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竹枝詞》,寫出古代少女初戀的疑慮,末尾兩句更是千古流傳

2020-12-17 騰訊網

初戀是美好的,是刻骨銘心的,如冰,因冷而無暇;如藍,因冷而妖嬈,然而冰冷卻讓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風。

在古代,少男少女在表達愛意的時候,都很含蓄、羞怯,因此,湧現出了大量的文學作品,無論是詩詞還是歌賦,都是記錄抒發各自情感的最好載體。正如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開篇,就描繪了一個美麗善良的姑娘在河邊採摘藥菜,而引起了一個男孩兒深深的愛慕,他這樣唱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這是《詩經》國風·周南中的一段節選,也是《詩經》的開篇之作。它是說,和鳴的雎鳩鳥,是居住在河中的小洲上。而美麗善良的女孩兒,必須要正人君子來追求,才夠完美。

摘取小船兩邊的荇菜,它們的長相雖參差不齊,卻不影響食用。然而賢惠漂亮的那個女孩兒,卻讓我日思夜想,夢寐以求。

這首《關雎》是寫一位男孩兒初戀的感覺,既唯美嚮往又憂思無奈。而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卻是,一位女孩兒傾慕男孩兒的詩,出自劉禹錫的《竹枝詞》。

劉禹錫,字夢得,祖籍洛陽,文學家,哲學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

《竹枝詞》是劉禹錫在唐穆宗長慶二年至長慶四年,在夔(kuí)州任刺史時的作品。《竹枝詞》其實是中國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體裁和七言絕句相仿,採用當地民歌為曲譜,用鼓和短笛伴奏,人民邊舞邊唱,內容主要是描寫山水風俗、男女愛情,極富生活氣息。

劉禹錫《竹枝詞》,便是描寫了一位初戀的女孩,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春日裡,聽到自己心中暗戀的男孩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詩曰: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開篇第一句「楊柳青青江水平」在寫景,展現在女孩眼前的是,一個優美、清爽的環境,楊柳青翠妖嬈,江水平靜清澈,心情自是一片舒暢。

第二句「聞郎江上唱歌聲」,寫女孩的耳聞,她聽到了心上人的歌聲,從江邊傳來。他一邊唱一邊走,可是令少女琢磨不透的是,他對自己有沒有意思呢?

第三、四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寫女孩聽到這熟悉的歌聲,所產生的的心裡活動。

自己雖然愛上了這個小夥子,但是他卻有點像黃梅時節晴雨不定的天氣,東邊出著太陽,西邊卻還下著雨,要說是無晴(情),卻又像是有晴(情),真的令人難以捉摸,也表現出古代田園女孩兒羞澀的愛情。

