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的一雙破鞋引發的系列故事

2020-12-14 澎湃新聞

外賣小哥的一雙破鞋引發的系列故事

2020-12-11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範彥萍 生活周刊 收錄於話題#達人34個

「大家好,我是一名90後外賣小哥,

從湖北來到上海也有半年多時間了,

我現在住在青浦區,

這是上海比較偏僻的地方之一,

不過好在這邊的出租房便宜,

才400塊錢一個月……」

在一個自媒體平臺上,戴子娓娓講述了自己和那雙鞋的故事。

原來,今年4月份離開湖北黃岡老家時,由於比較著急,他只穿了一雙運動鞋,帶了一雙拖鞋來滬。天氣熱,加上工地都是塵土,鞋子已經又髒又破,即便是下雨淋溼了,他也只能回來拿吹風機吹乾後再穿。

這幾個月來,他去實體店裡看了不少鞋子,也試過很多,可一問價格又不好意思放了回去。

在陪女兒做完手術、送回老家後,他的開銷少了很多,給自己買鞋這個念頭又一次冒了出來。今年雙十一前夕,他試著在網上搜到了此前在實體店試過的鞋,竟然便宜了一半,便毫不猶豫加入購物車,一口氣買了兩雙。

懷著激動的心情,他在自媒體上打下了一行字。

「我知道這段時間很多人的購物車裡都是長長的一排商品,相對於他們來說,兩雙鞋子真的不算什麼。很多人認為我對自己過於吝嗇了,幾個月竟然只穿一雙鞋子。說實話,我也有很多想買的東西,相機、手機和電腦,但現實一遍遍告訴我,我已經是一個家庭的主心骨了,不再是玩票的年紀了,錢要用在刀刃上。這個雙十一我只買了兩雙鞋子。這是我心心念念要買的,總算是實現了,很知足。屏幕前的你們會不會笑話我很小家子氣呢?你們最近都買什麼了呢?」

一雙鞋引發了愛心接力

這段話打動了很多人,數千人評論,還有人悄悄私信他,想要捐鞋給他。

「當時有叔叔阿姨很誠懇,

他們說我經濟上比較困難,想幫幫我,

這些物資能穿能用的我就自己留著,

用不著的,可以轉贈給其他小哥,

也可以傳遞這份愛心。」

有一對中年夫妻搬來了兩大收納箱的衣服。上面附了一張紙,印著「所有衣物均已洗淨、消毒、熨燙」幾行字,衣服被分裝在一個個袋子裡,就像外面買的一樣。當時,戴子的老婆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麼。

還有人聯繫上他後,二話不說給他發去紅包,希望他給孩子買點東西。戴子第一時間把紅包退了回去。「這份心意我領了,大家掙錢都不容易。這段日子,我經濟上沒那麼拮据了,該做的手術也做完了。」

戴子向記者展示了後臺數據:那篇帖子的展現量有426.7萬,閱讀量達到了50多萬,評論數有4100多條。他透露說,近一個月來,至少有七八個人想要捐款給他,他還收到了20多雙鞋子,還有不少衣服。

「剛開始接收網友捐的衣服鞋子挺不好意思的。

衣服的話,我想整理好,

轉贈給那些需要的人。

而鞋子的話,考慮到穿過的鞋子有人會介意,

我和老婆在考慮,

找個時間將鞋子刷洗一下,

捐給社會團體。

我的能力有限,想盡力把這件事做好。」

這幾天,戴子已經對接好了兩位經濟條件較差的深圳的外賣小哥,打算將收到的二手鞋洗乾淨後,自費寄過去。

這雙鞋見證了他最困難的時刻

買了新鞋,有了別人捐贈的鞋子後,戴子沒有急著將這雙海綿都已經露出來,後跟已然破損的運動鞋扔掉。

在採訪過程中,戴子透露,這雙鞋是2018年1月份老婆買的。當時他和老婆逛街時在實體店看中了這雙鞋,自己沒捨得買,沒過多久就收到了老婆送來的驚喜。

「老婆很用心,

我捨不得買的東西她會記在心裡。

這雙鞋不能扔,

它見證了我最困難的日子,

陪伴我一路走來。」

和同齡人比起來,今年30歲的戴子經歷了諸多坎坷。用他的話講就是「經歷了別人可能一輩子都經歷不到的事」。

2016年大年初二,婚後沒多久他和家人就出車禍了。他撞得腳部粉碎性骨折,父親則顱內出血,所幸身懷六甲的妻子安然無恙。這一年多他沒上班,也沒有任何收入。痊癒後他和妻子到深圳打工,母親代為照顧女兒。

