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很冷門的一首竹枝詞,充滿煙火氣,卻寫出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2020-12-14 讀書燈下

愛情最美好的狀態是什麼樣的?我們從劉禹錫的《竹枝詞》裡大概可以找到答案。劉禹錫一共留下來11首《竹枝詞》,其中至少有3首都與愛情有關,分別寫出愛情的三種狀態。

圖片源自網絡

一是最有名的《竹枝詞二首·其一》「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是郎有情妾有意的戀愛朦朧階段;一是《竹枝詞九首·其二》中的「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這是郎情易逝而妾心似水的失戀狀態;而這第三種狀態,則藏在《竹枝詞九首》中的最後一首裡。

在這首詩裡,劉禹錫寫的其實是夔州當地山景、當地民風,前兩句用語簡單,卻將山城春色寫得美輪美奐,仿若仙境;後兩句則道出愛情在人間最美好的樣子,也是古代多少相愛之人夢寐以求的生活狀態:相攜勞作,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圖片源自網絡

《竹枝詞九首·其九》唐·劉禹錫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首二句是詩人遙望之景,寫得純美無比。正是春天時候,遠遠望去,山上粉紅桃花、雪白李花層層疊疊,而淡淡雲色掩映的半山中,正升起嫋嫋炊煙,那是當地村居所在。層層桃李,雲間煙火,寫出人家所在景象的美麗。

在我們印象中,春天裡百花爭豔,但其實各種花開也有時序。白居易有詩云:「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白詩中沒有提到李花,實則在農村有諺語說:「桃花開,李花敗。」同一水平地帶,桃花李花是不同時的。

而在劉禹錫這首詩裡,桃李競相爭豔,或許是因為山中氣候不齊,於是,紅的紅,白的白,粉白相映,競相盛放,層層堆疊,烘託出漫山遍野春色紛繁的美好景象。

後兩句詩詩用借代的手法,寫出男耕女織的熱鬧勞作場景。詩人眼見戴著銀釧金釵的婦女們相約下山來挑水,而腰挎長刀、頭頂短笠的男子們則到山上放火燒荒,準備耕種。雖未道一言一語,但一定是一番說說笑笑,其樂融融的畫面。

如果說這首詩前兩句的美是美如仙境,那這後兩句則把目光墜回人間,帶著濃濃煙火氣,展現當地淳樸的民風民情。男耕女織,平靜相守,既有田園美,也有田園之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也不過如此吧。

而這後兩句詩用大白話翻譯過來其實就是:你挑水來我耕田,我砍柴來你做飯。讀一讀,的確是滿滿的煙火氣啊,可不就是古代勞動人民生活最本真的樣子嘛?

而在這平凡之中,又透露著和諧與甜蜜;這漫山遍野的桃花李花,也正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辛勤種下,殷勤澆灌而盛放起來的。

讀到此詩,不管你想到什麼,反正我腦子裡都迴蕩著後來《天仙配》的歌詞: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 這可不就是董永和七仙女最想過的生活嗎?

