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OR瘋子?No,我是一個畫家!

2020-12-23 騰訊網

專欄|藝術

發現西方繪畫的秘密

6歲,我想當一名廚師。7歲,我想當拿破崙。15歲,我想當達利。我成功了。

看到這段話,你肯定已經知道,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是達利。而且,你還可以發現,達利15歲的時候,就立下誓願,成為達利!為什麼「成為達利」這個誓願如此重要又如此引人注目呢?你如何看待「成為達利」這句話呢?

5月11日是達利的誕辰,1904年,薩爾瓦多·達利於西班牙的菲雷拉斯出生。達利是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他的兩撇小鬍子是他的「標誌」。他的繪畫題材中有宗教的表達、夢境的解析以及科技題材的應用,他常以超越現實的奇幻場景,讓人覺得神秘兮兮。

▲達利

01

達利是不是瘋子

我同瘋子的區別,在於我不是瘋子。

——薩爾瓦多·達利

名字的來源:達利出生之前,他的母親曾經誕下一個名叫薩爾瓦多·達利的孩子。但不幸的是,這個小男孩在不到兩歲的時候患病死去。所以達利從一出生就被父母認為是哥哥的轉世,便取了達利這個名字。

多重身份:達利涉及多個行業,有多重身份。畫家、雕塑家、設計師、建築師、模特、演員等,他是一個不瘋魔不成活的跨界大師。

藝術圈稱號:達利與畢卡索、米羅被認為是二十世紀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三位畫家。達利與馬蒂斯、畢卡索並稱為「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畫家」。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為普波爾侯爵。

02

達利畫了什麼

《時間的永恆》靈感來源於入口即化的奶酪,畫面中呈現的是夢境與現實的兩個世界,縈繞著荒誕詭異,融化的時鐘無力地攤著,是達利對時間的焦慮。

▲ 西班牙 達利《時間的永恆》

達利的超現實主義創作手法首先受到弗洛伊德理論的影響,他記錄自己的潛意識和夢境中的每一個意念,並親自去精神病院觀察病人的潛意識狀態。

▲ 西班牙 達利《海灘上的面孔與水果盤上的幽靈》

其次是加拉的出現,喚醒了達利的創作靈感,加拉成為他一生的靈感繆斯。

▲ 達利和加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達利目睹了現代科學技術研製出來的武器,他以此創作了關於原子彈大爆炸的畫面。

▲ 西班牙 達利《以球體表現的加拉頭像》

並從現代物理學的新時空觀裡獲得靈感,傳統畫面中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換到了一個超立方體上。

▲ 西班牙 達利《耶穌受難》

達利相信荒誕離奇的黑暗世界,也相信夢幻世界。他的作品給我們呈現了一幅在現實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離奇而有趣的畫面。

▲ 西班牙 達利《悔恨》

▲西班牙 達利《液體欲望的誕生》

▲西班牙 達利《憂鬱的原子》

▲西班牙 達利《假象的透明幻影》

▲西班牙 達利《雲中之戰》

03

達利的雕塑

從油畫《時間的永恆》到青銅雕塑的時鐘再到琉璃的時鐘,現實中所見硬性的、輪廓生冷的時鐘在達利的作品中無一不被軟時鐘取代。達利總是把一些毫無聯繫的東西組合在一起,加入超現實的意味。

▲西班牙 達利《青銅雕塑》

▲西班牙 達利《青銅雕塑》

▲西班牙 達利《馬鞍與時間》

▲西班牙 達利《鐘錶雕塑》

▲西班牙 達利《天使印象》

04

達利博物館

西班牙內戰期間,菲格雷斯的一個劇院被摧毀。後來在達利的親自設計下,建了一座達利博物館,又名「記憶博物館」。博物館外面站著奧斯卡小金人,頭上頂著長麵包,「東倒西歪」的巨型雞蛋組成了博物館的屋頂。達利親自在博物館布展,不僅僅是繪畫作品的展示,還有雕塑、珠寶、家具等藝術品。

