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示範輻射效應,今天(5月22日)上午,東吳外國語高等師範學校附屬越溪實驗中學在江蘇省外國語學校揭牌。揭牌儀式上,江蘇省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城西中學教育集團正式成立。
記者了解到,由東吳外國語高等師範學校附屬越溪實驗中學(整合兩校資源新建)和石湖中學、香山中學、南行中學、光福中學、橫涇中學等六所優質初中組成的江蘇省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將依託上海外國語大學,在區域內打造高品質初中「教育吳中」新品牌。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該教育集團的首屆「上外班」,今年將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招生。至此,吳中區已形成以上外班、培東班為代表的優生培養格局,成為全區高中段教育優質生源的兩大基地。
對標省內外初中名校,吹響集團化辦學號角
錯落有致的教學樓、嚴整和諧的科技樓、新穎別致的藝體樓、精緻雅正的行政樓……走進江蘇省外國語學校,中西風格相融的校園環境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為蘇州國際教育園南區院校中最早入駐的學校,在20年的發展歷程中,江蘇省外國語學校已成為吳中新城乃至吳中區的優質品牌名校。
在「教育吳中」品牌建設的時代背景下,這所學校又吹響集團化辦學號角,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經吳中區人民政府批准,江蘇省外國語學校初中部與越溪中學整合辦學資源,成立新校,校址為越溪中學,新校名為蘇州市吳中區東吳外國語高等師範學校附屬越溪實驗中學,並與石湖中學、香山中學、南行中學、光福中學、橫涇中學等優質初中組建江蘇省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對標省內外初中名校,打造以「上外班」為特色的品牌初中。
依託上外的優質資源,多年來,上外班實驗項目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優生培養經驗。上外班畢業生中考成績始終在全區名列前茅,近三年四星級高中錄取率穩定在70%左右。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上外班的學生不僅綜合素質好,參加外語、藝體、科技競賽等成績優異,而且畢業生發展後勁足,一批批優秀畢業生享譽吳中大地:首屆高考沈嫻敏考取清華、市高考狀元陳海江考取清華,王蘇、施文嘉等考取北大,鈕夢婷考取浙大,李穎等保送上外,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助理教授俞舟入選美國福布斯全球青年科學家30傑……
「作為『教育吳中』新品牌,東吳外國語高等師範學校附屬越溪實驗中學的辦學定位已經明確,學校將整合兩校資源,並依託原有優質資源,推進外語教學改革試驗,培養『外語見長 文理兼優』的優秀學生,做好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所急需的複合型外語人才的早期培養工作,打造吳中區『高層次人才子女學校』」,江蘇省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校長康軍告訴記者。
打造外語見長小班化教學的「上外班」集群
滿足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增長的需求,今年整合兩校資源新建的東吳外國語高等師範學校附屬越溪實驗中學將開啟「上外班」集團化辦學試點。據悉,進駐新校的上外班將以原來的管理團隊、教師團隊為主,繼續打造以外語見長的創新實驗班,另外班級數量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5個班,即石湖中學、香山中學、南行中學、光福中學、橫涇中學各招1個班,每個班的班額也控制在35人左右,實施小班化教學。
作為集團化辦學的首屆初中,擴招後的「上外班」將繼續強化外語教學,彰顯外語特色。依託上外資源,上外班在引進劍橋、牛津課程的同時,還提供多樣展示平臺,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學校還與紐西蘭ICL學院合作辦學,並經常開展國際交流活動,開拓國際視野,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從2013年起,學校每年與美國德克薩斯州南湖市卡羅爾學區開展師生交流活動,組織師生開展赴美文化交流。2019年,學校還與日本明德義塾中學高等學校締結姊妹學校,在英語之外又為學生開闢學習第二外語的便捷通道。
「上外班課程設置豐富,常年聘請外籍教師擔任口語教學,構建英語情境教學模式,浸潤式教學為學生學好外語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康軍校長告訴記者:「作為『中國基礎英語素質教育實驗基地』和『全國中小學外語教研工作示範學校』,上外班目標定位很明確,就是要打造高起點、精品化、國際化的高品質初中名校,成為有特色、高品位,在市內乃至全省知名的外國語學校。」
多樣課程提升綜合素養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多樣課程是上外班的另一大特色。上外班的課程設置框架涵蓋國際課程、MSE特色課程、校本課程、選修課程及戶外課程等五大類。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上外班除了閱讀、電影、戲劇、演講等校本課程,還開設包括藝術、體育、科學等在內的選修課程,內容豐富多彩。特別是科技教育,已成為學校特色課程的一張閃亮名片。