愛情裡,或許任誰都曾轟轟烈烈、飛蛾撲火、不計回報地愛過,但到最後,大都歸於細水長流,彼此相攜、彼此相依、平平淡淡。

與相愛的人走入柴米油鹽,相守到老,共享這人間煙火。這也應該是太多愛過又傷過的人最想要的愛情狀態了吧。

相關焦點

  • 竹枝詞(其一) 【唐】劉禹錫
    竹枝詞(其一)唐·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注釋】①竹枝詞:樂府近代曲名。詩人劉禹錫有竹枝詞十一首,分兩組,這首詩是其中一組的第一首。②踏歌聲:一作「唱歌聲」。③卻有晴:一作「還有晴」。晴:與「情」諧音。
  • 劉禹錫一首弦技之作,開篇的疊字句出神入化,最後兩句渾然天成
    劉禹錫的一生也是極為悲慘,早年間由於參與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永貞革新,最終遭受到了打擊,還被貶到了外地,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也讓他的作品顯得與眾不同,尤其是被貶到四川期間,由於聽到了當地優美的民歌,於是他結合民歌的特點,再融入進作品中,寫下了組詩《竹枝詞九首》,每一首都別具一格,寫出了新意
  • 劉禹錫經典的歌曲是愛情詩,每一句話都打動人心,寫下動人的愛情
    》,整首詩情意綿綿,詩人結合四川當地民歌,寫出了一個女人對愛情的渴望。愛是世界中最美妙的東西,只要真心相愛的人,他們就能擁有感受到愛的魅力,他能給我們無窮的力量。這首詩劉禹錫寫於後期,當時,他被降職為四川,於是他聽到了當地的民歌,悲傷而動人的歌聲,以及愛情故事的內心,深深打動了他,因此他在這首詩中結合了當地民歌,創作了這樣一首感人的愛情詩。
  • 劉禹錫的一首竹枝詞,明白如話,字裡行間卻滿蘊深情
    下面介紹劉禹錫的一首竹枝詞,明白如話,字裡行間卻滿蘊深情。竹枝詞唐代:劉禹錫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劉禹錫向民歌學習,創作了很多「竹枝詞」。這首詩開頭寫環境和時令,「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春光明媚、桃紅李白,藍天綠樹、黛巒層層,白雲繚繞、炊煙嫋嫋,點綴著幾戶人家。起筆兩句就生動形象,勾出了山區農村的一派迷人春景。「層層」二字,描繪出桃李茂盛,暗示了春意之濃。
  • 讀一首詩劉禹錫《竹枝詞》,讀到「東邊日出」句,縱使無情也動情
    ——唐代:劉禹錫《竹枝詞》昔日楚國詩人屈原因嫌楚地祭祀迎神的樂歌太過鄙陋,在其基礎上加以改進而作《九歌》。唐代詩人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見巴蜀人民口頭傳唱的民歌《竹枝詞》,俚俗且難以聽懂,於是效仿屈原的做法,在原有的曲譜上填新詞,變俗為雅,創作了《竹枝詞九首》。從此就有了新竹枝詞,將民歌變成詩體,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後人這樣評價他:"道風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
  • 劉禹錫因永貞革新被貶到巴蜀,沒想到卻成就了九首不朽的愛情詩
    縈繞在藍天白雲的村落裡,縷縷炊煙升起,隨風飄散,宛若煙火氣十足的仙界。姑娘下山擔水準備做飯,夫君挎著短刀,戴著鬥笠去放火燒荒,準備播種。待到日落,外出的夫君如時歸來。妻子早已整理好內務,備好飯菜,不用擔心夫君應酬醉酒,夜不歸宿。沒有香車寶馬,豪宅盛宴,沒有分心的智能化設施,一切簡單自然,順天而運,認真勞作,創造生活。
  • 一首《竹枝詞》,寫出古代少女初戀的疑慮,末尾兩句更是千古流傳
    初戀是美好的,是刻骨銘心的,如冰,因冷而無暇;如藍,因冷而妖嬈,然而冰冷卻讓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風。 而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卻是,一位女孩兒傾慕男孩兒的詩,出自劉禹錫的《竹枝詞》。
  • 「竹枝詞」的前世今生,劉禹錫推動此詩體在流行!其功不可沒!
    1)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民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劉禹錫是竹枝詞的發掘者,並創作竹枝詞很多首。作為把民歌變成詩體的文人,對後代影響很大。2)劉禹錫因參於變法和不畏權貴被貶謫。劉禹錫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採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新的《竹枝詞九首》。後又在這《竹枝詞九首》之後創作了《竹枝詞二首》。大約創作時間為:公元822年(唐穆宗長慶二年)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
  • 《竹枝詞》裡有竹子嗎?
    竹枝詞是一種詩體,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而來。「詩豪」劉禹錫把民歌變成詩體,對後世影響極大。竹枝詞大體分為三類:一類是搜集整理保存下來的民間歌謠;二類是文人創作出有濃鬱民歌色彩的詩歌;三類是借竹枝詞格調而寫出的七言絕句。