▲ 達利博物館外觀

▲西班牙 達利《加拉之謎》

▲女明星梅·韋斯特的臉改造的房間

▲西班牙 達利《思憶的女人》

▲眼睛胸針

▲高貴的心

▲紅寶石做的嘴唇和珍珠做的牙齒

▲龍蝦電話

達利說:「我希望我的博物館是一個獨立的街區,一個迷宮,一個偉大的超現實主義承載物。它完全稱得上是一個劇場博物館,當觀眾離開時會感覺自己經歷了戲劇性的夢境。」

05

達利的電影

1929年,達利與導演路易斯·布努埃爾共同拍攝並參演了電影《一條安達魯狗》,該片講述了一對情侶吵架的故事。

▲《一條安達魯狗》 電影海報

影片無任何情節,只有一組組無邏輯無理性的鏡頭,以及奇特怪誕形象的不諧調接合。片內還充斥了大量視覺隱喻,其中切割眼球的超現實鏡頭已經成為膾炙人口的影史經典畫面。

▲《一條安達魯狗》 電影截圖

▲《一條安達魯狗》 電影截圖

06

達利的寫真

1951年,達利也嘗試過用攝影來創作,他邀請當時的攝影師Philippe Halsman合作,照片中「懸浮」的一切都是助手們一次次真實拋向空中記錄的瞬間,拍攝完成時間長達六小時。現在手機的延遲拍攝功能只要輕點屏幕就可以完成。但是這種方式在三十年前達利就想到了。