有一天,母親哭著打來電話,稱不小心把開水瓶打翻燙傷了外孫女。夫妻倆連夜趕回老家。「當時女兒才1歲多一點。因為後背被嚴重燙傷,她只能趴著睡了一個多月。」戴子心疼地說。

女兒被燙傷後,有了疤痕。他輾轉各地給女兒治病,但醫藥費不菲,只能賣房借錢籌款。今年4月份來到上海後,他到工地上當過搬運工,賣過水果,最後重拾了外賣小哥的老本行。

生活給了他一個個響亮的耳光,但戴子的心態卻出奇地好。

「現在回頭想想,

這些年有很多好心人幫助我們。

我不覺得生活對我有什麼不公平。

早來比晚來好,心裡有準備,

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挫折。」

如今,戴子在抖音上的粉絲漲到了4.8萬。他表示,之所以堅持拍攝和記錄生活的點滴。既是對自己的鼓舞,也想通過這件事,讓更多人知道外賣小哥這個群體的青年也是熱愛生活的。面對生活不輕易低頭!

作者:青年報記者 範彥萍

原標題:《外賣小哥的一雙破鞋引發的系列故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外賣小哥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外賣小哥的一雙破鞋引發的系列故事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外賣小哥的一雙破鞋引發的系列故事原創 範彥萍「大家好,我是一名90後外賣小哥,從湖北來到上海也有半年多時間了,我現在住在青浦區,這是上海比較偏僻的地方之一,不過好在這邊的出租房便宜,才400塊錢一個月……」
  • 外賣小哥的一雙破鞋引發的系列故事……
    「大家好,我是一名90後外賣小哥,從湖北來到上海也有半年多時間了,我現在住在青浦區,這是上海比較偏僻的地方之一,不過好在這邊的出租房便宜,才400塊錢一個月……」在一個自媒體平臺上,戴子娓娓講述了自己和那雙鞋的故事
  • 致敬外賣小哥!城市英雄系列 Air Max 90 剛剛上架,可以買了!
    而上海配色則以「外賣小哥」作為主題,在配色上融合了 「美團」、「餓了麼」 的品牌主色調,鞋舌上帶有消費小票,鞋幫上的五星則是 「五星好評」 的含義,鞋帶頭有「努力奮鬥」漢字,鞋墊上則是外賣小哥的電動車。
  • 美團&餓了麼外賣小哥組CP出道
    這幾天,如果你有點外賣的經歷,就會發現一些外賣小哥頭上的帽子有了新變化。 美團外賣小哥頭上的黃色帽子上多了一雙耳朵,有網友說是兔子耳朵,但美團官方很快解釋稱,這其實是袋鼠耳朵,因為美團的logo就是一個袋鼠的形象。
  • 江蘇蘇州:商場裡外賣小哥彈琴引發感慨,突然來單,馬上就跑!
    江蘇蘇州:商場裡外賣小哥彈琴引發感慨,突然來單,馬上就跑!商場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各種人遊蕩在其中。但是,近日卻有一位外賣小哥引起了眾人的駐足觀看。「多年之後,最終還是對生活地下了頭!」這是網友對今天提到的這位外賣小哥的一致點評。12月14日,江蘇蘇州吳中區一家萬達廣場環繞著優美的鋼琴聲。這讓之前一致嬉戲中的人們停了下來,駐足傾聽。跟隨琴聲,原來是來自商場內一家琴行。值得一看的是,彈奏鋼琴的是一位身穿黃色外衣的美團外賣小哥。估計,是琴行內有人剛點完外賣。
  • 【故事】外賣小哥已接單!您的「防詐騙套餐」在路上(962)
    【故事】外賣小哥已接單!疫情之下,他們已然成為許多人離不開的「最熟悉的陌生人」最近,有這樣一群外賣小哥竟然和警察蜀黍開展了合作他們多了一個「新身份」反詐宣傳員把防範電信詐騙的知識連同美味一同帶到您身邊
  • 外賣小哥的死亡,或迫使外賣企業重視這個高危職業
