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完整譯介傳奇女詩人作品《夜的命名術:皮扎尼克詩合集》出版

2021-01-08 青瞳視角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是阿根廷的傳奇詩人,她的詩歌熾烈、純粹、直抵人心。作家出版社最新推出的《夜的命名術:皮扎尼克詩合集》是漢語語境裡首次譯介出版皮扎尼克的作品,涵蓋了她以「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署名創作的全部詩作。11月9日晚,《夜的命名術:皮扎尼克詩合集》新書分享會舉行,該書譯者汪天艾和翟永明、周瓚、冷霜、範曄等匯聚一堂,共談皮扎尼克和這本《夜的命名術》。

皮扎尼克是擁有俄羅斯和斯拉夫血統的猶太裔阿根廷詩人,1936年4月29日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她自幼長期受失眠和幻覺困擾,藥物依賴嚴重,少女時代開始接受精神分析,19歲出版第一本詩集,曾獲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年度詩歌獎一等獎,美國古根海姆和富布萊特基金會的資助,去世時年僅36歲。

《夜的命名術:皮扎尼克詩合集》翻譯自西班牙語原版《皮扎尼克詩全集》,收錄了皮扎尼克生前以「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署名結集出版的全部詩作,以其6本詩歌單行本為分輯之界:《最後的天真》(1956年)、《失敗的冒險》(1958年)、《黛安娜之樹》(1962年)、《工作與夜晚》(1965年)、《取出瘋石》(1968年)和《音樂地獄》(1971年);另有輯七從原書附錄所列生前未結集出版的詩作中挑選了詩人生命最後3年的部分作品。

這是漢語語境裡首次完整譯介這位西語世界最富傳奇魅力的女性詩人之一的作品,同時,這部涵蓋皮扎尼克一生作品的詩合集也渴望逾越「被詛咒的自殺詩人」神話,展現出其中飽含的艱巨勞作:她的詩歌是一座用智慧與耐心建築的高樓,以大量閱讀造就了堅定批判、跳脫傳統的筆觸與目光。

譯者汪天艾花費5年時間完成了這本書的翻譯,她說翻譯這本詩集的過程是完全把自己打開,讓她的語言入侵的過程。「這本詩集從2014年夏天開始翻譯,最後一次定稿是今年春天,幾乎是5年的時間,完全覆蓋了我在馬德裡讀博士的全部時間,直到畢業回國工作。皮扎尼克的詩,不是她需要被我翻譯,是我需要翻譯她,我對她的詩歌有一種本質上的需求。羅蘭·巴特說:『我寫作是為了被愛,被某個遙遠的人所愛。』那麼我翻譯她就是為了去愛某個遙遠的人,並籍此找到與自己共處乃至和解的可能。」

汪天艾介紹說,原版書其實沒有真正的題目,西語書名直譯過來就叫《皮扎尼克詩全集》,「夜的命名術」是汪天艾起的:「因為覺得它包含了對我而言特別可以代表皮扎尼克詩歌的3個元素。」在汪天艾看來,皮扎尼克的人生是一個熱切的、被詩歌點燃的故事,終其一生,她不斷撞擊著那堵名叫「詩歌」的牆,在她幾乎全部的作品中都飽含著一種提純、精煉、不斷向中心靠近的意願和努力。

在文學和生命之間,她選擇了前者,她全部的努力在於把詩歌視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她想成為一位完全的、絕對的詩人,毫無裂縫與傷口的詩人,所以儘管皮扎尼克36歲就結束了生命,但是皮扎尼克這一生「不曾懶惰,也不是懦夫」。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嘉

