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範彥萍 生活周刊 收錄於話題#達人34個
「大家好,我是一名90後外賣小哥,
從湖北來到上海也有半年多時間了,
我現在住在青浦區,
這是上海比較偏僻的地方之一,
不過好在這邊的出租房便宜,
才400塊錢一個月……」
在一個自媒體平臺上,戴子娓娓講述了自己和那雙鞋的故事。
原來,今年4月份離開湖北黃岡老家時,由於比較著急,他只穿了一雙運動鞋,帶了一雙拖鞋來滬。天氣熱,加上工地都是塵土,鞋子已經又髒又破,即便是下雨淋溼了,他也只能回來拿吹風機吹乾後再穿。
這幾個月來,他去實體店裡看了不少鞋子,也試過很多,可一問價格又不好意思放了回去。
在陪女兒做完手術、送回老家後,他的開銷少了很多,給自己買鞋這個念頭又一次冒了出來。今年雙十一前夕,他試著在網上搜到了此前在實體店試過的鞋,竟然便宜了一半,便毫不猶豫加入購物車,一口氣買了兩雙。
懷著激動的心情,他在自媒體上打下了一行字。
「我知道這段時間很多人的購物車裡都是長長的一排商品,相對於他們來說,兩雙鞋子真的不算什麼。很多人認為我對自己過於吝嗇了,幾個月竟然只穿一雙鞋子。說實話,我也有很多想買的東西,相機、手機和電腦,但現實一遍遍告訴我,我已經是一個家庭的主心骨了,不再是玩票的年紀了,錢要用在刀刃上。這個雙十一我只買了兩雙鞋子。這是我心心念念要買的,總算是實現了,很知足。屏幕前的你們會不會笑話我很小家子氣呢?你們最近都買什麼了呢?」
一雙鞋引發了愛心接力
這段話打動了很多人,數千人評論,還有人悄悄私信他,想要捐鞋給他。
「當時有叔叔阿姨很誠懇,
他們說我經濟上比較困難,想幫幫我,
這些物資能穿能用的我就自己留著,
用不著的,可以轉贈給其他小哥,
也可以傳遞這份愛心。」
有一對中年夫妻搬來了兩大收納箱的衣服。上面附了一張紙,印著「所有衣物均已洗淨、消毒、熨燙」幾行字,衣服被分裝在一個個袋子裡,就像外面買的一樣。當時,戴子的老婆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麼。
還有人聯繫上他後,二話不說給他發去紅包,希望他給孩子買點東西。戴子第一時間把紅包退了回去。「這份心意我領了,大家掙錢都不容易。這段日子,我經濟上沒那麼拮据了,該做的手術也做完了。」
戴子向記者展示了後臺數據:那篇帖子的展現量有426.7萬,閱讀量達到了50多萬,評論數有4100多條。他透露說,近一個月來,至少有七八個人想要捐款給他,他還收到了20多雙鞋子,還有不少衣服。
「剛開始接收網友捐的衣服鞋子挺不好意思的。
衣服的話,我想整理好,
轉贈給那些需要的人。
而鞋子的話,考慮到穿過的鞋子有人會介意,
我和老婆在考慮,
找個時間將鞋子刷洗一下,
捐給社會團體。
我的能力有限,想盡力把這件事做好。」
這幾天,戴子已經對接好了兩位經濟條件較差的深圳的外賣小哥,打算將收到的二手鞋洗乾淨後,自費寄過去。
這雙鞋見證了他最困難的時刻
買了新鞋,有了別人捐贈的鞋子後,戴子沒有急著將這雙海綿都已經露出來,後跟已然破損的運動鞋扔掉。
在採訪過程中,戴子透露,這雙鞋是2018年1月份老婆買的。當時他和老婆逛街時在實體店看中了這雙鞋,自己沒捨得買,沒過多久就收到了老婆送來的驚喜。
「老婆很用心,
我捨不得買的東西她會記在心裡。
這雙鞋不能扔,
它見證了我最困難的日子,
陪伴我一路走來。」
和同齡人比起來,今年30歲的戴子經歷了諸多坎坷。用他的話講就是「經歷了別人可能一輩子都經歷不到的事」。
2016年大年初二,婚後沒多久他和家人就出車禍了。他撞得腳部粉碎性骨折,父親則顱內出血,所幸身懷六甲的妻子安然無恙。這一年多他沒上班,也沒有任何收入。痊癒後他和妻子到深圳打工,母親代為照顧女兒。
有一天,母親哭著打來電話,稱不小心把開水瓶打翻燙傷了外孫女。夫妻倆連夜趕回老家。「當時女兒才1歲多一點。因為後背被嚴重燙傷,她只能趴著睡了一個多月。」戴子心疼地說。
女兒被燙傷後,有了疤痕。他輾轉各地給女兒治病,但醫藥費不菲,只能賣房借錢籌款。今年4月份來到上海後,他到工地上當過搬運工,賣過水果,最後重拾了外賣小哥的老本行。
生活給了他一個個響亮的耳光,但戴子的心態卻出奇地好。
「現在回頭想想,
這些年有很多好心人幫助我們。
我不覺得生活對我有什麼不公平。
早來比晚來好,心裡有準備,
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挫折。」
如今,戴子在抖音上的粉絲漲到了4.8萬。他表示,之所以堅持拍攝和記錄生活的點滴。既是對自己的鼓舞,也想通過這件事,讓更多人知道外賣小哥這個群體的青年也是熱愛生活的。面對生活不輕易低頭!
作者:青年報記者 範彥萍
原標題:《外賣小哥的一雙破鞋引發的系列故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外賣小哥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