縱觀此詩,寫出少女沉浸在初戀中的心情,她愛著他,可他對自己的態度,自己又不確定,所以她抱有希望,又含疑慮。

所以這首《竹枝詞》,以多變的春日天氣,造成雙關語,以「晴」寓「情」,表現出古代女子含羞不露的內在情感,既貼切自然,又含蓄明朗。而最後兩句更是千古流傳,為後世人們所喜愛和引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 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王維一首送別詩,最後兩句堪稱神來之筆,後世讚嘆不已,流傳千古
    在送別詩上,王維也絕對可以堪稱是造詣不凡的,比如說在他的好友元二離開渭城之時,他為好友所寫下的那首《送元二使安西》就成為了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被後世無數之人引用。而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也是這樣一首送別詩,送別詩是古代詩歌中的一大種類,幾乎但凡是能夠叫出名的詩人,都寫過與此相關的詩作,而王維這首詩在其中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 劉禹錫很冷門的一首竹枝詞,充滿煙火氣,卻寫出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我們從劉禹錫的《竹枝詞》裡大概可以找到答案。劉禹錫一共留下來11首《竹枝詞》,其中至少有3首都與愛情有關,分別寫出愛情的三種狀態。;而這第三種狀態,則藏在《竹枝詞九首》中的最後一首裡。在這首詩裡,劉禹錫寫的其實是夔州當地山景、當地民風,前兩句用語簡單,卻將山城春色寫得美輪美奐,仿若仙境;後兩句則道出愛情在人間最美好的樣子,也是古代多少相愛之人夢寐以求的生活狀態:相攜勞作,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 劉禹錫和白居易把酒言歡,席間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
    文人相遇豈能少了酒,於是兩人把酒言歡,席間劉禹錫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幾乎無人不知,另外還用了兩個典故。《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好友多年未見,除了不醉不歸,一般也會寫詩贈給對方,千言萬語化作凝練的詩句。
  • 《竹枝詞》裡有竹子嗎?
    竹枝詞是一種詩體,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而來。「詩豪」劉禹錫把民歌變成詩體,對後世影響極大。竹枝詞大體分為三類:一類是搜集整理保存下來的民間歌謠;二類是文人創作出有濃鬱民歌色彩的詩歌;三類是借竹枝詞格調而寫出的七言絕句。
  • 27歲杜牧愛上13歲少女,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
    27歲杜牧愛上13歲少女,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27杜牧曾經在揚州有過一段風流歲月,認識了一位13歲的妙齡少女,兩個人一見鍾情,可是杜牧是浪子,天涯漂泊,在揚州生活了一段時間後要離開。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淺談竹枝詞
    一、竹枝詞的起源       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自中唐詩人劉禹錫在流放夔州、朗州期間,學習當地的民歌「竹枝」和「楊柳枝」,並效仿屈原的離騷而創造的富有民歌風味、類似七言絕句體式的歌詞。傳之於宋元明,盛於清。有些標題為「雜詠」、「風土吟」和「雜事詩」的七絕,事實上也是竹枝詞。
  • 竹枝詞(其一) 【唐】劉禹錫
    竹枝詞(其一)唐·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注釋】①竹枝詞:樂府近代曲名。詩人劉禹錫有竹枝詞十一首,分兩組,這首詩是其中一組的第一首。②踏歌聲:一作「唱歌聲」。③卻有晴:一作「還有晴」。晴:與「情」諧音。
  • 劉禹錫一首弦技之作,開篇的疊字句出神入化,最後兩句渾然天成
    劉禹錫的一生也是極為悲慘,早年間由於參與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永貞革新,最終遭受到了打擊,還被貶到了外地,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也讓他的作品顯得與眾不同,尤其是被貶到四川期間,由於聽到了當地優美的民歌,於是他結合民歌的特點,再融入進作品中,寫下了組詩《竹枝詞九首》,每一首都別具一格,寫出了新意
  • 王昌齡送辛漸,寫了兩首詩,只有一首成為佳作流傳千古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所做的送別詩,由兩首詩歌組成的組詩,作者採用倒敘的寫作手法,送別的時刻寫的一首收錄在部編教材中,其實,在頭天晚上他就寫了一首,但沒有出名,主要寫了頭天晚上在芙蓉樓為友人辛漸餞行時的情景。
  • 李商隱最悲觀的一首詩,其中兩句千古流傳,世人卻說:滿滿負能量
    比如他的代表作《錦瑟》,引用了大量典故,想像力也非比尋常,有人認為是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從「一弦一柱思華年」詩句中及可看出;也有人覺得,這是一首情詩,並把「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當作證據。無論怎麼說,李商隱的很多詩都太傷感,也許是性格和經歷的原因。
  • 劉禹錫《竹枝詞》有什麼象外之意
    詩豪就是詩豪——既有「言志」,又有「意象」,而且志存高遠、象美意妙的千古名作《竹枝詞》就這樣誕生了: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從詩的表面來看,這就是一首情歌,而且是一首風韻搖曳的優美情歌。但這只是詩的象,象外之意卻是說:裴公啊裴公,你就是那江上唱歌的年輕小夥子,你唱的歌好像漫不經心,但情竇初開的少女能夠心領神會。
  • 示愛慘被拒,李白悻悻寫下一首詩,最後兩句卻成就千古名句
    從古至今有才華的男子都是備受女孩子追求的。你可以長得不帥,但你必須要有才華。其中有一首唐詩《贈汪倫》就是時任安徽縣令的汪倫因為仰慕李白的才華,他打心裡想要結交李白,所以故意騙李白說他這裡有「十裡桃花」,有「香醇美酒」,而這兩種恰恰是李白的最愛!這才將李白騙到了他府上。
  • 此詩表達所有考生的心願,末尾兩句流傳千年,還誕生了兩個成語
    我們知道,古代的職業分工相對較少,而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學而優則仕。怎麼能夠仕?除了投好胎之外,普通人幾乎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當官。因此,在古代科考之後瘋了的人不在少數。著名的範進先生,就是在考上鄉試的舉人之後,喜極而瘋,在嶽父的老拳之下才恢復清醒。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更是創作出了一首首千古名作,成為無數中華兒女的精神食糧。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身為苦吟詩人的代表,與賈島合稱「郊寒島瘦」,並有著「詩囚」之稱的孟郊,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孟郊的那首歌頌母愛的唐詩《遊子吟》,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不朽詩篇。
  • 兩首廬山詩,一首有哲理,一首有氣勢,但最後一句都是千古經典!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兩首廬山詩,一首有哲理,一首有氣勢,但最後一句都是千古經典!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這是蘇軾的一首七言絕句。既是一首寫景的詩,又是一首蘊含哲理的詩。 此詩詩蘇軾在神宗元豐七年從黃州貶至汝州途中,與友人一起遊玩廬山時候所作。第一二句,從廬山的正面看,廬山是一座山嶺,從側面看廬山一座山峰,無論從遠近看,還是從高低處看,廬山給人呈現出不同的樣子。
  • 杜牧最落魄一首詩,通篇句句經典,最後兩句更是成為千古名句!
    唐詩歷來被人們所喜愛,裡面也是有很多經典的名篇佳作,更是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名言;另外唐詩也是極其豐富裡面各種各樣題材的詩作都有,無論是愛情詩;還是友情詩;以及描寫自身遭遇的詩作,那都是比比皆是。也正是這樣的經歷,令他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詩作,而且他的詩作除了很傷感之外,其中有一首還無比的落魄,那便是他的這首《遣懷》,這首詩也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遣懷》唐代:杜牧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 王勃很冷門的一首詩,很顯然是被低估了,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
    王勃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唐朝的詩人燦若星辰,但是王勃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絕對的天才詩人,年紀輕輕就寫下了令人驚豔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一時之間廣為流傳,他不僅文章寫得好,另外詩歌也是一絕,很多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滕王閣詩
  • 每天一首古詩詞|劉禹錫: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枝詞》(其一)《竹枝詞》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人民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賽歌的時候,誰唱得最多,誰就是優勝者。劉禹錫任夔州刺史的時候,就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採用了當地民歌曲譜,製成了新的《竹枝詞》,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極富於生活氣息。這首詩便是系列組詩的第一首,描寫了一個初戀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清麗的春日裡,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
  • 竹枝詞的特點和寫作技法
    竹枝詞是古代流行於巴渝湘沅之間的一種民歌體裁。具有形制短小、語言通俗、風格生動活潑、含蓄婉轉、幽默風趣的特點,為歷代文人所喜愛,也是今天詩詞愛好者十分喜愛的詩歌形式。 竹枝詞的由來 原生態的民間竹枝歌因無歷史記錄已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