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學進修見聞
每個參加訪學進修的醫生朋友都有一段不可複製的、特別的經歷和故事。在訪學期間,他們從中收穫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今天51訪學網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位醫學訪問學者赴美國匹茲堡大學進修的精彩故事。
來美國進修學習兩月多了,參加了幾次匹茲堡大學(UPMC)的教學和規培活動,深有感觸之餘對美國的住院醫師規培教育產生了濃厚興趣,通過同美國醫學生,住院醫師和帶教老師的交流很受啟迪,下面把自己了解的情況和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學進修見聞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美國的醫學生(medical student),我們大家都知道美國的醫學生在學醫之前是要學習四年的本科課程,如果想學醫的話,得先學完四年本科課程後再從畢業生中挑選其中的尖子生(GPA>3.5分)。
參加入學考試MCAT大概入取率是7%左右,學制四年。前面兩年在學校裡學習基礎醫學課程,後兩年在醫院實習學習。我們在醫院碰到的大多就是這種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他們在醫院接受臨床教學培訓,在住院醫師帶領和指導下參加臨床工作,就和我們醫院的臨床學院相同,同時每周定期會有醫院的各科Attending給他們上課。
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學進修見聞
下面再介紹美國住院醫師的工作。美國住院醫師是在醫學生第四年確定專業方向。當完成四年醫學生學業後,一學生可申請進入Resident Program,通過與全國教學醫院Match後進入相關專業開始住院醫師培訓(規培),時間是根據不同專業和Program決定的。
我們骨科分兩種:科研型(LAB)專業型(categorical),科研型是6年,專業型是5年。科研型多出一年在實驗室工作,學習一些實驗的思維和技能。同時根據年級不同制定不同輪轉計劃。
骨科這裡分8大專業: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骨腫瘤、關節外科、運動醫學、手外科、小兒骨科和足踝外科。所有住院醫師要在這些專業組輪轉,同時上級住院醫師帶領下級醫師開展臨床活動:查房、換藥、手術、值班、上門診等等。
所有住院醫師很辛苦,即使不值班早上4點鐘起床到病房查房、換藥。完成病房工作後6點鐘開始morning report,7點鐘結束後開始一天手術。這裡是賓夕法尼亞州西部最大醫院,手術量很大,手術一般要做到晚上7-8點,一天工作起碼16小時,工作強度很大。雖然很辛苦,但是這裡教學氛圍和機制很好。
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學進修見聞
比如morning report 完全是一種PBL教學鮮活運用,根據今天手術病例,首先由實習醫師匯報病例,Attending結合病例給不同年級的住院醫師不同水平問題,給與啟迪指導,從而引出診斷和治療,提醒注意事項。
同時,不同年級住院醫師也可以向Attending,或者相互之間提問,互相提高。這種學風很好,有時候Attending不在,就由最高年級住院醫師帶領開展,每天堅持不懈,我參加其中也是受益匪淺。
同時手術時也是高年資住院醫師帶領低年資住院醫師在Attending指導下開始,一邊暴露手術一邊給下級醫師和實習醫師講解。當進入手術關鍵操作和有困難時,請示Attending上手術臺,完成關鍵操作或困難部分Attending下手術臺,最後關閉創口都由下面醫師完成。
這樣充分鍛鍊下級醫師動手能力,又保證醫療安全和手術質量。同時這裡每周三上午定期開展科研講課、病例討論、小講課,從科室主任到實習醫師全部參加。科研講課往往請外院專家介紹最新科研成果,及時更新知識。
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學進修見聞
病例討論,這裡叫「grand rounds」。首先提前公布病例名稱,讓所有人知道。再由一個專業組的住院醫師準備PPT,這個專業組的Attending指導。討論時分兩大陣營,一邊是Attending,一邊是Resident,圍繞病例展開討論,雙方可以互相提問,也可以自方陣營提問,氣氛非常熱烈,學習效果也是非常好。
小講課跟我們醫院組織講課相似,從疾病的定義、解剖、生理、病理、診斷、鑑別診斷、治療。但是這裡亮點是講純理論少,講臨床應用多,同時不時穿插提問,住院醫師也很認真做筆記。
來UPMC學習兩個月深深體會到他們教學做到教學相長,充分讓教學活動貫穿每個臨床活動,使每個人受益,最後使醫療質量和教學質量共同提高,服務好每一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