▲ 《原子的達利》

▲達利跳繩

07

達利的書

《是:一個藝術家的狂想》匯集了達利近50年間尤其是1929年前所寫的重要文章,分為兩個部分:偏執狂-批評革命;科學大天使主義。

▲西班牙 達利《是:一個藝術家的狂想》

《瘋狂的眼球》 是一本達利的自傳,是非常重要的超現實主義作品。

▲西班牙 達利《瘋狂的眼球》

《達利天才日記》中,達利宣稱自己是現代藝術文化的救世主,每天都在創造豐功偉績,但字裡行間卻讓讀者貼切地感受到天才的平凡和平凡的強大生命力。

▲西班牙 達利《達利天才日記》

達利是在60歲的時候出版了《 Les Diners de Gala》(《卡拉的晚宴》),這本怪異的食譜一共12章,收錄了136道菜。

▲西班牙 達利《卡拉的晚宴》

達利82歲時說過:「由於我是天才,我沒有死亡的權利。天才會死,天才的作品不朽。」

達利的更多趣事

另一幅名畫《吶喊》

還有西方二十世紀藝術圈的畢卡索、蒙克

……

和孩子一起來看

相關焦點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月亮代表精神世界的理想、夢想,便士則代表現實生活的物質需求,書中對理想與現實、肉體與靈魂、藝術與生活、文明與人的本性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做了深刻的探討和剖析,給了我諸多的思考。尤其是主角查爾斯.思特裡克蘭德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甚至苦思不解。他幾乎就是整一個瘋子,但又不可否認是個實實在在的天才,簡直就是一矛盾綜合體。
  • 視野 左手天才右手瘋子,建築瘋子的世界
    歷史中的天才很多都被認為是瘋子
  • 天才?瘋子?——讀《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有感
    天才?瘋子?——讀《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有感 發布時間: 2020-10-15 09:08:35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成傑   什麼是天才?什麼是瘋子?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劇評:《歡樂頌》安迪
    是天才,也是瘋子? 在上海繁華的大都市,杯影輾轉,流浪著各類人生酸甜苦辣。人與人之間,從陌生到相知相識,總是會有著莫名其妙的緣分。歡樂頌小區,22樓的五美之一,安迪。一出場,就是絕對的精英模式,開掛的人生也從未發過什麼呆?
  • 月亮和六便士:如果成就天才要變成瘋子,我寧願你一生平凡
    在他快要病死的時候,一個叫施特略夫的人堅信他是個偉大的藝術家,他說服了妻子把斯特裡克蘭德接回家,悉心照顧,直到他奇蹟般的康復。作為報答,這位天才畫家勾搭上了施特略夫的老婆,導致恩人的妻子自殺而死。斯特裡克蘭德輾轉流浪到了大溪地島,在那裡與一個土著姑娘愛塔結了婚,安定了下來。
  • 那是一個很美的地方,但卻只有他的存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看到一個書評是這麼寫的"天才和瘋子是兩極,普通人是赤道,兩極不懂赤道的炎熱,赤道不懂兩極的寒冷,寒冷與炎熱是對立的。"可能我第二遍讀,還是沒有讀懂,但是相對於第一次讀,好像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我也有點不同於曾經14歲的那個小女孩初次讀這本書的感想。
  • 天才和瘋子僅一線之隔?愛因斯坦是天才,為何他兩個孩子是瘋子?
    數據顯示,在全球76億人口中,智商能夠達到130的人不足0.01%,更不用說達到160了,我們普通人的智商平均只有100,根據科學界定義,智商如果能夠達到140以上就算是天才,而擁有160智商的愛因斯坦簡直是超級天才了,問題來了,智商高達160的愛因斯坦卻生出兩個不正常的孩子,他的兩個孩子都是「瘋子」,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呢,難道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
  • 薦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你是否相信這是一個精神病人說出來的話?很多時候,這個世界在不同的人眼裡是不同的。都說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守住那條線便是守住了整個世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算是一部訪談錄,作者通過與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甚至在我們看來有些危險的人群的對話來讓我們了解到瘋子抑或說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不同於尋常人的世界觀。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件事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見解。
  • 天才與瘋子的一線之隔,什麼樣的才是真實的我們
    有沒有問過自己:「什麼是瘋子?」令人匪夷所思的世界觀?奇特難以理解的行為舉止?隨機無規則的思維跳躍?發現了嗎,我們對瘋子的定義是排外性的,也就是說將異於大多數人的思維、行為歸為不正常,將帶著以上特徵的稱之為「瘋子」。
  • 你認為我是瘋子?大錯特錯,我是天才
    高銘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我國第一部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出版後,內容引起了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2004年到2008年,高銘花了四年的時間,訪談了一百多位精神和心理有疾病的人,之後,他把訪談的內容加以整理,2010年,出版了這本書。書一面世,就在市場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 博人傳:天才與瘋子僅一線之隔,龍奇到底屬於天才,還是瘋子?
    天才與瘋子的距離僅僅一線之隔,但卻是兩個極端,因此稍有不慎便會跌落地獄。在《博人傳》中,又出現了一個界身於兩者中間的人物。一個崇拜飛段,並追隨他的腳步的男人——龍奇。最開始對龍奇的定義,是將他視為一個追崇飛段的瘋子。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我看這本書的時候,還是5月。    所以看《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時讓我興奮不已。我通過他的書寫仿佛真的看到一個小小的身體蹲在角落,看著身邊的花花草草,看著風,看著你看不到的塵埃……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我不知道,但是我已經開始興奮的好奇起來。
  • 薩爾瓦多達利:我不是一個瘋子,我是超現實主義者
    看到這張圖,大家一定覺得這是一個有趣但又瘋狂的人,「我同瘋子的唯一區別,在於我不是瘋子」「每天早晨醒來,我都在體驗一次極度的快樂,那就是成為達利的快樂……」。不用看達利高高翹向天穹的鬍子,不用觀賞他充滿奇思怪想的作品,單是這些不同凡響的妙語,就足使你想像得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 天才與瘋子,只是一線之隔!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傑克遜是一個超級有精神潔癖的人。精神潔癖在精神病學裡俗稱「強迫症」,意思就是做什麼事都要求很完美,小小的細節都不放過,事事巨細。從傑克遜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他的前期作品到後期作品越來越完美,他的每一個聲音,每一個動作都拿捏的非常到位,甚至已經到了變態的地步,而這種完美,背後是要付出很多汗水的,不是一遍兩遍可以練出效果的,這就應了古人那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古話。不得不承認傑克遜是天才,更是一個超級變態,瘋子。
  • 最牛的瘋子畫家,發病才作畫,價值百萬,有人不解,專家:你看他在哪裡...
    從古至今,有很多名人都是天才,他們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一些奇能,比如貝多芬,非常著名的音樂家,但是他卻聽不到任何聲音。所以與其說他們是天才不如說他們是奇才更確切一些。
  • 天才還是瘋子,向左還是向右,一念之差,成神或者成魔
    天才與瘋子,看似毫無關聯的兩類人,互相交織,他們的世界,我們哪一個都不懂。01、活在自己的世界你過去有沒有想像過瘋子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我突然想到一個有名的悖論:你怎麼證明你是一個正常人,而不是一個瘋子?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瘋子的智慧
    最近一閉眼就會有一些奇妙的,不著邊際的想法,細細想來原因在於自己最近看的一本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高銘如實記錄了自己採訪了一些精神病人,並把與他們的採訪記錄和自己的想法如實地記錄下來,最近正看第一個板塊。
  • 18張插畫,簡單介紹了梵谷的一生,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文森特·威廉·梵谷(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谷出生於荷蘭鄉村津德爾特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最後他投身於繪畫。梵谷得了瘋病(癲癇病),但神志清醒時他仍然堅持作畫。1890年7月,文森特梵谷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 《美麗心靈》: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大家好,我是藍同學。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美麗心靈》,一部根據數學家約翰納什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當納什飽受思維上的折磨時,艾麗西亞給他引入了一個他從未認真思考過的觀念——愛情。經過忠貞的愛情的磨練,伴隨著艾麗西亞十幾年的鼓勵,納什最終克服了那曾經被認為只能好轉但無法治癒的精神分裂症,取得了巨大成就。納什也成為了一個不再被束縛,擁有美好心靈的人。
  • 「南鑼薦書」《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理解媒介》、《好學校》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海安讀書 推薦「有多少瘋子,在自己的世界裡正常著。 就有多少天才,在自己的世界裡瘋狂著。」《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這本書是我兩年讀過的,講述的是一群誤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療的瘋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