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大暴雨,讓我想起了蘇軾的這首《有美堂暴雨》。
全詩如下:
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灩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這是蘇軾非常有名的一首寫景詩。
有美堂是杭州太守梅摯所建,在杭州吳山最高處,左眺錢江,右瞰西湖。堂名「有美」,取自宋仁宗詩句「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
三去杭州,都沒去過這麼美麗的地方,也是蠻遺憾的。
整首詩前半部分是寫實,寫的是詩人的真實感受。後半部分則用了較多的比喻,按照傳統的說法,屬於前賦後比。
「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通過聽覺和視覺寫出了暴雨前的一剎那的氣氛,雷聲轟轟,濃厚的烏雲仿佛即將傾斜而下。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聽覺和視覺盛宴,在家裡、在路上、在忙碌時、在閒暇時。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通過想像和親見,詩人寫出了雨勢的洶湧磅礴。「飛、過、來」三個動詞的使用,極為生動地描述了雨水仿佛從天外過江而來,氣勢洶洶,無人可擋。
在這裡蘇軾還引用了典故:杜甫的《朝獻太清宮賦》有云:「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十分瀲灩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連續的兩個比喻,形象生動地告訴了我們這場暴雨有多大。雨勢之大,竟如金杯中斟滿的酒高出了杯麵;雨聲之急,竟如羯鼓被千枝鼓杖趕著打擊,充滿敲鏗之聲。
或許蘇軾當時正在有美堂飲酒作樂,觸景生情,有感而發。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我真想喚起沉醉的李太白,讓他看看,這眼前的奇景,如同傾倒了鮫人的宮殿,將美麗的珠玉遍灑人間。
在這樣的奇景下,他一定可以潑墨揮灑出無數驚豔絕倫的詩篇。
暴雨誰都經歷過,誰都感受過,卻只有詩人,可以寫出膾炙人口的詩篇。
讀蘇東坡傳,品他「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胸懷。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也成為了一句經典的描述暴雨的場景。
我們缺的不是美麗的生活,而是發現美麗生活的心靈。
#大暴雨#
大家覺得還有哪些寫暴雨的詩詞更好呢,可以評論區裡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