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留下百年歷史,也在創造數智未來

2020-12-12 騰訊網

1902年,兩江總督劉坤一,邀請張謇、繆荃孫、羅振玉等國學大師,商議興辦學堂事宜,這才有了後來的三江師範學堂。科學家周仁,國學大師胡小石、陳中凡,國畫大師張大千皆出自該校。後歷經兩江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重要發展時期。1988年,學校復更名為東南大學,此後延續至今。

01

百年名校的「數智」基因

這就是東南大學。百年名校東南大學留下了歷史,更留下了數位化、智能化的基因。

回顧近30年中國教育信息化歷史,1993年,國內7所高校開始探索校園網建設,東南大學即位於其中,由此結束了校園無網時代。1995年,東南大學正式成立網絡與信息中心,負責校園網建設、管理、維護、服務和開發工作。2000年前後,第一代校園網開始大規模建設,華東北地區網絡中心和JSERNET網絡中心設在東南大學,其各校區間接連實現光纜連接的千兆網絡互聯互通。此後無線校園網、校園安全基礎設施也陸續建設。而且這一建設高峰延續了近10年,直至2010年。

2010年後,智慧校園頂層設計思維逐漸成熟,各高校開始像智慧城市的規劃一樣,從智慧校園的頂層設計開始,建立學校網上一站式服務平臺,完善人事、科研、教務、學生、後勤、保衛、組織等各個業務管理系統。而東南大學也基本完成全校教學、辦公等主要室外場地的無線網絡全覆蓋,以及網上東南服務平臺和一站式線上服務建設。

由此,東南大學的數位化、智能化基因形成。

當然,這是動力,也是壓力。因為任何高校在信息化時代的ICT基礎設施,在面向未來的數智化教研需求時,都存在一段差距。比如,數據割裂在不同系統中;煙囪式的應用系統依然存在;網絡的建設滯後於教學科研需求等等。

就像4G網絡雖可推動抖音等新業態發展,但無法支撐高級的自動駕駛、工業網際網路等應用;網際網路時代的網絡,也並不能支撐無線網際網路時代的應用。資訊時代形成的網絡架構,也需要與時俱進。

02

「數智東南」,科技與教育的融合

2019年,東南大學提出「數智東南」建設目標,希望建立「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泛在學習環境;建設「取之即來、來之能用」的信息化資源池;構建「最多跑一站、最多錄一次」的辦事大廳,解決在線申請和辦理流程不便等問題;搭建使決策者對學校各項核心業務「心中有數」的大數據「參謀部」。

也就是說,「數智東南」在對科技與教育的融合上,進行了深度的細分,在技術和應用層面要實現前所未有的多維度融合:即管理與服務的融合;網絡與雲平臺的融合;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的融合;有線網絡與無線網絡的融合;宿舍網絡與教研網絡的融合;網絡管理與網絡運營的融合,以及「產-學」融合發展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模式。

東南大學攜手華為等教育行業的「懂行人」聯合推進「數智東南」,打造具有技術推動、數據驅動、管理聯動的「數智東南」,從訪問入口層、業務應用層、公共平臺層和基礎設施層四個層次,覆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辦公管理、輔助決策等需求。

這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在數智東南的框架之下,融合校內數據湖,形成頗具東南特色的「三雲一路」——科研數據云、智能計算雲、儀器共享雲、網絡高速路。

顯然,這已經具備了典型的平臺思維。東南大學希望此次數位化轉型,升級儀器管理平臺,實現設備共享;打造智能計算中心,實現算力共享;建設數據共享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全面升級校園承載網,實現極速聯接。以此,支撐數智東南的智慧建設。

03

智慧的管理,無處不在

華為與賽爾網絡有限公司攜手東南大學聯合打造校園的多網融合方案。這套解決方案滿足了三地六校區的師生複雜用網場景需求,提升了校園有線無線、寬帶窄帶自動運維效率,解決多網絡帶來的業務被動割裂,數據分散不成體系等問題。

同時,解決方案不僅能為樓宇提供萬兆接入、為宿舍提供千兆接入,更是全國高校領域內首個支持100G骨幹,10G接入的Wi-Fi 6全光乙太網絡。而這樣的配置則讓東南大學在信息化建設上走在了全國大學的前面,也使東南大學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獲得了更先進的基礎。

具體而言,解決方案承載有線和無線兩部分,在物理上分為教學科研區和宿舍區。前者需要承載教學網、辦公網、科研網、一卡通網、物聯網和各學院的專網及虛擬網絡;而後者則要承擔全校數萬學生課餘時間生活、學習、娛樂所產生的網絡需求。

此外,華為將以此為基礎,聯接學校內部各種物聯終端,例如視頻監控、門鎖門禁、水錶、傳感器、資產標籤等,以數字平臺提供的系統集成能力、數據共享能力、人工智慧、視頻AI等,支撐學校的智慧安防、便捷通行、設備資產統一管理、能源高效利用、節能減排。同時,通過建設東南大學IOC智能運營中心,校園運營管理人員能及時感知校園態勢,協同處理運營事件;為校園智慧化運營、高效決策提供支撐。

