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走村看脫貧】搬進「幸福裡」

2020-12-26 澎湃新聞

【融媒走村看脫貧】搬進「幸福裡」

2020-12-08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冬日的欒川天寒地凍,但是潭頭鎮易地搬遷社區的扶貧車間裡卻是歡聲笑語,記者看到,這裡的工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她們正在嫻熟地編織藤條。據了解,這是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空閒在家的老年人不僅從山溝溝裡搬到了鎮上幸福裡小區,並且有了一份穩定收入。

走進幸福裡小區,一排排嶄新的居民樓錯落有致,小區內文化活動廣場、衛生室、超市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這些老年人告訴記者,她們以前住在山溝溝裡,到哪兒都靠一雙腳,交通就醫都不便利,2017年,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搬到了這裡,不僅交通便捷,環境舒適,還能在家門口找到一份工作,這令她們欣喜不已。

據了解,為了讓搬遷貧困戶能夠「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潭頭鎮堅持做好「轉」字文章,實施「轉移就業脫貧」工程,加快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基地建設。通過廠房租金減免、機器設備補貼、廠房改建補貼、員工培訓補貼、帶貧補貼等方式,吸引了藤編廠、電子廠、飾品廠、服裝廠四個扶貧車間入駐搬遷社區就業基地。

潭頭鎮的變化只是我縣易地扶貧搬遷的一個縮影,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全縣脫貧攻堅「頭號戰役」,認真組織和實施。2018年底,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3165戶12015人搬遷安置工作。搬遷群眾住房、用電、上學、就醫、就業難等問題得到全面解決,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根本改善。通過實施產業和就業幫扶,形成了「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遊則遊」的致富產業格局,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的目標。

採訪中,縣發改委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將繼續堅持「四個不摘」工作機制,藉助鄉村振興的強勁東風,重點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統籌抓好產業扶持、社區管理、思想教育等工作,建美好家園,創幸福生活,不斷提高搬遷群眾的歸屬感、幸福感。(魯佳琪 姜莎)

