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生活如大山,抬眼看去,一山比一山高,可見壓力如影隨形,美曰其名:壓力山大。佛說,人的很多不快樂,緣於對外界的所求過多,對自己所求太少,當欲望得不到滿足時便生出許多煩惱絲。壓力與煩惱如孿生姐妹,讓我們有時候很難分辨哪個才是真愛。所幸二十歲本該風花雪月談場戀愛的年齡,哥哥送給我一本心理學的書,讓我和心理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內心沉靜而篤定。在之後的二十年裡,我都不斷實踐其中的幾條通則,在四十歲之後,我真的活出了一個灑脫,活潑,樂觀,自由的自己,連我家的寶寶都會好奇地問我為什麼總是微笑示人。我笑而不語,心裡默念的:人還是懂點心理學得好,至少你可以對自己的人生做到明察秋毫,洞之千裡。如果你也想和我一樣活得這麼內心喜悅,不妨取走以下幾個生活解壓小錦囊:
一,保留為人客觀的習慣。
小時候家裡開了一家雜貨店,有空我就幫家裡看店,每天來往的人,或歡喜,或悲傷,或激動,或消極,從他們的面部表情和接下來的行為,我看出了人性的複雜性和百無聊賴。媽媽是一個很有見地的生意人,顧客說什麼她都即興附和,感同深受著顧客當下的心情,等送走顧客後,媽媽依然不慌不忙的專注於打理自己的生意,好像之前那位客戶悲傷的境遇她從未曾聽說過。幼小的我很不屑媽媽這種成人的虛偽,但多年以後,這種保留為人客觀習慣我竟然比媽媽用的還要高頻率。
職場中,我避免了與人八卦說人長短,收穫了特立獨行的思考印象,公司有管理職位的空缺,領導往往能首先想到機會給到我,結果我以不算高的學歷在外企依然能謀得一份好差。生活中,我扮演著家庭成員的心靈導師的角色,理解他們當下的心情,但同時,也和他們分析事情的兩面性,他們心靈得到撫慰的同時,又有了不偏不倚的情緒自制力。只要不被情緒左右,基本上生活還是一片祥和的。
親子關係中,不免會發生別的孩子欺負自己家的孩子的事情,生氣是沒有用的,雙管齊下,和自己的孩子做好心理疏導的同時反問她,如果今天被欺負的是你的其他同學,你是旁觀者,你會怎麼想。通常越小的孩子當你這麼問她的時候,她還沉浸在自己的痛苦裡不想做答,作為家長,就可適當的引導問孩子,他會不會去欺負看起來強壯的同學,他會不會欺負成績靠前的學生,通常這2類孩子受欺負的概念是比較低的,比他強壯的孩子他不敢欺負,成績好的學生他比不過人家的硬實力也是不敢輕易靠近的,所以唯有自強,身體和成績兼備才能儘可能地避免被欺負概率的發生,進而和孩子一起討論,有些事情爸爸媽媽幫不了你太多,如果你想自己過得好一些,現在是不是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多運動,摸索學習方法和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事呢。答案是肯定的,那我們就幹吧。當然也有必要找到欺負自己孩子的另一個孩子,問下他欺負人的初衷是什麼,當時怎麼想的,看到別人被欺負他的感覺是什麼,我先理解你的感受,然後我再表明我的態度,從一個人所要走的路來說,這是短暫的一站,有點小插曲,但作為**的媽媽,我不偏袒你也不偏袒自己的孩子,這是成長的代價,對之後的情況我將持續關注。結果欺負人的孩子第二天和孩子做了道歉,孩子解除心理包袱的那一刻,我也鬆了口氣。做情緒的主人,凡事客觀,考驗的是人性,收穫的是自己,人生是自己的,親測有效給我點個讚
二,把工作做到最好。
大學期間,哥哥讓我去幫他給他的客戶送墨盒,客戶要5個,我就帶了5個過去,倒了3輛公交車,拐了不知道多少個彎,才找到客戶的地址,當我悻悻然發信息告訴哥哥順利把貨給客戶後,哥哥給我回了個簡訊:動動你的小腦筋,下次帶10個過去,和客戶說,公司庫存不多,生產最近因為原材料不穩定,交期有不確定,今天送下來還有5個庫存,墨盒是常備料,要不要一起買了。看到簡訊後,我當場崩潰,涉世未深的我腦子真不夠用啊。回來在地鐵裡,不知道是委屈還是其他,默默地掉了幾滴眼淚。看著滿地鐵的上班族為生活奔波的辛苦,我頓時又理解了哥哥的苦心。
在之後的求職生涯裡,我把每一份工作都做得盡心盡力,做營業員督導的時候,擔心營業員晚上回來的人身安全,周末生意好,晚上10點半公司的店鋪還在營業,我就和營業員一起守著然後回宿舍,後來營業員離職了,有次打電話給我,哭得梨花帶雨的說終於明白了我當時的關照,非常感謝我之類的云云。後來離開這家公司的時候,老闆念及我對公司的付出,破例讓我可以繼續住在公司宿舍,在魔都,對於追夢的外鄉人,這可以節省許多一筆很大的開銷,但我覺得這會給公司的員工管理帶來一些困擾,委婉謝絕了老闆的好意。人無完人,工作中隨便做,很多人可以替代你,把工作力爭做到最好,不需要討好誰,相信總有幸運和你不期而遇。
三,逆向思維,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避免犯傻。
多數人要想生活還過得去,除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理財應該成為年輕人的首選。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但當股指上升,空氣中瀰漫著投機和狂熱,你還能守得住寂寞嗎?讀一讀《窮查理寶典》吧,它不會讓你瞬間成為富人,但賺點小錢還是可以的。投資的表面意思是財富增值,實則是風險控制。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功力還是要修煉的。我不是投資的行家,所以這一篇我寫起來略寫詞窮,請讀者見諒。但一個想收穫財富自由的人,投資必不可少,逆向思維的訓練能幫助我們克服人性的貪婪,我願與你共勉。
請相信,心理學的教義不是讓我們洞察別人,它更積極的意義在於,讓我們把自己作為獨立的個體,首先了解自己,善待自己,呵護自己,讓我們內心強大,有能力照顧好身邊人,有辦法處理好身邊事,做個財富自由,心靈自由的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