04

數智化的人才,面向未來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也並未完全體現華為的與眾不同。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不是有線和無線網絡的融合,不是網際網路與網際網路的融合,甚至也不是線上與線下教育的融合。真正的「產-學」融合發展,更體現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非技術」底蘊。

其實,此前東南大學已經有所變化,人才培養目標由棟梁之才向領軍人才轉型;科學研究由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向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重大需求轉型。而這同樣需要數智化的技術,進行支撐。

在此方面,華為攜手東南大學已形成成熟的方法論。

目前,華為已與東南大學合作建立ICT學院,聯合進行人才培養。而在大數據、人工智慧、可視化等數智技術的支撐下,學科指數、學情指數、教情指數等數據,不僅會被採集,實現了融合,更可進行「學生畫像」,甚至成為「數據參謀」。由此,東南大學也形成一套評估學科發展、學情教情、科研水平、辦公效能的科學決策模型。

在人才培養方面,華為助力東南大學搭建了網絡與信息技術創新實踐平臺,該平臺是針對網絡信息技術領域創新型人才培養,以實踐為核心的創新平臺。平臺以校園信息化業務部門為橋梁,建立多元導師協同,多元學科交叉,多元模式並舉,面向創新的教學新模式,實現了教學實踐創新轉化的完整通路。

而在科學研究方面,大數據中心及網安學院雲平臺的建設,支撐著東南大學的「三雲一路」;科研管理與大數據分析系統的建設,則對全校的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績效考核等,進行了全方位的管理;而東南大學與華為聯合創建「無線通信聯合實驗室」,更是「產-學」協同合作的新思路。

由此可見,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不僅體現在應用系統與ICT基礎設施的融合,還體現在智慧教育的數位化轉型上。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更是體現在日常管理、聯合人才培養、協同科學研究等方方面面。這正是東南大學等學校的當務之需,「懂行人」華為將持續攜手東南大學,深耕教育行業,在全面洞察學校的當務之需時,以新一代ICT技術助力校園加速數位化轉型,構建百年名校的數智教育。