    某外賣平臺的外賣小哥在送餐過程猝死,一開始外賣企業只願支付2000元撫恤金,在媒體壓力下最終改口給予60萬撫恤金,或許這次事件會迫使外賣企業改變此前只看重資本市場、忽視外賣小哥這個群體的現象。早期外賣小哥的收入尚算不錯,但是這兩年隨著外賣行業逐漸形成兩家巨頭,外賣小哥的收入出現下降。早期外賣小哥收入曾高達萬元,而這兩年外賣小哥普遍表示收入只有3000-7000之間,而獲得7000以上收入的外賣小哥往往全月無休才能達到。
  • 《人民冰雪·冰雪故事匯》:旱雪教練&外賣小哥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為響應國家「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從2020年1月開始,人民體育播出旨在多方面展示中國人冰雪夢的系列微紀錄片《人民冰雪·冰雪故事匯》。該系列微紀錄片由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為指導單位,人民體育與天睿光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 這家超市為外賣小哥提供免費午餐
    為了讓外賣小哥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午餐,在忙碌的空當有個落腳地,湖南衡陽一家超市為駐店外賣員提供免費午餐,最多時一天能送出40-50份。12月17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聯繫上超市負責人,聽他講述溫暖故事。自2019年9月起,該超市在衡陽的蒸北店、嶽屏店、白沙店等5家門店為駐店外賣小哥提供免費午餐。去年9月,該超市啟動實體零售數位化改造、推進「最快一小時到家」配送服務後,網購平臺便安排了幾個駐店外賣員提供服務。「顧客下單時間摸不準,外賣員吃飯是個大問題。看著外賣小哥蹲在馬路邊吃泡麵,心裡很不是滋味。」
  • 騎手摔殘廢了手機還在接單,拿什麼才能讓飛奔的外賣小哥緩口氣
    甚至有些人每天都要靠著外賣才能過日子。但當我們享受著騎手送上門來的外賣時,有多少人想過外賣小哥這一天都經歷過什麼?9月14號,一條關於外賣小哥的熱搜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這條新聞來自於一名網友分享的故事。該網友稱其救治的病人為外賣小哥,遭遇事故。在醫院無依無靠,但摔碎的手機卻仍在自動接單。
  • 青浦外賣小哥的一雙鞋,牽動了50萬網友的心……
    戴子 來自湖北黃岡的90後 戴子 在上海打拼的外賣小哥 20多天前 一條有感而發的日常帖 讓他真的火了
  • 外賣小哥同款air max 90不給力,Nike自動系帶鞋才是重頭戲!
    Nike旗下的Air Max系列鞋款開創了鞋底氣墊系列的先河,由於其獨特的氣墊設計和炫酷的外形,廣受鞋友的追捧。而Air Max 90系列更是復古跑鞋中一款耀眼的明星,屹立多年而依舊閃閃發亮!2020年正是Air Max 90系列的三十周年,Nike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一邊推出了該系列的新鞋款,一邊又推出一系列新的復刻,可以說Nike確實是一個優秀的商人!Air max 2090就是推出的新鞋款其中之一!吸收了前作Air Max 90的諸多特點加以改造的這雙鞋,造型前衛值得上腳!
  • 凌晨四點,外賣小哥出現在加油站...
    工作日,訂購外賣的大多數是寫字樓裡的上班族,可很多寫字樓卻拒絕外賣小哥進入,更確切地說是拒絕穿著外賣服的人員進入。點過外賣的人都知道,每一單都是有一個預估送達時間,超時是可以投訴退單的,甚至有些是接受超時賠付的,這無形中就給了外賣小哥巨大的壓力。
  • 江蘇一奔馳車主撞外賣小哥,稱對方命不值錢!被眾小哥圍毆
