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楊霽月
今年初生成全省第一張居民電子健康卡,同時通過「智媒體+雲社區」系統平臺與洪雅縣、筠連縣等跨區域「智慧防疫」和復工復產就業「春風行動」……
這是成都成華的社區治理成果。
2020年11月28日,第五屆中國社區治理論壇暨全國城鄉社區疫情防控優秀案例經驗交流會發布了基於成華區上半年疫情防控與智慧社區治理服務實踐總結的《成華區社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導則》,為有力有序有效深化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群防群控、自治防控、自我防控「五防融合」精準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提供有效參考。據悉,該區疫情防控獲得了「2020年度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疫情防控)典型案例獎」。
「社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導則」有哪些內容,能為疫情防控提供哪些思路和路徑呢?
12月10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成華區了解到,該區與西華大學四凱計算機軟體-匯德恆信軟體工程實驗室等合作,進一步創新「智媒體+雲社區」社會公共服務模式,打造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群防群控、自治防控、自我防控「五防融合」疫情防控生活「小貼士」,為社區居民提供線上線下個性化+套餐式生活採購服務,進一步提升常態化社區防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社區智媒體」定點直達
精準宣傳貼近居民
針對防控服務,通過「智媒體」功能定點、定向,精準向華都雲景臺小區、海霧裡小酒吧及周邊區域提供疫情宣傳動態信息,提醒14日內到過中風險地區、出入過確診病例活動場所或者和病例有過接觸的人員,本著對社會負責、對家庭負責、對個人負責的態度,主動前往核酸檢測機構接受檢測,提示醫院、學校、小區院落、農貿市場、冷鏈物流、大型商超等重點場所,強化室內通風、環境消殺、人員健康監測、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成華區委社治委在「社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導則」基礎上第一時間推出「中風險小區防控服務20條」後,「社區智媒體」及時將相關服務信息及時推送至社區,讓居民及時獲知疫情防控動態。
據成都市大數據中心有關專家介紹,該區以「大治理微治理·封面社區數據中心」等基礎,打造「智媒體+雲社區」智慧治理融合系統平臺,優化「指尖守望」「指尖守護」等智慧宣傳服務功能,構建主流媒體+新興媒體+雙微公眾號+自媒體社區服務宣傳矩陣體系,線上發布依法防控倡議書、開設「以案說法」欄目、及時推送疫情防控法律知識「十問十答」,引導社區居民創作手繪、動漫、順口溜、快板、三句半等群眾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社區服務宣傳品,引導居民群眾增強法治意識,支持配合「中風險小區」、重點地區依法防控服務工作。針對個別居民牴觸、妨礙甚至對抗疫情防控等問題,將社區防控剛性約束與群眾工作柔性勸導結合,視情況採取「法治告知-社區勸導-信用懲戒-公安教育訓誡-司法機關介入」等方式處置。
「雲社區」定向覆蓋
全域服務貼心生活
目前,各社區加強疫情防控,已紛紛採取了一系列舉措。許多小區發布「進門測溫、亮碼」「12月8日起,外賣物品統一存放至門崗臨時置物架」……
依託「智媒體+雲社區」系統平臺,在新街坊·守望家空間智慧社區基礎上,推出「指尖鄰裡」等智慧宣傳服務功能(支持對接「天府健康通」數據),實現需求與需求可視化,引導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志願者等為社區居民提供精細化個性化服務,如:為居家醫學觀察對象提供代購生活用品、送餐等必要的溫馨生活服務;通過「你下單、我代辦」等方式,提供幫忙採購、送貨上門、每日問候等溫馨生活服務,引導轄區內商家、超市實施點對點供應,為居民提供線上線下個性化+套餐式生活採購服務;開設「24小時心理諮詢專線」「區紅會心理援助」,切實做好空巢獨居老人、殘疾人、散居特困人員等特殊群體生活保障、心理慰藉等關懷服務等。以上服務情況,均通過「社區智媒體」點對點推送至社區居民,讓居民在知曉疫情防控的同時,感受到貼心、溫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