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書不多,基本上看到《明日的我與昨日的你約會》這種片名已經覺得超長了。而比長片名更吸引人的,是劇情明明已經直白到寫在片名中,你卻依然猜不透結局。影片改編自七月隆文的同名小說,而原作者似乎熱衷於給自己的作品取長名,他的另一部小說《我被綁架到貴族女校當「庶民樣本」》比本片片名還要長出3個字。按照日影/劇的尿性,這樣的名字已經具備了翻拍的潛質(事實上也已經改編成電視動畫) 。說回本片,故事從男主的一見鍾情開始,行進的電車,晃動的車廂,靠在車門邊看書的少女。日本女生特有的軟妹氣質,柔光中的慢鏡頭拉長了男主暗生出的小情愫,也一點點地撩撥著觀眾的心弦。看上去這就是一個「遇見你那天陽光正好」的故事。接下來的劇情就有點可想而知了。男主如願以償和女主在同一站下車,並且告白成功。
於是,交換信息、陪同等車、約定再見,一切像是得到命運的牽線,卻又看上去順利 成章。男主南山高壽,是個美術大學學生,有著神似言承旭的側顏,和與之截然相反的內向性格,以至於周遭朋友都對他會主動搭訕女生這件事感到不可思議。想牽女主的手會先試探性地掙得對方同意,直接叫女主的名字也會覺得不好意思。這樣一個羞澀boy,當他意識到自己對女主一見鍾情時,明明內心已經演了好幾齣戲,卻只敢跟自己打賭:「如果在同一站下車就上前搭話吧。」愛美和高壽,在反方向的時間彼端救了彼此,在同樣是二十歲的交匯點相遇成為情侶。愛情這件事,總要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遇見對的人。即使我們沒有共同的回憶,即使不能相伴到老,即使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但命運總會讓我們相遇並且深愛。
原來,人生除了平行和相交兩種軌跡,還有第三種可能。兩條逆行的時間線,站在時間彼端的兩個人,他們不是人生錯過,而是走出了一個圓。所以,放棄了TA,我的人生便不完美。我參與了你的未來,也想要參與你的過去。因為愛你,所以我想要遇見你。日本愛情故事太多這種脫離現實的純愛,不是說我不喜歡,而是他們不膩嗎?反向雙時間軸的設定確實算是腦洞開得很大,至少孤陋寡聞的我以前沒遇到過。其實這故事不算是個科幻,只是用時間軸來討論感情的產生和維持,不過有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也沒有去深入探討,也算是留給小說讀者和電影觀眾的思考空間吧。女主角的演員選的不錯,不是特別的漂亮,也不是普普通通那種,比較讓人能對男主角一開始就對女主角一見鍾情產生理解和共鳴(既不是貪圖美色,也不是瞎了狗眼)。
不過這裡要批評一下化妝設定,對於年齡感變化一點都沒反應出來。相信大家都能在本片中找到一些自己以前戀愛時的影子吧。日本的純愛電影,真的是分分鐘鍾想讓人談戀愛。男主和女主的時間線雖然背道馳,但是愛情卻不會~村上所說,很適用他們的愛情:我們儘管是再適合不過的旅伴,但歸根結蒂仍不過是描繪各自軌跡的兩個孤獨的金屬塊兒。遠看如流星一般美麗,而實際上我們不外乎是被幽禁在裡面的,哪兒也去不了的囚徒。當兩顆衛星的軌道偶爾交叉時,我們便這樣相會了。也可能兩顆心相碰,但不過一瞬之間,下一瞬間就重新陷入絕對的孤獨中,總有一天會化為灰燼。劇情設計雖然在未來與昨天二個維度的人物交流的邏輯分析上有些勉強,但並不妨礙這部純愛唯美電影的表達,高壽與愛美短暫的相遇,相識,相知,相戀。當他們知道相處的時光對彼此來說都很短暫,對一點一滴的時光都格外珍惜。
是呀,或許,當我們設想站在人生終點往回看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你知道在你生命中某些人出現的時間很短暫,我們就會格外珍惜吧。親人,戀人,朋友,莫過如此。愛美說,如果與感覺對的人,有趣的事情即使重複做,有趣的事還是會很有趣,並不會感覺到厭煩,也不會變得毫無樂趣。是啊,這才是真正的愛情吧。在這個城市中的我們,像生活在不同的平行的世界,很難有交匯,當我在這裡寫下這段文字,希望可以遇見來自另一個平行世界的你。除了高水平的藝術製作和起伏跌宕的情節外,潺潺的感動是在以往傑出的愛情類電影中都未曾有過的,連《一天》也只是讓我略有感觸。電影進行不到半程,天氣熱得我呀,眼睛都冒汗了。寂寞而苦楚兩顆的心註定相遇又必然分離,卻永遠為彼此燃燒。交錯循環的時空中,每五年的相遇都是全新的彼此,雙方無時無刻不想打破結界努力傳遞哪怕一點溫情,只為每段年華月圓三十天。白櫻謝了一年,花季又至,只盼這裡,剛好有時間經過,即便滄桑陵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