    不過最近卻發生了一件事兒,11月23日,江蘇泰州一奔馳車主撞倒一名外賣小哥,被眾小哥圍毆,原因是這名奔馳車主稱外賣小哥的命不值錢。 還揚言就算把外賣小哥給撞死自己也賠得起,這名奔馳車主撞到人之後,並不是首先下車查看外賣小哥的傷情,而是直接破口大罵,故意報復。 因此奔馳車主的行為存在一定的過錯,在外賣小哥和奔馳車主發生衝突之後,周圍附近的幾名美團外賣小哥迅速圍攏過來,甚至還有餓了麼的外賣小哥紛紛聚攏過來。
  • 重慶一外賣小哥用英文發送餐簡訊走紅網絡(圖)
    ­  「不懂英語,你可能連外賣都領不了。」3月14日,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四川外國語大學一外賣送餐小哥用英文發信息告知他領取外賣。這條微博引來不少熱議,有網友感嘆:在川外不懂英語簡直活不下去!­  經重慶晨報記者打探得知,原來這名18歲的外賣小哥,正準備下半年通過自考考入四川外國語大學,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同聲傳譯。
  • 大學生辱罵外賣小哥「底層豬」反被降維打擊?邏輯思維很重要!
    從這句話裡我們可以推理出大學生在電話裡就被外賣小哥懟了幾次「你是不是第一次點外賣,難道不知道疫情期間不能進校嗎?」並且可以想像到當時大學生不知道如何反駁,只能事後拿其他外賣小哥跟他做對比:「別人能送進來你不行怪我嗎?」 其他外賣小哥能送進來確實算「違規操作」了,這點外賣小哥還是在理的,於是大學生選擇了「階層打壓」,辱罵他「這輩子最底層的東西」。
  • 美團外賣小哥滿頭都是兔耳朵,餓了麼小哥也不羨慕了,滿頭竹蜻蜓
    外賣小哥是我們給外賣配送員的稱號,雖然外賣配送員有男有女,但是很少有女生能夠堅持下來,高強的壓力確實不太適合女生。如果真有女生堅持下來,那她一定有驚人的毅力。外賣配送員的工作雖然辛苦,有時候都吃不上一口熱飯,時時刻刻都在和時間賽跑,時間是他們最大的敵人。
  • 這家超市為外賣小哥提供免費午餐---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蹲坐在街邊,扒拉幾口盒飯,這樣餐風沐雨的工作場景,或許外賣員早已習慣。    為了讓外賣小哥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午餐,在忙碌的空當有個落腳地,湖南衡陽一家超市為駐店外賣員提供免費午餐,最多時一天能送出40-50份。12月17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聯繫上超市負責人,聽他講述溫暖故事。
  • 溫暖的城市,會給外賣小哥留一道門
    結果就是老杜被劉某持棍打傷頭部倒地,劉某既不施救也不送醫致其身亡……在後續的報導中,給出的是「家中頂梁柱」「送外賣貼補家用」「溫和的丈夫」「欠兒子一個承諾」這樣一系列有關老杜的「人物輪廓」……  案件的細節和事實還需警方進一步認定,而深夜在城市冰冷地面上倒地不起的老杜的樣子,卻深深刺痛了每一個人。大家都在恨保安劉某冷血,捎帶著讓全天下的保安都在「可恨」之列。
  • AJ球鞋、拳擊手套…在100位外賣小哥的購物車裡,我找到了熱愛生活...
    本期顯微故事調查了100位外賣騎士的購物車,這些平均年齡31歲的年輕人,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路上。有人想要買一雙翅膀,這樣送單時可以更快;有人想下單一年的讀書會員,因為無論在哪裡都不能停止學習……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文 | 卓曼編輯 | 李思思來自湖南長沙的陳招帥,喜歡攝影,每天他最忙的時候都是夕陽西下的時候。每當這個時候,他都想如果有個相機就好了,他就可以用相機記錄這個每天都讓他心潮澎湃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