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只有有了孩子後,才會真正意義上長大、成熟。即便是結婚,不論早晚,都有很多在家的巨嬰一樣的存在,忙著享受、玩樂。忙、累、懶已經成為當今爸爸的一個永恆的標籤。但是這些接口不能成為他們偷懶不陪孩子的藉口。
為母則剛,媽媽都是戴著鎧甲的天使
女人是天生的母性大發,為了孩子就能忍受所有嗎?
「我們一家三口有一次出去玩,孩子玩累了,說口渴,我說要給孩子買杯果汁,讓他先幫忙看著孩子,我一會就回來。孩子爸爸滿口答應著。等到我回來,一看孩子爸爸已經在那打呼嚕,原來孩子自己在遊樂場玩,孩子爸爸已經睡著了。這樣的豬隊友還有嗎?好在孩子沒事,但是心大的爸爸睡的呼呼的,而我肚子裡的氣也鼓鼓的」
「我家老公更令人生氣,帶孩子乖乖的特別聽話,原來是給孩子扔個IPAD,搜個動畫片就可以了。他在那刷手機,倆人互不幹擾,別提多和諧。這樣的爹有沒有同款?」
「夏天在家很熱,娃跟爸爸在家,孩子爸爸熱,吃冰淇淋一根接一根,沒想到孩子也要吃,於是,好爸爸也沒攔著,直接孩子三大桶冰淇淋入肚。當天晚上,孩子拉稀,在兒童醫院待到後半夜。這樣心大的爸爸誰家還有?說他,他還特別有理由,說,孩子想吃,我就給她了,不給他,他哭個沒完。但是孩子是吃了冰淇淋,也不哭了,但是惹了一肚子不舒服,在醫院裡折磨半宿。」
我從來不覺得女人是天底下最勤快的動物,因為愛讓他們把孩子放在重要位置。他們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
◆ ◆ ◆
承擔家庭重要角色的爸爸為什麼在帶孩子這事情上變成了隱形人?
很多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由於爸爸一直承擔賺錢養家的角色,所以負責貌美如花的媽媽還要照顧愛的結晶——孩子。而這個擁有生育功能的角色,集結了自己所有的愛給孩子、給家庭。
媽媽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著全年在線的狀態,不可休息,不可隱身,更別提說離線,她們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陪伴孩子成長。
現實生活中,很多媽媽都會說帶孩子很累,而家裡的豬隊友的不配合,會讓人感覺更累。女孩到女人,身體變化、心理變化都很大,但是對於男人,只是多了個角色。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基本沒有參與餵奶、熬夜等,但是有了孩子之後,會刺激爸爸們更努力的賺錢。
研究結果表明: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比同齡的不怎麼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更聰明。
調查顯示:即使是嬰兒,他也會因為缺乏父愛而出現焦躁不安、食慾減退、抑鬱易怒等也有可能是缺乏父愛引起的。這就是典型的「父愛缺乏綜合症」。
雙親均在、但缺乏父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患「父愛缺乏綜合症」的可能更大。
◆ ◆ ◆
好爸爸應該怎麼做?
1、多陪伴
從孩子剛出生幾個月,爸爸就應該在孩子身邊。寶寶從第5個月開始,這時是寶寶熟悉面孔識別力發展的階段,爸爸一定要成為寶寶的熟悉面孔,就建立了良好的親子互動基礎。
與孩子頻繁接觸,不僅有利於其身心的成長,還會增進父子關係,使孩子更敬愛自己的父親。
2、讓孩子大膽進行社會交往
不要認為孩子沒有自己的圈子,他們也會有自己喜歡的小夥伴,也會有好朋友。到了一定年齡,孩子不管交往同性朋友還是異性朋友,都對孩子的思想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交往不同的朋友,會開拓自己的社交圈子,接觸不一樣的階層教育和家庭教育。這時候的爸爸承擔的角色就更大。很多孩子長大後,會效仿爸爸的交往觀直至到自己成家立業,所以說,父親在家庭的角色,和孩子的眼裡,才是真正的三觀體現。
3、好丈夫是好爸爸的前提
有心理學家調查,夫妻之間相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所以在準備好做一個好爸爸的同時,先要做一個好丈夫。愛孩子愛孩子的媽媽,才是作為一個丈夫所做的基本責任。一個家庭的和諧,離不開爸爸媽媽共同的努力。
愛妻子的爸爸容易讓孩子看到人與人之間的愛,也看到了家庭的愛,在被愛包圍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有更多的幸福感。
所有的爸爸們,你在家庭中是多麼的重要,媽媽生孩子很疼,餵奶也很疼,晚上起夜看孩子也很累。好好愛媽媽才是對孩子、對家庭最好的愛。成長中的隱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