長期堅持科技教育,不僅讓學生在觀察、表達、交流、提問、設計、動手實驗等探究活動中,體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建構了基礎性的科學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也使青少年形成了科學的世界觀,促進了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近年來,該校在科技教育中收穫了累累碩果,學校多次獲得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四星級先進集體稱號,從上外班走出的學子在各項大賽中頻頻獲獎,如在第七屆「萃英杯」蘇州市中小學生科技吉尼斯挑戰賽中摘得極致滑行第一名的俞駿蛟;第30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全國中小學(江蘇地區)金鑰匙科技競賽中獲得省一等獎的姚宇成、程灝;2019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獲江蘇省一等獎的張泠祺等都來自上外班。
多彩學生社團構建多元化立體培養平臺
走進江蘇省外國語學校,校園裡多彩的社團活動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個個特色鮮明的學生社團、一處處熱鬧非凡的活動場景,成為學生全面成長最好的助推器。
為培養學生文學興趣,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提高人文素養,促進文學與生活相聯繫,培養創新精神,活躍校園文化生活,擴大學生視野,強化與社會交流合作,「陳情」辯論社、石湖文學社、湖畔讀書會、紅學社以及經典誦讀社等文學類社團為全校學生提供了一個個展現文學風採的平臺。為提高學生對數理化、計算機知識的應用能力,學校開設了人工智慧機器人社、3D列印社、創意電子百拼社以及趣味化學實驗社等科技類社團課程。學生在社團中積極創新,巧妙應用知識,製作各種實用零件。運動類社團則把體育鍛鍊與學習相結合,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此類社團教練制定了嚴格的訓練計劃,讓學生以組內對抗、校際比賽等形式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今年,學校還開設了包括籃球社、足球社、趣味田徑社等體育類社團,進一步為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搭建更加廣闊的舞臺。
「我們對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解和認識是以學生為主導,構建多元化的立體培養平臺,以素質拓展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內容,以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基本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將學生社團定位為人才培養的參與平臺和實踐平臺,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中,提升綜合素養」,康軍校長告訴記者:「在倡導打破應試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全面人才的今天,學生社團不能僅僅流於形式,要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宗旨。體驗式的社團活動,符合學生成長的規律和現代教育的要求,也為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助力騰飛:讓更多學子載夢遠航
教育是長跑,學生在求學的道路上怎樣才能跑得更遠、發展得更好,是上外班的管理團隊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老師的精心培養下,在「求真求新」學風的薰陶下,從上外班走出的學生發展潛力大、後勁足,也讓「上外班」的名氣變得越來越響。
該校的學生中考成績始終在全區名列前茅,近三年四星級高中錄取率穩定在70%左右。同時,「上外班畢業生發展情況追蹤報告」顯示,上外班畢業生進入高中後更適應高強度的自主學習,大學錄取率區內遙遙領先。一批批從上外班走出的學生在高考中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名校錄取,已實現國內名校全覆蓋。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江蘇省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的成立,將進一步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示範輻射效應,促進『教育吳中』品牌建設,對吳中乃至蘇州的教育發展,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康軍校長告訴記者,「集團成立後,學校將實施『領軍計劃』,配強新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傳承『上外班』辦學精髓,對標省內外初中名校,切實提高辦學效應,為全區高中段教育輸送更多優質生源,為吳中區當好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優等生』打下堅實的教育基礎。」(蘇報融媒記者 蕉雨/文 華雪根/攝 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