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欠款,金融借款還不上,欠款人被銀行催收、起訴,經歷漫長的訴訟,再被強制執行、列入失信人名單,還款能力每況愈下,銀行的合法債權也難以實現。如何打破貸款類糾紛僵局?近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通報,該院推行金融糾紛訴前調解「一站式」司法確認機制,為欠款人和銀行搭建起可行性還款方案溝通平臺,近半年時間就在訴前階段妥善化解銀行貸款類糾紛2400餘件,欠款人履約率98%。
據了解,西城法院金融案件收案量一直位居北京市法院前列,僅去年就受理信用卡及金融借款等銀行貸款類案件18726件,佔該院金融案件的96.69%。這類糾紛以往通常要經過銀行催收、起訴、送達、開庭審理、宣判、強制執行等一系列流程,需經歷約兩年時間。銀行貸款類糾紛陷入了案件量大、調解率低、缺席判決率高、案件周期長、執行到位率較低、欠款人被執行後還款能力更為惡化、銀行債權難以真正實現的多重僵局。
今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打造的金融糾紛快速處理一體化平臺在西城法院試點,西城法院與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就金融糾紛訴源治理達成共識、實現聯動,通過金融糾紛快速處理一體化平臺,將出現逾期、符合起訴條件、尚未正式起訴的糾紛納入金融糾紛訴前調解、司法確認範圍。建立起覆蓋轄區金融領域的訴前調解「一站式」司法確認工作機制,為欠款人和銀行搭建起可行性還款方案溝通平臺。
今年6月,一家銀行向西城法院遞交了213件信用卡逾期糾紛的起訴材料。經法院與銀行溝通,銀行願意嘗試金融糾紛案件訴源治理新機制,並最終確認了4套分期還款方案,供欠款人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選擇。對於能夠提供殘疾證明、大病就醫材料、低保材料的欠款人,僅需償還本金且最長可分60期。欠款人達成調解後如未如約還款,則減免政策取消。
隨後,西城法院通過簡訊發送平臺引導欠款人與銀行及調解組織溝通還款事宜。訴前調解階段,共有14名欠款人直接還清欠款,95名欠款人與銀行達成還款協議並進行司法確認。8月中旬,銀行對剩餘104名欠款人正式提起訴訟,其中8名欠款人與銀行達成訴中調解,法院出具調解書並減半收取訴訟費。10月底,法院依法判決剩餘96名被告依約還款。通過西城法院回訪,銀行表示達成協議的100餘名欠款人,僅有兩名毀約,擬申請強制執行,其他均正常履約。
西城法院立案庭副庭長舒銳介紹,相比傳統訴訟模式,訴前調解「一站式」司法確認機制解紛周期短、成本低,訴訟周期平均縮短3個月,個案中為當事人節省訴訟費數百元至數萬元;對於這種新機制,案件雙方選擇意願更高,調解概率更大,欠款人到庭率提升40%,調解率提升45%。更重要的是,欠款人通過訴前協商能夠得到息費減免或分期還款優惠政策,降低了即時還款壓力,使得結清款項成為可能。既大幅提升了銀行債權及時償還到位率,也拯救了欠款人信用,使其有望及時還清債務,早日回歸正常生活。新機制探索出了一條處置金融不良資產的新路徑,形成了金融糾紛訴源治理的新模式。
據悉,自今年6月新機制運行以來,每周化解糾紛量達100件左右。因分期、減免方案對欠款人較為有利,至今多數欠款人均按約定還款,履約率高達98%,銀行初期回款總額已達3000餘萬元。今年1-9月,西城法院受理金融案件的數量近年來首次出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