、乳製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和飲料共14大類食品1263批次樣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餅乾、餐飲食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
  • 2批次「咪可」輔食維生素A不合格,低於國標和標籤明示值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新京報記者12月23日從市場監管總局官網了解到,在最新通報的15批次抽檢不合格食品中,標稱江西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咪可」牌嬰幼兒輔食維生素A不合格,同時存在低於國標最低限值和營養素虛標兩項問題。
  • 食品抽檢年度大盤點:不合格食品主要來自商超百貨,家樂福、永輝...
    然而,由於近年來一些威脅到食品安全的事故接連被曝光,這給消費者的飲食安全敲響了警鐘。2020年1月,《消費者報導》整理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公告的食品及其相關產品監督抽檢信息,對不合格產品的種類、原因、來源、品牌等方面進行分析。
  • 山東省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陳娟女) 據山東省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2020年8月31日發布的煙臺市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告(2020年第一期),該局對餅乾、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蔬菜製品、速凍食品等500批次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不合格產品15批次,檢出了諾氟沙星、氧樂果、大腸菌群、磺胺類不合格等問題。
  • 食品抽檢不合格!大潤發、麗達等商家被通報
    近日,青島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食品評價性監督抽檢,本次抽檢食品樣品共1221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合格樣品1207批次,不合格樣品14批次。在本次抽檢的食品安全不合格產品中,位於流通環節的商家不合格樣品分別為市北區大涵小涵生鮮超市安達路店經營的雞蛋被檢測出恩諾沙星,市北區宏祥新源調味品醬菜批發部經營的水晶糖蒜被檢測出甜蜜素超標,市南區愛家福超市仰口路店山草香牌雞蛋被檢測出恩諾沙星,嶗山區永加鑫隆超市經營的豇豆被檢測出水胺硫磷超標,青島春陽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經營的韭菜被檢測出腐黴利超標,青島國貨麗達購物中心有限公司經營的臍橙被檢測出三唑磷超標
  • 山東泰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98批次,不合格樣品22批次,檢出了水產製品、豆製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不合格等問題。現將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具體情況通告如下:一、水產製品不合格項目類別:山東泰山新合作商貿連鎖有限公司肥城張侯店銷售的標稱為滕州市景文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幹海帶絲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國檢(青島)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山東省菏澤市抽檢362批次食品 不合格12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1年1月5日,山東省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的菏澤市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告顯示,該局對糧食加工品、食用油、調味品、飲料、罐頭、糕點、豆製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等食品大類362批次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
  • 山東4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濟南家樂福、青島麥凱樂等銷售的商品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8月10日發布兩則通告,分別有21批次、23批次食品樣品不合格,檢出了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汙染、生物毒素、其他汙染物超標、質量指標不達標等問題。第20期通告顯示21批次食品樣品不合格一、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一)濱州市鄒平高新辦事處新海水產店銷售的來自鄒平長山鎮魚市的鯉魚,地西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青島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二)聊城市茌平億灃連鎖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生豬肝,磺胺類(總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 最新食品抽檢出爐,禮季和兩批次產品上榜不合格名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召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規定和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為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省市場監管局對酒類、糕點、茶葉及相關製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水產製品、水果製品、速凍食品、特殊膳食食品、飲料和調味品共11大類食品1644批次樣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糕點、酒類、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
  • 浙江2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世紀聯華、華潤萬家等超市在列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2日電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2日通告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肉製品、乳製品、罐頭、茶葉及相關製品、蔬菜製品、水產製品、水果製品、飲料、嬰幼兒配方食品、食糖、食鹽、食用農產品和餐飲食品等13類食品1174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152批次、不合格樣品22批次,抽檢合格率為98.1%。
  •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飲料、水產製品等2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2020年12月17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的關於2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39期(總第270期)顯示,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保健食品、食用農產品、食鹽、糧食加工品、豆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糕點、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水產製品、調味品、茶葉及相關製品、乳製品、罐頭、飲料、蔬菜製品、餅乾、食品添加劑、澱粉及澱粉製品、特殊膳食食品
  • 泰安市工商局抽檢嬰幼兒類商品30批次 不合格3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泰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網2018年7月4日消息,2018年4月24日-4月25日,泰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委託重慶仕益產品質量檢測有限責任公司對泰安地區流通領域嬰幼兒類商品進行了質量抽樣檢驗。本次共抽檢嬰幼兒類商品30批次,合格率為90%。本次抽檢包括兒童服裝10批次,紙尿褲(片、墊)5批次,兒童玩具、兒童推車10批次,奶嘴、奶瓶5批次。
  •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2020年12月2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布2020年第45期省級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涉及8大類食品,包括:糧食加工品、調味品、肉製品、方便食品、餅乾、蜂產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
  • 青島嶗山區計量器具「市抽」結果公布 抽檢23批次產品全部合格
    中國山東網2月4日訊 近日,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青島市計量器具抽檢結果,抽取我區12家企業、23個批次的產品,抽檢結果全部合格。此次抽檢的計量器具涉及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出租汽車計價器、電能表等,也涉及關係環境保護的離子色譜儀、水質分析儀等,檢查重點是器具是否經過檢定及計量性能是否合格。抽檢結果表明我區計量器具生產企業法律意識較強,能夠較好地落實產品計量管理主體責任。
  •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速凍食品、調味品等2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27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了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汙染、質量指標不達標、重金屬汙染等問題。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具體情況如下:一、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一)臨清市桑樹園志剛蔬菜店銷售的芹菜(山芹),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二)聊城市袁家菜站銷售的芹菜,克百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據通告,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對茶葉及相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糕點、酒類、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蔬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產製品、水果製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和調味品共16大類食品1035批次樣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糕點、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果製品6大類食品14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了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範圍
  • 一周食安黑榜:澳優旗下澳滋嬰幼兒奶粉不合格 皇家菲仕蘭子母奶...
    澳優旗下澳滋嬰幼兒奶粉不合格市場監管總局抽檢發現,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培育食品經營部銷售的、標稱湖南省澳滋營養品(長沙)有限公司代理的、AUSTRALIAN DAIRY PARK PTY LTD生產的澳滋幼兒配方奶粉(原產國:澳大利亞),其中維生素A檢出值低於產品標籤標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