左右滑動下方圖片

了解更多【華為中國政企業務】最新動態

最新推薦

看完別忘了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東南大學牽手華為,探索數位化背景下的育人之道_新華報業網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東南大學已經走過118年的歷史。作為國家985、211重點建設大學及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東南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11個學科屬於國家級一流學科。  在東南大學的辦學理念中,以科學名世,以人才報國始終貫穿始終。其中,科學是目標,人才是方向,名世和報國則是東南大學的終極理想。
  • 2020NFL首輪選秀 美國大學東南聯盟創造紀錄
    美國大學東南聯盟在大學橄欖球各大聯盟中一直以競爭最為激烈、實力最為雄厚著稱,直接體現就是每年為職業聯盟輸送了大批新秀球員。在昨天剛剛結束的2020年NFL選秀首輪中,東南聯盟再次刷新了一項紀錄。15位來自東南聯盟的大學生橄欖球球員在首輪被選中,是自從1967年以來AFL和NFL合併之後(合併之前兩個聯盟各自單獨選秀)的新紀錄。此前的記錄由大西洋沿岸聯盟在2006年,東南聯盟在2013年和2017年創造的12位首輪秀。
  • 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誰才是國立中央大學繼承者
    在做年度工作總結的時候,南京大學認為,這一年所有的成績,是因為學習蘇聯;這一年中所有的矛盾,是因為沒有從實際出發學習蘇聯。展望未來,還是要將學習蘇聯進行到底。1954年,南京大學在校務委員會上形成決議,確定「南京大學歷史自1902年三江師範學堂創辦開始,五二〇為校慶日」。5月20日不是三江師範學堂開課的日子,而是1947年全國大學生反對南京當局的罷課遊行運動。
  • 「數智引擎 虞見未來」——杭電數智科技成果發布會在虞舉辦
    12月15日,數智引擎虞見未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數智科技成果發布會在我區舉行。活動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紹興市上虞區科學技術局主辦;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產學研合作處、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上虞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承辦。
  • 東南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12月17日,東南大學在九龍湖校區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會議旨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持續深化東南大學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張廣軍強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高層次人才越來越成為影響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大國競爭的關鍵因素之一,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正處於由大到強的發展階段,體制機制改革正在攻堅克難、深入推進,以7月29日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為標誌開啟了新時代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篇章。
  • 長三角數字聯盟成立,大咖聚首論道數「智」未來
    如何抓住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擘畫數「智」未來?12月16日,長三角數字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長三角數「智」未來百人峰會在上海舉辦。百餘名知名專家、學者及長三角數字科創企業創始人、行業精英共聚一堂,分享前沿的數字創新成果,共商數字時代的美好未來。
  • 東南大學算得上名校嗎?
    首先、東南大學有將近120年歷史,一直以來都是倍受國人推崇的國內知名大學,底蘊相當深厚。東南大學創建要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1921年7月13日,民國教育部核准了《東南大學組織大綱》,國立東南大學校下設6個學科,1927年7月,教育行政委員會明令將原國立東南大學等9所大學合併組建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2月29日,第四中山大學奉訓令改稱江蘇大學,4月24日,大學委員會又以大學院337號訓令,將「江蘇大學」改稱為「國立中央大學」。
  • 2020JDD大會聚焦產業新基建 構築數智產業未來
    11月25日,JDDiscovery-2020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產業新基建」主題論壇在京舉行,聚焦新基建熱點話題,解讀新技術和新趨勢,為推動新基建與實體產業融合發展鑽木取火,以期「共塑數智世界、共贏產業未來」。
  • 盤點百年大學:有的一直堅挺,有的已然墊底
    南昌大學、廈門大學也宣布進入「百年校慶」倒計時,將於2021年舉行紀念大會,以「秉前賢志、聚力賦能、規啟宏圖」。此前,哈爾濱工業大學舉行了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以線上「雲校慶」形式,回顧辦學歷程,總結經驗,謀劃未來發展。
  • 武漢大學好還是東南大學各有什麼特點?誰更好?該如何選擇
    武漢大學好還是東南大學各有什麼特點?誰更好?該如何選擇?武漢大學和東南大學是社會上有名的「中堅九校」的成員,中堅是中堅力量,屬於最精銳的部分,中堅九校是大陸9所實力強大的一流大學的總稱,是各有特色的大學的總稱,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武大和東南屬於「同門兄弟」的關係。
  • 南京大學黨政代表團來東南大學調研!
    南京大學黨政代表團來東南大學調研!9月23日上午,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校長呂建率南京大學黨政代表團來到東南大學調研。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校長張廣軍等校領導集體會見了南大代表團一行,雙方圍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進行了誠摯熱烈的交流和坦誠深入的研討,共商發展大計。
  • 一家醫院的百年智造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建...
    上海正在大力推進原始創新,努力成為科學規律的第一發現者;大力推進科技攻關,努力成為技術發明的第一創造者。上海九院正在這條實現更多原始創新的道路上越走越開闊。一百年歷史的上海九院與國家共命運、與時代同奮進。讓我們一起走近上海九院「百年傳奇」背後的人與事,回看來路,更知道向哪裡出發。
  • 一飛智控無人機集群表演在天津大學創造金氏世界紀錄
    2020年12月18日,全球智能工業級無人機領軍企業一飛智控在天津大學成功獲得金氏世界紀錄稱號——「最長時長無人機表演的動畫」。   600架無人機一鍵操控起飛,通過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實現全球首次空中連續動畫飛行表演,與星空共舞,排列出炫彩畫卷,用科技技術描繪世界著名印象派畫家梵谷的一生。
  • 同濟大學VS東南大學,都是工科名校,看看到底誰更勝一籌?
    同濟大學VS東南大學,都是工科名校,看看到底誰更勝一籌? 歷史底蘊 同濟大學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
  • 數智賦能未來,2020美業數智生態升級
    12月19日,中國上海,以「數智賦能未來」為主題,2020美業數智生態峰會暨暢享網第十六屆信息化領袖峰會雲集超過250名知名企業CEO、CMO、CDO、CIO、數位化負責人以及行業知名信息化服務商等業內資深大咖來到現場,美業各方從業人員也進行了分享。
  • 東南大學2021年新年獻辭
    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們謹代表學校黨政,向全校師生員工、退離休老同志和海內外校友,向所有關心、支持東南大學事業發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和美好的祝福!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也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一年。2020年也是東南大學全面深化綜合改革的關鍵之年,完成「十三五」規劃各項建設任務、實現「雙一流」建設近期目標的收官之年。
  • 「山西煤礦大腦」精英數智出手了……
    「山西煤礦大腦」精英數智出手了…… 2021-01-07 11:26:12   來源:   作者:   評論: 點擊:100 1月4日,我省能源行業人工智慧領軍企業——精英數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埃森哲(中國)有限公司在並籤署諮詢合作協議。   精英數智是面向煤炭等能源行業領域,以自主軟體為核心提供安全生產監測及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 江蘇「好評度高」的4所大學,南京大學第一,東南、南理怎麼選?
    蘇州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教基地,省內共有167所大學,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南京大學、南理工、東南大學,河海大學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在江蘇人氣超高的4所大學,南京大學排名第一,南理、
  • 南京兩所985大學錄取分數,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哪所高校更強?
    近來由於比較關注大學,偶然發現,在我國的很多一線城市的高等教育都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同一個區域內,往往會存在兩所頂級的大學,而且兩所頂級大學在大部分時間內都存在相互競爭的態勢,為了超越對方,往往使出渾身的解數。
  • 我們的未來是「數智杭州·宜居天堂」——三論學習貫徹市委十二屆...
    遠方不遠,未來正來。放長時空軸線,未來五年乃至較長一個時期,杭州正處在「亞運會、大都市、現代化」的重要窗口期。辦好亞運會是最重要的歷史機遇,建設大都市是最鮮明的時代特徵,實現現代化是最核心的奮鬥目標。面向未來,我們要向世界呈現一個什麼樣的杭州?能不能回答好這一時代之問,事關杭州長遠發展,事關這座城市綜合能級和國際競爭力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