原標題:《【融媒走村看脫貧】搬進「幸福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 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
    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為配合這一重大主題,做好脫貧攻堅宣傳的重要舉措。該行動將走進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脫貧村,挖掘鮮活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展現村民如何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 走進習近平總...
    緊扣這一重大主題,7月25日至10月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重磅推出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記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這幅偉大的歷史畫卷!最新走進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論述首倡地,直擊湖南如何推動十八洞村和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
  • 峽谷漂流「漂」出幸福生活——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盧氏縣...
    今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在三門峽盧氏縣新坪村完成了在河南的最後一場直播。 依託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優勢,新坪村把峽谷漂流作為村裡的脫貧攻堅支柱產業,一年一度的雙胞胎漂流大賽已經連續舉辦了14屆,人數最多的時候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60多對雙胞胎參賽。
  • 【速看】8月31日,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甘谷縣
    【速看】8月31日,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甘谷縣 2020-08-29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總臺「走村直播看脫貧」 大篷車開進湖南十八洞村
    9月8日,總臺「走村直播看脫貧」大篷車開進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這裡位於武陵山深處,曾是個典型的貧困村,2013年,村民的人均純收入僅有1668元。也就是在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個小山村,首次提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論述。
  • ...節目中心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互助縣五十鎮班彥…
    互助縣公安局圓滿完成中央廣播電視臺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互助縣五十鎮班彥… 2020-09-20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財經頻道《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甘肅
    新甘肅客戶端靜寧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朱宇鯤通訊員馬炳玉)9月2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欄目組走進靜寧縣甘溝鎮楊咀村。省委副書記孫偉就我省脫貧攻堅經驗、脫貧攻堅布局、鄉村振興等方面接受了採訪。
  • 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大型活動陝南段圓滿收官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劉濤瑞 張佳奇 陳雯婷 張少輝)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節目中心聯合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共同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陝南行最後一站8月27日來到漢中鎮巴縣黎壩鎮春生社區。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走村直播看脫貧」活動直播我市北牛欄村駱駝灣村
    今年「國慶」「中秋「節假日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走村直播看脫貧」活動分別對我市淶源縣北牛欄村、阜平縣駱駝灣村脫貧攻堅工作成就進行直播。 據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於今年7月25日推出「走村直播看脫貧」大型融媒體活動。
  • 唱響黃河入海時代樂章,大眾日報「黃河入海流」融媒報導反響強烈
    「大眾日報寫的就是我們的親身經歷,看了很激動、很振奮。」「一定要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連日來,大眾日報推出的大型融媒體報導「黃河入海流·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 王永利:總臺《走村直播看脫貧》直擊「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火熱圖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7月2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從江蘇徐州出發,兩輛攜帶5G新媒體移動雲制播系統的大篷車,走進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脫貧村,挖掘鮮活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展現村民如何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
  • 雲臺融媒 | 龍馬潭區法院官方微博平臺喜提「四川縣級政務融媒帳號...
    雲臺融媒 | 龍馬潭區法院官方微博平臺喜提「四川縣級政務融媒帳號績效評估」探花!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四川涼山昭覺縣1.8萬名村民搬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事備受央媒和省媒關注;今年是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5月12日當天,全國人民向「震生」男孩送上生日祝福,四川茂縣因此被推上「熱搜」;5月發生的涼山森林火災,仍是全國關注重點;成都東部新區高規格掛牌和啟動建設,成為四川省內熱點話題。
  • 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德安義門陳,充分展示德安脫貧攻堅取得...
    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德安義門陳,充分展示德安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字「九江發布」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或收藏本頁精彩內容【公眾號】微信名稱:九江發布 微信ID:jjfb2014直播 看點經過欄目組工作人員前期三天緊鑼密鼓的籌備,8月6日上午10時,央視財經頻道大型融媒體行動
  • 搬進花苑村,幸福像花兒一樣……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搬進花苑安居 建起園區興業 陽高縣花苑村把易地扶貧搬遷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發展蔬菜大棚和果業,建起了扶貧車間,讓村民們脫貧致富,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 你笑起來真好看—我們村的脫貧故事 評選揭曉!你的笑容我看不夠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訊(記者 劉起福)1月11日,「你笑起來真好看——我們村的脫貧故事」微視頻評選結果正式揭曉。江西省委網信辦、省扶貧辦、江西廣播電視臺於2020年6月28日啟動「你笑起來真好看——我們村的脫貧故事」微視頻徵集活動。
  • 南陽移動全力保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走村直播看脫貧》
    「小杏李」化身「幸福果」,「小鄉村」蝶變「脫貧村」。8月8日上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舉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南陽市淅川縣前營村,這裡是「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的所在地。通信網絡就像一根紅線,一端繫著廣闊鄉村,一端連接巨大市場,隨著5G與鄉村發展在高清直播、智慧農業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將進一步推動全市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強村富民。(文:劉英峰、李玉川、胡趙舉、趙靜圖:姜雪青)
  • 新疆喀什疏勒縣融媒體中心阿依帕夏·圖拉普:搬出幸福來
    原標題:新疆喀什疏勒縣融媒體中心阿依帕夏 圖拉普:幸福,在這裡綻放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好。我現在是在葉城阿克塔什鎮和大家來分享我的故事。這個鎮,是全疆最大的易地搬遷安置區之一,而在故事中我的身份也從一名記者變成了扶貧駐村幹部。 那年立春,我開始了三年掛職當駐村幹部的經歷。
  • 100天100村100場直播,10分鐘幕後探秘↓
    這是《走村直播看脫貧》大型融媒體行動的成績單!這場超5億次點擊的融媒體行動到底是怎樣煉成的?距離11月1日《走村直播看脫貧》在革命聖地延安圓滿收官,已經過去1個月的時間,但是出發那天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 【兩會融媒先鋒】美姑縣脫貧攻堅前後對比
    【兩會融媒先鋒】美姑縣脫貧攻堅前後對比 來源:
  • 青龍北山根村:搬進新民居 奔向新生活
    回憶起一年前從3裡地外鷹溝自然村剛搬過來的情形,李豔玲打開了話匣子:「新民居漂亮,下了山就到,屋裡能燒柴火也能用煤氣,廁所還乾淨,一擰水龍頭能出來熱水……這以前哪敢想過呢,這麼好的政策,還想啥?全家搬進新民居,過上新生活。」跟李豔玲一樣,從鷹溝自然村、好漢溝自然村搬遷進新民居的村民有39戶,離開祖祖輩輩們生活的大山,他們也曾有過兩難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