  • 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中最著名的一首,末二句道出奇語,成千古佳句
    唐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劉禹錫擔任夔州刺史,在聽到當地民歌之後,劉禹錫便深深喜歡上了這種題材,於是他學習屈原《九歌》的精神,採用當地民歌的曲譜,寫下了一組著名的《竹枝詞九首》,用來描寫當地的山水人情、世俗情愛等內容。
  • 劉禹錫最感人的一首愛情詩,但是很多人理解錯了,你讀對了沒有?
    劉禹錫是中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詩也是感人肺腑,尤其是他的愛情詩,每一首都充滿了濃濃的愛意。但是在他眾多的愛情詩中,有一首比較特別,那就是這首《柳枝詞》,可能很多人誤以為這首詩是在描寫自己的愛情經歷,其實並非如此,這首詩是改寫了白居易的《板橋路》,所以說並不是劉禹錫的愛情,而是白居易的愛情經歷,經過他這麼一改,卻讓這首詩成為了新的經典。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 ——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七》
    世態炎涼、人心叵測,自古最難懂的是人心。人之初、性本善,誠信是社會正常運行的基本道德要求。我們來看看千年前的古人如何感慨人心的無常。」——長江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最為險峻的是瞿塘峽,滔滔江水衝出無數險灘,自古以來,這裡的道路最難行走
  • 淺談竹枝詞
    如劉禹錫九首竹枝詞的最後一首:「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詩中沒有一個字的比喻、誇張等修飾。     12、直抒法。我們知道,竹枝詞多為自白式的歌詞,所以便於直吐肺腑之聲。用這種寫法要注意做到真正是身邊事,心中情,並使情景相融,情事相融,防止空喊口號。     13、動態法。詩詞,特別是寫人物的詩詞要著力寫動態,甚至寫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 竹枝詞的特點和寫作技法
    故餘亦作《竹枝詞》九篇,俾善歌者颺之,附於末,後之聆巴歈,知變風之自焉。」劉禹錫有一首傳唱不衰的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再看一首: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 劉禹錫《竹枝詞》有什麼象外之意
    背景與由來  長慶元年冬季,在洛陽丁憂守母喪的劉禹錫被任命為夔州刺史。長慶二年正月初二,劉禹錫到達夔州。初五這天,他寫下《夔州謝上表》。  居母喪之前,劉禹錫任連州刺史。當時的連州,管轄桂陽、連山、陽山三縣。
  • 「詩豪」劉禹錫被貶至和州,途中寫下一首絕美七絕,讓人心曠神怡
    在中秋節月亮最圓的時候,看洞庭湖上的鏡子。天光水色融為一體,最是迷人。用沒有打磨的鏡子來比喻洞庭湖水的樣子,讓景色自然帶出一種朦朧的美感。 別人寫洞庭,喜歡在近處寫它水霧蒸騰的景象。劉禹錫寫洞庭,是由近及遠,最後在一個想像中的觀察點去寫它的美景。
  • 每天一首古詩詞:《西塞山懷古》劉禹錫
    在對比中寫出了戰爭雙方的強弱,更寫出了勝利者那種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敗者黯然失色,倉皇逃竄的神態, 孫吳政權日薄西山的頹勢和潰敗的醜態。詩的前四句,洗鍊、緊湊,在對比之中寫出了雙方的強弱,進攻的路線,攻守的方式,戰爭的結局。它只用第一句詩寫西晉水軍出發,下面就單寫東吳:在戰爭開始的反映,苦心經營的工事被毀,直到舉旗投降,步步緊逼,一氣直下。
  • 劉禹錫在被貶官至和州途中,寫下一首絕美七絕,讓人感覺心曠神怡
    在中秋節月亮最圓的時候,看洞庭湖上的鏡子。天光水色融為一體,最是迷人。用沒有打磨的鏡子來比喻洞庭湖水的樣子,讓景色自然帶出一種朦朧的美感。別人寫洞庭,喜歡在近處寫它水霧蒸騰的景象。劉禹錫寫洞庭,是由近及遠,最後在一個想像中的觀察點去寫它的美景。
  • 「申江詩潮第243期」上海竹枝詞第十四輯:史濟民竹枝詞寫法芻議之...
    3、姚鼐的《竹枝詞》江上竹枝詞姚鼐東風送客上江船,西風催客下江船。天公若肯如儂願,便作西風吹一年。竹枝詞的特點是抒寫愛情,比喻、諧音是它常用的表現手法,但仿作者也往往背離原意,把竹枝詞寫成風俗雜詠,那就與一般七言絕句沒有多大差別了。姚鼐這首江上竹枝詞,是符合竹枝詞的寫作要求的。
  • 劉禹錫最著名的十首詩,文採飛揚,是唐詩中的珍品
    劉禹錫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之一,素有"詩豪"之稱。他的詩在中晚唐的詩人中,大概只有白居易和李商隱能夠和他爭一下長短。他的詩佳作極多,這裡選劉禹錫十首最著名的詩,介紹給大家,記得收藏哦!這是一首詠史詩,前四句寫晉朝大將滅東吳的故事。東吳的統治者妄想用橫江鐵鏈阻攔王濬的戰船,簡直是螳臂當車,可笑至極。詩人把嘲弄的鋒芒指向在歷史上曾經佔據一方、但終於覆滅的統治者,這正是對重新抬頭的割據勢力的迎頭一擊。這首詩亦為劉禹錫廣為傳誦的經典之作。