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很羨慕導遊的生活,可以到處旅遊,去很多城市,見很多新奇的人,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其實接觸了做導遊的朋友,才知道他們也有自己的煩惱,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只是到處玩玩就可以了,還需要跟酒店、景區等地方對接,確保遊客安全不掉隊等,也可以說是責任重大了。
大多數旅遊團都是零散的遊客隨機組建起來的,不過也有一些團是因為公司團建,或單位療養而成行的,導遊們也會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區分出哪些團比較好帶,哪些些團是不太喜歡帶的,比如老師團。
老師也是值得羨慕的一個職業,不但有休息日,還有令人羨慕的寒暑假,所以一到假期,出遊的老師也就變得多了,那為什麼導遊不想帶老師團出遊呢?一位遊客說出了答案——主要有三個原因:
其一,太理性。老師作為教育水平較高的群體,相對來說見識也比較廣闊,具有理性分析能力。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旅遊市場的旅遊團也良莠不齊,大多數團都會有進店購物的安排,很多人容易被當時的環境以及銷售員的熱情蠱惑,買下一大堆東西,而老師這個群體會相對克制,理性分析這件商品是否值這個價格,對自己是否有用,不容易衝動消費,這樣自然旅遊團的消費就不高,導遊的收入也就會受影響。
其二,經濟能力有限。我常常記得高中老師說,教師是一個吃不飽又餓不死的行業,相對來說老師是一個受尊重,工資相對較少的工作,經濟能力自然有限。筆者曾跟團出遊,去的購物店中,動不動就是上千乃至上萬的商品,也只能看看而已,不是商品不好,也不是不想買,而是實力實在是有限。
而且很多景區會對老師打折,持教師資格證免門票或者半價,相對來說旅遊團賺錢的空間就小了,再不購物,就更沒什麼賺得了。
其三,明白太多。在一般人眼中,老師都是博學的,而且有著鑽研精神,有著很重的好奇心,大概會問導遊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導遊說的無法讓他們信服,還會討論一番,對導遊來說應該屬於比較難纏的那一類人了。
不過,筆者倒覺得這些其實是對老師的偏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我們不應該把群體的標籤放在個人身上,更何況這個群體是否有這個標籤還不一定呢,也許都是外人臆測的。不管是哪個行業,作為遊客有自己的原則,作為導遊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做好服務和解答工作,不能因為別人多問幾個問題,或者不買店裡的東西就區別對待,畢竟別人是出來玩的,不是來購物的。
不知道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喜歡跟團遊還是自駕遊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旅途故事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