編輯/崔巍

相關焦點

  • 皮扎尼克詩集中文版推出 譯者:這是「夜的命名術」|阿萊杭德娜...
    《夜的命名術:皮扎尼克詩合集》由作家出版社推出。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高凱)她被稱作流浪人間的阿爾忒修斯,她的詩句濃烈而尖銳,她的情感熾熱而痛苦——著名阿根廷詩人皮扎尼克,終於將以中文形態被中國讀者接近和閱讀。
  • 2019書業盤點|這一年的詩集,這一年的詩
    近些年,國內詩歌類圖書呈現出相當繁榮的出版態勢。無論國內詩人的原創作品,還是國外詩歌的譯介,單從數量上看,都比以往有了大幅度增加,這自然會給喜愛文學特別是詩歌的讀者,帶來更多的選擇。不過,對於大眾讀者而言,選擇一多,未免眼花繚亂,下面就從個人視角,盤點一下2019年值得推薦的詩集。
  • 《約翰 契弗短篇小說集》首次完整譯介出版
    約翰·契弗的短篇小說在中國的譯介有四十年歷史。1980年,《世界文學》發表《巨型收音機》《綠陰山強盜》《啊,青春和美!》中譯文,此後,《外國文藝》和《世界文學》又陸續刊登其短篇小說《開除》《通天塔裡的克蘭西》等作品。 這些短篇作品受到王蒙等一代中國作家的喜愛。
  • 西班牙詩人塞爾努達作品 《現實與欲望》出版
    繼出版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全集,推出波蘭最偉大詩人亞當·密茨凱維奇《先人祭》後,四川文藝出版社即將出版的《現實與欲望:塞爾努達流亡前詩全集(1924-1938)》收錄了塞爾努達流亡前的全部詩歌作品,包含了他的七本出版詩集,同時收錄了未成書的部分詩歌及早期文選。 本書是由青年翻譯家汪天艾獨立翻譯完成。
  • 著名詩人何基富第十九本詩歌合集《中國當代傳世詩文大辭典》出版
    意不盡網訊(阮中華)近日,由中央直屬出版社出版的詩歌合集《中國當代傳世詩文大辭典》一書出版發行,全國各大新華書店已上架有售。該書系「傳世圖書策劃出版中心」歷時半年,精心編纂出版的一本重點詩集,採用國際流行大16開本,封面硬殼,豪華精裝,閱讀和收藏價值具佳。著名詩人何基富的《賣菜翁說》等代表作品,以及數首新作共18首詩歌,刊發在《中國當代傳世詩文大辭典》一書中,並編排在醒目位置上。扉頁整版介紹了何基富先生。
  • 女詩人詩歌地理:海外女詩人:葉莎、青羊、曾美玲(陳美組稿)
    出版個人詩集【伐夢】【人間】,北美雙語合集【彼岸花開】,杭州女詩人合集【花弄影】。目得過桃園縣文藝創作獎,桐花文學獎,臺灣詩學小詩獎。作品散見臺灣, 香港及大陸詩刊。出版有小說集《黑月亮》、詩集《夜未央》和散文集《對海當歌》。青洋以一首短詩《茶》獲首屆加拿大華裔文學獎。青洋的詩,醇厚雋永,正如一杯好茶,初讀,你會為她清麗的詞句,新鮮的意像所吸引,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清風,若是你靜靜地讀,細細地品,你會從那濃鬱的詩味和沉鬱哀傷,跳躍激蕩的風格裡,感受到詩人駕馭文字的能力,以及美的境界。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
    當地時間10月8日,瑞典文學院宣布,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ck)獲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露易絲·格麗克,美國當代女詩人,美國桂冠詩人(2003-2004)。格麗克於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10餘本詩集和1本詩隨筆集。她曾獲普立茲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各種詩歌獎項;2012年11月出版詩合集《詩1962-2012》。
  • 著名女詩人獻給母親的詩|娛道文化傳媒母親節徵文優秀作品選
    母親節將至,這輯著名女詩人的作品是供天下人品讀的致敬母愛的告白和心聲。出版詩集有《樹下的女人與詩歌》《踮起腳尖的時間》《比憂傷更憂傷》《瀟瀟的詩》等,主編過中國現代詩編年史叢書《前朦朧詩全集》《朦朧詩全集》《後朦朧詩全集》,其作品還被翻譯成德、英、日、法、越南、波斯、阿拉伯、孟加拉、西班牙語等。
  • 諾獎花落美國女詩人 「格麗克的詩意之聲讓個體的存在普世化」
    這是自1996年波蘭詩人維斯瓦娃·辛波絲卡以來,首位獲獎的女詩人,也是自2016年鮑勃·迪倫後,首位獲獎的美國人。瑞典文學院的頒獎詞寫道,「她樸實無華的詩意之聲,讓個體的存在普世化」。英國《衛報》8日引述瑞典皇家文學院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森的評價說,格麗克的成就可以與美國19世紀著名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相比較。
  • 突圍詩夜◎5月桂冠詩人隆重揭曉:關子獲獎!
  • 音樂大師莫扎特與其父的通信,首次從德文譯介引入國內
    在第四輯中,小黑書首次從德文譯介引入了音樂大師莫扎特與父親的通信。天才般莫扎特面對父親也會叛逆和膽怯。《企鵝經典:小黑書 第四輯》由5本小說和5本非虛構作品組成,囊括10位文學大師的經典作品,且大多已絕版或未曾有過中文版本。其中既有扣人心弦的普希金著名驚悚小說《黑桃皇后》,莎士比亞戲劇精選,還有柏拉圖極為精彩的作品《蘇格拉底的申辯》,E.T.F霍夫曼哥特風的《沙人》等。
  • 陳寅恪著作進入公版,簡體字版《陳寅恪合集》出版引發爭議
    其在生前曾要求自己的著作必須以繁體豎排的形式出版,此後出版界一直遵循此意不出簡體字版作品。2020年陳寅恪逝世已過50周年,其作品著作權權利保護期終止,進入了公有領域。近日,譯林出版社簡體字版《陳寅恪合集》出版的消息,引起學術、出版界關注。有學者認為,即便進入公版期,也應遵照陳寅恪先生生前遺意;也有人認為,出版簡體本有助於推動學術普及、陳寅恪先生思想傳播,其實是好事。
  • 濟南詩人云亮詩集《想給父親做一回父親》出版
    近日,我市詩人、小說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雲亮的詩集《想給父親做一回父親》由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中國出版集團《新華書目報》等刊發文章對該書評論推薦。詩集《想給父親做一回父親》是一部從骨子裡洋溢著詩意精神的生命之書,作品充滿對生命詩意的敘述、刻畫和對生活的凝思,情緒飽滿而堅實,用一種流浪者的心態反觀養育並陪伴他成長的疆土,用一種無可置疑的熱情抒發著對於生活和生命的感念和唱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