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各個大國之間就很少直接發生戰爭,大多數都是進行所謂的代理人戰爭,當面對莫大的權力時,鮮少有人能夠克服自己的欲望,這也使得他們淪為「棋子」,並且大部分的人還很樂意成為這樣一顆「棋子」。
白俄反對派圓了「總統夢」
白俄羅斯境內發生的抗議示威活動逐漸平息,而被反對派認為應當成為白俄羅斯領導人的蒂哈諾夫斯卡婭也從白俄羅斯逃亡到了立陶宛。
由於白俄羅斯內部仍然有著大量反對盧卡申科的民眾,因此盧卡申科的就任典禮幾乎是完全秘密進行的,這也使得歐洲許多國家對此表示並不接受,認為盧卡申科並不具有足夠的合法性。
發生白俄羅斯境內的抗議活動顯然有著歐洲國家的參與,其反對派領袖蒂哈諾夫斯卡婭也受到了這些國家的支持,就在近日,蒂哈諾夫斯卡婭也圓了她的「總統夢」,因為立陶宛總統親自對其進行了「冊封」,認定她才是白俄羅斯的總統。
雖然蒂哈諾夫斯卡婭對此感到滿意,但是這也令其處於一個不利的局面,特別是在白俄羅斯境內支持她的民眾,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顯然對她的信任度在快速降低。
寄希望於歐洲的蒂哈諾夫斯卡婭
不同於過於烏克蘭發生的顏色革命,白俄羅斯並沒有多少美國勢力,歐洲各國能夠插手的空間也不大,而且軍方仍舊在盧卡申科的控制之下,因此在盧卡申科展現出強硬的姿態之後,蒂哈諾夫斯卡婭的失敗幾乎是註定的。
如今其流亡立陶宛,雖然被「冊封」為白俄羅斯總統,但是沒有絲毫的實權,其現在只能夠寄希望於歐洲,而就目前看來,歐洲國家依然認為蒂哈諾夫斯卡婭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棋子」。
當地時間9月29日,蒂哈諾夫斯卡婭會見了法國總統馬克龍,雖然其表示將會調解白俄羅斯反對派跟政治之間的矛盾,但是目前法國對於白俄羅斯的影響力顯然無法使法國過多幹涉白俄羅斯的內政,在同馬克龍會面之後,蒂哈諾夫斯卡婭也表示她會在法國議會進行演講。
在當地時間10月6日,蒂哈諾夫斯卡婭雖然會見了德國總理默克爾,並且希望其能夠解決白俄羅斯的政治危機,但是默克爾並沒有進行正面回應,顯然即使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依然無法過多幹涉白俄羅斯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